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营养状态的影响。 [方法 ]分析 12例白血病病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糖、血尿素氮及肌酐等指标的变化 ,并与同期未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 10例病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组 (PN组 )病人移植期间体重下降较对照组病人少 ,血清白蛋白水平则较对照组高。 [结论 ]胃肠外营养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平稳度过预处理期、放疗、化疗后应激反应期与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分析12例白血病病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糖、血尿素氮及肌酐等指标的变化,并与同期未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10例病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病人移植期间体重下降较对照组病人少,血清白蛋白水平则较对照组高。[结论]胃肠外营养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平稳度过预处理期、放疗、化疗后应激反应期与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造血干细胞移植既可重建造血系统,又可霞建免疫系统,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缺陷疾病.但移植后受者免疫重建迟于造血重建,面临着肿瘤复发和移植后感染的问题,因此移植后如何促进免疫重建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就移植后免疫状态、促进免疫重建策略及间充质干细胞存移植免疫中的作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合一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骨髓造血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12/2005-06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白血病患者20例。移植病种:急性白血病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3例,霍奇金淋巴瘤5例,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移植种类: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5例。移植后24h即给予静脉营养治疗,营养液组成为:200g/L的中长链脂肪乳剂250mL,乐凡命500~750mL、安达美10mL,水乐维他30mL,维他利匹特10mL,100g/L氯化钾40mL,普通胰岛素12U,100g/L葡萄糖液1000~1500mL。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移植前后体质量变化、白蛋白变化、骨髓造血恢复时间。移植后造血恢复时间以不依赖输血和造血刺激因子治疗,白细胞>0.5×109L-1,血小板>20×109L-1为标准。结果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造血功能重建结果:移植后患者均获造血功能重建。白细胞最低为(0~0.2)×109L-1,中性粒细胞>0.5×109L-1的时间为9~15d,血小板>20×109L-1的时间为12~17d。②患者移植前后营养状况变化:移植前后体质量变化<2kg,总蛋白较移植前略有下降,但均在正常水平,肌酐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造血恢复时间12~17d。③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移植后合理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可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减少移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全程营养筛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营养风险评价工具NRS2002对7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全程营养筛查。结果在不同阶段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发生的移植相关风险不同,其中:移植+7~+21 d有营养风险患者感染的几率较高,分别为91.0%~93.6%,50%~75%;移植0~+7 d消化道反应较重分别为67.1%~92.5%,50.0%~83.3%。而全程有营养风险者,造血重建时间延长。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全程营养筛查,及时而有效的进行营养干预,特别是早期干预,会促进造血重建和免疫功能,增强疗效,减少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例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5例患者在100级层流病房内全环境保护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治疗期间进行一系列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直到造血功能重建、植活稳定后迁出层流室。结果5例患者移植期间无明显发热、出血、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造血功能顺利重建。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护理工作对移植的成功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合一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骨髓造血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12/2005-06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白血病患者20例。移植病种:急性白血病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3例,霍奇金淋巴瘤5例,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移植种类: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5例。移植后24h即给予静脉营养治疗,营养液组成为:200g/L的中长链脂肪乳剂250mL,乐凡命500-750mL、安达美10mL,水乐维他30mL,维他利匹特10mL,100g/L氯化钾40mL,普通胰岛素12U,100g/L葡萄糖液1000~1500mL。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移植前后体质量变化、白蛋白变化、骨髓造血恢复时间。移植后造血恢复时间以不依赖输血和造血刺激因子治疗,白细胞〉0.5&;#215;10^9L^-1,血小板〉20&;#215;10^9L^-1为标准。结果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造血功能重建结果:移植后患者均获造血功能重建。白细胞最低为(0~0.2)&;#215;10^9L^-1,中性粒细胞〉0.5&;#215;10^9L^-1的时间为9~15d,血小板〉20&;#215;10^9L^-1的时间为12-17d。②患者移植前后营养状况变化:移植前后体质量变化〈2kg,总蛋白较移植前略有下降,但均在正常水平,肌酐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造血恢复时间12~17d。③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移植后合理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可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减少移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移植的造血干细胞能否有效重建造血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目的:观察Sca-1+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ca-1+HSC/HPC)对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雌性C57BL/6受体鼠给予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分2组,对照组:输注无菌PBS;移植组:移植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的同系雄性C57BL/6小鼠Sca-1+HSC/HPC;检测受体鼠生存时间;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的变化;脾湿质量及脾集落数;PCR检测Y染色体(Sry基因)表达确定受体小鼠重建造血的细胞来源.结果与结论:移植组受体鼠30 d存活率、白细胞、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脾湿质量及脾集落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雌性受体小鼠重建造血的细胞来源于雄性供体.提示Sca-1+HSC/HPC移植后能重建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9.
