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状况,分析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筛查的811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筛查结果及可能影响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因素,根据有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将产妇分为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组71例,无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组740例。比较2组上述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初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结果 811例产妇中出现早期盆底功能障碍132例(16.2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71例(8.75%),盆底脏器脱垂43例(5.30%),膀胱颈移位18例(2.22%)。年龄增大、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孕期尿失禁、会阴侧切、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及第二产程时间延长为初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及孕期缩肛训练为保护性因素(P 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本地区初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与产妇年龄、孕前BMI等因素有关,临床可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其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盆底功能障碍(PFD)产妇产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社区服务中心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评价产妇的产后康复训练依从性,依从110例,不依从3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社区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产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训练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缺乏系统化康复教育、护患关系一般、高中及以下学历、缺乏家属监督、自我效能50分、中重度盆底功能障碍、生活质量88分(P 0. 05)。结论社区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产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影响因素复杂,需对此针对性地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强化康复训练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妇女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502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经单因素分析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02例产妇中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223例(44.4%),无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279例(55.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331,P=0.046,分娩前体质指数OR=1.389,P=0.039,分娩方式OR=1.415,P=0.035,会阴损伤史OR=2.267,P0.001,产后便秘OR=2.119和2.522,P均0.001,家族史OR=2.196,P=0.001,产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OR=0.713,P=0.04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高龄产妇、孕前体质指数≥28、经阴道分娩、产后发生便秘、有盆底功能障碍家族史、有会阴损伤史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产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是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初产妇足月阴道分娩后尿失禁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8周复诊的经阴道足月分娩的初产妇1211例。同时行尿失禁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分为产后尿失禁组(178例)和非尿失禁组(1033例,对照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产科因素与产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1211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中,孕期尿失禁的发生率为25.76%(312/1211),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4.70% (178/1211);产后尿失禁组的年龄、第二产程时长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0);而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孕周、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量、产时BMI、新生儿出生体重、会阴裂伤率、会阴侧切率以及产钳助产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90,0.052,0.592,0.107,0.097,0.916,0.491,0.8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大于35岁(OR=2.219,95%CI:1.124~4.382,P=0.022)以及第二产程大于2小时(OR= 1.660,95%CI:1.018~2.706,P=0.042)是产后UI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尿失禁的发生与年龄及第二产程有关。产后尿失禁发生率高,应加强产妇盆底疾病的预防及重视产后康复训练,尤其是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化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健康教育流程,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方法:开发移动健康教育微信平台,进行动态连续的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健康教育。结果:运用移动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后,产妇盆底筛查率明显上升(62.1%VS 94.4%),产妇每天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时间明显增加(6.4分钟VS 14.6分钟),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下降(8.3%VS 5.3%)。结论 :移动健康教育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效果优势明显,可有效提高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的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情况和生活质量,分析各自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上海市3个社区采用系统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0岁及以上女性1500名进行尿失禁筛查,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对筛查得到的307例进行调查。结果上海市3个社区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体质指数(BMI)、孕次、经济状况、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尿路感染、便秘是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尿失禁程度、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压力性尿失禁已成为社区的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娟  郑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08-4109
