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评价 Afinion ACR 检测试剂盒在早期肾损害时测定随机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mAlb/Cr)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门诊和病房患者的随机尿及24 h 尿液标本87例,随机尿检测使用 Afinion AS100分析仪及 Afinion ACR 检测试剂盒进行随机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测定,24 h 尿蛋白(24 h UmAlb)使用 HI-TACH17600-02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尿微量清蛋白试剂盒进行测定。结果Afinion AS100分析仪随机检测尿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与 HITACH17600-02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早期肾损害时用 Afinion AS100分析仪及 Afinion ACR 检测试剂盒是测定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快速可靠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随机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ACR)在高血压及糖尿病致肾早期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共102例(糖尿病50例,高血压52例),按1989年Mogensen标准,根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组(UAER<30 mg/24 h)、微量组(UAER 30~300 mg/24 h )、大量组(UAER>300 mg/24 h)。留取24 h尿检测 UAER ,并取随机尿同时测微量清蛋白(UmAlb)、尿肌酐(Cr)计算 ACR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机尿ACR与24 h UAER呈现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肾损伤的敏感性比较中,ACR的阳性率高于UmAl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机尿ACR与24 h UAER及UmAlb有极好的相关性,对肾损伤的诊断敏感性好于UmAlb ,ACR可以替代24 h UAER作为肾损伤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使用尿干化学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清蛋白(Alb)、使用尿干化学法和酶法检测尿肌酐(Cr)及尿清蛋白肌酐比(ACR)的结果一致性分析。方法 收集157例清晨第一次尿液样本,尿清蛋白使用尿干化学法和散射比浊法、尿肌酐使用尿干化学法和酶法分别进行测定。采用kappa检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尿清蛋白kappa值为0.837 9(95%可信区间:0.718 1~0.957 7); 尿肌酐kappa值为0.769 7(95%可信区间:0.665 2~0.874 2); 尿清蛋白肌酐比kappa值为0.756 6(95%可信区间:0.628 6~0.884 6)。结论 尿干化学法检测尿清蛋白,尿肌酐及ACR的结果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尿Alb,酶法检测尿Cr及ACR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用于早期肾脏疾病的筛查以及CKD的分级中,初筛患者或长期病情维持过程中复查的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测定尿清蛋白/肌酐比值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4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计算尿清蛋白/肌酐比值、24h尿蛋白定量及尿清蛋白排泄率,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尿清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及蛋白排泄率呈显著相关性(r=0.921,P〈0.01;r=0.857,P〈0.05)。结论尿清蛋白/肌酐比值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项敏感且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清蛋白/肌酐(ACR)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尿蛋白阴性组(UAER<30 mg/24 h)62例和早期T2DN组(30 mg/24 h≤UAER<300 mg/24 h)36例,选择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受试者ACR、Cys-C水平,分析3组ACR、Cys-C检测阳性率.结果 早期T2DN组ACR、Cys-C水平均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对照组,且尿蛋白阴性组Cys-C、A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T2DN组Cys-C、ACR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T2DN组ACR、Cys-C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单一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R、Cys-C联合检测能够提高T2DN检出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就诊患者的24h尿蛋白,并留取次日晨尿以及随机尿,之后对尿清蛋白、肌酐比值检测以及采用尿试纸对尿蛋白进行检测,参照24h尿蛋白金标准,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晨尿以及随机尿检查,对比两者的特异度以及敏感度。晨尿以及随机尿的ACR平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但两者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晨尿以及随机尿诊断清蛋白尿的敏感度低于尿试纸方法,但特异度显著高于试纸方法,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尿或随机尿的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用于诊断肾病,具有明确便利的优势,为诊断肾病的一个良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总结,力图寻找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之间的联系,确定使用尿蛋白/肌酐比值预测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结果的界值.方法 选取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各120例,对其尿液进行尿肌酐和尿蛋白检测,分析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寻找使用尿蛋白/肌酐比值预测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结果的界值.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上述两种患者综合分析的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尿微量清蛋白之间存在相关性(r2分别为0.96,0.92和0.94).高血压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诊断尿微量清蛋白的界值分别为47.2 mg/L和115.4g/L,糖尿病患者分别为50.1 mg/L和137.6 mg/L,两种患者综合分析结果为52.5 mg/L和123.1 mg/L.