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泰山黄精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玲  王德才  史仁玖  苗增民  廉立慧 《中草药》2013,44(11):1490-1494
目的 研究泰山黄精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 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黄精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试黄精内生真菌培养物抗耐药菌活性,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从泰山野生黄精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共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7个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镰刀菌属Fusarium sp.,占总菌株的31.3%,其次是不产孢真菌Sterile mycelia (28.1%)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21.9%).各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性,根中内生真菌的分离率最高,茎和叶中次之,果实中最少.共有来自5个属的1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供试菌株有抗菌活性,其中8株具有广谱抗耐药菌活性.对活性最强、抑菌谱最广的不产孢菌株HJG-10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确定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结论 泰山黄精中蕴含着大量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为寻找和开发新型抑菌生物制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广藿香内生真菌类群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藿香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72株内生真菌,根据ITS序列分析鉴定为25属40个种,其中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镰刀菌属Fusarium为优势种群;广藿香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以茎中内生真菌的分布最多,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8%;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共有15个属3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供试菌具有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藿香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部分菌株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槟榔根、叶和果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对其多样性分析。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采用ITS序列分析鉴定内生真菌菌属。结果:从槟榔的根、叶和果中分离获得53株内生真菌,并鉴定为9个属,分别为曲霉属Aspergillu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镰刀菌属Fusarium、毛双孢属Lasiodiplodia、Meyerozyma sp.、青霉属Penicillium、拟茎点霉属Phomopsis、Pleosporales sp.、木霉属Trichoderma;其中优势菌属为木霉属Trichoderma;叶部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1.11)要高于根(0.87)和果(0.87);叶(0.57)比根(0.41)和果(0.41)的均匀度高;且槟榔根与叶、根与果、果与叶之间的内生真菌相似程度较高。结论:槟榔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将为槟榔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活性研究及新化合物的开发和挖掘,进而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三尖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方法:用组织培养方法从野生三尖杉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做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分别从三尖杉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30株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显示,有20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靶标菌有抑制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66.7%,其中菌株CFEF013对所有靶标菌均有抑制作用;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7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镰孢菌属Fusarium 4株,壳囊孢属Cytospora 1株,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1株,毛霉菌属Mucor 1株。结论:药用植物三尖杉内生真菌种类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檀香内生真菌分布特点及其在抗菌物质开发和檀香快速栽培研究中的潜在应用,该研究对檀香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与促生特性进行了研究。檀香内生真菌分离及类群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325株檀香内生真菌(其中来自根86株,茎105株,叶134株)隶属于16个属;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离率与定殖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茎、根;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茎和叶,不同部位优势内生真菌类群存在较大的差异:根部为镰刀菌属(Fusarium,占50.00%)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10.47%),茎部为链格孢属(占58.11%)和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占20.00%),而叶部是盘长孢属(Pantoea),占74.63%。40株代表性檀香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分析结果显示:90%内生真菌至少对其中1种测试菌表现出抑制活性,其对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伤寒沙门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分别占总数的45.0%,30%,47.5%,55%,72.5%,62.5%。对它们的促生特性进行分析,筛选到5株具溶磷活性的内生真菌,8株可分泌IAA的内生真菌,以及4株可产铁载体的内生真菌,其中内生真菌Monilia sp.TXRF45既具溶磷活性、又能产生IAA和铁载体。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檀香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且其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部分菌株具有较好的抗菌和促生活性,它们在抗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和快速栽培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檀香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抗菌与促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檀香内生真菌分布特点及其在抗菌物质开发和檀香快速栽培研究中的潜在应用,该研究对檀香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与促生特性进行了研究。檀香内生真菌分离及类群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325株檀香内生真菌(其中来自根86株,茎105株,叶134株)隶属于16个属;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离率与定殖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茎、根;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茎和叶,不同部位优势内生真菌类群存在较大的差异:根部为镰刀菌属(Fusarium,占50.00%)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10.47%),茎部为链格孢属(占58.11%)和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占20.00%),而叶部是盘长孢属(Pantoea),占74.63%。40株代表性檀香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分析结果显示:90%内生真菌至少对其中1种测试菌表现出抑制活性,其对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伤寒沙门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分别占总数的45.0%,30%,47.5%,55%,72.5%,62.5%。对它们的促生特性进行分析,筛选到5株具溶磷活性的内生真菌,8株可分泌IAA的内生真菌,以及4株可产铁载体的内生真菌,其中内生真菌Monilia sp.TXRF45既具溶磷活性、又能产生IAA和铁载体。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檀香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且其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部分菌株具有较好的抗菌和促生活性,它们在抗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和快速栽培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毕江涛  何萍  吕雯  关晓庆  贺达汉 《中草药》2013,44(12):1667-1672
