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游离空肠移植术,修复2例食管癌术后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瘘患者获得成功。根据吻合口瘘的具体情况,对吻合口小部分脱裂者,宜采用补片形式;对吻合口大部分脱裂、连接处范围很小者,先切断连接处,再进行空肠段移植。吻接血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再次手术的方式.方法对15例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空肠Roux-Y吻合4例,空肠代食管6例,结肠代食管胸顶吻合2例,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3例.结果胸腔内吻合12例无吻合口漏;颈部吻合3例,1例吻合口漏.无住院死亡病人.结论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再次手术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消化道重建术,食管空肠Roux-Y吻合、空肠代食管和结肠代食管是重建消化道的重要方式,上段食管癌可以行结肠代食管术,以颈部吻合为佳.  相似文献   

3.
胃手术后食管癌的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再次手术的方式。方法 对15例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空肠Roux—Y吻合4例,空肠代食管6例,结肠代食管胸顶吻合2例,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3例。结果 胸腔内吻合12例无吻合口漏;颈部吻合3例,1例吻合口漏。无住院死亡病人。结论 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再次手术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消化道重建术,食管空肠Roux—Y吻合、空肠代食管和结肠代食管是重建消化道的重要方式,上段食管癌可以行结肠代食管术,以颈部吻合为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代食管术)并发胸胃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胸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瘘口直径小于1 cm,行瘘口修补术;术后行空肠营养,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随访6个月~3年,均可正常饮食;1例进食后不能平卧,口服吗丁啉后症状缓解。结论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发生胸胃瘘症状和治疗与吻合口瘘相似,手术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5.
游离空肠移植术可以解决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一些棘手和困难的并发症,但手术技术难度要求较大,操作要求十分细致。作者报道我院二年来,采用游离空肠移植修复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瘘2例,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和狭窄各1例,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残胃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案,主要是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的研究.方法 30例根治手术中,有14例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均经左第七肋问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其中7例充分游离胃小弯侧及前次手术的吻合口而保留胃底血管,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4例为保留结肠中动脉的结肠代食管术;3例为单纯游离胃底保留前次手术未切断的胃左动脉主干直接行食管残胃胃底吻合.16例食管中上段癌均行结肠代食管术,其中6例为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日入路结肠代食管术,左胸顶吻合4例,颈吻合3例,3例为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结肠进胸的入路均为胸骨后.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颈部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愈合.结论 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具有多样性,其中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行弓下吻合的除了结肠代食管外,其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且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而残胃并存食管中上段癌由于食管切除较长,吻合住置较高仍以结肠代食管为最主要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疾病行食管切除或转流吻合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出血、溃疡穿破,狭窄或返流性食管炎,而其最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为吻合口瘘,为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不同作者报告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不一;国外统计发生率为3.3%~27.6%;国内数千例以上大宗病例分析报道为2.3%~6.1%,吻合口瘘占全部术后死亡原因的28.4%。食管结肠吻合者瘘发生最多,次为空肠吻合,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最少。食管上段癌及颈部吻合术的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中、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及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几倍,但胸内吻合口痿的后果远比颈部吻合口瘘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研究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本组9例,其中食管癌5例,贲门癌4例。颈部吻合口瘘l例,主动脉弓上吻合瘘4例,主动脉弓下吻合瘘4例。l例行二次开胸间置空肠食管空肠吻合和空肠胃吻合。7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加鼻饲治疗。l例颈部吻合口瘘经换药治愈。结果 治愈6例,死亡3例。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术前准备不充分;②吻合技术欠熟练;②吻合口血运不良;①胸腔积液浸泡吻合口感染。故应作好术前准备,改进吻合技术,充分引流积液,建立肠道营养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方法: 40例根治手术中,有16例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均经左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其中9例充分游离胃小弯侧及前次手术的吻合口而保留胃底血管,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4例为保留结肠中动脉的结肠代食管术;3例为单纯游离胃底保留前次手术未切断的胃左动脉主干直接行食管残胃胃底吻合。24例食管中上段癌均行结肠代食管术,其中19例为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术,左胸顶吻合11例,颈吻合8例,5例为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结肠进胸的入路均为胸骨后。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颈部吻合口瘘3例,经保守治疗愈合。结论: 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具有多样性,其中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行弓下吻合的除了结肠代食管外,其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且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而残胃并存食管中上段癌由于食管切除较长,吻合位置较高仍以结肠代食管为最主要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本组9例,其中食管癌5例,贲门癌4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主动脉弓上吻合瘘4例,主动脉弓下吻合瘘4例.1例行二次开胸间置空肠食管空肠吻合和空肠胃吻合.7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加鼻饲治疗.1例颈部吻合口瘘经换药治愈.结果治愈6例,死亡3例.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术前准备不充分;②吻合技术欠熟练;③吻合口血运不良;④胸腔积液浸泡吻合口感染.故应作好术前准备,改进吻合技术,充分引流积液,建立肠道营养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术式。方法 29例残胃贲门癌患者中,26例施行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3例行贲门肿瘤切除,余胃食管吻合。13例残胃食管癌患者中,8例采用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行结肠代食管术;3例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1例利用胃左及部分胃短动脉供血,行食管残胃直接吻合;1例以胃空肠吻合的侧支循环作为血供,将残胃全部游离后作弓上食管残胃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颈部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愈合。结论对残胃贲门癌患者行全胃及吻合口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为首选;对残胃食管癌治疗采用结肠代食管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0a 间收治食管化学性烧伤52 例治疗经验。方法:食管烧伤原因均为强酸强碱。本组年龄最大52岁,最小年龄18个月。全胃代食管术23例;结肠代食管术18例;空肠代食管术6例;食管扩张治愈5例。结果:胃代食管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结肠代食管术后并发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3例。术后并发症占15.39%,全组无死亡。结论:狭窄形成后,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预置食管床引流管治疗胃食管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预防胃食道胸内吻合口瘘的新方法及食管床引流在吻合口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7年8月~2007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患者846例,预置食管床引流管431例,其中未预置食管床引流管415例。食道、贲门癌切除后胃代食管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胸顶或颈部吻合。吻合完成后将胸胃向上悬吊3~4cm,在吻合口下方1~1.5cm放置乳胶引流管沿食道床向下从前胸壁引出,严密关闭左侧纵膈胸膜。结果846例患者中,预置食管床引流管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8例(18/431),未预置食管床引流管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5例(15/415),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置食道床引流管而发生吻合口瘘的18例患者。未预置食管床引流管发生吻合口瘘的15例患者。其中2例行二次开胸放置食管床引流管而治愈。两组最高体温及白细胞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置食管床引流管不能对吻合口瘘的发生起预防作用,但重要的是可以明显减轻吻合口瘘引发的胸腔感染所致的高热、呼吸困难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吻合口瘘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0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期间我们共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上、中段癌切除 ,食管重建颈部吻合术 2 87例 ,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 6 2例 ,发生率2 1.5 % ,本文对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 2 87例中 ,男 196例 ,女 91例 ,年龄 4 3岁~ 73岁 ,食管上段癌 4 7例 ,中段 2 4 0例。手术方式均采用左颈、右胸前外侧、上腹正中切口。胃代食管2 84例 ,结肠代食管 3例 ;根治性切除术 2 31例 ,姑息性手术 5 6例 ;2 87例中有淋巴转移者 12 5例 ,转移率 4 3.5 %。术后并发吻合口瘘 6 2例 ,发生率2 1.5 % ,其中 5 …  相似文献   

