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斑驳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显著的临床特征是额前中线见三角形或钻石形白发及白斑.白斑内黑素细胞缺失.目前研究表明,胚胎发育时黑素细胞迁移、繁殖障碍与基因突变相关,KIT基因突变是斑驳病的致病基因,KIT基因突变引起斑驳病的临床表型轻重有很大差异.概述KIT基因突变的位点与临床表型轻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斑驳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斑驳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具有遗传异质性,主要由位于4q12上的KIT基因突变引起,突变位点与临床表型密切相关,部分病例由SLUG基因缺失所致。SCF/KIT信号传导途径对黑素细胞的存活、迁移、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小鼠模型为研究人类斑驳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斑驳病 (piebaldism)是一种少见的以色素减少为特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其显著的临床特征是额前中线见三角形或钻石形白发及白斑,眉毛和睫毛也可以变白。白斑也可见于躯干和四肢等部位;此外,白斑部位可见过度的色素沉着斑。组织病理学显示白斑部位色素细胞完全缺失。发病呈家族遗传倾向。目前研究[1]表明斑驳病是肥大细胞 /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又称 c-kit)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病。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自体培养的黑素细胞移植,成功治疗了两例斑驳病的面部白斑,面积分别为100cm2和50cm2。自体培养的黑素细胞移植可以作为治疗斑驳病尤其是较大面积皮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角化不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一种少见的先天遗传性皮肤病,其临床三联征包括:甲板营养不良,口腔或阴道等可出现白斑,皮肤异色症样的色素沉着。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与编码角化不良蛋白基因、编码端粒酶的RNA组份基因、编码端粒酶的逆转录酶基因突变及其他未确认的致病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病,其遗传方式有:X-性联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治疗上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从先天性角化不良的发病机制、突变类型、临床表型以及治疗方面综述先天性角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典型临床特征是癫痫、智能减退、面部血管纤维瘤及各系统的错构瘤。该病具有遗传异质性,由TSC1或TSC2基因突变引起。TSC1编码错构瘤蛋白(hamartin),TSC2编码马铃薯球蛋白(tuberin)。这两种蛋白质在组织中广泛表达,于体内形成Hamartin-Tuberin复合体,若TSC1或TSC2基因发生突变,则影响Hamartin-Tuberin二聚体功能,使mTOR复合物1(mTOR complex 1,mTORC1)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结节性硬化症的发生。目前研究证实该病与TSC1或TSC2基因突变有关。该文就结节性硬化症的致病基因及基因突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斑驳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驳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斑驳病的致病基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入。文中从斑驳病的发病机制、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以及治疗方面综述斑驳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可变性红斑角皮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变性红斑角皮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以可变的片状红斑和固定的角化过度性斑快为特征,主要由GJB3和GJB4基因突变引起,具有遗传异质性。近年来对可变性红斑角皮病的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包括基因定位与结构、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突变分析以及对功能的影响均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该病基因诊断与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斑驳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驳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斑驳病的致病基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入。文中从斑驳病的发病机制、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以及治疗方面综述斑驳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斑驳病一家系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对该家系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照相存档及临床遗传学特征分析,并绘制系谱图。提取家系成员和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该家系成员共73人。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先证者及其他患者共14例均确诊为斑驳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中患者均存在KIT基因13号外显子第1900位ATGA插入(1900insATGA),导致第634位密码子处出现移码突变,KIT蛋白多肽翻译提前终止于第641位密码子。家系其他成员及50例正常人对照者未发现此突变。该突变位点此前未见报道。结论 一种新的KIT基因突变(1900insATGA)可能是引起该斑驳病家系临床表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点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以掌跖部不规则分布、进行性加重的角化性丘疹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目前已报道AAGAB基因和COL14A1基因是点状掌跖角化病致病基因,除此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致病基因.迄今为止,在多个种族或民族点状掌跖角化病家系中已发现39种AAGAB基因突变和1个COL14A1基因突变位点.AAGAB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p34蛋白功能缺失或不足,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再循环发生障碍,角质形成细胞发生过度增殖,导致点状掌跖角化病发生.COL14A1基因突变的致病性有待于蛋白质功能学研究、体外细胞实验以及该基因突变在其他点状掌跖角化病家系内重复性验证等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myc、抑癌基因p53和凋亡保护基因bcl-2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异常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非同位素核酸原位杂交技术从蛋白和mRNA二个水平检测了36份建党型银屑病皮损中c-myc、p53和bcl-2的表达状况。结果 银屑病表皮中的c-myc、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加,而bcl-2阳性细胞在表皮基底层中明显减少。在PCNA阳性细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病例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正在全球范围包括我国在内逐年上升,当进行基因疫苗研制时,首先应该搞清楚当地的流行毒株是什么,我们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主要来自云南地区的26份经确证的阳性血清标本进行了结构分析。发现其中15份的gag基因片段呈现一致的单链构象,与异源双链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从而初步确定这类毒株为当地流行的主要毒株,为以后的序列测定及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底细胞癌Bcl-2、Bax、Bcl-xl蛋白免疫组化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基底细胞癌 Bcl-2、 Bax、 Bcl-xl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 3种蛋白在基底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按病理亚型将 46例基底细胞癌分为非侵袭组( 21例)和侵袭组( 25例),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Bcl-2、 Bax、 Bcl-xl蛋白在石蜡切片上的表达,并对组化结果进行图像分析以获得平均光密度和 Bcl-2/Bax的比值。结果 非侵袭性基底细胞癌组 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 Bcl-2/Bax的比值高于侵袭性基底细胞癌组, P值分别为 0.005和 0.044;两组间 Bcl-xl、 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 P值分别为 0.097和 0.979。