目的 分析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健康产妇分别于产后0.5 a内行盆底结构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临床问卷调查.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的发生率是45.5%,选择性剖宫产组为12.2%;产后发生SUI症状的危险因素有分娩方式、孕期是否存在SUI、新生儿体重和孕前BMI.结论 阴道分娩可造成盆底组织的损伤,选择性剖宫产并不能完全避免产后早期PFD的发生.产科因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产妇再次分娩后盆底功能自然康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1 052例再次分娩的经产妇临床资料,分析产妇分娩后盆底功能自然恢复状态,记录盆底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 052例再次分娩的经产妇中,采用剖宫产分娩的孕妇514例,其中117例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2.76%;采用阴道分娩的孕妇538例,其中169例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1.47%,阴道分娩孕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次、体重增长、临产后剖腹产、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既往阴道分娩史是剖宫产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体重增长、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既往阴道分娩史、会阴部撕裂、新生儿体重4 kg、第一与第二产程时间过长是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自然康复情况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针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减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产妇对产后盆底康复的认知和需求,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对产后妇女盆底康复锻炼宣教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设盆底康复认知、需求及影响因素问卷对66例初产妇在产后42 d回访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产后妇女对盆底功能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需求的影响。结果64%初产妇了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表现,但75%不知道预防方法,98%不了解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对于治疗或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的各种方法,75%以上回答不知道。仅45%的产妇表示希望得到产后盆底康复锻炼,收入水平及对盆底康复了解程度不同的产妇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的产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对于盆底康复相关知识的宣教。结论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及产妇对盆底功能障碍的了解程度是影响产妇进行盆底康复的主要因素,医务人员应对产后妇女加强盆底功能障碍等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产妇妇女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进而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3年612月我院60例确诊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者15例(50.0%)、有效者14例(46.7%)、无效者1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愈者8例(26.7%)、有效者18例(60.0%)、无效者4例(13.3%),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康复训练是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安全有效,无痛无创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盆底四维超声诊断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生产的236例产妇,均予以四维盆底超声动态检查。根据产妇产后3个月内是否出现PSUI将其分为PSUI组和非PSUI组。比较两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次、产次、孕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者会阴侧切或裂伤、新生儿体重、盆底四维超声参数(BND、URA、PUVA、LH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SUI的影响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盆底四维超声诊断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盆底四维超声诊断模型对PSUI的诊断价值。结果 236例产妇中共38例出现PSUI,发生率16.10%。PSUI组和非PSUI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会阴侧切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UI组孕前BMI、阴道分娩占比、新生儿体重、BUD、URA、LHA及Valsalva状态下PUVA明显高于非PSU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D(OR=4.412,95%CI:1.794~10.850)、URA(OR=4.176,95%CI:1.809~9.640)、Valsalva状态LHA(OR=2.379,95%CI:1.217~4.650)、Valsalva状态PUVA(OR=2.841,95%CI:1.117~7.226)是PSUI的影响因素(P<0.05)。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中最小的标准化β值所对应的变量(即变量边界的β值0.867)赋分为1,其它变量则用β值除以0.867后四舍五入取整数,得到相应的整数分值后构建诊断模型,总分0~6分。模型评分诊断PSUI的ROC曲线下面积0.903(95% CI:0.780~0.953),以4.89分为截断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7%和78.8%。BND诊断PSUI的ROC曲线下面积0.843(95% CI:0.725~0.903),以12.2 mm为截断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和79.3%。结论 BND、URA、Valsalva状态下LHA及PUVA是PSUI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盆底四维超声诊断模型对PSUI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BND。  相似文献   

12.