结论 该实验成功界定了使用尿蛋白/肌酐比值对尿微量清蛋白进行预警的界值,对降低相关疾病患者检查的经济负担,缩短TAT时间及方便基层医院对患者尿微量清蛋白进行早期预警提供了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清蛋白(Alb)的性能,探讨尿Alb/肌酐(Cr)比值(ACR)联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损伤评价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Alb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AMR)、检测限、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并分析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相关性和偏差。选取220例T2DM住院患者,检测尿Alb、尿Cr、血Cr,计算ACR和e GFR并进行分析。结果尿Alb在11.11~298.76 mg/L范围内批内、批间不精密度均小于厂家声明的标准。正确度验证显示两种诊断系统尿Alb校准品测定结果符合验证要求;CAP室间质评物(U-A、U-B)、校准验证/线性评价物(LN20-B)结果符合CAP校准验证/线性评价误差界限所规定的标准,相对偏倚小于基于生物学变异设定质量规范中的适当允许偏倚(<16.4%)。AMR验证显示尿Alb在5.08~347.93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学比对显示透射比浊法与散射比浊法检测尿Alb结果相关性较好,平均绝对偏差为8.6 mg/L,平均相对偏差为14.52%,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220例T2DM患者按照正常Alb、微量Alb、大量Alb尿分组,分别有10.9%、45.7%、66.7%的患者e GFR<60m L·min-1·1.73 m-2;在e GFR≥90 m L·min-1·1.73 m-2的患者中,15.7%有微量Alb尿,7.1%有大量Alb尿。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Alb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实验室要求,联合应用ACR和e GFR有助于评估T2DM患者肾脏损伤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glycosylated,HbA1c)、尿微量清蛋白(microal buminuria,U- mAlb)与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关系及其检测意义.方法 选正常人群100例为正常对照组(A组),另选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根据其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分为4组:B组(21例)Ccr≤30 ml/min;C组(41例)31 ml/min81 ml/min.分别测定HbA1c,U- mAlb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采用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HbA1c和U-mAlb水平B组、C组及D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E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B组,C组和D组之间HbA1c和U-m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功能损伤时HbA1c和U-mAlb水平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与HbA1c和U-mAlb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随机尿清蛋白/尿肌酐比率测定在慢性肾病的应用。方法以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为金标准,比较56例蛋白尿阳性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33例蛋白尿阴性非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定性、随机尿蛋白定量、随机尿清蛋白定量、随机尿蛋白/肌酐比率、随机尿清蛋白/肌酐比率的检测结果,评价尿清蛋白/肌酐比率的灵敏度(S)、特异度(Sp)、似然比(LR)等诊断性能。结果与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比较:随机尿蛋白/肌酐比率,S=0.91、Sp=0.91、阴性预测值(NPV)=0.86、阳性预测值(PPV)=0.94、-LR=0.1、+LR=10.1、准确性(ACC)=0.91;随机尿清蛋白/肌酐比率,S=0.96、Sp=0.88、NPV=0.94、PPV=0.93、-LR=0.045、+LR=8.0、ACC=0.93。结论随机尿(清)蛋白/肌酐比率测定可作为筛检24 h尿蛋白定量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清蛋白(Alb)/肌酐(Cr)比值(ACR)在冠心病患者伴甲状腺功能紊乱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甲状腺功能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确诊的863例冠心病患者尿ACR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依据美国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和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诊断标准将86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ACR≤10.0mg/g·Cr)、B组(10.0mg/g·CrACR≤30.0mg/g·Cr)、C组(30.0mg/g·CrACR≤300mg/g·Cr)、D组(ACR300mg/g·Cr);另根据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值将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结果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 863例冠心病患者ACR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呈负相关(r=-0.297,P0.05),与游离甲状腺素(FT4)呈正相关(r=0.172,P0.05);各组间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33,P0.05);ACR10.0mg/g·Cr与ACR≤10.0mg/g·Cr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危险度为2.083。结论 ACR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一个危险因素,当ACR10.0mg/g·Cr时对冠心病患者监测甲状腺功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以随机尿微量清蛋白(UmAlb)/尿肌酐(Ucr)比值作为肾功能损伤早期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该院2010年9月到2011年9月收集的150例研究对象随机UmAlb/Ucr比值与24 h UmAlb定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组研究对象UmAlb/Ucr比值与24 h Um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机UmAlb/Ucr定量检测可以代替24 h UmAlb.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尿中的尿微量白蛋白(MA)/肌酐(Cr)比值、α1-微球蛋白(A1M)/肌酐(Cr)比值、尿免疫球蛋白(IgGU)/肌酐(Cr)比值和尿转铁蛋白(TRFU)/肌酐(Cr)比值,观察糖尿病肾病早期尿中微量蛋白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中的MA、A1M、IgGU、TRFU含量,利用肌酐比色法苯-苯反应测肌酐浓度,计算70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和40例健康人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尿α1-微球蛋白(A1M)/肌酐、尿免疫球蛋白(IgU)/肌酐(Cr)比值和尿转铁蛋白(TRFU)/肌酐(Cr)比值.