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医务工作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SAP法和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30例医务人员服用中药合剂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结果服药后CD4 细胞、CD4 /CD8 比值升高(P<0.01),CD8 细胞降低(P>0.05);服药后IL-2、r-IFN升高(P<0.01)。结论中药合剂能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54-2055
通过观察使用健脾合剂的脾虚型UC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治疗前后的变化,发现患者治疗后血液中CD+4、CD+3、CD+8绝对计数显著下降(P<0.001)。由此认为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平衡是健脾合剂治疗脾虚型UC患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人外周血T细胞表面TCR Vβ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受体.方法 采用尼龙毛柱法分离T淋巴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1)、黄芩苷组(T2)、抗体封闭用药组(T3)、抗体封闭对照组(T4),37℃培养48h,Trizol法提取总RNA,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各组TCR Vβ mRNA表达.结果 T2组较T1组TCR Vβ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T3组较T2组TCR Vβ mRNA的表达明显减低(P<0.01);T3组较T4组TCR Vβ mRNA的表达增高(P>0.05).结论 黄芩苷能显著增加T细胞表面TCR Vβ mRNA的表达;T细胞受体(TCR αβ)是黄芩苷作用于T细胞的主要受体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20例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活性.结果:各临床类型乙肝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均下降,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外周血CD3+、CD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的检测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桑椹三仙胶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流氏细胞术测定桑椹三仙胶治疗前后CITP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调节性T(Treg)细胞及GITR表达的影响。结果:CITP组疗前CD4+CD25+Treg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及其GITR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桑椹三仙胶治疗后CD4+CD25+Tre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GITR表达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与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25+Treg、GITR表达水平在治疗后虽有所提高,但与正常组比较,仍差异显著(P<0.01)。结论:CITP患者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受损可能是本病发生的机制之一。通过纠正CD4+CD25+Treg细胞及其抑制性标志物的表达抑制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增殖可能是桑椹三仙胶治疗CITP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猪苓及猪苓多糖(PPS)对BBN诱导的膀胱癌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药物干预膀胱癌大鼠第6周、第12周后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CD28+、CD25+及TCRγδ+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外周血CD3+、CD4+CD3+和CD8+CD3+、CD28+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均值)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第6周后,PPS及不同剂量猪苓组CD8+CD3+和CD28+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第12周后,PPS组CD4+CD3+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不同剂量猪苓组CD28+表达均升高,其中中剂量组升高显著(P0.05)。PPS组TCRγδ+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均值)同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 PPS可通过上调膀胱癌大鼠外周血的CD8+CD3+、CD28+及TCRγδ+T淋巴细胞水平,增强膀胱癌大鼠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水平,从而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桑椹三仙胶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氏细胞术测定桑椹三仙胶治疗前后CITP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及CD4+ CD25+ FOXP3+在CD4+CD25+ Treg的比例.结果:CITP组疗前CD4+CD25+Treg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及CD4+CD25+ FOXP3+在CD4+ CD25+Treg的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桑椹三仙胶治疗后CD4+CD25+Tre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CD25+FOXP3+也有所提高,但与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CD4+ CD25+ Treg,CD4+ CD25+FOXP3+表达水平虽有所上升,但未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CITP患者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受损可能参与了CITP的发病,桑椹三仙胶可能通过提高CD4+CD25+Treg细胞及其抑制性标志物的表达,进而抑制异常的免疫状态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冲剂对脾肾亏虚证早期自然流产β-HCG、P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β-HCG、P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以60例早期正常妊娠妇女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β-HCG、P水平均偏低(P<0.05、P<0.01)。CD3、CD4及CD4/CD8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β-HCG、P水平升高,CD3、CD4 T淋巴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降低,接近正常妊娠水平(P>0.05)。结论:脾肾亏虚证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存在β-HCG、P水平不足,T细胞亚群的紊乱。补肾安胎冲剂可升高血清β-HCG、P水平,降低CD3、CD4 T淋巴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调整内分泌免疫系统,发挥安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益脾涤痰化淤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正常组为健康体检者50例.治疗组予益脾涤痰化淤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分别与正常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CD3显著升高(P<0.01)、CD8显著下降(P<0.01)、CD4/ 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CD8下降和CD4/ CD8比值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脾涤痰化淤方对免疫应答干预有效且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患有腹泻为31例,对照组为28例,治疗组予健脾益气方治疗,服用2周,对照组不加以治疗。在术后第4周观察疗效,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泻好转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10.7%)(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数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为脾虚之证,健脾益气方治疗后疗效较好,并能提升腹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药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用自制“保胎Ⅰ冲剂”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 3 6例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封闭抗体对配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 、CD4及CD8抗原反应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抗CD3 、抗CD8明显升高 ,抗CD4/CD8下降 ;妊娠成功率 91 67%。提示中药对母胎免疫有调节作用 ,且作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止哮散透皮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止哮散透皮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6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止哮散透皮给药,每周2次,共敷贴6个月;对照组30例予舒氟美、酮替芬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gE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功能。