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06-2008年全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真  刘波  殷文武  李群  冯子健 《疾病监测》2010,25(5):360-364
目的根据2006-2008年全国狂犬病监测结果,总结中国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变化的原因。方法收集2006-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全国狂犬病哨点监测系统的报告数据,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8年,中国狂犬病疫情既往持续10年的增长趋势开始出现停滞甚至下降,但部分重点省份疫情仍然较高。发病仍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和中东部地区,广西、贵州、广东和湖南4省(自治区)2006-2008年合计病例占同期全国病例总数的52.8%。3年间,有病例报告的县(区)数平均占全国县(区)总数的31.2%。病例中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三种人群分别占66.2%、14.7%和6.8%,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形成高峰,40~60岁的中年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44.3%。监测点报告的1604例狂犬病病例中,犬和猫暴露所致发病占93.8%,病例暴露后伤口自行处理率为21.8%,疫苗注射率为12.7%。病例中的Ⅲ级暴露者占55.8%,其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5.3%。农村地区犬密度中位数为15.0只/100人,有所降低,免疫率为12.0%,有所升高。狂犬病监测门诊暴露就诊者数量大幅增加,因犬和猫暴露就诊者分别占83.0%和12.7%;就诊者在就诊前自行处置伤口的比例为15.7%,在门诊的伤口处理率为85.7%,但有随着自行处理率提高而降低的趋势。绝大部分门诊中,就诊者的疫苗接种率高于95.0%,其中,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33.1%。各门诊之间以及同一门诊不同年份之间的就诊者暴露分级构成比存在巨大差异,但差异趋小。结论 2006-2008年,中国狂犬病疫情开始出现10年来增长趋势的下降,南方及中东部地区疫情仍较严重,病例多发于农村地区,儿童和中老年是受危害较大的人群,犬和猫仍是中国主要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农村地区犬和猫密度高而免疫率低、暴露后预防处置状况差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仍是中国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医务人员预防处置技能有所提高,但仍不理想,暴露后处置培训工作是今后卫生部门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0年山东省狂犬病监测数据,探讨其流行特点,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山东省2010年狂犬病疫情资料,利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 结果 2010年山东省报告狂犬病例74例,农民占77.03%,犬伤所致发病占93.24%,病例暴露后自行伤口处理率为34.38%,疫苗注射率为13.04%,全程注射率为5.8%,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1.45%。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者中, 免疫接种率95.70%,就诊前自行伤口处理率低;因犬伤暴露就诊者占87.90%,Ⅲ级暴露者中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20.88%,各市之间就诊者暴露分级构成比存在很大差异。宿主动物监测犬密度高而免疫率较低。可疑狂犬病犬狂犬病毒检出率高。 结论 2010年山东省狂犬病疫情继续下降,病例多发于农村地区,犬仍是主要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犬的管理和暴露后预防处置不当、疫苗接种不规范和不及时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疾控部门应继续加强暴露后处置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对一犬伤多人的可疑狂犬病犬更应高度警惕,做好暴露后处置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2004-2006年全国狂犬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介绍中国2004-2006年狂犬病监测工作,总结狂犬病疫情特征,分析疫情上升的原因.方法 搜集2004-2006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2005、2006年全国狂犬病主动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期间,中国狂犬病年均增加病例429例,广西、湖南、贵州和广东四省2004-2006年合计病例占全国病例总数的61.5%.2006年疫情已波及839个县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蔓延性,呈现出西南、华北和华南三地同时增长、华东及江西持续下降的格局.农村地区居民病例占92.5%、发病率形成儿童和老年人2个高峰.2006年,监测点病例的伤口处理率为32.0%、疫苗注射率和疫苗全程注射率为13.7%和3.2%、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6.1%;农村地区犬密度为14.1只/100人、免疫率为6.0%;监测门诊暴露就诊者的暴露分级构成比分别为19.9%、45.1%和35.1%;暴露就诊者中自行处置伤口比例为27.0%、疫苗接种和全程接种率为99.6%和93.4%、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31.2%,结论2004-2006年中国狂犬病疫情加速上升.疫情主要波及南方地区并呈地域蔓延性扩散,目前呈现出西南、华北和华南三地同时增长格局.农村地区犬密度高而免疫率低,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状况极差是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9年浙江省金华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庞志峰  金祝平 《疾病监测》2010,25(5):365-367
