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模式在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将2020年6月至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40名护士按照病区分为观察组(一区)及对照组(二区),各20名,观察组采用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落实率、对培训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骨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有助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的落实,护士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护生呼吸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56人按学历层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人。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应用调查问卷对两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结果]培训结束时及1个月后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工作坊教学模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本科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专科组(P0.05)。[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生呼吸机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38名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新入职护士36名设为观察组。两组新入职护士均接受为期两周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岗前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和培训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30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应急技能带教计划;将2016年7月32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理论及操作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妇产科新护士的应急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改革(TCAB)理论在创伤骨科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30名创伤骨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名,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护理教学的模式,观察组应用TCAB理论相结合的骨科专科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培训中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TCAB理论有助于提高创伤骨科护士的专科培训质量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站点式工作坊在急诊科规培护士基础生命支持(BLS)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3月在急诊科进行规培的护士105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老师授课方式,观察组采用站点式工作坊进行BLS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出科前自我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提高临床应急应变能力、处理实际临床问题能力以及对培训模式满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规培护士BLS培训中应用站点式工作坊可以提高其BLS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提高临床应急应变能力以及处理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效果优于传统的带教老师授课方式。  相似文献   

7.
曾玲  张立  王倩 《当代护士》2021,28(10):159-161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N2级护士造口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外科62名N2级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比较两组综合考核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的综合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护士综合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N2级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目的 评价“护理助手”APP结合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士能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8月-10月内科29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工号随机抽样法,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157名护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133名护士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观察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护理人员学习满意度进行评价并比较。 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混合式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护士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法联合同步投影工作坊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护士(以下简称为规培护士)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PVC)维护培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入职的规培护士86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3名和对照组4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现场PPT理论授课+围观式操作示教模式,干预组采用任务驱动法联合同步投影工作坊教学模式。培训结束后采用自制的外周静脉导管维护考核表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包括留置针敷贴的固定及更换、输液接头的消毒、冲封管手法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培训结束时、培训两周后的干预组考核得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考核评价与反馈,任务驱动法联合同步投影工作坊不仅可以激发规培护士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还有效地规范了规培护士外周静脉导管维护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CMC)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感染科轮转的低年资护士96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8人,对照组48人。观察组采用PCMC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法结合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出科考核成绩、护士对培训方法的评价、病人对护士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科考核成绩、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以及病人对护士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CMC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法结合可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培训质量和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斯金纳教学理论运用于肿瘤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对降低置管并发症、改善导管维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科行维护的肿瘤PICC置管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评分变化,并统计两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维护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人际关系、营养、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实施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导管维护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养成健康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白金玉 《妇幼护理》2022,2(14):3356-3358
目的 分析点评训练法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并为岗前操作训练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间入院的新护士 38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新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各 1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实施常规岗前培训联合点评训练。两组培训之后,分析并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 核心能力以及对培训认可度及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多项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 的多项核心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培训工作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之中采取点评训练法可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以及职业核心能力,从而最终提高护士的认可度及 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将92名新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在入职时由相同授课老师进行2周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培训,并在培训结束时对两组新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新护士培训,提高了培训效果和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问题式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PBL)和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对55名专科护士(研究组)采用PBL与LBL双轨教学模式,对同期的52名进修护士(对照组)单纯采用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培训结束后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能力评价以及学员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员入科时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意义(P=0.880;P=0.137);培训后两组学员的各项评价指标均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研究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研究组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PBL、LBL双轨教学优于单纯的LBL教学,值得在专科护士培训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02-2011-01在胸心外科住院,需P1CC导管维护的96例次患者为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内制定的内容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2009-01-2010-01在胸心外科住院,需P1CC导管维护的90例次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比较两组间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高于对照组(0.01<P<0.05),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 临床路径的应用,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监督、调动患者主动参与导管维护的积极性,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先导联合"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培养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方面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56名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学员为对照组,对照组沿用常规教学模式;选取64名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学员为观察组,采用临床先导联合"三明治"教学模式,包括组建教学师资、制订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方案。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急诊专科护士学员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工作核心能力。结果两组急诊专科护士学员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工作核心能力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急诊专科护士学员培训中应用临床先导联合"三明治"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其工作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方小君  )  林彬群  )  朱蔚仪  )  黄敏霞  ) 《护理研究》2013,27(24):2674-2675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呼吸机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将40名护士随机分组,分别作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并比较两组学员考核成绩,调查干预组学员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干预组学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员对教学模式的评价较高。[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呼吸机护理培训中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在护理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和家属的全程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护士维护导管并进行宣教,出院后带管回家;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为PICC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培训后评估患者和家属对PICC导管维护的能力。两组患者出院后每周到当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1次,其余由患者自行护理,护士每周进行电话回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P1CC留置时间及患者电话求助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PICC留置时间较观察组明显缩短(P〈0.01),患者电话求助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全程教育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可以通过提高PICC置管,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改进PICC导管维护流程,为护士提供规范的维护模式,提高服务品质.方法 观察组按照改进后的维护流程内容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比较两组间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进后的导管维护流程,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监督、调动患者主动参与导管维护,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训练在新护士吸痰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0名新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54名,应用情境化培训模式;对照组46名,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考核成绩、对培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护士应用情境模拟方法进行吸痰培训,可提高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培训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新护士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