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某公司新建酚醛树脂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按规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新建项目存在着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各作业点、巡检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新建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公司硫酸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按规范综合评价。结果该新建项目存在着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毒物、噪声、高温及照明部分测试点的检测未达标,应进行技术改进和加强防护措施。结论该新建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杨泽云  陆春花  周萍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649-1650
目的 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新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氯甲烷、CO2及噪声等;投料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其余检测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总平面布置中食堂布局不合理、重点岗位缺少机械通风设备、作业现场缺少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结论 该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一般,职业病防护设施等方面需整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某密闭电石炉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该项目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氧化钙、高温、噪声。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调查及检测,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及高温检测的最大值分别为97 d B(A)、39.6℃,粉尘最大超限倍数为7.2,最大TWA为6.97 mg/m3。结论该项目化学毒物防护措施及控制效果合格,粉尘、噪声、高温防护措施仍需改进。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确保个体防护措施落实到位,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新建2×600 MW火电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健康检查作定性、定量评价,采用检查表法评价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结果该项目选址、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经检测有2个粉尘作业点STEL超限值,4个粉尘作业点CTWAPC-TWA的2倍,6个岗位噪声8 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开关站工频电场强度超过5 kV/m。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粉尘和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某无缝气瓶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方法,分析评价职业危害因素防护现状。结果该生产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其他粉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关键控制点是噪声、高温和其他粉尘。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某新建加速度表生产线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和控制效果,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对该加速度表生产线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合相应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完善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粉尘、化学性有毒气体和噪声是该生产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所有作业点粉尘和化学性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噪声作业点合格率91.03%。结论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某烤瓷牙制作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和控制效果.方法 对该烤瓷牙制作项目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合相应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该项目总体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卫生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金属毒物,其中粉尘、毒物空气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噪声合格率89.7%;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9.
胡玮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02-2604
目的对某家具制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现场检测,评价防护措施效果。方法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结合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及其规范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生产性毒物、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毒物、粉尘、噪声合格率分别为100%、88.5%、100%,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不健全。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论为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某煤炭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控制效果,为企业进一步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等,本次评价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是粉尘、噪声、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经检测粉尘合格率78.6%,噪声合格率80.0%,化学毒物合格率100.0%。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基本符合相关国家法律及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700万m2/年低反射玻璃生产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评价相应的防护措施效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是粉尘,现场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基本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完善可行,防护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食品企业罐装薯片生产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明确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测法以及检查法等,识别和分析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并找出关键控制点,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有效,但部分岗位存在超标,依据建议整改,可进一步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结论该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应加强预防和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某化工有限公司2万t/年偶氮二甲酰胺(ADC)发泡剂扩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防治职业病,保护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方法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现行法律规范标准,结合该项目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有ADC粉尘、煤尘,氯气、氨、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氯化氢、二氧化硫,噪声和高温等11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毒物、高温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粉尘达标率为57.1%;噪声达标率为82.8%。结论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毒物危害防护措施切实有效,但粉尘及噪声危害防护措施有待改善,需进一步加强粉尘和噪声危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公司现代物流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定量分级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谷物粉尘、磷化氢,物理因素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防护措施效果能够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水平。结论针对该项目在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水泥厂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识别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接触粉尘的岗位有13个超标,其他危害因素全部合格,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可行。结论企业应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个体防护,使员工得到个人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双重保护,进一步降低职业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某印刷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对该印刷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等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正己烷、二甲苯、正庚烷、噪声、粉尘等。检测7个岗位的化学毒物浓度,合格率为85.71%;噪声强度测定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检测粉尘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较重,但是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分析某中药厂整厂搬迁技改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评价其防护措施及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定性和定量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其他粉尘、滑石粉尘。经现场检测,噪声超标率为22.2%;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接触浓度合格率分别为46.2%和53.8%。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采取的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可行,但需加强对粉尘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有五氧化二钒、氨、乙二醇、三氧化钨、草酸、环氧乙烷、乙醇胺、甲烷、硫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锰、二氧化钛粉尘、玻璃纤维粉尘、电焊烟尘、其它粉尘、噪声、高温、紫外线.经分析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结论 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建设单位在按照建议内容进行改进后,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上能够达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某新建氨纶生产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方法对该氨纶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粉尘、化学毒物的浓度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下,噪声的合格率为83.34%。职业健康检查发现6人(3.68%)脾脏肿大,55人(25.86%)心电图异常,6人(3.68%)高频区听力损失。结论该新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设施和措施可行、有效,但应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某公司年产10万t硫酸的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对相应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相关资料,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职业健康检查法、检查表法等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本项目存在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粉尘、毒物、噪声、高温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