15.
食管手术后吻合口瘘6例,2例发生于食管、胃颈部吻合;1例发生于食管、结肠颈部吻合;1例发生于食管、胃弓上吻合;1例发生于食管、胃弓下吻合;1例发生于食管空肠弓下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3~9d。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发生食管癌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16例曾经做过上腹部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胃代食管4例,空肠代食管胸内吻合2例.经左颈、右胸、上腹三切口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7例.经上腹左胸结肠代食管胸内吻合3例,均采用手工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并发症为颈部吻合口瘘2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3/16).结论术前详细了解病情,设计手术方案,根据术中腹腔粘连情况,选择适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因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再次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86例按肿瘤部位浸润范围归纳为 6类 ,施行不同手术方式。①残胃部癌 13例 ,9例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②残胃贲门部癌 4 6例 ,3 8例施行了全胃贲门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③贲门部癌 8例 ,直径小于 3cm ,施行贲门部食管胃局部切除、食管残胃胸内吻合 ;④食管下段部癌 11例 ,施行食管下段及胃贲门部切除、空肠或结肠代食管术 ;⑤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部癌 7例 ,5例施行了全食管切除、结肠代食管术 ;⑥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襻式吻合术后食管中段部癌 1例 ,施行食管大部切除 ,倒转近端空肠襻代食管 ,食管空肠弓上吻合、空肠空肠吻合。结果  72例再次手术切除了肿瘤 ,手术切除率 83 .7%。术后 2例分别死于结肠坏死和呼吸衰竭。术后吻合口瘘 3例 ,吻合口狭窄 6例 ,切口感染 7例 ,脓胸 3例 ,膈下感染 3例 ,剖胸止血 1例 ,结肠坏死 1例。随访 1989~ 1999年 5 5例切除病人 ,术后平均寿命超过 2年。结论 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仍应采用积极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选用合适手术方式 ,注重手术质量 ,是提高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横结肠代食管重建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137例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患者中112例采用横结肠代食管、保留结肠左动脉升支、胸骨后顺蠕动吻合,其中横结肠咽腔吻合34例,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78例;25例采用胸骨后胃咽腔或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11例,气管切开4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食管化学烧伤后应积极采取食管重建术,采取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术,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或结肠咽腔吻合都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夏时苍  权大荣 《四川医学》2001,22(2):196-197
我院自 1995~ 1998年 ,对食管癌术后 2例胸胃瘘 ,采用低位肠胃闭式引流 ,行胃肠减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见表 1。表 1  2例食管中段癌、食管胃胸顶吻合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术后胸胃瘘时间部位程度瘘至空肠造瘘时间(天 )空肠造瘘前引流量空肠造瘘后引流量胸腔闭式引流肠胃闭式引流胸腔式引流肠胃闭式引流61岁 男 4天吻合口 吻合口4/5周径 91 1 .1 5升 /9天平均 1 .2 3升 /天2 .1 2升 /9天平均 0 .2 4升 /天3.2 61升 /2 4天平均 0 .1 4升 /天30 .2 8升 /48天平均 0 .63升 /天48岁 男 1 0天缝合口 缝合口1…  相似文献   

20.
1982~1991年我科共收治食管癌和贲门癌93例,其中肿瘤切除59例,切除率为63.4%;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经过治疗生存5例,死亡3例。手术类型:59例中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和空肠代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各1例,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9例,弓下吻合48例,均采用“套叠式”吻合法。前5年手术切除2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