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固定术治疗32例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其中21例营养不良型和萎缩型骨不连者同时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肢体长度、关节功能。结果32例术后5—8个月(平均6.2个月)均达到骨折愈合标准;均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接骨板松动断裂、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肢体长度、相邻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术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四肢骨折骨不连患者41例,获取其BMSCs后进行培养、扩增,经皮注射于骨不连部位。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X线检查观察骨不连愈合状态。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9~24个月,骨不连愈合39例,CR片示骨痂出现时间为(8.6±2.5)周,骨折愈合时间为(4.7±1.4)个月;Johner-Wruhs功能分级法评定患肢恢复情况,疗效为优25例、良9例、可5例、差2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及血肿、神经损伤、肌腱损伤及固定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皮自体BMSCs移植术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为治疗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5年6月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患者资料。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大于3周,术后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共13例,均给予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75±1.67)个月,疗效优良率92.3%。无骨不连及钢板断裂出现,无关节僵硬及静脉血栓发生,无切口感染及HIV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结论 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在4周内手术治疗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HIV阳性骨折患者应注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01~2019-12收治的34例下肢长骨骨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及手术方式不同,将2013-01~2017-02的17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03~2019-12的17例采用闭合复位小儿弹性髓内针固定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观察组骨折断端在术后4周拆除石膏时复查X线即可见到骨痂生成,髓内钉钉眼处均未见感染、松动、皮肤过敏等现象。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3.25±5.36) d,未见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未见骨折对线畸形,无肢体短缩,未见内固定物感染,6个月后随访所有患儿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正常,骨折周围关节活动无受限。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70.49±8.41) d,3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内固定物感染,予再次手术后骨折愈合,未见骨折对线畸形及肢体短缩畸形。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弹性髓内针应用于儿童下肢长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Ilizarov技术结合Taylor外固定架一期治疗创伤后胫骨远端缺损合并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创伤后胫骨远端缺损合并马蹄内翻足的患者12例,均采用Ilizarov结合Taylor外固定架一期治疗。术后随访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手术顺利,骨断端无需植骨。骨性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6~17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畸形均获满意矫正,截骨处及骨缺损处均临床愈合,足持重行走功能良好,外观满意。术后随访畸形无复发,疗效评价非常满意8例、满意4例。2例发生中度针道感染,对症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患者均未并发截骨处骨不愈合、踝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Ilizarov结合Taylor外固定架一期治疗创伤后胫骨远端缺损合并马蹄内翻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不连所致骨缺损的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征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6年来收治长骨缺损性骨不连7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髓内、髓外植骨、加压钢板治疗41例;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25例,其中股骨4l例,胫骨19例;肱骨6例;采用Hizarov技术治疗13例,其中股骨2例。胫骨l1例,结果全部骨不连均顺利愈合.骨缺损均得到修复。植骨内固定方法骨愈合时间4-24个月,平均6个月,患肢早期负重及关节活动恢复较快。结论应将局部软组织情况作为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植骨内固定方法要求植骨充分、内固定牢靠,强调植骨方式对骨结构重建有重要意义;对有骨与软组织损、骨外露的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应采用Hizarov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Sureshot导航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27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采用Sureshot导航系统进行远端锁钉,依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7例均在Sureshot导航系统下完成远端锁钉,均是一次性钻孔,锁钉成功率达100%。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11个月、平均6.5个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断钉、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治疗后,优19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2.6%。结论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应用Sureshot导航系统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8.
孙冰  王清防  慕明章  黄晨 《山东医药》2012,52(36):24-26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器和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小儿胫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11年2月用单臂外固定器和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78例小儿胫骨骨折临床资料,对骨折愈合时间及钉道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5~18个月、平均7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6.2个月.单臂外固定器组:骨折延迟愈合病例:闭合复位4例,有限内固定0例,开放骨折3例;钉道感染病例:闭合复位9例,有限内固定3例,开放骨折5例.组合式外固定器组:骨折延迟愈合病例:闭合复位2例,有限内固定l例,开放骨折2例;钉道感染病例:闭合复位3例,有限内固定3例,开放骨折4例.结论 骨折断端的稳定对外固定器的保护理念应受到临床重视,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时间及防止钉道感染.外固定器主要是维持和稳定骨折,不能依靠外固定器来复位骨折,良好的骨折复位是外固定器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机理和疗效。方法对21例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史患者(其中带锁髓内钉内固定6例,钢板内固定8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4例,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尺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4例,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9例)。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2~3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经2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后21例中16例获得骨折愈合,治疗3个月无明显骨痂生长5例,再行第三次体外冲击波治疗,2例获得骨折愈合,最终成功18例,治愈率为85.7%。