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超化因子(Eotaxin)的血清表达变化在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随机将80例患儿分为毛细支气管炎组(毛支组)40例(其中单发组20例及多发组20例),哮喘组40例,另选择正常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以上各组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清Eotaxin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毛支组、哮喘组急性期血清Eotax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在急性发作期,毛支单发组血清Eotaxin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而毛支多发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毛支单发组在缓解期的血清Eotaxin水平低于哮喘组(P〈0.01),与对照组水平接近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毛支多发组缓解期Eotaxin值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otaxin参与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病的病理过程,随着喘息发作的频率表达增加,测定其血清Eotaxin浓度可能将作为预测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哮喘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哮喘患儿血清RANTES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21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和14例缓解期的哮喘患儿血清中RANTES水平,并与肺炎及支气管炎组患儿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①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RANTES水平较哮喘缓解期患儿、肺炎及支气管炎组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q分别为3.52,4.54。5.80;P分别〈0.05,〈0.01,〈0.01);②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RANTES水平开始下降。与肺炎及支气管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已没有显著性差异(q分别为1.01,2.70;P均〉0.05);③肺炎及支气管炎组患儿血清RANTES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q=1.80;P〉0.05)。[结论]RANTES在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性(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将观察组患儿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毛细支气管炎两组,其中轻、中度组32例,重度组16例,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为我院18例无喘息病毒性肺炎患儿。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血清和痰中的Eotaxin水平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对治疗前后的轻、中度组及其重度组患儿的血Eotaxin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中度组患儿血清和痰液中的Eotaxin水平比较,肺炎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的Eotaxin水平在轻、中度组和重度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轻、中度组痰中Eotaxin水平比较,重度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恢复期血清中的Eotaxin水平比较,肺炎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痰中Eotaxin水平在毛细支气管患儿中会显著偏高,因此Eotaxin是毛细支气管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肺功能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50例缓解期患者作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清TGF-β1水平,并设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与FEV1%、FEV1/FVC、FEF50、FEF75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TGF-β1降低与肺功能减退和哮喘发作有直接关系,提示TGF-β1是反映气道炎症程度的可靠指标。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变化不大,缓解期患者仍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提示缓解期气道炎症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5.
申鸿  周萍  白香妮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109-110,1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支气管哮喘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组46例、缓解期组46例)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的4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4、IgE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缓解期组比较,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4、IgE水平均显著升高,而IFN-γ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FN-γ水平与IL-4、IgE水平呈负相关(r=-0.49、-0.52,均P〈0.05),IL-4水平与IgE水平呈正相关(r=0.60.P〈0.05)。结论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对患儿哮喘病情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与哮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82例轻中度哮喘病儿(哮喘组)血清IL-17、IgE水平以及EOS计数,以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哮喘组血清IL-17、IgE水平及EOs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857-8.379,P〈0.01)。哮喘病儿发作期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高于健康对照组(F=32.825,q=16.05~35.68,P〈0.01);发作期血清IL-17水平及EOS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38.781、79.471,q=3.56~8.35,P〈0.05),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哮喘病儿血清IL-17与EOS计数呈正相关(r=0.846,P〈0.01),IL-17、EOS计数与IgE之间无明显相关,但哮喘急性发作时IL-17与IgE呈正相关(r=0.438,P〈0.05)。结论IL-17可能参与介导哮喘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联合检测血清IL-17、IgE水平以及EOS计数对哮喘病情判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前后及26名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三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血清IL-2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10.2±3.2)n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8±11.5)ng/ml,P〈0.01,缓解期增至(20.9±5.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L-8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1085±503)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89±71)ng/ml,P〈0.01,缓解期降至(212±115)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哮喘发作期TNF—α水平(207.34±31.2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63.48±32.17)mg/ml,(P〈0.01)],哮喘缓解期TNF-α水平(201.65±33.08)ng/ml高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TNF—α水平高于缓解期,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IL-2、IL-8和TNF—α7水平变化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变化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可溶性P-、L-选择素在哮喘急性期、缓解期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儿童哮喘急性期病例42例、缓解期病例18例及健康对照组儿童20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其血清可溶性P-、L-选择素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P-选择素浓度哮喘急性期组较缓解期组和健康儿童组明显增高(P〈0.01),而哮喘缓解期组和健康儿童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血清L-选择素浓度哮喘急性期组和缓解期组较健康儿童组明显升高(P〈0.01),而哮喘急性期组和缓解期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可以反映气道炎症严重程度,L-选择素可反映儿童哮喘的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病期外周血清中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oluble sem ell actor,S-SC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哮喘发作组)、缓解期(哮喘缓期组)及健康儿童(对照组)各30例血清中的S-SCF、β-胰蛋白酶(β-ryptase)浓度。