目的 探明桃儿七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桃儿七根、茎、叶中分离出49株内生真菌,根部最多,22株,其次为茎部,18株,叶部最少,9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3个科,9个属,梭孢霉属为优势菌属;有22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4.8%,有8株菌对2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6.3%,有3株菌对4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内生真菌分别对2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桃儿七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外源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曲霉属、单孢枝霉属、梭孢霉属,其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和果实中分离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从杜仲叶片和果实中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考察这些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通过HPLC法考察其具有代谢产生杜仲有效活性成分的能力。对具有良好抑菌效果和能够代谢杜仲活性成分的内生真菌进行ITS序列测定,鉴定其归属。结果从健康叶片和果实中分离到52株内生真菌,其中2个菌株的提取液中含有绿原酸,11个菌株至少对4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29号菌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对芽孢杆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抑制率高达82.6%。通过与Gen Bank数据比对,这些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黑孢属Niqrospora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结论从杜仲叶和果实中分离到11株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这些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可用于生物制药和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明濒危药用植物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南方山荷叶根、茎、叶中分离出11株内生真菌,茎部和叶部最多,其次为根部;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2个科,5个属,束丝菌属为优势菌属;在分离菌株中,有5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5.5%;有2株菌对2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8.2%;有1株菌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有2株内生真菌均对1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束丝菌属、曲霉属和短链霉属.  相似文献   

10.
泰山产丹参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泰山产的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根、茎、叶和花组织中分离到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微生物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鉴定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并分析其生物多样性。结果从泰山野生紫花丹参、栽培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根、茎、叶和花中共分离出53株内生真菌,分属于9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总菌株的43.4%;其次是Leptodontidium sp(13.2%)和镰刀菌属(Fusarium)(11.3%)。各组织获得菌株数量比例最大的分别为野生紫花丹参根和茎部(15.38%)以及栽培白花丹参根部(13.46%)。泰山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根、茎和花中分离到的菌株类群和数量明显多于叶。有的内生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宿主或组织专一性。结论泰山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间以及丹参不同组织内生真菌在数量和种群组成上均存在差异,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可作为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葛飞  唐尧  龚倩  马琪森  杨良军 《中草药》2016,47(9):1554-1559
目的比较银杏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并对其抗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银杏叶、枝条、果实等组织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和根霉为抑菌指示菌,采用滤纸片和平板孔阱扩散法,对40株银杏内生真菌发酵液抗菌活性进行初筛和复筛;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型HPLC、薄层色谱(TLC)和HPLC-MS等方法,对抗菌活性较高的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YXY009菌株的抗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40株银杏内生真菌中,18株为不产孢真菌;产孢真菌中,青霉属和曲霉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总菌数的17.5%和15.0%;YXY009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对酿酒酵母和根霉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2.35±1.32)和(23.60±0.83)mm;从YXY009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有效成分,初步鉴定为毛果杨苷。结论首次从银杏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出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化合物毛果杨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可培养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多样性差异及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3种栽培模式(石壁附生、断木附生、大棚种植)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分析其菌群结构与分布规律。结果 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023株,划分为152个形态型,经分子鉴定后确定为29个分类单元,归属到真菌界2个门3个纲11个目15个科18个属;不同栽培模式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耙齿菌属Irpex、隔孢伏革菌属Peniophora为3种栽培模式共有属;石壁附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最高,断木附生次之,大棚种植最低。茎鲜质量、生物量与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隔孢伏革菌属Peniophora s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Hypoxylon sp.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丰富了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资源,为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研...  相似文献   

13.
三尖杉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离和鉴定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以期获得活性较好的菌株,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三尖杉内生真菌;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以6种细菌为测试菌,选用菌饼法和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研究。 结果 从三尖杉的茎、叶、种皮中共分离出6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其中产孢的52株初步鉴定属于3目,5科,9属。抗菌实验表明,有50株内生真菌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81.97%。40株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65.57%。 结论 三尖杉内生真菌丰富多样,其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14.
滇南黄草乌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滇南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mianumKom.植物的根和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同时采用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从滇南黄草乌植物中分离获得37株内生真菌,其中14株内生真菌有抗菌活性,占菌株数的37.84%;镰孢霉属(Fusarmm)是抗菌活性菌株的优势种属;青霉属(Penicinium)的抗菌活性高且抗菌谱广。结论滇南黄草乌植物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15.
