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常玉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08-2209
目的:探讨实验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采用血清肌钙蛋白(cTnI)和肌红蛋白(Mb)免疫比浊定量测定法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定量测定法,仪器贝可曼,对53例AMI患者,1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22例骨骼肌损伤患者,24例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AMI组患者血清cTnI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AMI组Mb值显著高于正常值,除骨骼肌损伤组Mb有明显升高外,其他对照组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以内,与AMI组有明显差异(P<0.01),cTnI及Mb的灵敏性明显高于CK-MB。结论:Mb是早期首选诊断指标,cTnI有独特的特异性和更宽的时间诊断窗,cTnI、Mb以及CK-MB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AMI早期诊断起着彼此互补的作用,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疑似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探讨心脏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怀疑AMI的患者70例,入院时即采静脉血并检测心肌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并依照WHO标准确诊为AMI的患者为观察组(n=30例),非AMI患者为对照组(n=40例),比较两组的cTnI、Mb、CK-MB的血清浓度。结果:观察组cTnI、Mb、CK-MB的血清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cTnI的特异性明显高于Mb和CK-MB(P<0.05),CK-MB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nI和Mb(P<0.05)。结论:心脏标志物血清水平的测定将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反映了病情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cTnI、Mb和CK-MB检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验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采用血清肌钙蛋白(cTnI)和肌红蛋白(Mb)免疫比浊定量测定法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定量测定法,仪器贝可曼,对53例AMI患者,1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22例骨骼肌损伤患者,24例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AMI组患者血清cTnI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lt;0.01)AMI组Mb值显著高于正常值,除骨骼肌损伤组Mb有明显升高外,其他对照组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以内,与AMI组有明显差异(P&lt;0.01),cTnI及Mb的灵敏性明显高于CK-MB。结论:Mb是早期首选诊断指标,cTnI有独特的特异性和更宽的时间诊断窗,cTnI、Mb以及CK-MB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AMI早期诊断起着彼此互补的作用,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翠薇  周岩 《当代医学》2011,17(16):59-60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 对60例AMI患者(观察组)及60例非AMI患者(对照组)进行cTnI、Mb、CK-MB检测.结果 观察组血清cTnI、Mb、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TnI、Mb、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47例,检测其血清中的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0.5ng/ml为阳性,CK-MB增高超过正常值为血清酶异常,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MI组cTnI检测为阳性结果的例数明显高于UAP组及OMI组(P<0.01)。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45/45),CK-MB为86.7%(39/45);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为96.7%(86/89),CK-MB为55.1%(49/89)。cTnI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K-MB。结论cTnI对于诊断AMI较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检测更方便、快捷,对AMI的诊断、鉴别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新的更有价值的AMI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8例体检者正常者血清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进行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TnI、Mb和CK-MB的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TnI)、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定量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发作后6 h内定量检测Mb、cTnI、CK-MB浓度,比较测定结果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AMI患者Mb、cTnI、CK-MB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30.75±51.38)ng/ml、(1.12±0.99)ng/ml、(8.01±5.12)ng/ml,较正常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Mb、cTnI和CK-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40.00%、61.00%、31.00%,特异性分别为99.00%、75.00%、95.00%。结论:三项心肌标志物定量检测对AMI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信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沈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419-242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梗三联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及免疫层析法对40例患者标本同时做血清hs-CRP及cTnI、Mb、CK-MB检测,进行动态分析,同时设38例健康对照组。结果:动态检测不同时间段的hs-CRP和cTnI、Mb、CK-MB,AMI患者的血样hs-CRP及cTnI、Mb、CK-M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阳性率为100%。结论:hs-CRP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并且有助于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92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发病0~3 h、3~6 h 和6 h 后血清的H-FABP,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诊断不同发病时间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FABP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在0~3 h(66.7%)和3~6 h(85.71%)时间段显著高于cTnI(16.67%、61.9%)和CK-MB(8.3%、66.7%);在诊断特异性上,H-FABP高于CK-MB,比cTnI低.结论 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更适合于临床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AMI)中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分别选取近年来我院诊治的6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60例常规体检健康人,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Mb及CK-MB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2h、4hcTnI、Mb及CK-MB水平逐渐上升,4h后逐渐下降,8h时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cTnI、Mb及CK-MB联合检测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cTnI、Mb、CK-MB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尽早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心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昌浩  叶国良 《医学综述》2000,6(6):F002-F002,F00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fonin I,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orction,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20例,其中静脉溶栓治疗5例,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溶栓后血管再通;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患者31例,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75%~95%;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ol Inforction,OMI)组患者11例,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管闭塞;危重患者87例(非心血管疾病),其中严重多发伤31例,脑出血28例,脑外伤24例,心肺复苏术后4例。