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1]静脉性尿路造影肾盂、肾盏有充盈缺损的病因,哪个是错误的: A、肾腺瘤;B移行细胞癌;c肾细胞癌;D霉菌球体;Wilms瘤。[问题2]肾脏声象图所见,哪条是对的:  相似文献   

2.
螺旋CT扫描在肾脏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旨在提高对肾脏肿瘤性病灶的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资料证实的肾脏肿瘤性病灶28例,其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肾癌14例,肾盂癌2例,肾脏转移瘤2例.结果肾癌CT表现为肾实质圆形或不规则状肿块,注射造影剂后增强明显,肾盂癌CT表现为肾盂或集合系统圆形或不规则肿块;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扫描均发现病灶内含脂肪成分;肾脏转移瘤CT表现为肾实质内低密度影,有明确其他部位肿瘤病史.结论 CT在肾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是有价值的常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良 《上海医学影像》2008,17(2):123-1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肾肿块声像图和彩色血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透明细胞肾癌18例;嫌色肾细胞癌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肾盂移行细胞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出血性肾囊肿1例;均有手术及病理结果。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各种肾肿瘤的声像图和血供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囊性肾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景  丁华野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3):214-216,I056
肾脏是囊性病变好发器官 (包括先天性和肿瘤性病变 )(表 1)。多囊性肾细胞癌、多囊性肾瘤、部分分化性囊性肾母细胞瘤和肾盂囊性错构瘤是肾脏少见的以弥漫囊性改变为特点的肿瘤性病变。这 4种肿瘤临床都表现为良性过程或只有局部恶性潜能。影像学检查非常类似 ,容易误诊。本文主要对上述 4种肿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论述。表 1 肾囊性病变先天性发育异常先天性肾盂积水先天梗阻性微小囊性肾发育不良囊性发育不良多囊肾 (成人型 ,婴儿型 )髓质海绵肾幼年肾单位肾结核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良性肿瘤多囊性肾瘤肾盂囊性错构瘤低度恶性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点,以提高肾盂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38例经彩超检查诊断并经手术证实为肾盂癌患者,总结其超声检查方法并对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人工充盈肾盂,变换体位。3d内复查的超声检查方法,肾盂内结构显示清晰,38例肾盂癌患者声像图均表现为肾窦内异常回声团块,患侧肾盂、肾盏扩张、积水,透声差。其中4例可见同侧输尿管或/及膀胱内低回声及中等回声团块,1例见肾门处肿大淋巴结。结论改进肾盂癌的检查方法并掌握声像图的特点,可明显提高肾盂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声像图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18例中超声诊断15例,误诊3例,诊断正确率83.33%.其中透明细胞癌囊性变7例,囊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5例,多房性肾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囊性壁上见透明细胞癌1例,肾母细胞瘤1例.结论 囊性肾细胞癌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了解其声像图特点能明显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术前对肾细胞癌(RCC)的定性诊断、肿瘤分期、肾血流及肿瘤血管生成的评估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肾细胞癌、18例肾盂癌、8例肾错构瘤患者行MSCT靶平面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经过灌注软件处理分析,获得正常肾皮质及肾肿瘤组织的伪彩色血流灌注参数图,在瘤体、瘤旁及对侧正常肾皮质分别选取感兴趣区域并记录、分析相应各项参数值及时间-密度曲线,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结果:①各级别肾癌间及肾癌与正常肾皮质的血流量、血容量及增强峰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肾癌血流量、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及增强峰值均高于肾盂癌,以II、III级尤为明显;③肾癌峰值时间早于正常肾皮质,亦早于肾盂癌及肾错构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④II、III级肾癌MTT值明显小于正常肾皮质,肾癌、肾盂癌及肾错构瘤间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⑤肾癌灌注值显著高于肾盂癌及肾错构瘤。结论:肾癌MSCT灌注成像有一定的特点,在肾癌的术前定性诊断、肿瘤分期、肾血流及肿瘤血管生成的无创评估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肾盂占位性病变发病率远较肾实质占位性病变为低,约占肾肿瘤的5%~28%。2003~2006年间,我院收治肾盂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5例,经手术证实肾盂癌4例,肾盂结节性淀粉样变性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4~63岁,平均年龄52岁。以上病人术前均经超声及肾盂造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仪器与方法:采用东软N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检查,常规用二维超声探查双肾、双侧输尿管情况,观察并记录病变部位、大小、回声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显像系统对病变部位进行观察。2结果5例患者手术后病理诊断:肾盂癌4例,肾盂结节性淀粉样变性1例。肾盂肿瘤的声像图特征:肾盂肿瘤达到足够大(直径1cm)时,肾窦出现分离。肿瘤愈大,显示愈清楚。小于1cm的肿瘤,不易被检出。肾盂肿瘤合并肾积水者,容易显示肿瘤,有利于超声诊断。但对于小的平坦浸润型肿瘤也会漏诊。一般来说,彩色血流图对肾盂肿瘤的诊断帮助不大,彩色血流很少或不进入肿瘤。本组5例中1例肾盂淀粉样变的低回声区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另4例肾盂癌的低回声区内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3讨论临床上把无痛...  相似文献   