桃儿七地下茎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甘肃兴隆山桃儿七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为鬼臼毒素的获取方式提供新途径,保护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一株桃儿七地下茎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常规的形态学方法对重复出现的4株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本研究采用组织块内生菌分离方法分离纯化了20株内生真菌,鉴定的4株菌分别是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Eucasphaeria capensis,布氏白僵菌Beauvetia brongniaritii和镰孢菌Fusarium sp.。结论: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与桃儿七的生境有关,甘肃兴隆山桃儿七内生真菌优势属为Aspergillus,Eucasphaeria,Beauvetia和Fusariu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车前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 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 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车前根茎叶组织器官中分离出13 株内生真菌,以茎部最多,叶部次之,根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归于2 个目,2 个科,5 个属;其中有11 株菌对1 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84.6%,6 株内生真菌对1 种或多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6.2%;3 株活性菌株PAEFS001、PAEFS007、PAEFS008 分别对5 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菌株PAEFS001 属于束丝菌属,菌株PAEFS007 和PAEFS008 同属于曲霉属;1 株活性菌株PAEFS003 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 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属于梭孢霉属;药用植物车前内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结论:从药用植物车前内生真菌寻找新的抑菌活性物质是可行的,通过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对提高药用植物车前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婷  王梦迪  黄情儿  朱波  秦路平 《中草药》2023,54(16):5372-5378
目的 明确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不同组织器官中内生真菌菌群结构与多样性。方法 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延胡索块茎、叶、茎、根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结果 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161株,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划分成106个形态型,分子鉴定为57个分类单元,归属到41个属,其中木霉属Trichoderma、毛链孢属Monilochaetes为块茎的专有属,腐霉属Pythium、白僵菌属Beauveria为叶的专有属,亚球壳属Sphaerulina、核瑚菌属Typhula为茎的专有属,小囊菌属Microascus为根的专有属;相似性分析表明,延胡索不同组织器官内生真菌组成结构上存在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指数分析显示延胡索根和茎中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均显著高于块茎和叶。结论 延胡索组织器官中内生真菌资源丰富,为延胡索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华泽兰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其ITS(5.8S)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内生真菌,KB纸片法和MTT法分别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和体外抗肿瘤实验,PCR法分析和检测内生真菌PKS和NRPS基因。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株内生真菌,分别鉴定为禾谷镰刀菌、间座壳属、链格孢属、层生镰刀菌、葡萄座腔菌属小新壳梭孢、细极链格孢、首都叶点霉。菌株EC102、EC103、EC107、EC108、EC1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面包酵母都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EC102、EC107、EC108、EC109对人乳腺癌细胞株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从华泽兰内生菌株中发现4个NRPS基因片段和1个PKS基因片段。结论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具有潜在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且能产生NRPS基因和PKS基因。  相似文献   

19.
3种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盛  邢珂  吴少华  张琦  陈有为 《中草药》2006,37(6):917-921
目的从墨西哥仙人掌、元江仙人掌、绿仙人掌的肉质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及活性筛选。方法选择30种病原微生物作为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3种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出111株内生真菌,其中49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来自墨西哥仙人掌、元江仙人掌、绿仙人掌的抗菌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48.4%、42.9%及42.3%,其中平板抑菌直径大于15mm的高抗菌株有20株。抗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于青霉属、曲霉属等19个属中。结论首次从仙人掌中分离和鉴定出111株内生真菌,仙人掌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20.
川麦冬内生真菌分离和鉴定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雷  潘峰  杨远兵  姜立春  邓伶  邓珍  刘群 《中草药》2016,47(8):1382-1391
目的深入研究川麦冬内生真菌分布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并考察其抑菌活性。方法分别对野生川麦冬和大田栽培川麦冬的根部和叶部利用组织块法分别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和ITS序列聚类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所得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利用菌饼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从川麦冬中共分离得到27株内生真菌,其中野生麦冬内生真菌(22株)明显较大田栽培麦冬内生真菌(5株)丰富,根部内生真菌(17株)明显较叶部内生真菌(10株)丰富。此外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麦冬优势菌属,且镰刀菌属有根部专一定植特性,曲霉菌属却广泛分布于根部和叶部。同时,40%的麦冬内生真菌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抑制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抑制菌株较少。结论川麦冬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并且其内生真菌分布具有明显的环境和部位特异性。所分离的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H5、031p和H8 3株菌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