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踝血管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497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行心踝血管指数测量、病史采集及常规化验检查.根据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178例)、单支病变组(102例)、双支病变组(104例)和三支病变组(113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比较各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心踝血管指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率等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心踝血管指数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与心踝血管指数成正相关(r=0.76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以及心踝血管指数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一样,心踝血管指数增高也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心踝血管指数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于我院行冠脉造影住院疑似冠心病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Gemini积分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评定。结果主要危险因素与Gemini积分之间的关系分析显示: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体重指数超标;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高龄、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体重指数超标呈现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体重指数超标,临床实践中要以此为基础针对性予以干预,降低冠心病发生率以及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加剧。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星  林国生 《心脏杂志》2011,23(4):493-49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0年1月~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24例,其中确诊冠心病患者264例,排除冠心病者60例。冠脉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量(支数X年)、体质指数(BMI)、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率(HR)、QT间期离散度(QTd)、病变冠脉支数、Gensini总积分,采用多因素和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病变程度不同的各组间比较,随各组中单个危险因素病例百分率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和病变Gensini总积分随之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显示,QTd增大为冠心病病变程度的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95%CI 3.8,4.4,P<0.01),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低HDL-C、BMI增大、吸烟、增龄、糖尿病、高LDL-C、高血压病、高TC、高TG、HR增加和男性。结论: QTd增大为冠心病病变程度的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如低HDL-C、BMI增大、吸烟、增龄、糖尿病、高LDL-C、高血压病、高TC、高TG、心率增加和男性亦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MS各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7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NMS)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组多支病变率(≥2支)、Gensini积分高于NMS组。随着代谢异常组分个数的增加,多支病变率、Gensini积分也随之增加。同时,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四分位分组,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高,MS患病率也增加。Logsitic回归分析提示餐后血糖、BMI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密切。随着代谢异常组分个数的累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餐后血糖及体重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尤为重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64排双源CT测定心周脂肪组织(PAT)体积,分析PAT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部位、病变狭窄程度以及斑块类型之间的关系,以期探讨PAT体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同期行64排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10例患者入选,进行腰围、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生化测定。使用64排双源CT测定PAT体积、钙化积分和斑块类型。通过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诊断、病变支数、病变部位,并采用Gensini积分量化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结果 (1)冠心病患者的PAT体积明显大于非冠心病患者(P=0.004);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PAT体积明显大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09)。(2)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PAT体积与单支病变患者相比,PAT体积明显增加(P〈0.001)。(3)Gensini积分随着PAT体积增大而增加。(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AT体积、BMI、空腹血糖是影响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5)PAT体积与钙化积分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31,P〈0.001)。(6)混合型斑块的PAT体积最大,其病变节段积分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1)。结论 PAT体积与冠心病的发生、冠心病分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钙化积分存在强的相关性,是影响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90例;依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13例,双支病变组89例,三支病变组58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分别为(1.37±0.23)、(5.37±3.98)、(23.32±7.3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为79.8%和81.0%,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1±0.21)mm和(1.37±0.27)mm,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2008例的病历资料。按性别为2组,男性组1332例,女性组676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病变部位、支数、分型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并就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等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①男性组单支(26.2%)比例低于女性组(41.7%),而双支病变(33.0%)和三支病变(40.8%)比例均高于女性组(分别为25.9%和32.4%,P〈0.05)。②男性组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87.5%和67.0%)明显高于女性组(79.6%和54.7%,P〈0.05)。③两组A型病变率最高。女性组A型病变发生率高于男性组,而B型和C型病变分别低于男性组。④女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高于男性组,吸烟、饮酒和血脂异常低于男性组(P〈0.05)。⑤男性患者Gensini总积分高于女性患者(P=0.000)。