9.
21例肾盂癌的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洪海 《临床荟萃》2001,16(1):32-33
1990年6月至1999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肾盂癌21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前患者分别进行1~2次超声检查,现将21例肾盂癌的声像图作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出肾盂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要点。1 资料与方法21例肾盂癌,男16例,女5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8.1岁。临床表现肉眼血尿18例,腰痛无肉眼血尿3例。病史3天至6个月。超声仪器为阿洛卡620型和1200型,凸阵探头,频率3.5MHz。经肋胁、腹壁或腰背部行肾脏冠状、矢状及横切面扫查,于耻骨联合上下腹壁横切、纵切进行膀胱扫查。2 结 果21例肾盂癌,超声作出肾盂癌定性诊断14例(66.67%),提示肾内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结石合并肾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1例术前IVU、B超及CT均提示肾盂癌,另6例IVU及B超均未发现肾盂癌,其中2例经术前CT检查发现肾盂内肿瘤性占位;2例PCNL术后因出血行CT检查发现肾盂肿物;1例PCNL术中发现肾盂肿物,后病理证实为肾盂癌;1例由肾切除术后病理证实。7例均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例因肾盂癌在皮肤切口处种植,后转移至全身多处,6个月后死亡。余6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肾盂癌复发或转移。结论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断较困难,应联合影像学、病理活检等对其筛查,以期尽早明确诊断。当作出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断后,应放弃对结石的治疗,尽快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  相似文献   

11.
肾肿瘤的超声造影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各种不同肾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124例肾肿瘤(平均直径3.4cm),应用超声造影观察肿块回声增强时间和造影剂消退时间(皮质相与延迟相),观察肿块的假包膜(与二维声像图对比),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98例,移行细胞癌5例,肾盂鳞癌6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肾盂上皮细胞癌1例,肾母细胞瘤5例,嗜酸细胞瘤2例(潜在恶性)。透明细胞癌98中超声造影有58例出现假包膜(58/98,73.3%),而二维声像图显示假包膜31例(31/98,17%);造影剂呈快进快退76例,快进慢退11例,慢进慢退7例,肿块局部回声增强4例。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回声增强程度明显低于肾细胞癌。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鉴别肾肿瘤,有助于显示出肾细胞癌的假包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364例患者的超声检查,发现肾发育异常患者65例。其中肾囊肿55例(另述),对发现的7例弧立肾(占肾发育异常的10.77%),重复肾、肾发育不全、异位肾各1例(各占1.54%)分别进行了X线CT、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平片及同位素扫描检查。本文对其影象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本组7例弧立肾的声象图结构正常,但体积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1例并发阴道纵隔,单颈双子宫,符合文献所描述。重复肾的声象图外形增大,肾窦部为两个不相连接的强回声,中上极见1.4cm的局限性肾盂分离,膀胱内见直径  相似文献   

