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黄小珍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6):1112-1113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散光及轴向变化的检测结果情况.方法:选取经主观验光法发现存在屈光参差儿童患者60例12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3~6岁组14例28眼、7~9岁组29例58眼、10~12岁组17例34眼,三组患者均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散瞳,采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测三组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患者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散光轴向,并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年龄段儿童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散光轴位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睫状肌麻痹后全自动电脑综合验光仪验光结果与检影验光结果符合率中,3~6岁组患者球镜、柱镜屈光度符合率低于7~9岁组和10 ~12岁组.结论: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在儿童睫状肌麻痹后可较为准确地获取屈光度,操作简便,与检影验光比较符合率较高,可作为3~12岁儿童配镜处方依据.  相似文献   

2.
手持自动验光仪筛查儿童屈光不正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NIDEKARK-30手持自动验光仪筛查学龄期儿童屈光不正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试确定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筛查儿童屈光不正的阳性界值。方法样本来自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取7~16岁儿童300名,600只眼。用NIDEKARK-30手持自动验光仪分别在睫状肌麻痹前后测定其双眼屈光状态。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双眼屈光状态差异,计算不同筛查阳性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和阳性预测值。结果睫状肌麻痹前后双眼等效球镜度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散瞳后近视度数减少、远视度数增加;柱镜度和散光轴向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比较各年龄组睫状肌麻痹前后等效球镜度数变化,发现7~8岁、9~10岁和11~12岁组差异无显著性,13~14岁和15~16岁组差异亦无显著性;而7~12岁与13~16岁组差异有显著性。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设定不同的儿童屈光不正筛查界值,发现7~12岁组选用≥-2.50D,13~16岁组选用≥-2.0D作为筛查近视的阳性界值,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和阳性预测值。结论利用NIDEKARK-30手持自动验光仪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检查儿童屈光状态,可以作为筛查学龄期儿童屈光不正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电脑验光仪验光结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自动电脑验光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NIDEK AR-820型电脑验光仪对106例210眼分成两个对照组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与网膜检影、睫状肌麻痹前后电脑验光的对照分析。结果 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的符合率分别为r=0.9897(球镜值)和r=0.8653(柱镜值),呈正相关。柱镜轴差异与柱镜值大小成反比,柱镜值≥0.75D以上差异均值x^-=6.00。睫状肌麻痹前后电脑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R-2000型自动验光仪应用于儿童屈光检查中的准确性及特点。方法对260例(520眼)屈光不正患者,用PR-2000型自动验光仪,分别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和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并分别与视网膜检影法的验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球镜度数: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和使用阿托品后,PR-2000型自动验光仪验出的结果与阿托品散瞳检影法验出的结果均呈高度正相关(r=0.922,r=0.946)。柱镜度数: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和使用阿托品后,PR-2000型自动验光仪验出的结果与阿托品散瞳检影法验出的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888,r=0.890)。对于≤0.75D的低度散光,自动验光仪比检影验光法的检出率高。结论PR-2000自动验光仪用于婴幼儿屈光筛查较为可靠实用,也可用于大面积屈光普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Wavescan波前像差仪测量屈光不正的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Wavescan波前像差仪测量近视眼屈光不正的准确性。方法:对33例66眼行屈光不正矫正术的患者分别用电脑验光(睫状肌麻痹和非睫状肌麻痹下)、显然验光、Wavescan波前像差仪法测量眼屈光不正,并将患者按屈光不正度数分为3组:低度近视组(-0.50~-3.00D)17眼,中度近视组(-3.00~-6.00D)27眼,高度近视组(-6.00~D)22眼。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四种验光方法测量的验光结果(球镜、柱镜、等效球镜)显示,低度近视及高度近视组,显然验光与Wavescan波前像差仪验光球镜及柱镜度数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289,P=0.814,P=0.057,P=0.246),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与Wavescan波前像差仪验光在中高度近视组,球镜度数及柱镜度数之间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P=0.111,P=0.539,P=0.154),并且结果不随屈光状态的不同而不同,而等效球镜度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avescan波前像差仪和显然验光及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测量,结果比较,随屈光不正度数增加,球镜相符率降低,柱镜相符率升高。结论:Wavescan波前像差仪测量屈光不正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很好地用于VISXSTARS4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个体化切削治疗使用,但与显然验光和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比较仍有差异,可以作为以上两种验光方法的参考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NIDEK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在儿童屈光不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及在儿童屈光不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4~16岁儿童用10g/L阿托品眼膏3次/d,连续3d,睫状肌麻痹前后,分别进行视网膜检影、NIDEKAUTOREF/KERATOMEARK-30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观验光。结果:睫状肌麻痹后,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结果间相关系数为0.980,差值均数±标准差为-0.37±0.52,95%可信区间为-0.51~-0.23;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与综合验光仪主观验光结果间相关系数为0.982,差值均数±标准差为-0.37±0.49,95%可信区间为-0.51~-0.24,以上两组配对t检验均P=0.000,均差异显著。表明在95%的测量中,结果差异均在0.50D以内。不同屈光状态下,在95%可信区间内,屈光度相差范围为远视<0.75D,近视<0.50D。结果均为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比视网膜检影、综合验光仪主观验光偏负值。睫状肌麻痹前由于调节的影响3种检查结果相差较大,远视结果相差比近视结果相差大。结论:睫状肌麻痹后,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和视网膜检影、综合验光仪主观验光有极高的一致性,在儿童屈光不正检查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便的、可靠的屈光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9~13 岁初发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主觉验光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上近视儿童的验光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7 年5-9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近视儿童90 例,所有受检者行非睫状肌麻痹主觉验光,然后测量并记录其隐斜量、正负相对调节力、调节反应值。之后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点眼3次,45 min后测量电脑验光并复测主觉验光。均取右眼数据用于统计,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睫状肌麻痹主觉验光屈光度为(-1.09±0.30)D,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屈光度为(-1.27±0.40)D,睫状肌麻痹后主觉验光屈光度为(-1.09±0.33)D,睫状肌麻痹前、后主觉验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柱镜度高于主觉验光(P<0.001),而球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差值不受年龄(β=0.044,P=0.699)、屈光度(β=0.091,P=0.430)、隐斜(β=-0.059,P=0.599)、调节滞后量(β=-0.064,P=0.576)、正相对调节能力(β=0.043,P=0.709)等因素影响。结论:在排除调节或集合功能异常的情况下,大部分9~13岁初发性近视儿童可采用非睫状肌麻痹主觉验光获得比较准确的屈光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和常规主觉插片屈光度的差异变化,探讨科学规范的验光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行屈光检查的近视患者108例,年龄17~28岁,睫状肌麻痹前后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镜进行客观验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和常规主觉插片.将检测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球镜和柱镜度数在睫状肌麻痹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验光球镜度数睫状肌麻痹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柱镜度数散瞳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成人屈光不正患者,规范科学的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无需散瞳松弛睫状肌即可获得准确的屈光不正度数,是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验光方法.  相似文献   