结论男性患者以三支病变为主,女性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男性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比女性患者重;女性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要危险因素,男性患者血脂异常、吸烟和饮酒为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拟诊冠心病或确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340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120例)、单支病变组(78例)、双支病变组(66例)和三支病变组(76例).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积分为因变量,年龄、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主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冠脉病变支数为自变量,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果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SBP、PP、TG、HDL-C、冠脉病变支数与Gensini积分有关(r分别为0.20、0.28、0.15、0.19、0.57、-0.18、0.79,P均<0.05);校正年龄性别后,仅PP与Gensini积分仍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压、年龄、吸烟史为影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Gensini积分)=16.018 +0.603×年龄(岁)+2.078×吸烟史(年)+0.298×PP(mmHg).结论 主动脉PP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质量和肥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ACS的患者304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ACS组[BMI≥27(kg/m2)]84例、超质量ACS组[24≤BMI27/(kg/m2)]133例,正常体质量ACS对照组[18.5≤BMI24/(kg/m2)]87例。根据造影结果,按狭窄病变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2支病变以上);采用Gensini积分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分,检测hs-CRP水平,分析hs-CRP与Gensini积分之间关系。结果:超质量和肥胖ACS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超质量和肥胖ACS患者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者较多,发生ACS的年龄较早;超质量和肥胖ACS患者hs-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之间成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正常体质量ACS患者相比,超质量及肥胖ACS患者的hs-CRP水平较高;血清hs-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hs-CRP对于预测超质量和肥胖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有一定价值,超质量及肥胖者应加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和病变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Gensini评分,患者被分为轻度病变组(64例)和中重度病变组(68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冠脉病变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吸烟史、年龄、人体质量指数、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脂异常和吸烟史是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49,7.135,P=0.008,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糖尿病、吸烟史、血脂异常等密切相关,其中血脂异常和吸烟史是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9847例疑诊冠心病并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中,确诊冠心病6419例(65.2%),排除3428例(34.8%),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术前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查,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对641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TC、LDL-C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并与之成明显的负相关(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随着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1),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DL-C(β=-0.075,OR值-5.580,95%CI:-7.541~-3.618,P<0.00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低密度脂蛋白(β=0.067,OR值2.712,95%CI:0.943~4.481,P=0.003)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而与TG(β=0.002,OR值0.067,95%CI:-0.689~0.822,P=0.863)、TC(β=0.034,OR值1.080,95%CI:-0.392~2.553,P=0.150)无独立相关性。结论 TG、TC、LDL-C可以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负相关,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虽然TG和TC在本研究中未体现出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独立相关性,但因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所以积极控制血脂对防止冠心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特点及MS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58例,分为MS以及非MS组,计算其gensini评分并测定血清脂质谱以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评价冠心病合并MS患者血脂特点及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MS组与不合并MS组患者比较,冠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均明显加重(P〈0.01).MS组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以及ApoB/A1比值较未合并MS组的明显增高(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ApoA1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无显著差异,操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者为TG(0.732),其次为ApoB、LDL-C/HDL-C、HDL-C以及ApoB/ApoA1。结论:冠心病合并MS患者存在多种脂质参数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范围以及狭窄密切相关.TG、TC、HDL-C以及ApoB是评价MS较好的脂质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分别对2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研究对象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C和c.553G>T多态性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5-1131CC基因型人群和c.553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1131T等位基因携带者和c.553GG基因型人群(P=0.016和0.008);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间载脂蛋白A5基因型分布和不同基因型间Gensini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与糖尿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r=0.141和0.143,P均<0.05),而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呈显著负相关(r=-0.129和-0.164,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C和c.553G>T多态性与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4.