结论 Bcl-2、 Bcl-xl、 Bax蛋白可能参与了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实时定量PCR检测实验组36例3种皮肤肿瘤组织中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mRNA表达水平,并以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 结果 实验组PinX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2.53 ± 1.57)低于对照组(4.25 ± 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273,P < 0.05);hTER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6.37 ± 3.81)明显高于对照组(1.62 ± 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927,P < 0.05);Pinx1的表达水平与hTERT表达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inX1的下调及hTERT上调可能与3种皮肤肿瘤形成过程中端粒酶激活及维持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一家系2例汉族反常性痤疮患者γ分泌酶基因的突变.方法 提取家系中5名成员(2例患者、先证者父亲、2例目前未发病者)的外周血DNA,扩增nicastrin蛋白(NCSTN)、早老素(PSEN)1、早老素增强子(PSENEN)、前咽缺陷蛋白(APH1)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并以100例无关系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比较先证者皮损与4个健康对照NCSTN基因mRNA表达差异.结果 检测到2例患者血样DNA存在NCSTN基因中第477位碱基发生C→A的杂合突变,即c.477C>A,其余3名家系成员及健康对照未发现相应突变;查询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站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也未发现此突变.另外,先证者皮损NCSTN mRNA水平较健康对照明显减少.结论 NCSTN基因新的无义突变c.477C>A是该反常性痤疮家系的致病突变,并可能通过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导致该基因功能失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皮肤结核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及rpoB、katG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从皮肤结核患者皮损或分泌物中分离、鉴定出7株结核分枝杆菌,采用比例法的间接法分别检测7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并对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和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结果 7株结核分枝杆菌中,6株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均敏感,1株对利福平、异烟肼和乙胺丁醇同时耐药。7株结核分枝杆菌均扩增出rpoB和katG基因条带。DNA测序结果显示,临床耐多药菌株rpoB基因531位密码子由TCG突变为TTG,katG基因315位密码子由AGC突变为ACC;其余6株药物敏感株均未发现上述基因突变。结论 皮肤结核中已分离出耐多药菌株,耐多药菌株的形成可能与治疗不当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白介素8(IL 8)、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 DR)、磷脂酶A2(PLA2)、酸性α 乙酸萘酯酶(ANAE)、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mRNA)、c fos基因(c fosmRNA)在皮损的表达定位。方法对2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0例正常人的皮肤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IL 8免疫反应主要定位于表皮的基层、棘细胞层和颗粒层、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DR免疫反应及ANAE分型染色主要定位于浸润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及T辅助淋巴细胞(TH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PLA2 活性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的胞膜及角层和间质细胞 ;以上观察指标在皮损区反应均较强或反应细胞较多 ;c fosmRNA的杂交信号皮损区弱于对照区 ;EGFRmRNA在皮损区杂交信号虽较强 ,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IL 8及其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银屑病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使PLA2活性增强 ,淋巴细胞激活。c fos原癌基因在增殖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呈弱表达 ,提示其终末分化较差。而EGFRmRNA的表达强度则与银屑病无显著相关关系。而IL 8与HLA DR和TH细胞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反义c-jun寡核苷酸(ODN)转染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后,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蛋白印迹法测定UVB辐射后,成纤维细胞原癌基因c-jun和c-fos的蛋白c-jun和c-fos的表达变化;用RT-PCR方法测定c-jun反义ODN转染后,其mRNA的表达变化。用ELISA方法测定c-jun反义ODN转染后,对UVB辐射诱导的pro-MMP-1和MMP-3的合成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UVB(10、20、30mJ/cm2)辐射成纤维细胞,均可诱导c-ju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未辐射对照组的1.8、2.6、3.3倍;而c-fos的表达未见显著变化。UVB辐射还可以显著增加pro-MMP-1和MMP-3的合成。不同浓度c-jun反义ODN转染成纤维细胞后,均可以抑制UVB诱导的c-junmRNA表达;对UVB诱导的pro-MMP-1和MMP-3合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UVB辐射诱导的pro-MMP-1和MMP-3表达可以由c-jun介导;c-jun反义ODN可以抑制pro-MMP-1和MMP-3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研究表明,白癜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尤其是泛发性白癜风与遗传密切相关.在近年研究中,认为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过氧化氢酶基因、Toll样受体家族基因、酪氨酸酶基因、盘状结构域受体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等是白癜风易感基因.探讨白癜风的易感基因为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对白癜风尤其是泛发性白癜风的早期诊断、治疗、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Palmoplantar pustulosis is considered to be a loc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confined to the palms and soles. Mutation of the IL36RN gene, encoding interleukin-36 receptor antagonist (IL-36Ra), is associated with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but IL36RN mutations in Chinese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patients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investigated.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mutation of IL36R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almoplantar pustulosis.MethodsFifty-one Ha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were recruited. All exons and exon-intron boundary sequences of IL36RN were amplified i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 and Sanger sequencing of the amplicons was performed.ResultsAmong the 51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patients, four different single-base substitu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nine patients. The mutations were c.140A>G/p.Asn47Ser in five patients, c.258G>A/p.Met86IIe in two patients, and c.115+6T>C and c.169G>A/p.Val57IIe in one patient each. All mutations were heterozygous. Comparison with the human genome database and reported literature suggested that these variants may not be pathogenic mutations causing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Furthermore,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disease severity, onset age, or disease dura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these heterozygous IL36RN variants and those without (p > 0.1).Study limitationLack of the further evaluation of IL36Ra protein in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lesions.ConclusionsThe four variants of IL36RN identified did not appear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fic phenotypes of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