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访调查研究,描述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随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颅脑创伤病区就诊的住院患者DVT发生情况,并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疾病资料等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183例患者,其中有39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多因素分析中,不同年龄、GCS评分、手术时间、是否气切、是否合并骨折患者DVT发生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越大、GCS评分越低、手术时间越长、有气切患者、合并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越大,针对此类患者应提前干预。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医生非常棘手的难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继发肺栓塞致患者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自2008年收治下肢关节置换患者248例,于术前、术后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形成血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提供更丰富信息,提示临床医生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运动台签在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行基于运动台签的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肺栓塞发生率及生活质量、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台签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经手术治疗的125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为子宫全切保留双侧附件的患者52例,B组为接受子宫全切加双侧子宫附件切除术的患者37例,C组为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36例。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通过女性性功能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性心理以及性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性激素的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予以比较。结果:子宫全切术保留双侧附件的患者术后性心理评分较术前低,同时性激素中的卵泡刺激素以及促黄体生成素较术前升高,雌激素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全切术并切除双侧附件的患者术后性心理评分、性欲评分、性高潮评分以及射精时间评分较术前低,异常症状较术前升高,同时性激素中的卵泡刺激素以及促黄体生成素较术前升高,雌激素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性心理、性功能以及性激素水平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心理、性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子宫全切加双侧子宫附件切除术对患者三方面的影响最为严重,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的影响最轻,子宫全切保留双侧附件的影响居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抗凝药物对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妇科肿瘤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研究I组、研究II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不予以抗凝药物治疗,研究I组的患者应用利伐沙班进行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治疗,而研究II组则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然后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血流指标、下肢周径、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20.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II组的血清学指标、血流指标、下肢周径、凝血酶原时间均较研究I组及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均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但比较而言,低分子肝素预防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患者性功能状况及主要影响危险因素。方法:对339例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患者中术前性功能正常的患者119例,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IIEF-5)对性功能正常的119例治疗后性功能状况进行调查,对患者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体重指数(BMI)、是否有糖尿病病史、是否术后雄性激素阻断(ADT)治疗与性功能关注状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19例患者中,粒子植入后勃起功能障碍32.77%(39/119)。轻度勃起异常的24.37%(29/119)中度勃起功能障碍34.45%(41/119),勃起功能正常的8.4%(10/119),勃起功能障碍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BMI、性生活关注、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ADT。其中术后ADT、年龄、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癌粒子植入后性功能状况的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糖尿病、ADT、BMI、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有关;年龄、ADT、IPSS评分是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影响尿道狭窄重建术后性功能结局的相关因素,提高该类疾病诊治效果。方法:复习近年尿道狭窄重建术后性功能结局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结局影响因素。结果:6类因素(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及性功能状况、狭窄长度及严重程度、术者经验及手术修复质量、术后随访时间以及骨盆创伤强度)均可影响接受尿道重建患者术后的性功能结局,高龄且具有合并症者对术后性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尿道狭窄更长更复杂者术后勃起功能降低似乎更明显,狭窄部位对性功能的影响较为复杂,术者经验丰富及手术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更低,但具体手术方式的影响复杂,损伤而非手术导致大多数远期性功能障碍,部分患者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性功能可望获得改善。然而,上述各具体因素的确切权重尚不清楚,需待进一步探讨。结论:尿道重建患者术后性功能结局受多因素影响,具体因素的确切权重需进一步探讨。推荐外科手术结局报告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8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在术前肌瘤最大径≤9cm、>9cm以及总体分析时术中情况、术后卵巢功能恢复、预后、妊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术前肌瘤最大径≤9cm患者手术中,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FSH、LH及E2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月经异常症状缓解明显、肌瘤复发率降低、发生闭经较少及子宫体积缩小明显(P<0.05),而术前肌瘤最大径≤9cm患者手术中,两组术后2个月月经异常症状缓解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年,两组妊娠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减小手术创伤、降低子宫肌瘤复发率,对内分泌及妊娠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9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入院至术后3个月)DVT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DVT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结果构建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法分析模型预测DVT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268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发生DVT者88例,占32.8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365,95%CI:1.653~5.394,P=0.005)、ISS评分≥25分(OR=4.236,95%CI:1.937~6.002,P=0.002)、GCS评分<9分(OR=1.968,95%CI:1.125~3.627,P=0.018)、术后未使用抗凝药(OR=4.369,95%Cl:1.699~6.374,P<0.001)、术后卧床时间≥7 d(OR=5.136,95%CI:1.937~7.815,P<0.001)是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DVT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1。该模型预测DVT的灵敏度为81.82%(72/88)、特异度为87.09%(108/124),准确率为67.16%(180/268)。结论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围手术期DVT的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ISS评分≥25分、GCS评分<9分、术后未使用抗凝药、术后卧床时间≥7 d是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19例,非感染组101例。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20例良性前列腺术患者中19例发生尿路感染,占15.8%。单因素分析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率与年龄、医师经验、糖尿病、术前尿潴留导尿术、术前使用抗生素、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关系密切(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率与年龄、医师经验、糖尿病、术前尿潴留导尿术、术前使用抗生素、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关系密切(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术后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分析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后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具体变化情况。方法:选取35例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的B超以及探测宫腔检查,同时采取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在术前月经6d和术后1,3,7个月进行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等进行免疫检测。另外对所有患者手术之前和手术后1,3,7个月的卵巢衰退病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各类激素水平都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在术后7个月时测量值最高。患者手术之后出现盗汗,以及阴道干涩等症状也有了明显的递增,从术前的48.5%增加到术后7个月的86.0%。结论: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后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卵巢衰退表象,同时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催乳素等激素水平同手术之后时间体现出正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发生发热和尿脓毒血症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鄂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男38例,女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调查,包括年龄、性别、BMI、DM、肾积水的程度、结石的数量和大小等。