高水平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Liu MY  Hu DY  Yan L  Liu WH  Liu RH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1):820-823
目的 探讨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 (FIB)与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 195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 ,图像分析后根据冠脉损害程度评分。所有患者检测FIB、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 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和D二聚体。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 ,分析FIB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结果偏相关分析在控制可能影响FIB水平的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血脂、D二聚体、高血压、糖尿病后 ,显示FIB与冠脉的病变程度明显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2 89,P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FIB和年龄是影响冠脉病变程度的 2个重要变量 (F值分别为 16 89,15 4 7,P <0 0 1;复相关系数为 0 2 9,0 38,P <0 0 1)。在排除了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糖尿病和吸烟的影响之后 ,证明FIB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有意义的回归关系。将所有资料根据FIB水平的 2 5 %、5 0 %、75 %分界点分为 4组 ,发现冠脉病变程度随着FIB的提高而加重 ,其中男性、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更为明显。结论 高水平的FIB可以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同时又是简单易行的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民族分为汉族组(604例)和维吾尔族组(403例)。从冠状动脉血管优势型、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支数、病变分型、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加以分析。结果维吾尔族组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P<0.01);两组男性Gensini积分均高于同组女性(P<0.05,P<0.01)。维吾尔族组C型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组,而A型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P<0.01)。汉族组男、女性患者C型病变发生率分别低于维吾尔族相同性别患者(P<0.05,P<0.01)。维吾尔族组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而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组(P<0.01)。汉族组男、女性患者3支病变发生率分别低于维吾尔族相同性别患者(P<0.05)。两组男性患者3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同组女性(P<0.05.P<0.01)。结论相同民族老年冠心病患者,男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女性重。维吾尔族老年冠心痛患者3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较汉族相同性别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79例,根据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和非早发冠心病组.统计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TG水平显著高于非早发冠心病组(P<0.05).与非早发冠心病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二者在受累冠状动脉部位上并无差别.非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平均Gensini积分高于早发冠心病组(1.97±0.82比1.66±0.93,P=0.003;8.72±6.21比48.65±8.9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95%CI:2.342~10.420,P=0.000)、吸烟(95%CI:9.468~31.220,P=0.000)、早发冠心病家族史(95%CI:8.120~23.480,P=0.001)、TG(95%CI:1.224~5.465,P=0.001)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是以单支病变为主.男性、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TG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戒烟、降低TG能够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中顺路肾动脉造影的意义,进一步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410例因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常规术中顺路行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以显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为自变量,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410例患者共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88例(21.4%),其中轻度狭窄30例(7.3%),中度狭窄40例(9.7%),重度狭窄18例(4.3%)。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的285例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26.3%(75/285),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阴性患者[10.4%(13/125),P<0.05]。狭窄超过30%的肾动脉血管共130支,其中61.5%位于开口部位,36.9%位于主干,仅3.8%位于分支血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女性、高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异常、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6.3%,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顺路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但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与冠心病并不完全平行,女性、高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异常、左主干病变及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皮功能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患者37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对照组23例,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组ET-1显著升高,NO、FMD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NO降低有显著性意义。NO、ET-1、FMD均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明显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其受损程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及慢血流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宝鸡高新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53例,常规检测血清LP-PLA2水平,以175 ng/ml为临界值分为对照组(78例)和升高组(75例),行冠脉造影并计算Gensini积分,同时计算冠脉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CTFC),分析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及慢血流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血压,血糖,血脂等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升高组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及冠脉血流CTFC均高于对照组(P<0.01),校正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后,LPPLA2仍是冠脉Gensini积分及冠脉血流CTFC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LP-PLA2可用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且在冠脉慢血流发生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VR ST段抬高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因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院的患者213例,根据aVR ST段分为抬高组和不抬高组,分析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以Gensini积分表示)的关系.结果 抬高组Gensini积分(58.16±43.85)高于不抬高组(23.53±2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段抬高的3个亚组(抬高<0.10mV、0.10~0.15mV、>0.15mV)Gensini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aVR ST段抬高0.5mV以上对左主干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59.5%、34.0%、90.9%;对三支病变分别为82.1%、67.1%、53.4%、89.1%;对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分别为88.5%、57.2%、22.3%、97.3%.结论 aVR ST段抬高者病变较重,但抬高幅度并不能预测狭窄程度.aVR ST段抬高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较强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