目的通过对2009年浙江省金华市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狂犬病暴露后的正确处置及控制狂犬病的流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全市犬伤门诊建立的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系统,收集首次就诊人群的暴露和处置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金华市共计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54 942例,暴露率为1080.37/10万。病例的时间分布呈现"春末上升,夏季高峰,秋季回落"的特点,病例以青壮年为主,20~59岁病例占总数的59.57%,病例职业以农民为最多,占总数的57.56%。伤人动物最多的为犬,占91.17%;其次为猫,占4.87%。暴露程度Ⅰ级17.96%、Ⅱ级71.24%、Ⅲ级10.81%,受伤部位以小腿为最多,占总数的40.89%。就诊人群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85%,Ⅲ级暴露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率为26.56%。结论近年来金华市的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加强行政领导,规范犬只管理,切实落实"管、免、灭"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将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纳入农村医保,降低经济负担等是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九江市浔阳区地区狂犬病暴露病例的流行特点及暴露后的防治措施,为今后的暴露疫情控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020年至2022年浔阳区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至2022年浔阳区共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12987例,年平均暴露率为141.52/10万,三年间狂犬病暴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暴露病例主要集中在6~9月份,呈夏季高峰的特点。暴露者男女性别比为1∶1.12;暴露人群中20~29岁组为主(占18.46%),其次是0~10岁组(占15.77%)和10~20岁组(占15.82%)。暴露者以犬伤为主,占59.18%,其次为猫,占36.29%,动物有明确狂犬疫苗免疫史的占42.63%;上肢被致伤最多见,占总数的61.85%;Ⅲ级暴露者占总数的68.56%,仅有41.68%的暴露者注射了被动免疫制剂。结论浔阳区2020年至2022年狂犬病暴露率逐年上升趋势,夏季高发,在夏季到来之前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在公立综合医疗机构设置犬伤处置门诊,提高暴露处置的及时性和Ⅲ级暴露人群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加强动物管理,提高群众对犬、猫免疫接种重要性认识,提高动物免疫率达70%以上,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20年我国狂犬病流行分布特征,为下一阶段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20年狂犬病疫情数据和国家级监测点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狂犬病病例202例,报告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30.34%。 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湖南(59例)、河南(27例)、四川(20例)、江苏(17例)报告发病数排前4位,共占全国发病总数的60.89%。 8月为狂犬病全年发病最高月份,4月为最低月份。 狂犬病病例以农民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93∶1,中老年病例居多。 本研究共收集85例病例个案用于分析,结果显示致伤动物以犬为主(97%),近60%致伤犬为自养犬或邻居家养犬,多数通过主动袭击和咬伤致人感染;65%的病例为Ⅲ级暴露,上肢暴露居多,66%伤者的伤口未处理; 8例Ⅲ级暴露者接种了疫苗(其中5人注射了被动免疫制剂),但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即发病死亡;病例潜伏期大多在1年以内。  结论  2020年狂犬病疫情明显下降,保持13年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 湖南、河南等省份疫情较突出,应重点防控。加强犬只尤其是农村犬只的管理和免疫工作,弥补猫的管理漏洞,是保障防控成果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东  吴家兵  施国庆 《疾病监测》2014,29(3):191-194
目的描述安徽省狂犬病监测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暴露后处理情况及主要宿主动物免疫和带病毒状况,为狂犬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安徽省5个狂犬病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露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Ⅱ、Ⅲ级是主要的暴露级别;81.8%的暴露人群选择门诊处理伤口,88.9%的暴露人群选择门诊全程免疫接种,但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人群仅为3.2%;犬类和猫类的免疫率较低,分别为3.2%和0.1%,自2008年开始犬带病毒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安徽省狂犬病防控策略应为加强暴露人群正确处理伤口,提高免疫接种的比率,特别是Ⅲ级暴露后使用被动免疫制剂率;同时加强对犬类的管理,减少人群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996 - 2009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慧  宋淼  申辛欣  唐青  王束玫 《疾病监测》2011,26(6):427-430,434
目的 分析1996 - 2009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相关因素,明确防治重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Excel 2003和MapInfo 7.0软件对收集到的1996 - 2009年中国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近14年来中国狂犬病流行概况、三间分布特征以及疫情动态特征进行描述,并绘制相关统计图表。 结果 14年来除西藏和青海之外的省份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共报告狂犬病22 060例,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狂犬病报告累积病例数居前6位的省(自治区)为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江西和湖北,6省共报告狂犬病14 920例,占全国报告病例总数的67.63%。全国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23 ∶ 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学生和散居儿童,三者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88.52%,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我国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率较低。 结论 控制疫苗价格,继续加强对狂犬病高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控制狂犬病的蔓延。提高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的预防治疗率,控制犬的数量、提高犬的免疫率及加强对犬的贸易管理。  相似文献   

9.
