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探讨血清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VMC组31例,疑似VMC组30例及非心脏疾病的患儿对照组23例测定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并将3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CM组cTnI、CK、CK-MB均明显高于疑似VMC组、对照组的cTnI均正常。结论:血清的cTnI早期诊断小儿VMC较CK-MB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血清肌钙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cTnT)与肌酸肌酶(CK)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5例心绞痛(AP)疑有微小心肌损伤(MMD)患者以及38例健康(HP)人进行心脏肌钙蛋白T(cTnT)测定,同时作CK和CK-MB两项酶学指标相比较。结果:AMI组,cTnT、CK及CK-MB三者之间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别(异常率97%~100%);而AP组,cTnT的异常率为35.5%,明显高于CK异常率的8.9%和CK-MB异常率的13.3%。与健康组相比,AP组的cTnT测定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结论:对于不同程度的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诊断,cTnT较CK及CK-MB,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分析对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心肌梗塞(急性50例,陈旧性30例)、100例心脏手术、6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清cTnT、cTnI、CK-MB和CK,并加以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脏手术病人血清cTnT、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CK、CK-MB的升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3h内、5d后cT nT、cTn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K-MB和CK.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分别为86.2%、90.9%、54.6%、64.8%,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2.3%、75.4%.结论与CK、CK-MB相比,血清cTnT、cTnI能更确切地反应心肌损伤程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应当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分析对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心肌梗塞(急性50例,陈旧性30例)、100例心脏手术、6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清cTnT、cTnI、CK-MB和CK,并加以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脏手术病人血清cTnT、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CK、CK-MB的升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3h内、5d后cT nT、cTn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K-MB和CK.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分别为86.2%、90.9%、54.6%、64.8%,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2.3%、75.4%.结论与CK、CK-MB相比,血清cTnT、cTnI能更确切地反应心肌损伤程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应当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5.
翁陈华  林明祥 《广东医学》2005,26(7):931-93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毛细支气管炎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电发光分析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其中轻症组28例,重症组(毛支炎合并心衰)22例,并以48例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组。结果重症组血清cTnT浓度明显高于轻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且重症组cTnT敏感性为86%较CK-MB61%高(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心衰患儿可发生心肌损害,cTnT可反映其心肌损害,cTnT在敏感性及特异性上优于CK-MB。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2例疑似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别于入院时即发病(4.5±3.8)d,抽取周围静脉血同时测定cTnT和CK-MB水平,观察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这两项指标的阳性率。结果 cTnT和CK-MB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就诊时的阳性率分别为94.3%、95.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T检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特异性(92.2%)优于CK-MB(71.4%),其敏感性(94.3%)低于CK-MB(95.5%)。结论在诊断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时,cTnT检测方便、快速,特异性高,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具有很好的价值,联合检测cTnT及CK-MB,可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0例不同心功能级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血清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根据cTnT是否阳性分组,比较其住院期间的心脏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反复或加重、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心功能Ⅱ级者CK(89.1±13.6)mmol/L,CK-MB(7.9±1.4)mmol/L,cTnT阳性0例;心功能Ⅲ级者CK(88.2±13.4)mmol/L,CK-MB(7.5±1.8)mmol/L,cTnT阳性4例;心功能Ⅳ级者CK-MB(8.0±1.6)mmol/L,CK(93.3±14.2)mmol/L,cTnT阳性14例.cTnT阳性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6例(33.3%),心力衰竭反复或加重8例(44.4%),死亡3例(16.7%);cTnT阴性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1例(2.4%),心力衰竭反复或加重2例(4.8%),死亡1例(2.4%).cTnT阳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cTnT阴性组(P<0.05).结论 cTnT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对判断估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CK、CK-MB、LDH、AS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检测158例急性突发性胸痛、胸闷患者及健康体检组51例血清cTnT和心肌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cTnT阳性率高于心肌酶,随着cTnT的浓度增高,CK-MB的敏感性逐渐增高。结论:cTnT是诊断NSTEMI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79例疑似ACS患者血液标本,同时进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测定的分析.结果:二者的相符率达到82.1%(65/79).CK-MB对ACS的敏感性为76.8%(43/56),特异性为78.2%(43/55),cTnT对ACS的敏感性为94.6%(53/56),特异性为100%(43/43).cTnT与CK-MB在诊断中A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有显组差别(P<0.005).结论:cTnT成为检测ACS新的有效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在心肌炎中的动态变化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夹心层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心肌炎,20例疑似心肌炎及30例正常对照cTnT和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同功酶CK-MB,同步进行心功能测定。结果:心肌炎组cTnT明显高于疑似心肌炎组及对照组,且心肌炎组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疑似 炎组与对照组无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中快通道心脏麻醉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本院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50例;主要采用复合麻醉;用药为异丙酚、瑞芬太尼、咪唑安定等;降低芬太尼的使用量;对患者在要后进行有效的镇痛和镇静。结果:本组患者中45例在术后6小时内把气管导管拔除,平均拔除时间为0.5~8小时,患者均无发生术中知晓。结论:采取快通道心脏麻醉可达到缩短患者在ICU停留的时间,术后对气管导管早期拔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部和麻省理工大学精神科学者发表文章强调抑郁症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约有20%~40%的心脏病人有严重抑郁障碍症状或经历抑郁性的症状。抑郁症状缓慢而持久,  相似文献   

16.
风湿病是一组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膜、筋膜等的疾病,往往以多系统损害为特点。由于心血管系统富含结缔组织,因此,风湿病可以不同程度地累及心血管系统。尤其在使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后,风湿病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心血管并发症同时有增多的趋势。 专家指出,风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可以是首发症状,也可以是临终表现,有的在临床上常见,有的只有在尸检时发现。各种风湿病累及心脏的部位(包括心包、心肌及心内膜)、程度及其发生率是不一样的。由于心血管病变对风湿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其表现反映风湿病的病变程度,有时甚至是风湿病的惟一表现,故对于临床诊治有特殊意义。 导报特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及李梦涛医生,为读者精选了4个典型病例,来探讨风湿病的心血管系统表现,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对该版块内容有何建议,敬请在www.cmednews.com留言板上留言,或发邮件至daobao@cma.org.cn。  相似文献   

17.
18.
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抢救成功的机会不多 ,现作者报告 1例心肌梗死心跳骤停 10min后复苏成功的病例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5 3岁 ,1997年 11月 9日主诉持续性心前区痛 1d多入院。T36 .9℃ ,P 96次 /min ,R 4 0次 /min ,Bp18.6 /11.7mmHg ,神志清楚 ,颈静脉无怒张 ,心律齐 ,心音钝 ,两肺无罗音 ,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 ,神经科检查正常。GOT10 4单位 (本院正常值2 5单位 ) ,心电图检查报告下壁心肌梗死急性期。住院当日下午 4时 10分突然出现不省人事 ,心音消失 ,颈动脉和肱动脉脉搏触不到 ,血压听不到 ,抽泣样呼吸每分…  相似文献   

19.
在尸解时偶然发现一例肺动脉瓣乳头状瘤。心脏乳头状瘤罕见,通常在心瓣膜和心内膜壁上见到,大多数病例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光镜显示分化好的乳头状分枝,乳头轴心含致密的玻变纤维和层状的弹力纤维,其上被复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肿瘤的乳头构型可能系血流紊乱的结果。其起源究竟属错构瘤性、先天性或血栓源性,尚未定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心脏重构在心衰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复习目前为止有关心衰与心脏重构方面基础和临床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心脏重构是心衰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抑制心脏重构是治疗和防止心力衰竭发生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