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剂量MSCT尿路造影对正常输尿管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扫描时,单纯降低mA值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是否有效减少,以及在低剂量条件下对正常输尿管显示的图像质量有无影响。方法根据螺旋CT扫描时管电流的设置,将38例患者中的72侧正常输尿管分为标准mA组和低mA组,分别测量辐射剂量值、采用评分法观察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单纯将管电流由标准mA降至低mA时,患者所接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由15.19mGy降至5.66mGy(P<0.05),而MSCTU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单纯降低管电流,能在保证正常输尿管MSCTU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熊燕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6,21(4):736-73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非扩张性输尿管图像质量的影响,并测量输尿管管径大小正常值范围。方法:根据螺旋CT扫描时管电流的设置,将38例行MSCTU患者中的72侧非扩张性输尿管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测量辐射剂量值;采用评分法观察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在MSCTU条件下,测量输尿管正常管径的大小。结果:在其它扫描参数为默认设置的条件下,将管电流由常规mA(180~250mA)降至低mA(50~120mA)时,患者所接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由15·19mGy降至5·66mGy(P<0·05),而MSCTU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P>0·05)。在MSCTU条件下正常输尿管平均管径大小为5·23mm,95百分位数值为6·93mm。结论:单纯降低管电流,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MSCTU状态下正常输尿管管径的上限值为7m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鼻窦中的应用,获得不同参数的辐射剂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采用Toshiba64排螺旋CT,分别选择管电压为120和100kV时,转速O.5s/rot,螺距41,用80、40、30、20、10mA的剂量对1具儿童尸体头颅标本鼻窦进行扫描,比较不同参数时的图像质量。选取能满足临床需求的最低辐射剂量作为扫描参数。并用该参数对33例儿童鼻窦炎患者进行扫描。评价图像的质量和显示精细结构的能力。结果当毫安值从100mA降到30mA时,辐射剂量明显下降,保持30mA不变,100kV时有效cT剂量指数(CTDIv01)明显小于120kV(3.1mGy比4.8mGy)。当mA降至20mA以下,图像质量明显变差。用100kV、30mA进行33例儿童鼻窦扫描,鼻窦内各结构显示清晰,所有图像均满足临床需求。CTDIvoL平均为3.03±0.09(mGy),剂量长度乘积(DLP)为30.63_±2.58(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0.07±0.003(mSv),仅为常规剂量的1/10。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以100kV、30mA(15mAs)作为扫描条件检查儿童鼻窦,可能是满足临床要求的最低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3例肋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200 mA组、低剂量30 mA组和低剂量50 mA组,每组31例。三组均在管电压(120 kV)、层厚(1 mm)等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以常规剂量(200 mAs),低剂量(30 mAs)、(50 mA)实行扫描,比较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及扫描时辐射剂量值。结果: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长度剂量乘积(DLP)、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均低于常规剂量200 mA组,且30 mA组低于50 mA组(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有效保证图像质量,降低辐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儿行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脑外伤患儿48例,因病情需要均行2次CT扫描,首次CT扫描采用常规剂量,管电流200mAs;二次CT扫描采用低剂量,管电流300mAs。记录CT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与辐射剂量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48例常规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评分[(3.48±0.56)分]与低剂量CT扫描[(3.35±0.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噪声[(2.29±0.52)dB]高于常规剂量[(1.74±0.34)dB](P0.05),噪声比(10.74±0.87)、信噪比(3.24±0.56)及有效管电流[(215±23)mAs]、容积CT剂量指数[(31.89±15.21)mGy]、剂量长度乘积[(634.20±26.91)mGy·cm]均低于常规剂量扫描[14.35±2.14、4.78±1.34、(325±18)mAs、(48.00±17.36)mGy、(956.66±41.98)mGy·cm](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脑外伤患儿行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降低,且图像质量可达到识别要求,但噪声较高,信噪比、噪声比较低。  相似文献   

6.