林丹  陈晟  余向华  周祖木 《疾病监测》2012,27(12):979-981
目的 分析浙江省温州市2006-2011年人间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措施。方法 收集2006-2011年温州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温州市2006-2011年累计报告狂犬病37例,年均发病率为0.07/10万,病死率为100%。发病集中在秋冬季,年龄最小5岁,最大77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病例比为2.36:1;病例以农民为主(48.65%),其次为民工(18.92%)。伤口暴露以Ⅲ级(85.71%)暴露为主,手部咬伤最多,占31.43%,其次为头面部和脚部(各占20%),头面部咬伤平均潜伏期最短,为18 d。37例狂犬病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显示,在暴露后接受正规伤口处置、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分别占8.57%、20.00%和2.86%。结论 应加强相关部门间密切配合,加强犬只管理和提高犬只免疫覆盖率,加大狂犬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设置规范化犬伤门诊,提高治疗水平,提高狂犬病疫苗、被动免疫制剂质量和接种率以及开展狂犬病监测。  相似文献   

10.
茅蓉  曹家穗  金安宝 《疾病监测》2015,30(10):851-854
目的 了解浙江省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狂犬病暴露情况,探讨狂犬病防治对策。方法 建立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数据库,收集狂犬病暴露者个案资料,对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4年犬伤门诊共接诊狂犬病暴露病例23 361例;暴露比例最高为20~岁组,占21.29%;本地农民占35.87%;7-8月为暴露高峰,79.29%的暴露者被犬所伤,85.88%的暴露者在24 h内就诊;Essen程序组和Zagreb程序组的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3.40%和95.19%;Ⅲ级暴露者中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仅占应注射数的20.51%。结论 狂犬病暴露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需加强监测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狂犬病防治健康教育。建议对家养动物定期免疫接种,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并降低处置成本。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中国细菌性痢疾监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细菌性痢疾(菌痢)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分析中国菌痢流行特征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中国细菌性痢疾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中国菌痢的发病死亡呈下降趋势,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发病高峰为6-8月;全国20个监测点采集的7764份样本志贺菌总的阳性检出率为8.73%(678/7764),病原菌型监测显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分别占67.26%(456/678)和32.74%(222/678),志贺菌株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等药物敏感。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国家级菌痢监测点的主动监测可相互补充,对指导全国菌痢防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009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特征,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全国人间布病病例及布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共报告人间布病35 816例,报告发病率为2.70/10万;内蒙古、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北、宁夏6个省(自治区)报告发病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1.77%;监测点羊平均阳性率为1.49%,牛平均阳性率为1.36%;全国共分离到羊种3型布鲁氏菌68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94.7%。结论中国人间布病疫情仍主要分布于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北方地区,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特征。布鲁氏菌流行优势菌株是羊种3型,部分地区畜间布病感染菌株来源复杂。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牧区应进一步加强人间及动物间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芹  周航  李德新  李群  殷文武 《疾病监测》2010,25(12):938-943
