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野菊花药材中水分及蒙花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野菊花药材中水分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采集45批野菊花药材的近红外光谱,分别用烘干法和HPLC测得药材中水分及蒙花苷含量值作为参考,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野菊花药材水分及蒙花苷的定量模型,并用未知样品进行验证。结果 野菊花药材水分和有效成分蒙花苷含量PLS模型得到的NIR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相关性,模型的交互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分别为0.568和0.282;相关系数R2为0.976 1和0.955 1;RESP均控制在10%以内,完全符合中药生产过程实时分析的精度要求。结论 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快速测定野菊花药材水分和蒙花苷含量,有助于药材入库的快速检验,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龙胆药材功效成分的方法.方法:在10 000~4 000 cm-1光谱范围内扫描样品,以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决定系数(R2)为指标,通过筛选,确定了用于建模的最优近红外波段和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NIR与HPLC信息间的关系.结果:龙胆苦苷与獐牙菜苦苷近红外预测值与真实值的R2分别为0.9534,0.8135,RMSECV为0.184,0.0177,裂环烯醚萜苷总量的决定系数和校正均方差为0.9435,0.211.结论:该模型可直接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具有非破坏性、无污染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龙胆药材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杞菊地黄丸(浓缩丸)中马钱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HPLC法测定样品中马钱苷的含量作为参考值,同时使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113份杞菊地黄丸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马钱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模型。结果建立的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和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分别为0.998 8和0.093 4;经外部验证,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和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986 7和0.084 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杞菊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9,(2):225-231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怀地黄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样品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为多元散射校正法联合一阶导数法、标准归一化法联合一阶导数法,最佳光谱范围分别为6 703.35~11 065.54 cm~(-1)、3 999.63~9 102.36 cm~(-1),最佳主因子数分别为10、7,建立药材样品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药材样品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测定方法学经验证符合要求。总苯乙醇苷、总环烯醚萜苷定量模型的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2、0.980 9,校正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032 7、0.186 0,预测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035 5、0.035 1,交叉验证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256 9、0.574 3。总苯乙醇苷、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预测值分别为0.268%~1.636%、3.424%~6.978%,测定值分别为0.299%~1.629%、3.431%~6.952%,绝对偏差分别为-0.042%~0.067%、-0.111%~0.088%,相对偏差分别为-0.819%~0.076%、-2.257%~1.672%,预测值与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不同种质怀地黄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疏血通注射液浸提过程总固体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疏血通注射液浸提过程中总固体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法。方法 以水蛭和地龙2种药材浸提过程为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总固体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校正模型,实现对总固体含量的快速测定。结果 近红外光谱在一阶导数结合Karl Norris平滑滤波处理下,建模效果最佳。水蛭总固体含量校正集相关系数(R)为0.810 8,校正集和验证集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C、RMSEP)分别为0.583和0.495,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0.81,校正集和验证集相对偏差(RSEC、RSEP)分别为6.11%和5.25%;地龙总固体含量校正集R值为0.975 5,RMSEC和RMSEP分别为1.10和1.85,RMSECV为1.61,RSEC和RSEP分别为4.68%和7.80%。结论 近红外光谱可用于快速测定疏血通注射液浸提过程中总固体含量,有望推广应用于中药浸提过程的在线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8,(2):168-171
目的:建立快速评价黄芪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烘干法测定黄芪药材样品水分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法(ELSD)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均作为参考值)。采用声光可调-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预测黄芪药材中上述指标含量的定量模型(作为预测值)。根据参考值,采集60批药材样品,采用一阶导数联合平滑降噪法预处理光谱,水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预测的最佳波段分别为1100~2300、1080~2160、1170~2230 nm。结果:药材样品中水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水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定量模型校正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1323、0.0066、0.0025,预测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2371、0.0163、0.0047,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9、0.9533、0.9680;定量模型内部验证偏差分别为1.43%、1.90%、1.84%,外部验证偏差分别为1.73%、2.68%、2.71%。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无污染,可用于黄芪药材质量的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多元数据分析对黄芩中水分、灰分、醇浸出物和黄芩苷进行快速的同步定量分析,同时建立黄芩质量标准的快速评价方法。方法:采集85批不同来源黄芩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黄芩项下要求测定黄芩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黄芩苷含量,比较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并将窗口移动最小二乘法(MWPLS)用于优化建模光谱区间。结果:黄芩苷、水分、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4个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5 1、0.895 5,0.930 8和0.915 0,相应的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分别为1.29、0.669、0.492和3.47。结论:该方法可为建立黄芩质量标准的快速评价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技术应用于药厂丹参药材质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与其近红外光谱之间的校正模型,并对未知的丹参样品进行丹参酮ⅡA含量预测。结果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96 94,交互验证均方根偏差RMSECV为0.011 8,11份样品的外部预测均方根偏差RMSEP为0.023 7。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12 9%。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快速准确、简单无损,可应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9.