9.
睫状肌麻痹后人工检影验光是目前公认的最准确的儿童屈光检查方法 ,但费时长 ,效率低 ,幼儿不易合作。为寻求一种简便、快速而准确的儿童屈光检查方法 ,我院特对不同年龄儿童进行了睫状肌麻痹前后电脑验光和睫状肌麻痹后人工检影验光结果比较 ,并对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8月 ,我院门诊能合作检查并资料齐全的患儿 1 54例 ,3 0 8眼 ;男 84例 ,1 68眼 ,女 70例 ,1 4 0眼 ;年龄 2~ 1 4岁 ,平均 7 1 5岁 ,其中≤ 6岁 60例 ,~ 9岁 3 5例 ,~ 1 4岁 59例。经门诊常规检查 ,除外眼部…  相似文献   

10.
儿童托品酰胺扩瞳验光适应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人提出以托品酰胺代替阿托品作为睫状肌麻痹剂用于扩瞳验光,以避免传统验光法操作繁琐、药物作用时间过长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及学习的弊端。但该药在儿童的临床应用范围尚未见报道。我科于1989年12月至1990年4月采用托品酰胺和阿托品对97例194眼屈光不正患儿进行对比验光,对托品酰胺扩瞳验光在儿童的适应范围作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对象及方法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患儿97例194眼,其中男50例100眼。女47例94眼。年龄最大15岁,最小2.5岁。每个患儿先用托品酰胺(重庆医药工业研究所制)间隔5分钟滴眼一次,连续  相似文献   

