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常易引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心肌坏死等一系列损伤,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和防治策略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钙超载、线粒体损伤、炎症、细胞凋亡等方面,这些病理过程又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使临床防治较困难。现代西医药物因作用靶点单一、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其防治效果,而中医药具有多信号通路、多靶点等优势,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归于胸痹范畴,益气活血法是其主要治则,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国内外实验表明,益气活血类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条病理机制有干预作用,能明显改善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其作用机制包括对抗氧化应激、抑制钙超载、减轻线粒体损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对抗炎症、减少细胞凋亡等。益气活血法抗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用益气类或活血类中药,具有协同作用。但目前多数机制研究都集中于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对益气活血法成方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国内外益气活血中药及益气活血法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进行整理,从单体、药对、组方3个层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extract50,GBE50)对心肌内分泌因子等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GBE50低剂量组、GBE50中剂量组、GBE50高剂量组、丹参组和地尔硫卓组。用Krebs-Henseleit(K-H)液或加药K-H液进行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各组均平衡灌注15min,停灌造成全心缺血30min,再复灌40min。观察药物对冠脉流量、心肌超微结构、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房钠尿肽(AN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GBE50组冠脉流量的恢复率显著提高(P〈0.05),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GBE50可明显降低心肌AngⅡ、ANP含量(P〈0.05),部分提高ANP/AngⅡ比值。结论 GBE5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中AngⅡ、ANP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GBE50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和钙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GBE50)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和钙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GBE50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SD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GBE50组[100 mg/(kg.d)×7],丹参组。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左心室插管记录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166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象特征与证型关系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胃炎患的舌象特征与证型关系,设计应用“舌象量级识别记录表”对166例慢性胃炎患的舌象进行观察分析,并对舌象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关系作判别分析,筛选出淡红舌、淡白舌、青紫舌、黄苔和剥苔5个变量参数,建立了慢性胃炎不同证型的舌象分类判别函数。所得的判别函数对原始数据判别正确的总回代率为51.80%,其中脾胃虚弱型73.33%,脾胃湿热型70.00%,胃络痴血型和胃阴虚型分别有59.09%和55.00%。  相似文献   
5.
166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象特征的计算机识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将已建立的舌色计算机识别方法应用于临床,为检验和修正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166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色与苔色、舌质老嫩、点刺瘀点等舌象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计算机程序识别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识别总体符合率分别为舌色86.75%,苔色92.16%,舌象的老嫩74.10%,点刺、瘀点77.10%。结论:应用计算机进行临床舌诊具有识别客观和标准恒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慢性运动性疲劳的脉图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以脉图指标为主的慢性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15名运动员进行持续4个月的强化训练,建立慢性运动疲劳模型;检测疲劳前后脉图、血液和尿液生化指标、反应时、心率变异性(HRV)等的变化,以期对慢性运动性疲劳进行评价。结果慢性运动疲劳后脉率加快(P〈0.05)、降中峡h4抬高(P〈0.05)、w/t增大(P〈0.01),脉图主波变宽大,降中峡抬高并前移,脉象变弦;皮质醇、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1),尿pH下降(P〈0.05);反应时显著延长(P〈0.01);心率变异性中TV、LF/HF呈增大趋势。结论慢性运动疲劳后脉图变化以主波宽大、降中峡抬高并前移为主要特征,可以将脉图作为慢性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手术患者的寸口脉搏波分析与研究,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血流搏动波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将34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和"非搏动灌注"组,每组各17例;观察手术者寸口脉搏波情况,比较"搏动灌注"手术者术前、"搏动灌注"过程中寸口脉搏波。结果体外循环手术者主动脉血流阻断后寸口未出现明显的脉搏波,"搏动灌注"开始后寸口出现脉搏波;"非搏动灌注"手术者在整个血液灌注过程中寸口未出现明显的脉搏波;"搏动灌注"手术者术前、"搏动灌注"时寸口均出现脉搏波,但"搏动灌注"时脉搏波较低平。结论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寸口脉搏波能反映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搏动能量的传递状况;寸口脉搏波可作为观察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搏动能量传递效果的客观指标;脉搏波幅度、面积等参数可尝试作为观察"搏动灌注"效果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学习和记忆是两项最基本的认知功能,但其分子基础目前仍然没有研究清楚.神经细胞发挥功能主要依靠基因表达多种蛋白,而DNA甲基化修饰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表现遗传方式.在正常衰老的过程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发生下降,与此同时学习和记忆功能也下降,这揭示DNA甲基化神经元可能参与记忆编码.然而这也缺乏直接支持的证据.由此几项研究已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证据,且DNA甲基化与记忆形成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探索学习与记忆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我们对近年来NA甲基化调控学习和记忆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GBE50)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探讨GBE50抗抑郁的效果。方法采用国内外实验室普遍应用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氟西汀)组,中药(GBE50)高、中、低剂量组。经21天应激结合同时给药,对各实验组进行强迫游泳实验测试并检测各组血清皮质酮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挣扎时间明显缩短(P〈0.01),不动时间则显著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大鼠挣扎时间(P〈0.01),西药组和中药高、中剂量组可明显缩短大鼠不动时间(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及中药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血清皮质酮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GBE50可显著缓解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提示GBE50具有一定治疗抑郁症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体学是中医药院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针对目前正常人体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组织形式、非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学生情况等方面加以分析讨论,并提出提高课堂教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