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诊断中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及特点。方法:对22例MND病人常规进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检测(NCS),侧重肌电图(EMG)检测四肢肌肉(特别是远端肌)及舌肌、胸锁乳突肌、T10椎旁肌,观察所检肌肉静息、轻收缩、重收缩时的变化。结果:NCS检测运动神经102条,感觉神经90条均在正常范围。EMG检测肌肉243块均表现为广泛性神经原性损害,其中:186块(22例)可见失神经电位(纤颤电位、正尖波),162块(15例)见束颤电位,144块(18例)见高波幅(≥5mV)、宽时限的巨大电位,128块(17例)重收缩时见募集电位减弱为高波幅的单纯相。EMG舌肌检测阳性率为82%;胸锁乳突肌检测阳性率为52%;T10椎旁肌检测阳性率为7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在MND诊断中十分必要,其中EMG是诊断MND最重要的检测手段,EMG广泛性神经原性损害是MND特征性改变。束颤电位、巨大电位是诊断MND的常用指标。舌肌、胸锁乳突肌和椎旁肌在MND的诊断中具有特异性,是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舌肌和胸锁乳突肌作为必选检测肌肉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舌肌与胸锁乳突肌EMG的结合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地区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入选的21例MND患者进行肌电图(EMG)及神经传导检测(NCS),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神经电生理特点。结果:在21例患者中,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异常率为55.2%,主要表现为M波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正常率为98.85%。静息时发现纤颤电位18例(85.71%),正锐波16例(76.19%),束颤电位6例(28.57%),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18例(85.71%),平均波幅增高10例(47.62%),大力收缩时表现为单纯相9例(42.86%)。其中上下肢肌肉的异常率为71.08%,胸锁乳突肌的异常率为92.31%,胸椎旁肌的异常率为33.33%。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MND的诊断非常重要,其中EMG检测是MND诊断的重要手段。EMG呈广泛性的运动神经元损害是MND的特征性改变,束颤电位在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胸锁乳突肌阳性率高,可作为检查延髓节段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首选肌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咬肌EMG检测在运动神经元病(MN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MND患者均进行常规EMG检测,包括上肢、下肢、胸锁乳突肌及咬肌,测定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MUP)的多相波、时限及波幅,募集相。比较患者咬肌EMG与胸锁乳突肌EMG相关性及差异。结果:咬肌EMG病变程度与胸锁乳突肌EMG比较,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和波幅异常表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多相波、募集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时限增宽幅度分别为66.44%、58.8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ND患者咬肌EMG检查所见异常表现与胸锁乳突肌EMG检测的异常表现具有可比性,在MND患者伴有颈椎病,尤其是患有高颈段颈椎病时,进行咬肌EMG的检查更具有鉴别诊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直肌针极肌电图(EMG)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ALS组58例患者进行常规EMG检测,包括上、下肢肌肉、胸锁乳突肌、下胸段脊旁肌及腹直肌,测定自发电位、募集相、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波幅及多相波,对健康对照组3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腹直肌EMG的检测,比较ALS组与对照组腹直肌EMG的差异,以及ALS组中腹直肌EMG与下胸段脊旁肌EMG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腹直肌EMG的MUP参数分别为波幅(389±35.7)μV,时限(9.78±1.23)ms,多相波(16.2±5.2)%;ALS组腹直肌EMG的MUP参数分别为波幅(675±135)μV,时限(12.78±1.03)ms,多相波(36.2±7.2)%,ALS组腹直肌EMG各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S组腹直肌EMG神经原性改变(43/58,74%)与下胸段脊旁肌EMG(39/5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直肌EMG各参数均能可靠、稳定地测出,可作为诊断ALS患者胸段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临床特点、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对AL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AL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NCV及其胸锁乳突肌、胸段脊旁肌及肢体肌EMG资料。结果:42例患者均呈广泛神经原性损害,胸锁乳突肌EMG异常率为90%,胸椎旁肌EMG异常率为88%,两者异常率均低于上、下肢肌EMG的异常率(100%,98%),而胸椎旁肌自发电位异常率又高于胸锁乳突肌。结论:早期EMG及NCV检查有助于ALS的早期确诊,行胸锁乳突肌及胸椎脊旁肌EMG检测对AL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检测对AL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AL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神经传导检测及其胸锁乳突肌、下胸段脊旁肌及肢体肌的EMG资料。