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连市儿童哮喘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于2000年5月-10月对大连市内2个区4个不相临街道0-14岁进行了儿童哮喘群体抽样调查,共调查10992人,实查人数为10983人,失访9人,失访率为0.08%。结果:累积患病人数147人,其中儿童哮喘113人(76.9%)婴幼儿哮喘(<3岁)6人(4.1%),可颖哮喘17人(11.6%),咳嗽变异性哮喘11人(7.5%),两年以上不发作29人(23.8%)。累积患病率为1.34%,儿童哮喘和婴幼儿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8%,现患率为0.82%。好发季节为换季。好发时辰以午夜为著。发病主要诱因为感冒与气温变化。有57.02%、91.14%的患儿在3岁内及7岁内起病。68.7%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分别为12.9%和11.6%。应用抗生素的为78.2%,用全身激素的51%,用过激素吸入的34%,其中坚持长期应用的11%,应用平喘药的95.2%。结论:大连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学龄儿童患病率最高,学龄前起病占绝大多数,吸入激素治疗相对偏少。今后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哮喘病的防治,推广GINA。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南京市2个街道0~14岁儿童10108名.结果:查出哮喘患儿236人,其中儿童哮喘211名(89.40%),婴幼儿哮喘13名(5.50%),咳嗽变异性哮喘6名(2.54%),曾患婴幼儿哮喘、3岁以后未再发作者6名(2.54%),总患病率为2.3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07%和1.68%.好发季节以换季时为多见,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有73.75%的患者在3岁以内起病,73.33%的患者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的分别为18.33%和21.67%.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占97.92%,以口服及吸入为主,抗生素应用过多,占91.25%.结论:与10年前相比,本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邯郸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邯郸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邯郸市随机抽取的2个街道进行逐户调查,共调查0-14岁儿童4981人。结果:查出哮喘患儿53人,患病率1.06%,其中儿童哮喘34人(64.15%),婴幼儿哮喘6人(11.32%),咳嗽变异性哮喘9人(16.98%),可疑哮喘(喘支)4人(7.55%)。69.81%的患儿在3岁以内起病。好发节以换季和不定期为主,好发时辰为乖夜,发作诱因主要是感冒和天气变化;73.58%有个人过敏史者,一级、二级亲属有哮喘史者分别为16.98%和20.75%。治疗以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为主,应用吸入疗法仅占13.21%。结论:邯郸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与全国10年前相比无上升趋势。建议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加强吸入疗法治疗哮喘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农村居民哮喘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村居民哮喘病的现况调查发现,哮喘病患病率为1.33%,男性为1.48%,女性为1.19%;成人患病率为1.34%,儿童为1.32%。儿童哮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成人哮喘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儿童大部分婴幼儿起病,各年龄组中男性起病较女性晚,成人女性50%起病20岁前,而男性50%起病30岁前。农村哮喘以感染型为主,发病以冬季多见,发作主要诱因是感冒,哮喘病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长春市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哮喘的相关因素及对儿童、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长春市绿园区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情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共调查0~14岁儿童14 543人,失访184人,失访率为1.26%。诊断为哮喘者201例,患病率为1.38%(201/14 543)。其中,婴幼儿哮喘28例,占总哮喘人数的13.93%(28/201);儿童哮喘143例,占总哮喘人数的71.14%(143/201);咳嗽变异哮喘30例,占哮喘人数的14.93%(30/201)。婴幼儿哮喘患病人数占3岁以下调查数的1.52%(28/1837)。以呼吸道感染和过敏为诱因致哮喘发病和发作者占91.04%(183/201)。33.83%(68/201)哮喘儿童接受激素吸入治疗。130名学龄期儿童中有112例哮喘患儿(86.15%)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89.27%的家长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论:长春市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1.15%)明显增加,并给患儿、患儿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南京市2个街道0-14岁儿童10108名。结果:查出哮喘患儿236人,其中儿童哮喘211名(89.40%),婴幼儿哮喘13名(5.50%),咳嗽变异性哮喘6名(2.54%),曾患婴幼儿哮喘,3岁以后未再发作者6名(2.54%),总患病率为2.33%,男女患儿病率分别为3.07%和1.68%,好发季节以换季时为多见。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有73.75%的患者在3岁以内起病。73.33%的患者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的分别为18.33%和21.67%,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占97.92%,以口服及吸入为主,抗生素应用过多,占91.25%,结论:与10年前相比,本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2000年贵阳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阳市两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并与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进行同期比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贵阳市两城区12583名0-14岁儿童进行哮喘发病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总患病率为2.06%,总现患病率为1.6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50%和1.60%,两者有显著差异。