邴凌 《护理研究》2013,27(11):983-985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病人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营养状态变化。[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11年7月住院的47例神经母细胞瘤病人,监测病人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移植后第6天~第20天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病人在移植第6天体重、血清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LB)均处于最低值状态,以后逐渐升高;移植后第6天白细胞(WBC)处于最低值状态,经历第13天短暂升高后到第20天时再降低;轻度恶心呕吐病人第13天的ALB较中重度组高;造血重建天数与移植前1dALB(r=-0.35,P<0.05)、移植前1dPALB(r=-0.39,P<0.05)呈负相关。[结论]移植后第6天营养指标均处于最低值状态,营养动态情况的观察PALB优于ALB,而体重、BMI不适用于短期动态营养评估,移植前营养状态影响机体的植入时间快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平衡膳食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将4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随机分为平衡膳食组24例和普通膳食组23例.平衡膳食组按照"食品交换份法",5种食品按照比例份数搭配配餐,普通膳食组按照患者的习惯进餐,不实施干预.比较2组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在平衡膳食组,患者体质量、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7个指标在移植后90 d与移植后3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8.5,-4.7,-4.2,-10.2,-3.9,-14.1和-80.9),P<0.01;在普通膳食组,仅有体质量、血小板和前白蛋白3个指标在移植后90 d与移植后3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4.5,-4.6和-14.9),P<0.01.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平衡膳食有利于造血的全面恢复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1.
背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目的:比较血缘与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造血重建、免疫重建、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45例,其中30例患者接受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血缘组),15例患者接受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非血缘组)。结果与结论:①造血重建:血缘组白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均快于非血缘组(P<0.05)。在移植后30~40d植活证据指标测定提示异体造血干细胞在受者体内完全植活。②T细胞重建:两组移植后各时间点T细胞重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感染发生率:两组移植后早期感染发生率,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白血病复发:两组移植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无病生存:两组移植后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较非血缘供者迅速,但两者间移植后T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无病生存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脐血移植后造血及免疫重建迟缓却是脐血移植的一大诟病.研究发现,脐血干细胞归巢缓慢是脐血移植后造血重建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脐血干细胞归巢缓慢的相关机制和处理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张晓兰  叶宝东  周洁莹  程秋琴  俞庆宏   《护理与康复》2017,16(8):820-822+826
目的观察护士主导的口服营养补充方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予以血液洁净病房常规护理及饮食指导;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护士主导的口服营养补充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指标、血生化指标及PG-SGA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评价,观察护士主导的口服营养补充方法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两组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处理后第4周观察组患者营养良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要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体质量及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体质量下降幅度观察组较对照组小,且两组预处理后第4周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口服营养补充方法能够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状态下降的程度,对改善及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根治儿童恶性或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1].由于找到合适的脐血配型不易,且价格昂贵、血量较少,每袋脐血约40 ml,含造血干细胞数为(8~15)×108个,每毫升脐血中含造血干细胞数为(0.200~0.375)×108个.脐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的多少是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造血干细胞数量越高,移植后造血系统重建越快,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病率就越低,故造血干细胞回输体内的数量会直接影响移植及预后效果.我院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输的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Rictor在血细胞特异敲除后对胎肝造血的影响。方法:取实验组Vav-Cre;Rictorf/f小鼠和对照组Rictorf/+或Rictorf/f小鼠E12.5 0.08ee胎肝细胞进行骨髓重建移植实验,观察Rictor敲除对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的影响。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选E14.5胎肝细胞0, 10, 20, 40, 60, 80个造血干细胞进行极限稀释移植实验,检测Rictor敲除后具有重建造血能力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进一步进行细胞周期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分选E12.5通过一次移植成功重建造血的供体细胞进行二次移植实验,检测Rictor敲除对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结果:骨髓重建造血实验结果显示,移植后4个月对照组Rictorf/+或Rictorf/f 8只受体小鼠全部重建造血功能,重建率为77.2%±11.1%,每个胎肝有57个LT-RU,实验组Vav-Cre;Rictorf/f 8只受体全部重建,重建率为37.0%±16.3%,每个胎肝8个LT-RU。极限稀释移植实验显示,移植后4个月对照组每17个SLAM细胞,实验组每39个SLAM细胞有1个具有重建造血能力的造血干细胞。二次移植实验证明,每只受体移植4×10~5供体细胞,1个月后对照组4只受体有2只重建,实验组0只重建。并且进一步证明实验组S/G2/M期细胞比率增加。