结果:56例患者均呈广泛神经原性损害,胸锁乳突肌EMG异常率为89%,胸段脊旁肌EMG异常率为77%。两者异常率均低于上、下肢肌EMG的异常率(分别为100%,91%)。结论:早期EMG及神经传导检测有助于ALS的早期确诊,行胸锁乳突肌及下胸段脊旁肌EMG检测对AL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与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的差异。方法:对60例ALS与CSM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EMG)、神经电图(ENoG)检测。EMG检测包括三肢体肌、胸锁乳突肌、胸段棘旁肌等肌肉,观察静息状态时自发电位,测定运动单位电位(MUP)的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相。测定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MCV,SCV)及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ML)、波幅(Amp)。结果:ALS与CSM中自发电位的异常率分别为:胸锁乳突肌39%和17.5%,胸段棘旁肌分别为93.3%和3.3%,肢体肌分别为88.1%和75%,ALS患者MUP时限、波幅的增高不同于CSM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胸段棘旁肌EMG阳性率高、简便易行,为早期鉴别诊断ALS与CSM提供了更敏感的依据。同时表明电生理检测可作为ALS可疑或ALS与CSM两病并存患者的随访观察及判定病情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EP)、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对运动神经元病(MN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分型的价值。方法:对47例MND患做MEP、EMG及NCV检查,EMG检查三个阶段以上的肌肉,其电生理变化与临床病程、分型进行比较。结果:47例MND患中,MEP异常34型,占72.3%,以中枢传导时间(CMCT)延长和波幅降低最多,占44.7%;EMG出现不同电生理变化的神经原性损害依次为运动单位时限增宽93.6%,运动单位减少89.4%,波幅增高74.5%,有纤颤、正相电位68.1%,且随病程延长纤颤、正相电位检出率逐渐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测定,异常7例,占14.9%,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1条神经轻度减慢,1条波幅降低,异常率占3.3%。结论:MEP、EMG和NCV联合检查,可为MND的诊断、分型与颈椎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骼肌病理诊断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MND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和活检骨骼肌病理分析,对MND进行鉴别。结果112例患者肌电图呈神经源性异常,确诊ALS(肌萎缩侧索硬化)94例、SMA(脊髓性肌萎缩症)12例、肯尼迪病6例;骨骼肌病理符合神经源肌病改变。结论 MND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者行骨骼肌活检病理分析可以有效鉴别ALS和SMA。  相似文献   

10.
不同起病部位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肌电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起病部位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下运动神经元支配区域异常肌电图(EMG)的分布情况,评价其EMG检测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0例诊断为ALS的病例进行脑干、脊髓颈段、胸段、腰骶段四个下运动神经元区域的肌电图检查,分析临床表现和EMG检查结果。结果:延髓起病组腰骶段异常率最低,下肢起病组延髓节段异常率最低;颈段和腰骶段中肢体远端肌肉异常率明显高于肢体近端肌肉。结论:ALS起病部位不同,下运动神经元区域肌电图异常分布情况也不同。检查颈段和腰骶段时首选肢体远端肌肉,延髓节段首选胸锁乳突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中确诊级的预后最差,可疑级的患者由于没有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又可将其归为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LMNS)之中。LMNS中包含一些可治的疾病,如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慢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CMAN),如能尽早将其从LMNS中分出并予以相应治疗可改善预后。本文将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改变的角度对典型患者与LMNS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112例ALS患者分为确诊43例,拟诊38例,可疑31例,其中确诊、拟诊的患者代表典型ALS患者,可疑组均为单纯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患者。对此112例患者予常规肌电图和神经电图检查,评价典型的ALS患者和LMNS患者的CMAP波幅改变的异同。结果:典型ALS患者的CMAP 波幅下降的例数(35例,81.4%)较可疑患者(14例,45.2%)明显增多(X2=4.938,P<0.05),但二者波幅下降的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t=0.815,P>0.05)。在确诊ALS的病例中,同一患者其波幅水平是逐渐下降的,但不同患者的波幅水平与病程无相关性。在可疑患者波幅下降与典型ALS有以下不司:①短期内波幅明显下降者,运动轴索受损的严重程度与肌力不成比例;②发病2年内波幅下降明显者,无广泛肌电图损害;③波幅下降缓慢或保持正常者,病程往往超过2年,肌电图损害广泛。其中①和②部分患者试用免疫抑制剂有效,提示为MMN或CMAN。结论:CMAP波幅在LMNS和典型ALS中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可为二者在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面提供重要的电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