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初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选择37名护理专家,采用Delphi法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了两轮问卷咨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2%和100.0%,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9,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55~0.80(P均<0.001),协调系数具有显著性,说明专家咨询意见的协调性好.形成6项一级维度23项二级条目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论]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构成维度及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靠,其研究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半结构访谈建立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对22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0.890,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1.8%,协调系数分别为0.195和0.182(P<0.0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48项三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形成了由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咨询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2.9%,专家权威系数为0.912,一、二级指标Kendall’W系数分别为0.54和0.78。结论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的协调程度好。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秀娜  王仙园  周娟  蒋艺 《护理研究》2012,26(31):2895-2900
[目的]比较分析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为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44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是95.2%和97.1%,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应用肯德尔和谐系数统计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培养类型护理博士研究生均应具备的能力条目为42条,能力要求存在差异的条目有30条。[结论]两种培养类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均需重视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在具体的培养内容及程度要求上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沐菊  王爱敏 《护理研究》2013,27(10):948-951
[目的]构建一套较为科学、适用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专家结构式访谈法初步确定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对备选指标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判断系数0.90,熟悉程度0.80;1级、2级、3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7,0.192,0.194,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较好。最终形成包括职业道德、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5项1级指标、14项2级指标、32项3级指标及其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的考评指标体系。[结论]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条目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为护理专硕的培养、考核、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依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和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方案,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课程,采用Delphi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经过2轮咨询后,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2轮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9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5、0.875;指标变异系数为0.059~0.225;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6(P<0.01)。最终确定由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必修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学术活动4个部分组成的理论课程。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构建合理,可为提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和培养质量奠定基础,加快护理专科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从全国范围选择4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00%和91.67%;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5、0.89;第2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4、0.262。最终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即:临床专科护理能力、教育能力、提供咨询能力、研究能力、临床和专业领导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及3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结论初步确定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指标体系,为日后形成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为基础,探讨与之相适宜的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法]采用Delphi法对备选课程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86.67%。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22~0.860,意见协调系数为0.231~0.242(均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好。围绕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设置了由专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文素质4个模块组成的30门课程。[结论]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课程应根据核心能力并结合中医院校特色进行设置,对建立更科学的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高级实践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订核心能力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立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3名咨询专家,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和0.884;2轮咨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6~0.235和0.153~0.243(P<0.001),最终构建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包含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101项三级指标。结论 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个人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为其提供有效的考评工具。方法: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29名护理专家就指标体系进行两轮咨询论证。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形成专家一致性意见,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71.4%、82.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1、0.891,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3、0.255,经检验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的考评指标体系包括6项考评内容(思想品德素质、理论知识水平、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23项考评指标以及67项评价标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能为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利用德尔菲法构建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为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框架指导。方法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为出发点,运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形成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8名专家函询论证,最终确定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果通过两轮咨询,确立了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其中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33项。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复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92,两轮咨询的整体条目协调系数分别为0.534和0.593,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为出发点,让课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为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为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44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是95.2%和97.1%,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应用肯德尔和谐系数统计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培养类型护理博士研究生均应具备的能力条目为42条,能力要求存在差异的条目有30条。[结论]两种培养类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均需重视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在具体的培养内容及程度要求上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结合相关文献和访谈法,采用Delphi法,对35名入选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初步构建了6个维度20个条目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8.57%和96.77%,权威系数Cr=0.88,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自评和导师及管理部门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提供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自行设计函询问卷,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来自8个省、市的3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0%和97.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3和0.812,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6(P0.01)和0.138(P0.01),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3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11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一致,构建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可为我国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师的核心能力指标,促进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方法 在阅读文献基础上初步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教师的核心能力指标,采用Delphi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 经过2轮咨询后,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2轮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第1轮91.7%,第2轮90.9%;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76、0.890;核心能力指标协调系数P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最终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师核心能力由5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及所对应的权重分别为临床护理能力(0.210)、科研能力(0.209)、临床教育能力(0.208)、护理管理能力(0.189)以及专业发展能力(0.184).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师的核心能力指标的构建可对临床带教教师的考核、培训和选拔等提供量化依据,为全国各院校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为高等院校护理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分别选择12名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 最终形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涵盖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0项。专家咨询代表性、可信度高,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5。结论 初步构建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为高等院校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编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自评问卷,并对自评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方法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形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自评问卷,并对全国18所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院校的317名护理研究生进行测评,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自评问卷由7个维度,57个条目组成,问卷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1,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34~0.914之间;问卷与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修订版中内容相近维度的得分呈中度相关;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自评问卷57个条目进行分析,发现各条目在相应共同因子上的载荷在0.356~0.838之间,7个共同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8.41%,自评问卷的因子结构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自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助产士,构建基于助产核心能力的助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自行设计咨询问卷,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来自6个省市的3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6%和100%,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65和0.835,2轮咨询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96和0.303(均P0.01),最终形成的助产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包括2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73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一致,构建的助产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以提升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指标体系,为重庆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提供参考。[方法]以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调查问卷的社区护理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法律伦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为框架,根据重庆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参考卫生部《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社区护士(2010版)》,形成社区护士培训课程指标初级条目,应用Delphi法选择17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形成重庆市社区护士培训课程指标体系。[结果]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00%,两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89,0.92,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95,0.302(P0.05)。最终确定重庆市社区护士培训课程指标体系共包括15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以提高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指标体系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构建的以提升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可为重庆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提供依据,有利于社区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胡嘉乐  姜虹  王惠芬  施瑱  阮洪 《护理研究》2013,(23):2541-2544
[目的]构建国内麻醉专科护师护理实践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内容及权重。[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及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构建麻醉专科护师核心能力初稿。运用2轮Delphi专家咨询明确麻醉专科护师核心能力的维度、条目及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统计分析核心能力维度层及条目层的权重。[结果]经历2轮Delphi专家咨询,选入专家20名,2轮问卷有效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0.84,专家协调系数检验P=0.00,表明入选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及协调程度较高。2轮Delphi专家咨询中专家共提出60条建议,研究小组采纳了51条。最终明确国内麻醉专科护师核心能力标准,包括3个维度14个条目45个指标。维度层中知识维度最重要,占44%;条目层中护理支持技能与评估监测知识并列最重要,占14%。[结论]通过系统研究方法明确了麻醉专科护师胜任麻醉专科护理实践所需的核心能力内容及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