结果哮喘发作组患儿血清S-SCF和β-类胰蛋白酶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O.05);哮喘缓解组患儿血清S-SCF和β-胰蛋白酶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S-SCF可能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临床评价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陈红  李蔚  陈勃江 《西部医学》2010,22(4):639-64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T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TT3与PaO2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水平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TT3水平对COPD患者病情判断及其预后估计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37例哮喘患者分为有夜间症状组(NA组)和无夜间症状组(NNA组),根据控制情况分为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33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轻-中度组与重-极重度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分别测定上午8时与下午4时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上午8时皮质醇水平哮喘组较COPD组显著下降,NA组较NNA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1和〈0.01);未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重-极重度组COPD患者与轻-中度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午4时皮质醇水平除NA组较NN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哮喘组与COPD、未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重-极重度组与轻-中度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患者上午8时平均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下午4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患者上午8时与下午4时的平均皮质醇水平接近甚至倒置。结论哮喘患者较COPD患者可能存在更明显的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和昼夜节律的紊乱,哮喘夜间症状的发生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1例CAP,34例AECOPD和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经治疗后达到临床出院标准时测定血清PCT及CRP。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PCT及CRP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PCT在CAP组最高,AECOPD组次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三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PCT及CR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CAP、AECOPD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PCT和CRP是较好的炎性反应指标,尤其在细菌性炎性反应的判断上PCT较CRP可能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陶然  赵敏  刘翱 《中国医学创新》2013,(29):144-146
目的:比较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氧化应激标记物8-异前列腺素的含量,初步探讨EBC分析对COPD表型研究的价值。方法:以20名COPD患者(其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1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9例)、10例哮喘患者和15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免疫测定法测定EBC中8-异前列腺素的浓度,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和两个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与哮喘患者比较,EBC中的8-异前列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较哮喘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较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EBC中8-异前列腺素与FEVI%呈负相关(r=-0.53,P=0.002)。结论:对支气管舒张剂具有可逆性反应的COPD患者和哮喘患者气道氧化应激的机制可能有一定的重叠。EBC分析对COPD表型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sFa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变化,探讨凋亡机制在COPD发病机制的作用,寻求评价COPD病情控制水平的凋亡/抗凋亡指标.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COPD急性发作期(急性期组)、治疗后达到稳定期(稳定期组)的患者139例,并选择33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的sFas和VEGF浓度水平测定及肺功能的测定.结果 ①COPD急性期组[(20.12±2.14)ng/mL]、稳定期组[(17.90±2.07)ng/mL]、正常对照组[(15.15±2.87)ng/mL]患者血清sFas浓度依次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稳定期组血清VEGF浓度[(416.00±65.78) pg/mL]较急性期组[(510.71±83.12)pg/mL]、正常对照组[(521.60±35.75) pg/mL]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较正常对照组VEGF浓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OPD急性期组A、B、C、D各级患者血清sFas浓度分别为(18.48±1.32)、(19.02±1.56)、(20.96±1.82)、(21.91±1.84)ng/mL,呈增加趋势,B、C、D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期组A、B、C、D各级患者VEGF浓度分别为(587A±31.7)、(571.6±27.9)、(485.5±34.6)、(398.5±41.5)pg/mL,呈下降趋势,B、C、D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OPD稳定期各亚组患者血清sFas和VEGF浓度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5).④COPD急性期各亚组患者血清sFas和VEGF浓度与FEV1无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凋亡异常,血清sFas和VEGF浓度可以作为细胞凋亡的指标,衡量其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红  李蔚  陈勃江 《西部医学》2009,21(9):1484-1485,148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缓解期患者T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急性加重期患者TT3与PaO2呈正相关。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水平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TT3水平对COPD患者病情判断及其预后估计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缺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以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分为重度缺氧组、中度缺氧组、轻度缺氧组,并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皮质醇(FC)、醛固酮(AL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COPD患者与对照组激素水平相比,不论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FC、TT3下降,ALD、ACTH升高,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TT4、TSH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COPD缓解期患者与急性发作期患者比较,FC、TT39、ALD、ACTH等的变化亦具有差异性显著(P<0.05);③COPD患者缺氧程度越重,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越明显,伴随缺氧纠正,激素水平渐趋恢复.结论 COPD患者,尤其是急性发作期,内分泌激素水平存在显著异常,缺氧越严重,相关激素水平变化越大;但伴随缺氧纠正,激素水平渐趋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PCT组根据患者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应用,对照组按照抗生素应用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PCT组不同病情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对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T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抗生素使用率组内比较,PCT组轻度~中度患者低于重度~重危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准确判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指导抗生素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