11.
胡平会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47-2048
目的:比较盐酸环喷托酯与阿托品对远视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以评估盐酸环喷托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96例192眼远视儿童进行观察,先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后用阿托品眼膏,分析比较两种药物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结果和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盐酸环喷托酯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低于阿托品组(12.5%)。结论:盐酸环喷托酯是一种强效、快速且安全的睫状肌麻痹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适合远视儿童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和阿托品眼用凝胶在12岁以下远视儿童散瞳检影验光结果,以评估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在远视验光中的临床使用价值。

方法:年龄2~12岁的远视儿童51例102眼,先用10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连续点眼5次后验光,间隔1d后,再用10g/L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连续点眼3d后进行散瞳检影验光。分析比较两种睫状肌麻痹剂在不同屈光组的验光结果及全身不良反应。

结果:轻度远视31眼两种验光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远视组39眼两种验光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远视组32眼两种验光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10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g/L阿托品眼用凝胶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结论: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是一种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短的安全有效的新型睫状肌麻痹剂,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盐酸环喷托酯对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对屈光不正儿童验光睫状肌麻痹的效果。方法:对6~12岁屈光不正儿童60例120眼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及阿托品眼膏滴眼。在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点对3组患者分别在电脑验光仪上进行客观验光并测量瞳孔直径,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主观验光并用移近法测量调节力和剩余调节力。结果: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最大睫状肌麻痹时间是60min,在最大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盐酸环喷托酯组剩余调节力较复方托吡卡胺组小(P<0.05),与阿托品组相近(P>0.05)。结论:用盐酸环喷托酯代替阿托品对6~12岁屈光不正非斜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3例中度远视致假性近视患者,提醒对儿童远视屈光状态临床表现为假性近视的注意,掌握验光、配镜及戴镜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方法 对3例患儿均经1%阿托品眼膏充分麻痹睫状肌,客观检影验光,立即处方配镜,并在充分睫状肌麻痹下戴镜,戴镜过程中如有矫正视力不佳者再给予阿托品麻痹睫状肌直至接受眼镜.结果 3例患儿经12个月随诊,从开始戴镜时矫正视力低于裸眼视力,到最后均能接受远视眼镜且矫正视力逐步提高.结论 (1)常规睫状肌麻痹方法不能使个别假性近视的调节力完全放松; (2)个别假性近视佩戴完全矫正眼镜,必须经过一定时间适应;(3)如遇戴镜后视力明显减低时可以适当使用阿托品眼膏滴眼; (4)儿童时期过强的调节力致中度远视也会表现为假性近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青少年散瞳验光中麻痹睫状肌的临床效果,客观地对其评价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随机抽取2008-12/2009-02期间的40例80眼近视患者,年龄12~18岁,利用国产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散瞳先后对其进行散瞳3次,45min以后,对其进行检影验光,并利用综合验光仪测定其残余调节量,7h以后进行复验及试戴评估,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残余调节量最大值+3.00D,最小值+0.25D,平均值+1.57±0.47D,残余调节量≤1.00D仅为6眼(8%),检影验光的结果与复验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的屈光检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是一种有效的睫状肌麻痹剂,但因注意到其麻痹睫状肌及放松调节的有限性,应灵活结合其他放松调节的方法获取最终的配镜处方。  相似文献   

