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分活度与微生物控制的关系、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的特点,探讨水分活度用于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可行性,为更好地控制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鲍方名  沈海英 《中国药事》2018,32(7):913-918
目的:通过控制非无菌药品的水分活度来控制微生物。方法:通过水分活度的概念和各种微生物的最低生长水分活度寻找控制微生物的途径。结果与结论:通过干燥除水、剂型改造、添加组分和降低温度等方法降低水分活度来提高非无菌药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典》2020年版“水分活度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指导原则”标准的增订依托药典委员会2017标准提高课题15展开。本文从指导原则的制定背景、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相关说明和应用展望等5个方面综合介绍标准的制订过程。新增订的“水分活度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指导原则”标准将为药品的微生物过程控制提供有力工具,是对当前药品微生物检测和控制体系的重要补充,对于推动我国药品微生物过程控制,进一步实现药品质量控制的科学化、合理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不同介质调节培养基的水活度,严格厌氧微生物生孢梭菌生长所需的最低水分活度。方法用氯化钠、蔗糖及甘油调节梭菌增菌培养基的水分活度,取制备好的新鲜菌悬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每1 mL含104 cfu的菌悬液。将上述菌液分别加入3种调节好的梭菌增菌培养基水分活度中,取1 mL稀释至适宜的稀释级注平皿倾注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装入厌氧培养袋,在35℃培养72 h,计数。结果以氯化钠、蔗糖及甘油调节梭菌增菌液的水分活度,生孢梭菌生长所需最低水分活度分别为0.95~0.96,0.95~0.96,0.92,其中甘油的试验结果相对稳定,生孢梭菌生长所需最低水分活度最低。结论该方法可为水分活度测定在我国非无菌制剂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和202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内容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化妆品质量检验标准和微生物检验现状的总结,为未来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研究提供思路。简要总结我国化妆品质量检验管理的现状和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系统概括近年来化妆品检验研究的情况。现代生物科学分析方法和手段的引入为未来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分析台湾化妆品发展现状启示,为大陆地区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简要介绍台湾地区化妆品管理制度,行业和产品情况,讨论分析有助于大陆地区化妆品发展与监管的经验。结果与结论对台湾地区化妆品行业现状与监管的分析,对提高大陆化妆品产业的监管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基于水分活度(aw)的非无菌中药制剂微生物控制策略.方法 测定11种中药剂型的水分活度分布,采用水分活度为0.328,0.529,0.753,0.902,0.973的条件下放置的方法分析胶囊剂、丸剂等中药制剂水分活度和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中药制剂的微生物控制策略.结果 在GMP条件下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使用葡萄糖、甘油、氯化钠3种介质调节不同水分活度的生长环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烟曲霉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别加入3种不同的介质控制胰酪大豆胨液体(TSB)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培养基的水分活度,通过定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平板计数、烟曲霉的菌落生长直径测量,判定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水分活度。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甘油与氯化钠调节的水分活度环境下,菌落数均呈下降趋势;在蔗糖介质调节水分活度为0.85,0.86时,菌落数在初始值上下波动,基本维持不变;调节水分活度为0.87时,菌落数在略减后迅速增加。烟曲霉在3种介质调节的所有水分活度环境下,均处于生长停滞状态。结论 环境水分活度的高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烟曲霉的生长有一定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蔗糖介质中的生长最低水分活度近似为0.86,烟曲霉生长最低水分活度>0.83。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甘油与氯化钠基质,烟曲霉在3种基质中的最低水分活度与美国药典中收录的最低水分活度值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9.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天然温和、绿色安全的环境友好型化妆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诉求。消费者更青睐于以天然产物为基础的化妆品,而不是合成化学品。随着天然产物化学和海洋生物资源技术的迅速发展,藻类(包括大型藻和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藻类活性物质具有保湿补水、抗氧化、抗衰老、美白抗皱、抗菌消炎和日光防护等功效。因此,从藻类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妆品行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此,本文将从藻类活性物质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藻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和绿色生物提取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藻类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妆品行业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秋琴 《北方药学》2012,9(9):82-82
目的:了解掌握江西省金溪县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493份本县宾馆以及招待所的日常化妆品样品,参照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所指定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以及判断标准进行微生物检验。结果:带菌样品24份,检出率4.87%;超标样品12份,超标率2.43%。经统计学分析,各年份检出率与超标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4份带菌样品中,菌落总数检出率为79.17%,明显高于霉菌以及酵母菌数检出率20.8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总体情况良好,其中菌落总数超标是本地区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