目的分析2009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资料,描述中国HFRS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HFRS病例资料及国家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HFRS发病继续呈下降趋势,共报告病例8745例,较2008年下降3.15%;发病率为0.66/10万;死亡104例,病死率为1.19%。疫情仍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东地区,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依次为黑龙江、陕西、山东、吉林、辽宁、湖南、浙江和江西省。全年发病仍呈春季、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峰高于春季。男女病例性别比为3.37∶1;发病仍以男性青壮年居多;职业仍以农民为主。国家监测点共报告907例,占全国总数的10.37%,监测点发病总趋势与全国发病趋势一致。与2008年相比,鼠密度和鼠带毒率总体变化不明显,鼠带毒率高的地区大部分有所降低,个别地区有升高。野外优势鼠种为以黑线姬鼠,居民区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这两种鼠仍是中国HFRS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结论全国HFRS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但部分监测点鼠密度和鼠带毒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HFRS传播流行风险依然存在。应继续落实防鼠灭鼠、高流行区高危人群免疫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庞志峰  王凤英  金祝平  张玲 《疾病监测》2012,27(10):789-792
目的 分析浙江省金华市2011年狂犬病监测资料,评价预防处置效果,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浙江省狂犬病监测方案》要求,收集全市狂犬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年金华市报告狂犬病4例,死亡4例,4例病例唾液标本经检测均为狂犬病毒核酸阳性。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60 866例,暴露率为1474.61/10万。病例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夏季高发特点。以青壮年为主,20~59岁病例占总数的57.88%;暴露率以0~9岁年龄段最高,为2322.58/10万。病例以农民最多,占总数的66.34%。伤人动物最多的为犬,占92.40%。Ⅲ级暴露者比例为18.18%,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21.67%,且各县(市、区)差异较大。报告一犬伤多人事件6起,采集5只犬脑组织经检测均为狂犬病毒核酸阳性。 结论 金华市狂犬病防控形势严峻,狂犬病防制工作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2009年全国伤寒、副伤寒疫情及国家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掌握疫情态势,了解高发地区病原构成、重点人群带菌状况以及菌株耐药变化情况,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的2009年伤寒、副伤寒疫情信息及国家监测点上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全国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6 938例,死亡9例,其中伤寒12 427例,死亡7例;副伤寒4511例,死亡2例,与2008年相比,伤寒发病数上升13.53%,副伤寒发病数下降3.92%。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和湖南等省(自治区)仍为伤寒、副伤寒的高发省份。监测点病例标本检测结果显示:临床诊断病例的阳性率(19.23%)高于疑似病例(4.56%);分离的病原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60.69%;伤寒沙门菌耐药率高于副伤寒沙门菌,不同地区的耐药谱不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JKPX01.CN0001为我国甲型副伤寒高发区的优势流行带型。 结论 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部分高发省份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及早寻找发病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97-2007年广东省人狂犬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东省狂犬病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历年狂犬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7年广东省狂犬病疫情快速上升,累计报告病例1817例。 其中97%居住在农村,15岁及50岁发病率相对较高,夏秋季高发,疫情有由邻近广西、湖南的县(区)向珠江三角洲腹地逐年蔓延的趋势。结论近年来,广东省人狂犬病由粤西、粤北向珠江三角洲和汕潮平原扩散。农村是狂犬病防控的重点地区,以儿童与老年人发病风险较高,提高人狂犬病暴露后医学处理的可支付性是防控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索流感流行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级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资料、病原学分离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衢州市ILI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百分比(ILI%)为3.22%,波动在0.54%~6.68%之间;内科急诊ILI%最高,为11.19%,儿内科急诊ILI%最低,为0.77%;633份检测标本中,阳性375份,阳性率为59.24%。≥6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11月流感病毒分离率最高。甲型H1N1流感发病以学生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30岁人群;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占94.44%。结论 2009年衢州市6-9月以季节性流感病毒为主,10-12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