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下静脉注射预防性抗生素。穿刺肾盂系统后,采集所有患者的肾盂尿液样本。术后仔细监测患者发热和脓毒血症的时期。结果手术的平均持续时间为77.08分钟,手术时间范围为40分钟~120分钟。所有患者都有术后肾造口管。17例(28.33%)患者在PCNL后发热的统计学显著性因素是糖尿病(DM)(P=0.001),结石负荷(P=0.001),结石数量(P0.001),肾积水程度(P=0.001),手术持续时间(P0.001)和残石(P=0.001)。PCNL脓毒症发生后有3例(5.00%)发生,统计学显示PCNL后脓毒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是手术持续时间(P=0.013)和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P=0.046)。结论 DM、鹿角型结石、肾积水的程度、手术时间和结石数量是术后PCNL发热的危险因素,而失血、手术持续时间和残留结石是PCNL后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手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对术后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8月期间因患前列腺疾病的72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术前谈话进行确认患者在术前的5个月有正常性生活,在术后的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再次了解其性功能的情况,并对术后给患者的性功能带来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手术后患者的精液量减少情况、有无精液排出和不射精情况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3789、6.8491、7.3577,P<0.05);手术后有4.17%的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与手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38,P>0.05);术后8.33%的患者出现逆行射精,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577,P<0.05)。结论:前列腺切除术会对患者的性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在手术前需要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妇女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妊娠情况以及影响术后妊娠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宝鸡市中心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50例,回顾分析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肌瘤特征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根据随访1年~2年结果显示,患者的术后总妊娠率52. 0%(78/150),胎儿存活率69. 2%(54/78);根据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妊娠的危险因子是年龄[RR=0. 99,95%CI(0. 98,1. 31),P <0. 05],与不孕种类、不孕时间、孕产史以及肌瘤的数量、大小、质地、种类都无关。结论:不孕兼有子宫肌瘤妇女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可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和胎儿存活率,年龄是术后妊娠的危险因子,这与妊娠率为负相关关系,因此患者可根据实际的年龄而决定是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性功能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测定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6个月患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FSH/LH比值以及窦状卵泡(AFC)数量,以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前,E2、FSH、LH、FSH/LH以及AFC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E2、FSH、LH、FSH/LH以及AFC水平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患者在性欲、高潮频数、性满意度、性焦虑、配偶高潮频数以及配偶性满意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会显著改变患者的卵巢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和性功能水平,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子宫体积孕14周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体积孕14周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本组研究中的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前采取GnRHa皮下注射处理,同期选择子宫体积≤14周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术前不做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80.35±85.73)m L、手术时间(82.75±18.55)min及术后住院时间(4.09±1.82)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319.25±51.46)cm~3与对照组(211.73±15.08)cm~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较手术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21.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体积孕14周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注射GnRHa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体积,有助于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中情况和术后卵巢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接诊的6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将其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50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卵巢功能情况、围术中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6.60%,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27,P=0.0786);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窦卵泡数(sinusoidal follicle count,AFC)(8.79±1.21)个低于术前评分(11.8±1.5)个,对照组患者AFC(6.09±1.27)个低于术前评分(11.41±1.03)个,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患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8.47±0.57)分高于术前评分(7.91±0.25)分,对照组FSH(10.21±1.13)分高于术前评分(7.78±0.51)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皮下气肿、下肢静脉血栓和阴道感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给卵巢功能带来一定的损伤,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行全子宫和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时,次全子宫切除术对于AFC与FSH的影响比较小,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术后恢复时间快,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经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后对术后并发症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所选对象的麻醉与诊疗情况。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设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其中,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小剂量氯胺酮维持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变化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以及术后疼痛,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在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及手术结束时等时间点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4小时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气腹前、麻醉前等时间点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气腹后、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小时时间点的变化情况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为25.6%,高于观察组的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予以小剂量氯胺酮,能将术后痛觉过敏情况有效剔除,使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提升,术后并发症降低,应激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全切组(n=20)与剔除组(n=23)。剔除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全切组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检测并对比两组卵巢功能相关指标[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随访结束时,评价记录并对比两组对性生活的满意度。结果术后各时点,剔除组AMH、FSH、LH水平均较术前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AMH水平较术前降低,FSH、LH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组各指标水平围术期变化幅度均不及全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剔除组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全切组则较术前降低,且显著低于剔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剔除组性生活满意率高于全切组,性冷淡发生率低于全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并不会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患者术后性生活理想,生活质量提高,若患者条件允许,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十堰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7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术后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卵巢储备功能及性功能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镇痛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FSH、LH、AFC及E2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功能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性欲望、性唤起、阴道润滑、性高潮、性交疼痛及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性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但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