儿童副鼻窦结构的64排CT低剂量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结构的64排CT低剂量扫描的最低管电流。方法选取临床怀疑副鼻窦炎而来放射科行CT检查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扫描设备为东芝Aquilion64排螺旋CT机。其他扫描条件固定,每组分别以250mA、20mA、10mA管电流进行扫描。将扫描后重建图像随机教授、副教授及主管技师各一人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评价不同扫描剂量对于副鼻窦OMC的显示情况,以取得一致意见为准。以常规剂量图像作为基础片,OMC解剖结构能清楚显示的为合格,不能清楚显示的为不合格。评价结果进行多次配对设计两样本的卡方检验。结果本组实验得到儿童副鼻窦64排CT低剂量扫描管电流的最低值是20mA。结论 儿童副鼻窦64排CT扫描低剂量可以获得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信息,因而能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64排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患儿进行胸部扫描,探寻儿童胸部CT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26例临床治疗前后需进行胸部CT检查对比的重症肺部感染的患儿(中位年龄3.2岁),治疗前(对照组)应用常规固定管电流技术:120~200 mA,治疗后(试验组)应用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预设噪声指数根据年龄段设置范围为8~12 HU.分别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CTDIvol分别为(7.13±1.55)mGy和(2.59±1.06)mGy,试验组CTDIvol比对照组降低了63.60%.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图像诊断接受率评分分别为3.18和4.60,所有图像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观察者间的评估具有一致性.结论 在获得稳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儿童胸部64排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扫描可有效减低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检查儿童颞骨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颞骨结构的64排CT低剂量扫描的最低管电流。方法选取临床怀疑中耳病变而来放射科行CT检查的患儿180例随机分为3组。扫描设备为东芝Aquilion 64排螺旋CT机。其他扫描条件固定,每组分别以常规剂量组(150mA以上)、30rnA、20mA管电流进行扫描。将扫描后重建图像随机分配至教授、副教授及技师各一人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评价不同扫描剂量对于颞骨结构的显示情况,以取得一致意见为准。以常规剂量图像作为基础片,颞骨解剖结构能清楚显示的为合格,不能清楚显示的为不合格。评价结果进行多次配对设计两样本的卡方检验。结果本组实验得到儿童颞骨64排CT低剂量扫描管电流的最低值是30mA。结论儿童颞骨64排低剂量CT扫描可以可获得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信息,因而能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青少年鼻窦检查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鼻窦青少年患者120例,给予不同剂量m As进行CT扫描,分析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评价每位患者的检测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组中,管电流为50m A时,辐射剂量比对照组减少了48.1%,管电流为30m A时,辐射剂量比对照组减少了63.2%。常规剂量组80m A的管电流时图像的评分为4.4231,可以作为临床的诊断图像。低剂量组管电流为50m A时,图像评分为3.8123,也可以作为临床的诊断图像。管电流为30m A时,图像评分低于3分,不宜作为临床诊断图像使用。结论:低剂量相比常规剂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但是过低的剂量也可以降低图像的清晰度,故需视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管电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管电压对320排CT颅脑扫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相关影响,优化CT低剂量扫描参数。方法随机把60例颅脑平扫受检者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以100kV,400mAs、120kV,220mAs和135kV,160mAs进行扫描。记录不同管电压扫描的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扫描所得图像中豆状核和丘脑区的CT值标准差,并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盲法评分,对比分析不同管电压CT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3组辐射剂量长度乘积(OLP)100kV组为601.7mGy,120kV组为551.0mGy,135kV组为533.8mCy,135kV组明显低于100kV组。3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管电压颅脑CT扫描,有助于降低扫描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颈部64层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在颈部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接受颈部CT检查患者随机平均分成3组:固定管电流组,ATCM1组(噪声指数NI=8)和ATCM2组(NI=10),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诊断质量,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mA及客观噪声水平。结果图像质量:上颈部ATCM组噪声高于固定组(P<0.05),但所有检查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辐射剂量:与固定管电流技术(13.4mGy)相比,管电流调制技术组CTDIvol明显降低[(9.39±2.30)mGy,(8.71±2.59)mGy,P值均<0.05]。结论与固定管电流技术相比,ATCM技术能显著降低颈部CT的辐射剂量,同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2.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几种管电流控制方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三种管电流曝光技术,探讨其最为合适的管电流控制方式.方法 从900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中,回顾性地分析180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分A、B、C三组,每组60例,使每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体重、心率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固定管电流700 mA扫描;B组按体重为50~65 kg、66~80kg、>80 kg分三小组,分别用330~430 mA、430~530 mA、530~630 mA扫描;C组用ECG调制管电流曝光技术扫描;A、B、C三组其余扫描和重建方式相同:120 kV、0.35 s/360°、层厚0.625 mm、螺距pitch 0.20~0.26,按标准算法重建图像.由两名副主任医帅以双盲法分别对A、B、C三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比较A、B、C三组各自平均CT剂量指数(CTDI)、累计受照射剂量(DLP)和有效剂量(ED)的差值.