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医疗风险、医患纠纷、医疗不良事件已成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许多医院已建立了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但很多因素仍影响医疗护理的安全性。如果医务人员对护理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认识和防范不足,就不能从根本上堵塞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渠道,健全管理机制,保证患者安全~([1])。本文对医疗实践中的安全风险进行综述,为防范医疗安全问题发生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2.
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编制符合我国护理特点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确保问卷科学、可靠。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形成问卷初稿,经过反复的专家咨询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和修订条目,编制出适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法抽取上海市三级、二级医院临床护士211名进行测评,使用SPSS 13.0医学统计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内在一致性信度等评价问卷信效度。结果形成适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其主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调查,共分为5个维度、24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是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对压力的认知、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累计贡献率为59.879%,数据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根据各条目最大维度负荷值归因,5个维度的负荷值都在0.4以上,各条目的共同性在0.432~0.697之间;问卷各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为0.7234-0.8523,总体为0.8861;各维度两次测量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01~0.833,总体为0.895;各条目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在0.661~0.843,且相关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维度得分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为0.381~0.854,且相关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编制了适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信效度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 方法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加强护理风险的监测;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不断加强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年轻护士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及考核等方法。 结果 护理缺陷及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提高。 结论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将护理安全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去,通过对安全因素的分析,采取一系列措施,即管理者要重视安全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护理文书及住院患者的管理,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等.才能营造护理安全氛围,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对心内科护士口服给药安全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个心内科病区的3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的口服给药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采用医院安全文化调查问卷、中文版安全态度问卷、护士口服给药安全知信行水平调查表、心内科口服药物理论考核对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中反映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条目的同意率较前改善(P<0.05);干预后单元内护士在团队协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各维度得分及中文版安全态度问卷总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安全给药知、信、行水平各维度得分及安全给药水平总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理论考核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的口服给药安全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单元内安全文化的建立,提高单元内护士口服给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如何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及时发现和控制手术室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杜绝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方法:详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加强手术病人和手术人员安全防护的各种措施,并认真监督实施,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结果:杜绝和减少了各种不安全因素对病人和手术人员的影响,防止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结论:安全管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手术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针对该院近几年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探讨组织因素对护理安全的作用和影响。提示医疗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培训、任务分配、工作程序、安全文化、组织管理等组织因素;提出护理管理者应以系统的观念分析护理差错,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组织的安全管理系统水平,体现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病人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小敏 《家庭护士》2008,6(4):1088-1089
阐述了手术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病人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春荣 《护理学报》2009,16(9):58-58
儿科病房尤其是传染病隔离病房儿童床的安全性是儿童床设计制作的基本要求,同时方便、舒适等人性化设计也很重要。通常普通儿童床产品的设计采用床架上部挂钩结构或床头与床尾两端带插销或在移动床档侧床屉设置夹板用以固定床档,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固定作用,但有易被患儿摘掉挂钩的情况,有的设计虽然不易被患儿拆卸,但由于其结构设计合理性欠佳易使夹板的边缘造成医护人员的划伤,且整体结构配合欠简洁。为了克服上述不足,  相似文献   

11.
安全文化研究及其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保证患者安全是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院所面临的医疗风险日益加大。因此,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的前瞻性管理,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造成的纠纷和差错,确保患者安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符合军队医院发展现状的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对护理安全相关概念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评阅和安全管理理论研究,按照层次分析法以文森特医学框架为基础,识别影响护理安全的各级因素,通过小范围专家讨论认证,建立指标体系的初步方案。采用德尔斐法组织2轮专家咨询,汇总专家意见,确定指标命名和权重,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结果建立了一套由组织管理因素、背景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陪伴因素等5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50项三级指标构成的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结论从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及对指标的一致认可程度确证该指标体系的可信度较高,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对指导护理管理者明确安全管理的内容和要素,推进护理安全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保障节假日护理安全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保障节假日护理安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建立“节假日护理安全保障预案”和“节前护理安全检查标准”;节假日前对照标准做好充分准备;节假日期间强调应急汇报与应对,确保护理人力;节假日后注重总结。结果节假日期间护士的调配保障了护理安全,护理风险事件逐年减少。结论建立科学的节假日安全保障预案并有效落实,能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切实保障节假日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概念进行相关分析,主要从护理安全管理的定义、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的机构设置、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等4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旨在通过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理清护理服务管理体系的管理思路,并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预防和控制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保证患者安全是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院所面临的医疗风险日益加大。因此,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的前瞻性管理,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提高手术安全挽救更多生命:病人参与的病人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倡导病人安全必须有病人的参与。本文简述了面对WHO提高手术安全,挽救更多生命的新挑战,如何视病人为病人安全的重要伙伴,教育病人或病人家属主动向医生咨询,鼓励病人成为病人安全体系的一员,共同避免和杜绝医疗过失。  相似文献   

17.
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9月首次住院的96例神经内科疾病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神经内科健康教育;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3月首次住院的96例神经内科疾病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神经内科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患者与家属的安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住院天数、发生安全隐患的几率及对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天数、对科室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安全隐患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与家属强化安全健康教育,可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及配合程度,加快病情恢复,减少安全隐患和医患纠纷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推动患者安全文化建设、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对陕西省5所实施“5+1”S精益管理的三级甲等医院51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总均分为(3.76±0.41)分,积极反应率为76.21%处于较高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职称、最高学历、婚姻状况及参与“5+1”S培训是患者安全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应积极运用“5+1”S管理等现代质量管理工具,重视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员工配置、事件报告频率等领域的改进,客观认识患者安全文化对护士认知的影响,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以促进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与思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王建青 《护理研究》2007,21(1):67-68
借助“医院管理年”活动,根据评审标准的要求,开展了护理安全月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质量意识;完善制度。为保证护理安全提供保障;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层层把关;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认为护理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人人达到“我会安全”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裴绍红 《天津护理》2014,(4):365-366
<正>患者参与患者安全(Patients for Patients Safety,PFPS)是21世纪WHO在全球的重要举措。患者和居民参与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医疗质量的重视程度,对医疗质量管理也具有明确的指示作用~([1])。由于医学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保障患者安全是医护人员、医院和患者的共同责任,需要医护人员和医院参与,同样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督促。医务人员要本着永远把患者安全、患者权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才能够真正欢迎患者的参与与监督。鉴于此,本文就目前对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