16.
托品酰胺与阿托品用于少儿弱视验光55例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比2种睫状肌麻痹剂在少儿弱视验光中的作用,对托品酰胺在少儿弱视验光中的效果做出判定。方法:需要验光的少儿患者55例(110眼),年龄6~14(9.4±2.4)岁。先用5g/L托品酰胺眼液作睫状肌麻痹验光,发现1眼或双眼矫正视力≤0.8时,再用10g/L阿托品眼液点药3~6d后重验,统计分析2组结果。结果:托品酰胺较阿托品验光结果显著偏近视。配对t检验,两组球镜及等值球镜均有显著差异。球镜偏近视幅度≥0.50D的占50.9%(56/110);等值球镜偏近视幅度≥0.50D的占42.7%(47/110);偏远视的较少,球镜偏远视幅度≥0.50D的占12.7%(14/110),等值球镜偏远视幅度≥0.50D的占10.0%(11/110)。两组柱镜结果,配对t检验无显著差异。最大偏差:偏近视3.25DS,3.25DC,等值球镜2.88D,偏远视1.75DS,2.00DC,等值球镜2.25D。结论:5g/L托品酰胺眼液作为睫状肌麻痹剂用于少儿弱视的验光配镜,不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不同睫状肌麻痹剂对儿童调节力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找出美多丽P滴眼液、罗米滴眼液最大睫状肌麻痹时间,对比美多丽P滴眼液、罗米滴眼液、1%阿托品眼膏最大睫状肌麻痹时的剩余调节力,并分析3种药物对屈光不正检测的影响.为眼科临床上合理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对4~16岁儿童75例、147只眼进行检查,均未曾配戴眼镜,未曾屈光治疗,其裸眼或矫正视力均可达1.0,并除外其他眼病及影响调节的全身病.按3种药物分3组,对其睫状肌麻痹前后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手持自动电脑验光仪客观验光,视网膜检影验光,在综合验光仪上主观验光,在其上用移近法测量调节力及剩余调节力.结果 (1)最大睫状肌麻痹时间罗米为60min,美多丽P为30min,次日均可以正常阅读.(2)最大睫状肌麻痹时平均剩余调节力:1%阿托品组(2.0440±0.95484)D,罗米组(2.2214±0.6952)D,美多丽P组(2.6656±0.9999)D.两独立样本t检验前两组无显著差异,美多丽P组与前两组差异显著,尤其近视时剩余调节力偏大.(3)三组剩余调节力均与屈光状态及年龄无关.(4)1%阿托品、罗米、美多丽P三组中每组药物最大睫状肌麻痹后,综合验光仪验光、视网膜检影结果无差别,都能达到主、客观验光结果的一致性.结论 罗米滴眼液、美多丽P滴眼液在临床上可以作为近视及远视验光的有效睫状肌麻痹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屈光不正儿童使用10g/L环戊通眼液和10g/L阿托品眼用凝胶后检影验光结果的差异情况。

方法:对40例80眼、年龄4~12周岁的屈光不正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先用10g/L环戊通滴眼液点眼,每5min 1次,共3次,45min后行验光检查; 3d后再使用10g/L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每天点眼3次,连续3d,于第4d复查验光。比较两种药物散瞳后检影验光屈光度值差异。

结果:在4~8周岁组和9~12周岁组的近视眼组中,使用环戊通散瞳后检影验光屈光度平均值与使用阿托品散瞳后屈光度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0.924)。在4~8周岁低度、中度和高度远视组中,环戊通散瞳后检影验光屈光度平均值明显低于阿托品散瞳后屈光度平均值,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7,0.009)。9~12周岁低度远视眼组使用环戊通散瞳后检影验光屈光度平均值与使用阿托品散瞳后屈光度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2),但在中度和高度远视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12)。

结论:10g/L环戊通眼液和10g/L阿托品眼用凝胶对低龄儿童都能起到使睫状肌调节放松的作用,但在远视儿童,两种药物的睫状肌麻痹效果仍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合适的睫状肌麻痹药物。  相似文献   


19.
0引言验光在眼科临床实践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电脑验光以其方便、快捷、易操作等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但其测量屈光度的准确性尚需进一步验证。目前检影验光是临床常用的验光方法,其检测的屈光度较为准确,作为临床客观验光的标准被广泛应用,但因其完全是人工操作,比较费时是其弊端。我们使用阿托品眼膏涂眼散瞳使睫状肌麻痹后,静态下分别行检影验光和电脑验光以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及准确性,以期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验光寻求快速、理想的方法。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1-02/07至我院门诊验光的患儿727例  相似文献   

20.
散瞳验光与电脑验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脑验光在我国逐渐开展应用。它的精确度尚无专门统计分析。传统的散瞳验光方法主要特点在于它能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紧张、检查屈光度较准确。为了弄清电脑验光与散瞳验光差别‘调节紧张对电脑验光有无影响,我们从1982年1月到7月对门诊100例青少年屈光不正病例进行了电脑验光及散瞳验光双重检查,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