NIR结合OPUS软件建立山药中尿囊素定量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NIR)结合OPUS软件直接测定山药中尿囊素的含量。方法:对山药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尿囊素的含量,结合OPUS软件建立NIR光谱特征值与HPLC测定的结果之间的校正模型,进而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校正样品集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95.47,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2=95.98。结论:利用NIR技术测定山药样品中尿囊素的含量是可行的,为山药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30):4260-4264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红景天药材中水分和红景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烘干法测定药材中水分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红景天苷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预测药材中水分和红景天苷含量的定量模型:根据参考值,采集83批药材样品,分别以二阶导数法联合Savitsky Golay滤波法、一阶导数法联合Norris Derivative滤波法预处理光谱,药材样品中水分和红景天苷含量预测最佳波段分别为7 343.60~6 865.34、5 183.72~4 890.59 cm~(-1)和7 050.47~4 327.48 cm~(-1)。结果:药材样品中红景天苷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水分和红景天苷定量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 9、0.920 3,校正均方差分别为0.273 0、0.085 0;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 1、0.930 0,验证均方差分别为0.222 0、0.075 5。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无污染,可用于红景天药材中水分和红景天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金银花药材多指标成分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漫反射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金银花药材质控指标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同时进行快速检测,实现金银花药材质量的高效评价。方法 HPLC分别测定不同批次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成分的含量,同时采集药材的NIR光谱,最终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分别建立NIR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预测集样品中指标成分的含量进行预测。结果 所建PLSR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均>0.90,RMSECV分别为0.469和0.012 4;采用独立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RMSEP分别为0.478和0.010 5,与RMSEC值相近且与RMSECV的比值接近于1,RSEP分别为10.19%和14.76%。所建NIR快速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良好。结论 该分析方法简便高效,可应用于不同批次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2个关键质控指标含量的快速检测及质量控制,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黄芩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定量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快速检测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方法以43批校正集样品为对象,建立近红外定量模型,预处理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波长范围为8 798.2~7 995.9,7 201.3~5 596.7和4 802.2~3 999.9 cm-1,回归方法为偏最小二乘法,并对15批验证集样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所建立的定量模型,其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0.971 2,内部交叉验证的均方差(RM-SECV)为0.677;外部验证相关系数r=0.961 8,外部验证的均方差(RMSEP)为0.39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药材的快速检验和生产过程的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虎杖提取物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虎杖中活性成分的化学值,然后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优化模型,最后采用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外部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对校正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定量校正模型的R2分别为0.9589,0.9604,0.9128;RMSECV分别为0.0881,0.0172,0.130;RMSEP分别为0.0968,0.0153,0.111。结论:结果证明近红外光谱法用于虎杖中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准确度较高,能满足现实中对虎杖多组分同时测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方法白芍粉碎过,过筛,压片,采用Luminar AOTF-NIR光谱仪漫反射技术采集白芍的近红外光谱,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运用多元散射校正,平滑,求导等技术队光谱修饰,结合偏最少二乘法(PLS1)建立芍药苷含量快速测定的方法。结果采用近红法光谱法能够快速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经外部预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达0.9936。结论该方法准确、无损失、无污染、简便、快速的绿色分析技术,可实现白芍大规模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18):2539-2542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首乌丸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首乌丸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作为实测值):色谱柱为ODS-C_18,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V/V),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预测首乌丸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根据实测值,采集校正集样品76份、验证集样品18份,以标准归一化法、一阶导数法联合滤波法预处理光谱,最佳波段为9 000~4 150 cm~(-1),主成分因子数为12。结果:首乌丸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二苯乙烯苷含量预测的定量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为0.991 90,校正均方根偏差为0.020 1,预测均方根偏差为0.023 6,交叉验证均方根偏差为0.076 29,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简便,可用于首乌丸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中南药学》2019,(9):1446-1450
目的建立清开灵口服液的近红外光谱(NIRS)校正模型,探讨快速测定清开灵口服液指标成分栀子苷、黄芩苷、胆酸、总氮等含量的NIRS方法。方法采用多种光谱处理方法、波长选择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清开灵口服液的光谱图与栀子苷、黄芩苷、胆酸、总氮等的含量进行关联拟合,并通过交互验证标准偏差、校正标准偏差和决定系数校正模型。结果建立的栀子苷、黄芩苷、胆酸、总氮的NIRS校正模型预测能力较好。结论 NIRS技术可以用于清开灵口服液指标成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裸花紫珠颗粒中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HPLC测定裸花紫珠颗粒中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裸花紫珠颗粒中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 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定量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 9,0.956 3;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004 6,0.063 7。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5 8,0.964 8;预测误差均方差(RMSEP)分别为0.020 0,0.079 8。结论 该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的裸花紫珠颗粒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快速检测定量模型性能良好,预测结果良好,为中药颗粒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阿立哌唑粉末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阿立哌唑原辅料混合终点的同时预测粉末中阿立哌唑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含量范围在84.60%~112.8%内的阿立哌唑粉末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的实际含量,选择多元散射校正结合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的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为5 550.00~7 400.00 cm-1,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含量定量模型。使用建立的模型分别预测离线样品和经过光谱校正的在线样品,并用HPLC法测定的含量进行验证。结果 模型校正均方根误差为2.94,校正相关系数为0.955 2。离线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4.82,在线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3.34,离线样品和在线样品的预测结果与HPLC法测定的结果一致(P>0.05)。结论 建立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阿立哌唑粉末定量模型在监测阿立哌唑原辅料混合终点的同时可在线准确预测粉末中阿立哌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近红外光纤光谱法在清热解毒口服液黄芩苷含量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0份清热解毒口服液,均采取近红外光纤光谱法检测,利用HPLC测量黄岑苷含量。结果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岑苷含量的R20.915,RMSEE为0.040,RPD为3.44,RMSEP为0.039。通过对样品NIR预测值以及HPLC分析值的比值进行验证,分析预测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100.3%。结论使用近红外光纤光谱法快速检测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岑苷含量,可快速准确分析黄岑苷含量,应用价值确切,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20.
光程对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程变化对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影响。方法:以清开灵注射液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6mm和8 mm 2个不同光程下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立黄芩苷定量模型,比较不同光程及光谱预处理方式对黄芩苷定量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在2个光程下,采用原始光谱所建模型最优,且6 mm光程优于8 mm光程。PLS模型对校正集的预测结果为RC=0.989,RMSEC=0.16;对验证集的预测结果为RP=0.993,RMSEP=0.12,RPD=7.65。结论:光程变化对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黄芩苷定量模型存在影响,选择适合于待测组分的光程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