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肝性脑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对照组31例(常规的综合治疗)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精神、行为、神志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纠正精神紊乱、行为异常,改善神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5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重型肝炎、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1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乙酰谷酰氨)31例,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血氨、肝功能及神志变化.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氨、总胆红素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各型重型肝炎、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精氨酸,治疗1周观察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总胆红素、转氨酸及神志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氨、总胆红素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优于精氨酸。  相似文献   

4.
陈菊 《华西医学》2010,(9):1602-1603
目的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2000年4月2009年11月,将60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精氨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门冬氨酸鸟氨酸10g/d,静脉滴注,连续7d。观察治疗前后神志变化、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经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后神志改变、ALT、AST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且对肝功能有改善作用,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口服,两组连用7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氨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9.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如ALT、血氨和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和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 h时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神志转清平均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神志转清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可以缩短肝性脑病昏迷患者的神志转清醒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乙酰谷酰胺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肝性脑病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乙酰谷酰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80.6%);两组血清指标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血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氨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乙酰谷酰胺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醒脑静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肝性脑病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精氨酸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谷氨酸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氨、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氨水平及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7d后血清氨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醒脑静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可以降低血氨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但不能改善肝、肾功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艳  杨正兵  王玉芳 《华西医学》2003,18(4):509-510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9例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2 1例 ,用门冬氨酸鸟氨酸 10克 /日 ,持续 3天。对照组 18例 ,予以肌苷、维生素等普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 (ALT)、血氨及数字连接试验 (NCT)等指标变化。结果 :门冬氨酸鸟氨酸降低血氨和数字连接试验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且副反应小。但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51例,根据有无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护肝、抗病毒、抗生素、支链氨基酸、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食醋30 ml灌肠及低蛋白饮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输注门冬氨酸鸟氨酸,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志、精神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氨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7%)明显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性脑病内科治疗措施为综合治疗,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食醋灌肠对于解决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高血氨起着重要作用,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针持续微量泵注入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治疗组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针微量泵注入,对照组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针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神志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1.2±2.1)h,对照组苏醒时间为(18.5±2.3)h,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血氨、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结论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针持续微量泵注入比单纯静脉滴注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d后两组血氨、AST、TBIL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血氨,改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85例肝硬化合并H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并静滴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2组肝功能及血氨变化,数字连接试验(NCT)及数字符号试验(DS)结果,以及总有效率。结果2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血氨(NH3)、NCT、DS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HE与后者单药治疗相比,可显著改善肝功能、NCT、DS,降低血氨,提高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收治肝性脑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谷氨酸钾注射液、谷氨酸钠注射液治疗,并按肝性脑病Child分级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0.001);治疗组不同Child分级患者治疗后血氨、肝功能均显著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肝性脑病不同分级治疗效果比较:Ⅰ级、Ⅳ级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及Ⅲ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安全,且治疗效果优于谷氨酸钾、谷氨酸钠。  相似文献   

15.
韩少伟 《临床医学》2013,33(8):47-48
目的 探讨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41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性脑病基础治疗,在上述基础治疗上,观察组患者接受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患者精氨酸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浆氨(AMO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AMON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ALT、AST、TBIL、AMON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浆氨水平,该方案是治疗肝性脑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方嗜乳酸菌片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HE)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HE患者92例,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上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嗜乳酸菌片.检测治疗前后ALT、AST、TBil、血氨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血氨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苏醒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嗜乳酸菌片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明显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是HE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用醋与大黄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的基础上加用食醋50mL、生理盐水100mL灌肠。治疗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基础上,联合应用食醋及大黄保留灌肠。观察治疗前后肝性脑病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和血氨指标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氨水平。结果:食用醋联合大黄保留灌肠能够显著改善肝性脑病患者计算能力及扑翼样震颤等症状、体征,对肝性脑病Ⅰ、Ⅱ级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够降低患者血氨水平。结论:食用醋联合大黄保留灌肠对肝性脑病Ⅰ、Ⅱ级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进行疗效观察;对照组采用消除诱因,改善以氨基酸为核心的代谢紊乱,消除脑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果糖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可改善临床症状,对治疗肝性脑病有重要意义.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确保乳果糖准确应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采用CTJ-B(豪华型)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肝性脑病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结肠机全结肠清洗,再行中药灌注保留灌肠,每日或隔日1次,7d为1个疗程,其它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结果:治疗组对肝性脑病Ⅰ、Ⅱ级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其为临床治疗肝性脑病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91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d,静脉滴注.治疗前后观察肝性脑病症状的变化.结果 2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有助于肝性脑病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