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小儿鼾症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危害儿童,困扰家长的一个较大问题。周师认为小儿鼾症之难治,原其病因复杂,多种疾病均可引发,因此临床治疗不可单纯依靠手术解决,应审证求因,采取综合方法治疗,既解决打鼾,又不损伤小儿的正常生理功能,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鼾症是儿科、睡眠科及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焦平教授从少阳论治治法独特、疗效颇佳。焦师从病程、小儿生理特点、脏腑、经络角度分析,认为小儿鼾症病位多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应从少阳论治,其主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治疗大法当疏利枢机、和解少阳。临床常用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并慎用苦寒之品防伤“少阳”生发之本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联合核消散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小儿推拿联合口服核消散,对照组予以核消散口服。两组治疗均为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积分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核消散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小儿鼾症是儿科、睡眠科及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焦平教授从少阳论治治法独特、疗效颇佳。焦师从病程、小儿生理特点、脏腑、经络角度分析,认为小儿鼾症病位多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应从少阳论治,其主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治疗大法当疏利枢机、和解少阳。临床常用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并慎用苦寒之品防伤"少阳"生发之本性。  相似文献   

5.
总结古代文献、现代文献中关于中医"鼾"及"鼾症"病因、病机的相关记载。根据临床验案1则,指出应重视"气血"在鼾症辨证论治中的作用,而脉诊则是提取"气血"异常信息的重要诊察方法,应将脉诊作为治疗鼾症的切入点,重视脉诊在鼾症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属于中医鼾症范畴,张念志教授运用中医药在治疗鼾症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鼾症多为先天禀赋异常,后天饮食起居失调所致,痰湿阻滞、脑窍失养是鼾症的病机关键,立豁痰开窍法,拟鼾症方,临床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方法小儿鼾症患儿2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采用扁桃体切除联合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扁桃体摘除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腺体残留量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观察组的腺样体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疗效良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7)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减和耳穴埋揿针治疗痰湿内阻证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小儿鼾症患儿随机平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耳穴埋揿针治疗,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鼾声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评分、AHI、OAI和鼾声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而LSpO_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二陈汤加减和耳穴埋揿针治疗痰湿内阻证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OAI、AHI和鼾声指数,提高LSpO_2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鼾症与儿童智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鼾症对智商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6例6~7岁鼾症患儿进行智商测试,并与随机抽取的60例同年龄组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鼾症患儿平均智商为(95.75±17.67)分,同年龄组健康儿童平均智商为(108.03±17.41)分,鼾症患儿智商低下者所占比例8.9%,较正常儿童智商低下者所占比例1.7%明显增加,而正常儿童高智商者比例28.3%,较鼾症患儿高智商者比例10.7%明显增加。结论鼾症患儿智商明显低于同年龄组非鼾症儿童,鼾症可能对儿童智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鼾症是一种睡眠期疾病 ,多数患者除鼾声过响外 ,往往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憋气现象 ,即阻塞性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出现缺氧症状 ,易并发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疾患 ,对健康危害甚大。鼾症的发生多由咽阻塞所致 ,小儿鼾症常见的原因是淋巴体质所致的腭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 ,治疗首选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本例患儿在术后发生昏迷 1 0d ,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经抢救治疗和护理 ,已康复出院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1 病历介绍患儿 ,男 ,3岁 ,主因夜间打鼾憋气 2年入院。患儿白天张口呼吸 ,夜间有呼吸暂停 ,口舌紫绀 ,吸气后缓解。查双侧扁桃体Ⅲ度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50例小儿鼾症的临床资料,占同期收治鼾症患者总数的13.8%,全部病儿鼾声过响,张口入睡,伴不同程度的睡眠期憋气现象,少数患者夜间惊叫、遗尿,间断流涎和智力发育迟缓。经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或腭咽成形术后,症状均改善或治愈。  相似文献   

12.
小儿鼾症,西医多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范畴,是一种临床多发性疾病,在儿童患者中,其病因主要是不同因素引起的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主要表现为睡时张口呼吸和鼾声过大,病程较长。若不及时治疗,可影响生长发育,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及学习。西医治疗儿童鼾症以手术切除为主,见效快,疗效可,但家长及患儿接受和配合程度较低;中医治疗以内治、外治或内外合治的方法,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在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规范化诊疗等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整理陈海教授运用中医三焦理论治疗小儿鼾症的临证经验。陈教授将小儿鼾症分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调理期。虽分而论之,但总以肺、脾、肾三焦气机不利,而痰湿蕴结为主要病机,施治则注重因人、因地制宜,结合宣教和调护。其临证思路集中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诊治理论。  相似文献   

14.
鼻咽部侧位片在诊断小儿鼾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鼻咽部侧位片对诊断小儿鼾症的价值。方法:对鼾症患儿拍摄鼻咽部侧位X线片,判断增殖体的大小,并与手术进行了比较。结果:通过本组125例资料分析,诊断增殖体重度增大38例,中度增大58例,其中手术18例。X线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准确率95%。结论:鼻咽部侧位片是诊断小儿鼾症准确率高、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更正启事     
正我刊2017年第1期第29页舒维萍《小儿推拿联合核消散治疗小儿鼾症18例》中,1.1一般资料,对照组20例,应为对照组18例。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6.
鼾症,俗称"打鼾",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呼吸障碍类疾病,频繁打鼾会造成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睡眠结构紊乱等一系列生活困扰。通过临床医家对鼾症的认识,进一步了解鼾症的病因病机,同时结合鼾症病案一例分析,为临床诊治带来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6例鼾症患者的针刺治疗疗效。方法:点刺悬雍垂配以针刺百会、四神聪、足三里治疗鼾症患者36例,伴有假球麻痹加翳风、廉泉。结果:痊愈28例,占77.78%;显效6例,占16.67%;有效2例,占5.5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悬雍垂为主治疗鼾症临床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中医又称鼾症,主要表现为打鼾、睡眠片段化、日间乏力、嗜睡等。OSA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着全球约9%~38%的成年人,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手术治疗以及口腔矫治器是目前西医治疗OSA的主要方法,但仍存在依从性较差、疗效不稳定等问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提示中医药治疗对OSA患者具有优良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由于鼾症病因众多、证型复杂、尚无统一认识,而中医治疗也存在规范诊断、疗效评价等问题,因此总结鼾症中医辨证分型,完善中医药对鼾症的诊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OSA的中医源流,整理了鼾症及其并发症的辨证分型,提出以“痰-虚-瘀”为辨证基础,应用祛痰、补虚、理气、化瘀等中医治法,为OSA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5,(5)
目的研究总结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致鼻鼾、睡眠呼吸的临床经验。方法连续治疗30例小儿腺样体肥大致鼻鼾、睡眠呼吸暂停的患儿,运用加味金平饮治疗(方药由炙甘草,杏仁,黄芩,炙枇杷叶,炒葶苈子,百部,法半夏,前胡,茯苓,陈皮等组成),每天煎服2次。结果服药2~4 d,鼻鼾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现象明显好转,增殖体一般在10~15 d萎缩。结论中药加味金平饮为临床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改善鼻鼾、睡眠暂停症状提供多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成人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鼾症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Ⅰ、Ⅱ、Ⅲ、Ⅳ期的睡眠时间较对照组的睡眠时间比例延长,REM睡眠较对照组的睡眠时间比例缩短。治疗组术后睡眠打鼾、鼻堵、鼻塞、呼吸不畅等不良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通过12个月随访,治疗组临床预后疗效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扁桃体切除术治疗鼾症近期与远期疗效良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