申艳 《全科护理》2021,19(4):546-549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功能恢复影响因素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在医院行阴道分娩的12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入选对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盆底肌力状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产后2周产妇盆底Ⅰ类肌纤维56例,Ⅱ类肌纤维52例,Ⅲ级肌纤维18例;产后4周产妇盆底Ⅰ类肌纤维43例,Ⅱ类肌纤维44例,Ⅲ级肌纤维39例;产后6周产妇盆底Ⅰ类肌纤维35例,Ⅱ类肌纤维33例,Ⅲ级肌纤维58例;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产妇盆底肌力恢复现状呈不良态势发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孕期体指数、产后体质指数、产程时间、阴道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会阴情况、手术史及遗传史等均为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体指数、产程时间、阴道分娩方式及会阴情况均为影响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OR>1,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孕期体质指数、产程时间、阴道分娩方式及会阴情况均为影响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产后早期产妇盆底康复的意识和认知情况,针对影响产妇进行盆底康复的因素,为后期提高产妇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05—2016.10期间生产的产妇,在产后42天复诊时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发放并回收调查表共521份。结果 产妇对盆底相关知识的认知率非常低,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对盆底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不同,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认知率有所上升;产妇对盆底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后, 有85%的产妇愿意接受盆底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检查,68.3%对盆底康复的治疗有需求;无论认知度如何,有86.8%都认为有必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结论 产妇盆底康复意识认知度较低,应增加各种形式的盆底相关知识宣教,提高产妇盆底康复的意识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随访,根据治疗依从性与否,将300例产妇分为依从性好组168例与依从性差组132例,分析影响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果依从性好组医务人员监督率、产妇康复认知率、文化程度、家属监督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居住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医务人员监督率、产妇康复认知率、文化程度、家属监督率是影响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P 0. 05)。结论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医务人员监督率、产妇康复认知率、文化程度、家属监督率均会影响初产妇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治疗中,需要实施针对性干预监督工作,强化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初产妇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产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盆底康复结合针灸治疗对产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产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盆底康复治训练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盆底康复结合针灸进行治疗,共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表(SF-36)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盆底肌力、SF-36、ICI-Q-SF评分比较(P0.05);试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的60.53%(P0.05);治疗后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产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优于单纯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盆底功能检查的212例分娩后的青中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PFD组46例和对照组166例,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一般资料、分娩方式、产程、病史等资料,对比分析可能影响产后PFD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期增重≥20kg、阴道分娩次数≥2次、第二产程延长、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是产后P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后PFD的发病率较高,高龄、孕期增重过高、阴道分娩次数过多、第二产程延长、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均可能诱发产后PFD,临床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提前干预,以减少产后PF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癌喉切除术患者院外康复训练依从性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5例喉癌喉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5例患者依从性总分为(42.31±7.91)分,其中73.7%的患者院外康复训练依从性处于中、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付费方式、人均月收入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康复训练依从性与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喉切除术患者院外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差,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为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喉癌喉切除术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肌训练知信行情况。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北京某妇产医院产后12周在盆底门诊就诊患者213例,采用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及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213例SUI患者盆底肌训练知信行总体标准分为(75.70±10.2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最高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分娩方式、孕期体重增长、当前是否有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锻炼知信行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2)。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孕期体重增长及当前是否存在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锻炼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态度积极,但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增强患者对于盆底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时间对产妇尿失禁和盆底肌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本医院分娩及接受产后复查的90例产妇,分组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0例,研究1组产后6~8周接受盆底康复训练,研究2组产后8~10周接受盆底康复训练,研究3组产后10~13周接受盆底康复训练,并将同期产后复查的30例产妇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后护理),统计和观察4组产妇干预之前及产后6个月的尿失禁阳性例数、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结果: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产妇产后6个月的尿失禁阳性例数显著低于干预之前及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产妇产后6个月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显著高于干预之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产后6个月的尿失禁阳性例数、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P> 0.05)。结论:对产妇在不同产后时间开展盆底康复均可以改善其尿失禁以及盆底肌功能,但产后盆底康复时间对康复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FD)的相关因素及超声测定膀胱角度预测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符合条件的169例住院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产后6~8周复诊时同时进行POP-Q评分及超声测定膀胱角度,针对是否发生SUI和盆底脏器脱垂(POP),分析产后早期PFD的相关因素及超声测定膀胱角度预测SUI的临床意义。结果:产后早期SUI发生率为18.34%,POP发生率为34.32%,SUI合并POP发生率为3.55%。选择性剖宫产组SUI和POP发生率分别为7.90%、32.26%,阴道分娩组为32.26%、46.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PFD的发生与孕期SUI、年龄、第二产程时间等因素相关(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会阴超声测量膀胱角度和膀胱颈旋转角度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可减少产后早期PFD的发生;产时及其他相关因素可使产后早期PFD发生的风险增加;超声测量膀胱角度对于预测SUI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