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P<0.05);治疗后,中药组CD4 水平降低,CD8 水平升高,CD4 /CD8 比值下降(P<0.05),对照组CD4 /CD8 治疗前后改变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血清IgE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FVC、FEV1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肺功能无变化(P>0.05)。结论止哮散透皮给药可改善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肖凌  王光安  王华 《中国针灸》2012,32(5):435-439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配穴电针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3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取30只大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42d制作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剩余10只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结束后将衰老模型大鼠再随机分为双固一通组("关元""足三里"穴接电针,"百会"穴手针)、针刺对照组("委中""水分"穴接电针,"印堂"穴手针)、衰老模型组,每组10只大鼠。每日治疗1次,6日为一疗程。正常对照组与衰老模型组不予治疗干预。治疗3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占T细胞的百分率及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衰老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1.74±0.059)、胸腺指数(0.64±0.03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脾脏指数(1.93±0.061)和胸腺指数(0.81±0.053)(均P<0.05);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百分率,衰老模型组[(26.28±4.6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08±5.58)%](P<0.01);CD8+T细胞占T细胞百分率,衰老模型组[(43.33±2.84)%]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4.70±4.24)%](P<0.01)。双固一通组脾脏指数(1.91±0.081)、胸腺指数(0.79±0.080),较衰老模型组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百分率[(16.09±2.96)%]显著降低(P<0.01);针刺对照组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的百分率[(18.07±1.73)%]较衰老模型组亦降低(P<0.01);但双固一通组比针刺对照组的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比值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双固一通"配页电针可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延缓D-半乳糖诱导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的免疫衰老,其疗效优于其它组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治疗效应,并从调节性T细胞(Treg)与辅助性T细胞Th 17免疫平衡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UC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法复制UC模型。电针组选取"关元""足三里"连续治疗5d,每天10min。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大便黏稠度及出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远端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Treg、Th 17细胞水平。结果:电针对UC小鼠具有治疗效应,其疾病活动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得到改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下调,CD3+CD8+IL-17+Th 17细胞水平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上调,CD3+CD8+IL-17+Th 17细胞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对UC小鼠Treg/Th 17免疫平衡的影响起到治疗U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组、“足三里” +免疫抑制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放免活性 (ir SP)和血管活性肠肽放免活性 (ir VIP)含量的变化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 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 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可提高正常大鼠和免疫抑制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同时 ,脑垂体和外周血中ir SP、ir VIP的含量也明显升高。结论 :针刺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其机理可能与相应脑肠肽的合成和释放增多有关 ,并通过这些免疫递质对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网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 ET-1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5/6肾切除(5/6NT)大鼠肾组织内皮素(ET-1)mRNA表达的影响.1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5/6NT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尿毒清组和复方弊甲软肝片大、中、小剂量组.连续用药28周后,处死大鼠,无菌取肾,制作肾组织冰冻制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ET-1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仅见少量ET-1mRNA阳性反应物;5/6NT模型组,肾小球系膜细胞浆、肾小管上皮细胞浆均见ET-1mRNA强阳性蓝色反应物;苯那普利组、尿毒清组ET-1mRNA阳性反应物减少,与5/6NT组比,P<0.05;复方鳖甲软肝片ET-1mRNA阳性反应物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5/6NT组比,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能抑制5/6NT大鼠肾组织ET-1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该方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汤提高慢性病患者CD4 指标的作用。方法对慢性病患者测得CD4 细胞(细胞芯片法)在200~500个/μl者,以自拟加味玉屏风汤干预治疗1~2个疗程(10~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CD4 的变化。结果65例中显效29例,占45%;有效26例,占40%;无效10例,占15%。总有效率为85%。治疗前后CD4 有显著差异(P<0.001)。对CD4 细胞低下人群,或伴有不同基础疾病者总有效率分别是:亚健康为93%,慢性非感染疾病为85%,慢性感染性疾病为80%。而对不同CD4 值域和不同年龄段的疗效相近。结论加味玉屏风汤有较好提高CD4 细胞数的作用,对亚健康组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组的疗效明显好于慢性感染性疾病组。  相似文献   

19.
董佳容  万华  周阿高 《光明中医》2008,23(12):1886-188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乳癌术后方”的临床疗效,并初步评定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乳癌术后方”治疗3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半年,观察神疲乏力、出汗等14个临床症状的情况,同时检测机体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①治疗前后相比患者的神疲乏力、出汗和面色6光白症状有非常显著改善(P〈0.01)。②口干、胸胁胀痛、胃脘嘈杂、心烦易怒、纳呆、失眠、便秘或便溏、夜尿频症状也有显著改善(P〈0.05)。③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达87.5%。④T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比及CD4/CD。比值的异常病例率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5)。结论:“乳癌术后方”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T细胞及NK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方对老年性COPD稳定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方对COPD稳定期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方治疗33例老年性COPD患者,疗程6个月,测定患者用药前及用药3个月,6个月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并与30例正常组比较。结果:COPD患者用药前CD3^ ,CD4^ ,CD4^ /CD8^ ,IgG,IgA,IgM,IL-2 明显低于正常组;CD8^ ,TNF-α高于正常组,用药3个月,6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接近正常组的趋势,提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方能增强老年性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