AMI组患者系列采血测定血清cTnI和(Creatine kinase-MB,CK-MB),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危重患者组均入院后次日晨取血1次。结果:cTnI与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均为100%,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高于CK-MB(P<0.05);AMI时cTnI浓度高峰时间与CK-MB平行,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1);溶栓患者高峰时间明显前移(P<0.01);cTnI与CK-MB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r=0.84(P<0.001),且每个患者的cTnI与CK-MB都有显著的相关性r=0.67~0.95(P<0.02);随着浓度标准的提高AMI组阳性例数未见明显变化,UA组、危重患者组阳性例数非常显著地下降(P<0.01)。结论:cTnI是一项极具发展希望的新指标,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血清中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27例AMI病人的血标本,同时检测cTnI和CK、CK-MB,然后两者进行比较。结果:cTnI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CK、CK-MB,其敏感性分别为96.0%、85.2%、88.9%,P>0.05,特异性分别为100%、78.3%、86.0%,P<0.05。结论:cTnI对于AMI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Mb)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急诊联合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胸痛发作2~6 h或临床疑为AMI的急诊病者86例,急诊采取静脉全血用Mb、cTnI联合试板测定Mb、cTnI和Mb cTnI,分析其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将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作比较.结果 Mb敏感性为96.1%,阴性预测值为91.7%明显高于cTnI的88.2%和85.2%(P<0.05或P<0.01);但cTnI的特异性97.1%,准确性91.9%和阳性预测值97.8%,分别高于Mb的62.9%、82.6%和79.0%(P<0.05或P<0.01);采用Mb cTnI联合检测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达100%,高于单独Mb及cTnI的检测(P<0.01).结论 Mb和cTnI联合快速检测可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最佳体现,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经济等优点,在急诊的应用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血清CK-MB、Mb、cTnI检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方法:用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器.由BACKMAN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以检测血清CK-MB,Mb、cTnI的浓度.结果:AMI患者血清CK-MB、Mb、cTnI均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敏感性CK-MB 32.8 %、Mb 41.8 %、cTnI 100 %.结论:血清CK-MB、Mb、cTnI的连续检测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治疗和愈后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b)浓度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40例AMI病人不同时间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的变化,同时对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进行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40例健康查体者作对照.结果 AMI病人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的血清cTnI、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F=72.679、109.768,q=3.049~27.652,P<0.01),且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2.863~22.133,P<0.05、0.01);胸痛发作后3~6 h、1 d血清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胸痛发作后3 d和7 d(F=17.729,q=6.175~8.688,P<0.01).且cTnI、CK-MB对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明显高于Mb.AMI病人胸痛发作后3~6 h血清CK-MB对诊断AMI的准确度高于cTnI和Mb,1 d、3 d血清CK-MB与cTnI诊断AMI的准确度相同,但优于Mb,而胸痛发作后7 d时cTnI对AMI诊断的准确度明显优于CK-MB.AMI病人胸痛发作后3~6 h和1 d时cTnI、 CK-MB的AUCROC高于Mb,7 d时cTnI的AUCROC高于CK-MB,且不同时间的cTnI和CK-MB的AUCROC均大于0.9.结论 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的动态变化对AMI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和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的合理选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在1h内对检测标本定量测定cTnI、Myo、CK-MB;分别采集107例患者发病后2、4、6h静脉血,同时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结果在发病后2h,只有Myo的含量升高,敏感性达到60.78%,特异性58.06%;发病后4h,Myo、cTnI和CK-MB的敏感性分别为88.23%、45.10%和52.94%,特异性分别为71.11%、81.48%、82.61%;发病后6h,Myo、cTnI、CK-MB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88.24%、96.08%、90.19%,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TnI、Myo、CK-MB单项和多项联合检测的合理选择,可提高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连续采血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率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较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对98例胸痛患者在就诊时即刻采肘静脉血、第1天每3h采静脉血检测cTnI、MYO、CK-MB质量,比较它们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优化组合。结果:AMI组、非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间间血清cTnI、MYO、CK-MB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TnI、MYO、CK-MB质量出现时间及达到峰值的时间都不同。结论:由于cTnI、MYO、CK-MB质量出现时间段的不同,联合检测能够更准确的诊断AMI。  相似文献   

19.
樊光红 《中外医疗》2013,(22):96-97
目的检测铜蓝蛋白(CER),早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方法 89例住院ACS病人分为AMI组58例和非AMI组31例,检测患者的cTnI、CER、CK-MB。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铜蓝蛋白在不同组合模式的阳性率分别为:cTnI(+)CK-MB(+)CER(+)89.7%和3.4%;cTnI(-)CK-MB(-)CER(-)0.0%和6.9%,呈显著升高趋势(P<0.01)。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也呈明显升高趋势。结论检测CER及时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助于及时治疗,大大降低病死率,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20.
CK-MB、cTnI、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婵  何劲松 《医学综述》2009,15(24):3807-3809
心肌坏死标志物诊断指标能弥补心电图漏诊,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率、降低病死率,目前应用价值最高的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CK-MB主要对AMI后早期再梗死有诊断价值,cTnI特异性较高,Mb适用于AMI的早期诊断。临床证明任何单项检测结果都有误诊和漏诊的可能,而三项联合检测则更有助于早期、准确地诊断,为AMI患者尽早获得抢救争取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