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湿疹及皮炎     
20031971 金属硫蛋白基因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路雪艳(北大三院皮肤科)…//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5(2).-184~186 通过对比金属硫蛋白(MTs)基因敲除小鼠(MT-/-,不表达MT-Ⅰ及MT-Ⅱ)及野生型鼠(MT+/+)对致敏物的反应,以探讨MTs在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中所起的作用。所采用的动物模型为鼠耳肿胀试验模型,以二硝基氟苯致敏小鼠,并在其右耳诱导接触性皮炎,分别对比两组小鼠激发后耳肿胀度。结果:野生型鼠(MT+/+)耳肿胀度明显高于基因敲除鼠(MT-/-),  相似文献   

2.
湿疹及皮炎     
962037 钙通道阻滞剂对小鼠接触性皮炎的影响/谷梅…//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1).-38~40 为了探讨钙通道阻滞剂对小鼠接触性皮炎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首先用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地尔硫(艹卓)、维拉帕米和盐酸氟桂利嗪)对二硝基氯苯和巴豆油引起的小鼠变应性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可显著减少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P<0.01和P<0.05)及真皮单一核细胞浸润(P<0.01);而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及真皮单一核细  相似文献   

3.
湿疹及皮炎     
982694 不同类型钙通过阻滞剂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及表皮郎格罕细胞的影响/宋智琦(大连医大一附院皮肤科)…//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8,12(3).-137  相似文献   

