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呼明哲  李湘玲  高俊杰 《中成药》2023,(4):1217-1222
自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被提出以来,预防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证实。线粒体动力学主要包括了线粒体的分裂和融合,两者的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线粒体正常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在心肌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分裂增多而融合减少,线粒体分裂和融合之间的失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功能障碍相关。中医药在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着很多的优势,近年来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动力学相关的机制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常易引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心肌坏死等一系列损伤,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和防治策略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钙超载、线粒体损伤、炎症、细胞凋亡等方面,这些病理过程又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使临床防治较困难。现代西医药物因作用靶点单一、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其防治效果,而中医药具有多信号通路、多靶点等优势,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归于胸痹范畴,益气活血法是其主要治则,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国内外实验表明,益气活血类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条病理机制有干预作用,能明显改善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其作用机制包括对抗氧化应激、抑制钙超载、减轻线粒体损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对抗炎症、减少细胞凋亡等。益气活血法抗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用益气类或活血类中药,具有协同作用。但目前多数机制研究都集中于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对益气活血法成方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国内外益气活血中药及益气活血法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进行整理,从单体、药对、组方3个层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因氧化应激反应亢进而进一步加重缺血心肌损伤,甚至发生心肌不可逆性损伤的病理过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红景天是颇具潜力的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药,关于其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本文从红景天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出发,对红景天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包括抗氧化作用、减轻钙超载作用、抗炎症反应作用、减轻能量代谢障碍作用、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为红景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有效成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有效成分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作用包括了清除自由基、抑制钙超载、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损伤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作用增强心肌细胞抗损伤能力,促进机体生成具有保护心肌作用的物质,改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代谢状态。通过查询近年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干预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明显的多种中药组分以及其对心肌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研究概况。本文就中药有效成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赵丹洋  赵明奇  吴伟康 《中药材》2008,31(11):1681-1685
目的:阐明四逆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线粒体氧化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四逆汤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Pit(垂体后叶素)制造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四逆汤可以明显提高心肌组织及线粒体内SOD活性(P<0.01),明显降低心肌组织及线粒体内MDA含量(P<0.01),减少心肌组织内乳酸含量(P<0.05),四逆汤还可以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肿胀程度(P<0.01),明显增强线粒体MnSODmRNA的转录(P<0.01)结论:四逆汤可以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线粒体氧化损伤,其机制为增强线粒体MnSOD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可作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个环节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减轻钙超载、改善能量代谢、干预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内皮因子、抑制细胞凋亡有关,文章对中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中药注射液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 根据近年的研究文献,总结中药注射液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及作用机理.结果 川芎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母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作用机理包括抗氧自由基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心肌保护、抑制炎症及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钙超载等.结论 中药注射液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肯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最近5-8年来国内外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试图使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调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机制的研究方面有所发现,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更多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中药对梗死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心肌缺血预适应(IP)保护机制的关联性。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正常喂食,1组灌胃中药悬液,10d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IR组: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48h。温阳益心中药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中药组):每日灌胃温阳益心中药悬液0.36g/100g,连续10d;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48h。预适应处理缺血一再灌注组(IP组):心肌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然后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48h。采用电镜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心室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IR组肌膜破损,肌丝溶解断裂,排列松散,线粒体排列紊乱,有的线粒体呈空化或局部空化状,有的呈凝聚状,糖原减少。心肌损害较重,证实心肌缺血-再灌注后部分心肌坏死。中药组、IP组心肌细胞状态有所改善,肌膜完整,心肌细胞核呈椭圆形,核仁明显,线粒体较为明显,肌丝排列较为整齐,肌节明暗带清晰可见,线粒体较为整齐地排列在肌原纤维之间,但仍可见有些肌丝断裂及个别线粒体部分空化。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和温阳益心中药预处理可以通过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而保护缺血心肌,且二者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超微结构损伤保护效应相近。  相似文献   

10.