结论:在胎肝造血过程中,特异敲除血细胞Rictor会导致重建造血能力降低,具有重建造血能力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下降,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相关供体与无关供体骨髓移植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过程中造血、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探讨不同来源供体对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6/2005-09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6例患者,其中71例接受相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45例接受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55例应用以全身放射治疗 环磷酰胺方案为基础、61例应用改良BuCY(羟基脲、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为基础的预处理。流式细胞仪测定移植后1,3,6,9及12个月患者的T细胞重建。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复发、患者无病生存及造血、免疫重建情况。结果:①移植后造血重建: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后白细胞重建、血小板重建及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重建存在显著性差异犤在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后白细胞>1.0×109L-1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3.25±2.34)和(16.28±3.01)d,在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为移植后(13.25±2.34)和(13.13±4.09)d;在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后血小板>20×109L-1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4.58±6.42)和(20.21±7.29)d,在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为移植后(12.17±4.12)和(15.67±7.12)d,P值分别为0.004、0.025、0.017犦。②移植后免疫重建: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患者移植后1个月CD3 %和CD4 CD3 %、移植后9个月CD45RA CD4 %及移植后12个月CD45RA CD8 %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4、0.027、0.001、0.003);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3个月CD45RO CD4 %有明显差异(P=0.030)。③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患者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0),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40),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29、0.007)。④移植后生存情况: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致死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尽管无关供体骨髓移植患者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较高,且无关供体骨髓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造血及免疫重建比相关供体骨髓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慢,但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致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和相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周玥  杨斌  姚欣  王亚平 《中国临床康复》2010,(32):6015-6019
背景: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移植的造血干细胞能否有效重建造血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目的:观察Sca-1+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ca-1+HSC/HPC)对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雌性C57BL/6受体鼠给予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分2组,对照组:输注无菌PBS;移植组:移植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的同系雄性C57BL/6小鼠Sca-1+HSC/HPC;检测受体鼠生存时间;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的变化;脾湿质量及脾集落数;PCR检测Y染色体(Sry基因)表达确定受体小鼠重建造血的细胞来源。结果与结论:移植组受体鼠30d存活率、白细胞、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脾湿质量及脾集落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雌性受体小鼠重建造血的细胞来源于雄性供体。提示Sca-1+HSC/HPC移植后能重建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供者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归巢到受者的造血微环境中(HIM),并在其中增殖、分化进而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而HSPC和HIM上的粘附分子(AM)对整个移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探讨HSPC上AM功能的角度介绍AM对HSCT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ubjee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及血清白蛋白(albumen,ALB)测量法,对5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1)55例患者采用SGA评估法,营养良好者17例(30.9%)、轻中度营养不良者30例(54.4%)、重度营养不良者8例(6.7%);采用ALB评估法,营养良好者16例(29%)、轻中度营养不良者31例(56.3%)、重度营养不良者8例(6.7%),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两种营养评估结果均显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SGA评估法无创、简便,能准确反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评估方法,适合护理人员使用;若能结合ALB法,可进一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分析导致患者移植后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与摄入减少、代谢异常、医源性并发症有关;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及时评估、尽早预防,加强肠内营养,合理肠外营养和积极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分析猕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因子(TGF-β,IL-2,IL-6,IL-10,IFN-γ,TNF-α,FAS-L)mRNA的表达并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和病理变化中的作用,以寻找能够早期预测和鉴别诊断aGVHD的指标.5例猕猴经非清髓预处理后接受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移植前后8种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动态观察这些细胞因子在移植后aGVHD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5例猕猴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1例移植排斥,长期无病存活;其余4例为混合嵌合和完全嵌合植入,1例低比例嵌合植入经第二次;注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获得高比例嵌合植入;1例发生肠道Ⅲ度GVHD.移植前后体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aGVHD期间TGF-β呈下调表达,其余均为上调表达;植入比例减低的猕猴各细胞因子也下降至移植前水平.结论:TGF-β在aGVHD发生前的下降趋势可能是GVHD预测指标,并且能够作为肠道GVHD的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