4.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反应模型,观察使用不同浓度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后的效果。结果复方木尼孜其颗粒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ACD小鼠的耳厚度、耳肿胀度,真皮中多形核细胞及单一核细胞数,以及ACD小鼠外周血γ干扰素(IFN)含量。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能明显抑制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咪唑斯汀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疗效,分析咪唑斯汀与血清白三烯的相关性。建立小鼠ACD疾病模型,观察咪唑斯汀在不同时间点对小鼠ACD炎症性肿胀的治疗作用;同时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白三烯C4(LTC4)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咪唑斯汀对小鼠ACD的炎症性肿胀具有显著迅速地抑制作用;而且其皮肤肿胀度与血清LTC4水平呈正相关。咪唑斯汀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继而阻止白三烯的产生而发挥其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6.
湿疹及皮炎     
941325 性激素对豚鼠表皮朗格罕细胞及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金慧玲//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 (2).-89~90 观察了丙酸睾丸酮对豚鼠表皮LC密度及变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用0.5%2,4二硝基氯苯(DNCB)制备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4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氟米松软膏)、治对照组(地塞米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冷霜)。除空白对照组外,余三组在小鼠背部均匀涂抹实验药物,2次/d,连续2周。观察各组干预后皮肤组织病理及组织IL-4水平。结果复方氟米松治疗组小鼠较对照组皮损处角质层明显变薄,表皮厚度恢复正常;炎症细胞明显减少,IL-4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具有一定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局部皮损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苦豆子总碱(TASA)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抗炎效果.方法:用2,4-二硝基氟苯(2, 4-DNFB)对BALB/c小鼠进行皮肤致敏和激发,制成小鼠接触性皮炎模型,其中3组分别外用0.05%、0.1%和0.2%TASA治疗,连续3天,以非治疗组和哈西奈德溶液治疗组作对照,24 h后对小鼠耳肿胀度和质量进行测定,并对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0.1%和0.2%治疗组小鼠的耳肿胀度及质量均显著下降;HE染色显示外用0.1%和0.2%治疗组皮肤组织的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外用0.1%和0.2%的TASA对DNFB所致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湿疹及皮炎     
20062539常用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抗IV型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梁秀宇(沈阳市七院皮肤科),吴洪金,刘文力…∥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2).-72~74使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模型,观察中药对小鼠耳的肿胀度、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白介素-4,γ-干扰素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水平。结果防风、甘草、地肤子、薏苡仁均可抑制DNCB引起的小鼠耳部超敏反应性肿胀所造成的重量改变(P<0·05)。5种中药均可降低DNCB引起的小鼠耳部肿胀所造成的厚度改变,防风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湿疹及皮炎     
961581 雷公藤内酯酮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周平…//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6,17(1).-52~54 研究了雷公藤内酯酮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T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脾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的影响。发现雷公藤内酯酮1、2、5mg/kg腹腔注射(ip、qd×5d)能显著抑制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而对脾细胞IL-2分泌活性无显著影响。体外试验表明,0.02、0.10、0.50mg/L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酮能显著抑制刀豆素A(Con A)及脂多糖(LPS)诱导的T、B琳巴细胞增殖反应。表2参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用苦豆子干馏油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用2,4-二硝基氟苯(2,4-DNFB)对BALB/c小鼠进行皮肤致敏和激发皮炎,制成小鼠接触性皮炎模型。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一组未作任何处理,以外用苦豆子干馏油作为治疗组,以外用艾洛松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外用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连续3天外搽药物。24h后对小鼠耳肿胀度和质量分数进行测量,并对皮肤取材进行HE染色后测定皮损组织的炎症细胞计数。结果外用苦豆子干馏油治疗组小鼠的耳肿胀度及质量分数显著下降;HE染色显示外用苦豆子干馏油治疗后皮肤组织的炎症细胞数明显下降,接近正常皮肤组。结论外用苦豆子干馏油对2,4-DNFB所致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益肤膏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用1-氟-2,4-二硝基苯(DNFB)建立经典的小鼠ACD模型,分为模型组、益肤膏组和可的松组。观察各组小鼠耳朵的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白介素-4及干扰素-γ表达水平。结果:益肤膏组与可的松组比较,表皮及真皮组织水肿均明显消退,IL-4、干扰素-γ水平均有下降(P0.05)。结论:益肤膏与可的松疗效相当,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白介素-4及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常见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细胞因子的表达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1β主要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诱导致敏阶段促使朗格汉斯细胞向局部淋巴结的聚集和抗原的提呈,干扰素-γ和白介素-4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效应阶段主要的一对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的细胞因子,还有其他一些细胞因子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中起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影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14.
探讨苦豆子总碱(total alkaloids from Sophora alopecuroides,TASA)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肥大细胞及TNF-α表达的影响.用1%浓度的2,4-二硝基氟苯(2, 4-DNFB)对BALB/c小鼠进行皮肤刺激制成小鼠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将小鼠分为四组,G1组未作任何处理,G2组单纯外用0.9%生理盐水,G3组外用0.1%哈西奈德溶液,G4组外用0.1%的TASA治疗,均在刺激后30 min搽药.5 h后进行肥大细胞染色及对皮肤组织采用ELISA检测前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G4组与G1组及G2组小鼠比较,皮肤组织的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皮损ELISA检测示TNF-α明显降低.外用0.1%的TASA对DNFB所致的小鼠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常见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细胞因子的表达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一1β主要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诱导致敏阶段促使朗格汉斯细胞向局部淋巴结的聚集和抗原的提呈,干扰素-γ和白介素-4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效应阶段主要的一对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的细胞因子,还有其他一些细胞因子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中起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影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茶油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二硝基氟苯致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外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发生皮炎的小鼠耳片的组织学变化(HE染色),RT-PCR检测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IL-2、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二硝基氟苯致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动物模型,且皮肤中IL-2、IFN-γ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哈西奈德溶液组和茶油组的耳片组织肿胀明显减轻,炎症反应轻微,炎性细胞浸润数目少,组织病理变化轻。在茶油和哈西奈德溶液的干预下,炎性组织IL-2、IFN-γ的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茶油减轻二硝基氟苯致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病理损害,下调了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B7/CD28共刺激通路阻断剂CTLA4-Ig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二硝基氟苯(DNFB)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以不同剂量的CTLA4-Ig进行静脉注射,通过检测小鼠耳廓肿胀度观察其对DNFB和FITC刺激的反应,并观察CTLA4-Ig的长期疗效,同时对治疗后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 CTLA4-Ig有明显的治疗作用,DNFB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经治疗耳廓肿胀抑制率最高达69.7%,而且治疗的小鼠在激发后的14d用DNFB再刺激能产生无应答反应,但对FITC的再刺激表现为耳廓肿胀明显,过继转移CTLA4-Ig治疗小鼠的淋巴细胞能诱导受体鼠对DNFB的刺激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结论 应用B7/CD28共刺激通路阻断剂CTLA4-Ig融合蛋白能有效地抑制接触性超敏反应,为临床治疗Ⅳ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湿疹等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臭氧水疗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的疗效。方法 DNC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模型40只,随机分成A组(臭氧水疗组),B组(药物治疗组),C组(纯净水治疗组),D组(自然恢复组)。A、B、C三组皮损处分别予以臭氧水疗、外用药物、纯净水治疗,连续治疗2周,D组不做任何处理。2周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皮肤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皮肤棘层的变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皮损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结果 A组及B组较C组及D组小鼠的搔抓症状及皮炎表现好转,皮损处病理结果与电镜下超微结构明显改善。A组及B组小鼠皮损中IL-10、IL-17 m RNA水平明显低于C组和D组,IFN-γm RNA水平较C组及D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疗对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有明显疗效,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间的平衡及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湿疹及皮炎     
20 0 2 15 68 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白介素 4水平与血清总 Ig E含量的关系 /刘彦群 (徐州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1,34(6) .- 4 37~ 4 38对 2 9例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和 35例非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采用三抗体免疫放射测定法检测血清总 Ig E水平 ,用 ELISA法测定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体外培养在 PHA诱导后 IL- 4的分泌。结果发现患者血清的 IL- 4及总 Ig E水平高于对照组 ,且二者呈正相关。提示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血清总 Ig E水平增高可能与 IL- 4水平增加有关 ,且其发病机理可能不同于非季节性接触性皮炎。表 1参 5  (马勇 )2 0 0 2 15 69 同种异体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家兔接触性皮炎模型 IL - 6、IL - 8的影响 /夏汝山 (四军大西京医院皮肤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 0 0 1,2 2 (15 ) .- 135 5~ 135 7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 AK auto Abs组和对照组 ,每组 12只。 AK auto Abs组肌注药物 ,剂量为每次 5 mg/ kg,2天 1次...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近年来,本病有上升趋势。我科于2002年2月-2004年2月共诊治接触性皮炎患者186例,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和总结,我们就本病的病因及防治等方面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