结果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病情呈显著相关性,其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 四种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可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2种不同尿液收集方法对尿微量白蛋白(Alb)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连续3d收集7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晨尿及24h混合尿,并根据尿白蛋白(Alb)排泄率(UAE)不同分为3组,分别测定尿Alb、尿肌酐(Cr)及尿量。结果 在3组DM患者中,晨尿Alb测定结果与24h尿差异无显著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84,0.990,0.970。晨尿Alb/尿Cr的比值与24h尿Alb/Cr的比值无显著差异。r分别为0.891,0.993,0.987。结论 收集晨尿测定尿微量Alb简便,迅速,受运动,体位等因素的影响小,对DM的早期诊断特异性高,适用于临床对DM的早期诊断及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随意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的测定,了解随意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在糖尿病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肾功能正常与异常分组,并与80例健康对照组微量清蛋白肌酐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例糖尿病患者中无论肾功能正常组还是肾功能异常组,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均明显高于健康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24h尿微量清蛋白测定而言,随意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具有取材方便、结果稳定、灵敏度高等特点,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具有积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80-2381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0例健康职工与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健康组、糖尿病第1组(D1组,病程小于或等于10年)及糖尿病第2组(D2组,病程大于10年),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组中的尿微量清蛋白为(7.9±5.9)mg/24h,低于D1组(32.6±21.3)mg/24h和D2组(102.3±71.1)m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肌酐(Cr)与早期肾损害关系,以便发现早期肾损害,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采用快速免疫透射法检测145例糖尿病患者和133例高血压患者尿中mAlb、Cr及mAlb/Cr,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mAlb/Cr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Cr是作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对诊断早期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3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进口Roche原装试剂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24 h尿微量清蛋白.结果 糖尿病组尿微量清蛋白为(40.2±30.1)mg/24 h,阳性率为33.8%.结论 尿微量清蛋白在30~300 mg/24 h可作为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随机尿总蛋白(TP)/肌酐(Cr)比值在1 d中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临床建议做24 h尿蛋白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28例,所有患者随机尿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10 mL/min.在常规收集24 h尿样本时,分段收集随机尿样本(取出1.5 mL,其余倒入24 h尿定量收集的容器内).检测每份样本的24 h尿及随机尿TP和Cr,并计算出TP/Cr比值.取高、中、低3个浓度的24 h蛋白尿样本各1份重复检测,获得该方法的室内误差值,即批间变异系数(CV).结果 TP、TP/Cr比值高值、中值和低值的CV均<5%,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28例患者中有11例(40%)患者1 d内随机尿TP/Cr比值波动幅度很小,与24 h TP/Cr比值很接近(P>0.05).此类患者可用随机尿TP/Cr比值来推测24 h尿蛋白量.另有17例(60%)患者1 d内随机尿TP/Cr比值波动幅度很大,随机尿TP/Cr比值波动与24 h尿TP/Cr比值的实验误差(按临床最大可接受范围计算)引起的波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且一些患者的随机尿TP/Cr比值会出现极端变化,差异甚至可高达30倍.对这60%的患者用任意一次随机尿TP/Cr比值来推测24 h尿蛋白量很难得到正确结果,即该类患者的随机尿TP/Cr比值不能用于代替24 h尿蛋白检测.部分患者即使24 h尿蛋白水平已明显异常,而多次随机尿中UP及TP/Cr比值却在正常范围内,出现假阴性结果.结论 大多数患者1 d中随机尿TP/Cr比值的变化较大,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用24 h尿TP评估肾脏蛋白漏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尿蛋白试纸条定性与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尿蛋白试纸条定性的结果解读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住院,同时检测了尿蛋白试纸条定性和ACR的946例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蛋白试纸条定性采用基于溴酚蓝反应的自动干化学法。尿清蛋白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肌酐浓度采用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用Spearman检验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ACR≥30 mg/g作为蛋白尿的诊断标准,评估尿蛋白试纸条定性分析对于蛋白尿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尿蛋白试纸条定性与ACR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8,P0.01。尿蛋白试纸条阴性的患者88.5%为正常蛋白尿(ACR30 mg/g)。尿蛋白试纸条微量的患者61.2%为正常蛋白尿,而38.8%为轻度或重度蛋白尿(ACR≥30 mg/g)。尿蛋白试纸条1+的患者87.1%为轻度或重度蛋白尿。尿蛋白试纸条≥2+的患者99.2%为轻度和重度蛋白尿。结论尿蛋白试纸条定性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尿蛋白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