结果 ①A、B、C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7分±0.22、3.74分±0.32、3.75分±0.36,对A、B组问,A、C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②A、B、C三组各自平均CTDI、DLP和ED分别为122.84±8.82 mGy/slice、2356.80 mGy-cm、40.07 mSy;92.37±5.92 mGy/slice、1772.20 mGy-cm、30.13 mSy;75.02±4.36 mGy/slice、1314.00 mGy-cm、22.34 mSy.C组指标值低于B组,且C组明显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ECG调制管电流曝光技术能获得优质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同时能有效地减少曝光量及辐射剂量,减少患者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宝石CT应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并结合自动管电流技术,降低下肢动脉CTA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对行下肢CTA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使用固定管电流200mA扫描,滤过反投影(FBP)重建;B组使用自动管电流扫描,噪声指数(NI)设为12HU,ASIR重建,ASIR权重为40%。记录两组受检者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并由三位放射医师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CTDI、DLP和图像质量评分进行2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A、B两组CTDI分别为(13.52±2.53)mSv和(4.18±1.10)mSv,DLP分别为(1954.39±128.41)mGy.cm和(613.25±39.93)mGy.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65±0.75)分和(3.52±0.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均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在宝石CT下肢动脉CTA检查中,应用ASIR技术,同时结合自动管电流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儿童颈椎外伤后宝石高分辨CT(GE Discovery HDCT750)及64排容积CT(GE LightSpeedVCT64)扫描的辐射剂量,评价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方法对儿童颈椎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将47例因颈椎外伤来我院影像中心接受颈椎CT扫描的患儿按照性别、年龄及就诊顺序分为A组(n=24)和B组(n=23)。A组以GEDiscovery HDCT750行颈椎CT扫描,预设噪声指数(NI)为14,使用ASiR对图像进行后重建,ASiR权重值为30%。B组以GE LightSpeed VCT64进行扫描,预设NI 12,使用滤波反向投影(FBP)对图像进行重建。分别记录各组CT扫描的最大电流、最小电流及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测量并记录颈椎椎体及同层面颈部肌群客观噪声,同时评价和记录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平均管电流和CTDIvol值为(42.38±9.56)mA和(1.45±0.65)mGy,B组为(64.21±11.95)mA和(2.18±0.73)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4、11.34,P均<0.01)。A组椎体松质骨及颈部肌群的客观噪声为26.04±7.83、5.65±1.00,B组分别为27.01±8.63、6.46±1.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0.84);两组图像的主观噪声评分分别为4.03±0.81、4.02±0.69(P=0.65)。结论在获得同样质量图像的前提下,与GE LightSpeed VCT64的FBP方法相比,GE Discovery HDCT750使用30%ASiR重建并提高2个单位NI值的扫描方案可有效减低儿童颈椎外伤CT扫描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非增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探查尿路微小结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尿路微小结石的可行性扫描方案。方法:参照228例体质量75kg以下成人腹盆部骶髂关节水平的体径值制作含有各种组织成分的模型,在其中植入2-5mm的微小草酸钙结石和管径为7mm的水管;使用GE lightspeed16CT机扫描,在管电压120kv和扫描速度0.5s.rot-1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逐渐降低管电流和改变螺距对模型进行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资料,由2位医师独立判断结石的有无;评价图像质量是否满足结石诊断的需要。结果:当管电流为60mA时,对结石能做出正确判断,准确率为100%。随着辐射剂量的降低,噪声增加,图像质量也随之下降,当辐射剂量CTDIvol降低到2mGy及以下时,图像质量不能用于诊断;当辐射剂量CTDIvol在2-4mGy时,图像质量基本可满足诊断需要。结论:应用合适的低剂量MSCT扫描序列探查成人尿路微小结石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64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64-MDCT)冠状动脉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扫描时采用优化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材料与方法:连续选取行64-MDCT CTCA检查的患者100例,将心率控制在65BPM以下,根据扫描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均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确定管电流及管电压。第1组曝光期相及最大毫安输出均设定为75%R-R间期。第2组曝光期相设定为75%R-R间期,最大毫安输出设定为70%-80%R-R间期。扫描结束后,对两组之间的图像质量、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之间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意义,有效剂量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的ED值比第2组降低了20%。结论:优化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可以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对肺和气道定量评价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机,初诊时对52例患者胸部用250 mA常规剂量扫描,复诊时分三组,分别为17例、17例及18例,分别用100 mA、50 mA和25 mA管电流进行胸部低剂量扫描;测量剂量长度乘积(DLP)、平均肺密度、肺容积及体素指数.将68例患者分为四组,每组17例分别采用250 mA、100 mA、50 mA和25 mA管电流进行全肺扫描,由3位医师对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横断面影像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管电流的降低,辐射剂量随之下降,对于平均肺密度和肺容积测量不产生影响,但对于体素指数的测量则产生影响,100 mA、50 mA、25 mA与250 mA时相较测得的体素指数均较高,但各组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r值范围0.938-0.996,均P<0.00l;管电流为100mA、50mA时支气管评分与250mA时无差别,再降低则支气管评分出现差别,评分减低,但管电流使用50 mA以上时,评分均在3分以上,可以满足对支气管的评价.结论 电流下降时,辐射剂量明显减少,低管电流扫描可用于肺测量,但支气管评价时,管电流宜用50 mA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