卡尼汀(又名肉碱)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其具有降低自由基水平、减轻钙超载、对抗细胞凋亡、改善线粒体功能、促进代谢调整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显示,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注损伤中具有良的保护作用,本文就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用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损伤代偿失败的最终结果。长期持续心脏应激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反过来会进一步损害心肌细胞,导致病情进展。及时清除心肌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维持存活线粒体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保护心肌细胞的有效手段,也是防治心衰及心室重构的新途径。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线粒体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稳定的一系列细胞活动,包括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细胞内钙调节等。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衰时大多采用益气活血类药物,气与线粒体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中医学认为,气虚时机体表现为"静止的、下降的、抑制的"与线粒体能量缺损亦可类比,中医经典补气活血治法可应用于此。近年来中医药以线粒体为靶点,从心肌能量供应角度出发,开展许多相关实验研究,发现益气活血类中药可以多靶点、多环节参与调控细胞内线粒体质量控制相关机制,并用实验证实了益气活血类中药可以通过此机制发挥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2.
综述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介绍冠脉再通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论述其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关系,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缺血区域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机之一。本文根据近几年的文献,归纳了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相关研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致药源性肝损伤的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5,他引:0  
由于各种新药的广泛应用以及联合用药的增多,药源性肝损伤(DILI)已成为医疗卫生工作者、制药工业和药品管理部门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对中药致DILI的产生起重要作用,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药通过对抗氧化应激而对DILI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作者主要对中药致DILI的氧化应激机制以及常见抗氧化中药对DILI的拮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软组织损伤进行评述。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软组织损伤文献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作用机理、模型种类、剂型种类这4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中医药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作用机理清楚,模型种类及剂型种类丰富;在实验中造模方法种类丰富,造模成功率高,在炎症因子、血流变、药物吸收等方面证明中医药的优势。结论:运用中医药治疗软组织损伤在实验及临床方面均能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艾灸对消除运动疲劳,预防和保护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是当今运动医学界十分关注的研究方向。笔者查阅了近10年来艾灸防治运动性心肌损伤的相关文献后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发现艾灸主要从调节心肌细胞内分泌功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损伤,影响心肌细胞血液流变性几个方面发挥对力竭运动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分子水平提出艾灸对力竭运动心肌细胞保护的可能新机制——端粒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及其制剂对肝损伤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京丽  周超凡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3):3371-3374
近年来中草药及其制剂引起不良反应报道有增多之势,据报道中草药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占总的肝损伤病例数21.5%.究其原因,除了未遵照中医药辨证施治乱用、误用中药外,中草药自身的不良反应亦不可小觑,笔者就常见致肝损伤的中草药及制剂的种类、中药致肝损害的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等方面作一概述,以加强临床医师对中草药致肝损伤的认识,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随着近年来CKD发病率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减缓疾病的进展,恢复疾病造成的肾脏功能损伤成为了热点研究方向。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西药疗效仍不理想,中医药现已普遍应用于CKD的治疗,并获得良好的疗效。本文对近年针对中医药治疗CKD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通过运用中药改善CKD伴随的氧化应激反应,缓解肾脏损伤与其引发的代谢紊乱造成的炎症反应,抑制肾脏纤维化及减轻足细胞损伤的角度阐述中医药对CKD的治疗作用,为中医药治疗CKD的临床应用及对CKD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郑晴  包怡敏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5):2925-2929
自噬是一种利用溶酶体来清除细胞内不必要或受损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基本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心肌缺血阶段,适度的自噬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各种压力;然而在再灌注阶段时,过度的自噬使细胞死亡进一步增强。因此,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具有的双重作用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证实可以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自噬水平,通过增强自噬或抑制自噬,对受损心肌产生保护作用。该文综述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的主要分子机制和作用及中药对其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再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早期药物溶栓、介入治疗等方式使缺血区心肌进行血运重建。然而恢复灌注的血流供应却使得心肌组织二次受损,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表明,中医方药可以通过药物预处理的方式,减缓因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通过清除多余的氧自由基,调节ATP的细胞膜泵活性,改善再灌注后心肌的能量代谢障碍;通过调控相关心肌细胞凋亡蛋白或炎性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或炎症反应,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通过抑制心肌自噬的表达以及调控相关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心室重构,达到保护受损心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