13.
肾脏肿瘤的MRI诊断(附2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收集了23例共24个肾脏良恶性肿瘤的MRI检查资料,分析肾脏肿瘤的MRI表现及MRI对肾脏肿瘤的诊断价值。1材料和方法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1~79岁,其中肾细胞癌13例,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62岁,其余为肾盂移行细胞癌3例,肾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肾盂造影在肾脏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肾实质占位病变,包括肾癌14例,肾转移瘤1例,肾囊肿5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注射造影剂80~100 ml后行肾脏及上段输尿管常规双期扫描,延迟4~15分钟后行肾盂期扫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行VR、MPR、MIP及VE重组.结果所有病例肾盂肾盏及上段输尿管显影良好,在直接显示病灶同时可清晰观察肾盂及肾盏受压、破坏等变化.22 例病变中压迫肾盂肾盏,造成局部变形、近端积水20 例;同时伴有侵犯肾盂肾盏引起局部破坏 9 例.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肾盂造影在肾占位病变诊断中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声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肿瘤多数为恶性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在原发性肾恶性肿瘤中一般统计肾癌占 85 % ,肾盂癌 7%~ 8% ,肾母细胞癌 5 %~ 6 % ,肉瘤 3 % [1] 。其他较少见肾肿瘤包括肾腺瘤、后肾瘤等。德国 40岁以上人群中肾癌检出率为 0 .13 % [2 ] ,在西方人群中发生率呈增长趋势。儿童中肾原发肿瘤以肾母细胞瘤 (Wilms瘤 )最常见 ,少见的肿瘤有肾胚胎瘤、杆状细胞恶性瘤、透明细胞癌、先天性中胚层肾瘤和多灶性囊性肾瘤[3]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亦常累及肾脏[4 ] 。肾继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多见 ,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转…  相似文献   

16.
肾错构瘤是肾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但生长在肾盂处的非典型错构瘤因其影像表现酷似肾盂癌,则与之难以鉴别。本文就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肾盂癌的肾错构瘤病例临床分析如下。患者,男,46岁,因"间断左侧腰部隐痛4月余"入院。  相似文献   

17.
应用B型超声显像技术诊断肾脏肿瘤,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医学文献中屡有报道,B超对肾肿瘤的定位判断和良恶性的鉴别,有一定的规律性。B超与肾脏造影、CT检查,同位素肾图扫描密切配合,能提高肾肿瘤的确诊率。为了探讨B超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和产生声象图的病理组织学基础,现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0例肾肿瘤,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肾盂肿瘤常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临床以逆行上皮细胞癌最为多见,声像图以肾盂积水、肾盂内壁改变和肾盂内实质团块及肾门周围淋巴结肿大为基本表现。我们通过资料回顾总结,发现有6例团块型肾盂肿瘤,均无肾盂积水及肾门淋巴结肿大。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无功能肾的超声断层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经手术等方法证实的123例145个无功能肾的超声结果,讨论无功能肾的超声鉴别方法并分析8例9个肾脏漏诊、误诊原因。 145个无功能肾最后原因包括:肾积水43.4%(63/145);结核肾脓肿29%(42/145);肾癌8.3%(12/145),多囊肾5.5%(8/145);肾盂癌4.8%(7/145);肾发育不全4.1%(6/145);肾缺如3.5%(5/145);以及肾囊肿和肾盂内陈旧性血块各一例。超声诊断与最后诊断符合率为93.8%(136/145),漏诊及误诊6.2%(9/145)。误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病变过小不易分辨,包括3例肾脏发育不全和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肿物的漏诊;②超声不具特异性。肾积水伴肾结石2例诊为多囊肾和脓肾;③早期应用复合扫描方法及经验不足:一例肾盂内陈旧性血块诊为肾肿瘤,1例肾腺癌伴移行细胞癌诊为脓肾。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盂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肾盂癌的超声诊断特点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盂癌患者 2 2例 ,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大部分肾盂癌患者有肾脏肿大 ,肾盂积水 ,肾盂包块典型声像图表现。结论 在肾盂积水条件下 ,超声诊断小肾盂肿瘤 (d <2cm)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