2例患者出现局部表浅皮肤破损,治疗中未观察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无需住院、疗效确切等优点,对促进骨不连愈合有较好的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科固定术治疗髋关节结核的作用。方法:1999-2000年治疗髋关节结核8例(左5,右3)男5例,女3例,年龄21-49岁,病程2-40岁,并发窦道1例和肺结核3例,化疗方案3HSRE/6HRE,病灶手术清除后用髋关节的骨外固定器。结果:病人切口愈合好,术后4-6周扶拐下地活动,7例关节骨性融合于预期的角度;1例关节纤维愈合和股外侧皮神经误伤;骨外固定器平均拆除时间3.5个月;2例下肢不等长有跛行,肺结核治愈。结论:优化设计的骨外固定器可满足髋关节融合所需三维方向的稳定性和合适固定刚度。术后便于观察切口情况,可调节关节到预期角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髓内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7例,骨感染情况根据Ciemy—Mader分型,Ⅲ型局限型5例,Ⅳ型弥漫型2例;患者均有窦道形成,2例存在皮肤缺损及骨外露。7例均采用髓内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外固定骨延长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8个月。7例最终全部愈合,延长段或搬移段长度平均5.7cm,骨折端愈合时间平均19.6周。采用ASAMI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骨愈合优良率100%,功能恢复优良率85.7%。结论髓内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2年起应用国产Bastiani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骨折及骨不连43例,效果满意。本文着重就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 男31例,女12例。股骨粗隆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3例,胫骨骨折24例,股骨骨折骨不连3例,胫骨骨折骨不连11例。20例行闭合复位,Bastiani外固定器固定;9例行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固定碎骨块,然后安置外固定器;10例骨不连,先取出内固定物,再安置外固定器;另4例骨不连,因无内固定,直接安置外固定器,未切开清理骨折端;其中进行植骨术3例。43例均应用加压器。  相似文献   

13.
樊洁  徐宏辉 《山东医药》2010,50(30):61-62
目的探讨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四肢骨折时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 IPPO治疗的156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螺钉切割3例,钢板断裂4例,均经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术后切口感染3例,取出内固定物后行外固定,待感染控制后再次手术置入钢板,最终获得满意愈合;骨折不愈合3例,经二次手术植骨后愈合;管状骨成角及旋转畸形3例,未作处理。结论 MIPPO治疗四肢骨折时有发生螺钉切割、内固定物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可能,术者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和生物学固定原则,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外固定器加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接40例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250101)王洪亮冯承泉毕复海1988年10月至1996年8月,我院采用外固定器加压外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接患者40例,术后2.5~5个月均获骨性愈合,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吸引(VSD)治疗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的效果。方法下肢骨折术后钢板及骨外露患者11例,拆除原内固定钢板,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端,缺损创面采用VSD。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皮肤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未发生骨不愈合、骨感染或伤口感染。结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VSD治疗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6.
将自行研制的单臂微型外固定器用于32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先在透视下尝试牵引复位,拇指外展牵引下能够达到基本复位时行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未累及腕掌关节者直接于骨折近端固定骨针,Bennett骨折或Rolundo骨折的近端进针点选在大多角骨.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5~9周,平均6.7周,无骨折移位、固定松动及严重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照TAM系统评定,优2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0.6%.认为单臂微型外固定器用于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具有调整拆除方便、固定可靠、创伤小、可早期功能康复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68例四肢良性骨肿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中将病灶彻底刮除,根据病损情况选择大段同种异体骨或骨颗粒联合自体骨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术后固定关节6周。68例术后随访1~8a,平均3a6个月。4例发生轻度病理性骨折;6例术后切口渗液较多,1个月后停止渗出,切口愈合;其余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均未见病变复发,所有骨移植体X线片显示理想的再生形态。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用于四肢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过程中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3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LCP内固定治疗,术中应用MIPO技术,术后3~5d疼痛好转后进行膝、踝关节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骨痂生长情况指导患者负重行走时间。结果31例平均手术时间5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2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5%。结论LCP内固定手术中应用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组织感染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骨折愈合率高、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创固定系统(LISS)用于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41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分别采用LISS、股骨髁支持接骨板行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行Schatzker-Lambert骨折股骨远端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41例均获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且对位、对线良好;均未发生感染,内固定接骨板、螺钉无脱出、断裂;观察组和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88±6)、(95±10)d,P>0.05;患肢Schatzker-Lambert骨折股骨远端功能评分观察组优17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9%,对照组优9例、良7例、差4例、优良率为84.2%,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ISS用于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20.
1993~ 1999年 ,我们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 2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19~ 5 6岁 ,平均39岁 ;病程 8~ 17个月 ,平均 10个月。骨折内固定术后 2 4例 ,骨折部位为肱骨 4例、尺骨 5例、胫骨 11例、股骨 4例 ;单纯石膏外固定术后 2例 ,骨折部位为肱骨 1例、股骨 1例。萎缩性骨不连 2 2例 ,肥大性骨不连 4例。采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研制的单臂外固定架 ,首先手术去除松动的内固定 ,清除骨不连部位纤维填充组织 ,去除部分硬化骨 ,凿通髓腔。对 2 2例萎缩性骨不连常规取髂骨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