发病诱因主要有呼吸道感染及气候变化、运动。好发季节为冬、春季,好发时辰以半夜及临睡为著。有64.62%的患者在3岁以内发病,65.34%有个人过敏史,1,2级亲属有哮喘的分别为17.69%和31.05%,治疗中有98.56%应用抗生素,有71.48%的使用全身激素,使用吸入激素治疗的仅为4.69%。结论:贵阳市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10年前全国平均水平,与多种原因有关,应加强婴幼儿哮喘的早期干预治疗,进一步推广治疗哮喘的吸入疗法。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地区(0~18)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海拔地区(0~18)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三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来取整群和分散家访的方式,对象为所调查区域(0~18)岁儿童(1984年7月1日-2002年7月1日).结果:共调查儿童15 672人,实查儿童15 422人,失访250人,失访率1.6%.共查出哮喘患儿102人,患病率0.66%,其中儿童哮喘15人(14.8%)、婴幼儿哮喘18人(17.6%)、变异性哮喘18人(17.6%)、可疑哮喘51人(50%).发作季节以不定期和冬季为主.发病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占97.9%,由个人过敏史78.4%,一、二级亲属有哮喘过敏史占23.5%.治疗以静点抗生素、氨茶碱、激素为主,而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和脱敏均未进行.结论:高海拔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率低,且诊治儿童哮喘存在问题,有待努力推广全球哮喘防治方案(GINA),进一步改善我省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14岁以下社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于2017年5月-8月对其进行了抽样调查。一共调查了14岁以下儿童10000名,失访150,失访率为1.5%。其中婴幼儿哮喘有40名,儿童哮喘有600名,可疑哮喘为30名,CVA有50名,哮喘患病率为6.4%。此次调查结果相比之前调查患病率有所上升,婴幼儿哮喘患病有所下降。目前哮喘发作常用的药还是以口服为主。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婴幼儿哮喘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贵阳市两城区3岁以上儿童哮喘及婴幼儿哮喘的患病率,方法:用随机抽样,回顾性询问填表法调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在贵阳市两城区2298名婴幼儿中共查出哮喘病人43例,婴幼儿哮喘患病率为1.87%,男孩患病率(2.39%)显著高于女孩患病率(1.29%),好发于夏冬季节。首次发病原因和复发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结论:调查提示,贵阳市婴幼儿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贵州省儿童哮喘发病率有明显增高,小儿哮喘中绝大多数是在3岁以内发病,故对婴幼儿哮喘的防治是降低哮喘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敏  王次林等 《医学科技》2002,(1):60-62,46
目的:为配合全国第二次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成都市儿童哮喘的患经,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不等比抽样方法,选择成都市区的二个区代表居民区和工业区,分别抽取其中的二个街道办事处的全部0-14岁儿童,选向家长发放问卷初筛表,然后筛选 关疾病的可疑患者,再经呼吸专科医师统一问诊和查体,所有数据经SPSS/PC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实际调查人数的10221人,确诊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及过敏性咳嗽患儿共443例,累计患病率为4.33%,除去两年以上不发作病例,现患率为3.36%,患儿的性别,年龄,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摄入或吸入过敏原,遗传因素等均与哮喘发病显著相关,哮喘好发季节为秋冬季或换季时,夜间哮喘占39.5%,早期明确诊断及接受正规吸入激素治疗的比例较低。结论:本次调查证实儿童哮喘的患病患率明显升高,且早发于婴幼儿期,哮喘发作受诸多因素影响,有关资料为今后群防群治和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10361名0~14岁儿童进行了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共查出各种哮喘病患者86例,患病率为0.83%。3岁以前起病占83.6%。好发季节为9月至次年2月,临睡至午夜为常发时间。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占多数,次为天气变化及食物诱发。41.8%患者曾患过各种过敏性疾病。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史者达7刀%。据此提出了降低儿童哮喘患病率及控制哮喘发作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溧阳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影响因素及诊治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在溧阳市抽取的3个乡镇及市区1个居民小区内通过乡村医生及市区小区居委会向家长发放初筛问卷。结果实际调查9340人中。哮喘(婴幼儿哮喘及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为2.4%,两年内有喘息发作的哮喘近患率为2.0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44%与1.59%。两年内有近患的广义哮喘(包括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为2.17%。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早期诊断及应用吸入治疗的比率较低。结论哮喘患病率较我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于2000年报告中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平均为1.98%比较有所升高,哮喘发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按GINA方案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上仍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拉萨地区(3700 m)0-12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学校调查和分散家访的方式.结果 在调查的5162名0-12岁儿童中,共查出发作过哮喘的患儿46名,总患病率为(0.89%).其中儿童哮喘(≥3岁发病)5人(10.9%),婴幼儿哮喘(<3岁)(包括婴幼儿哮喘既往)21人(45.6%),咳嗽变异性哮喘4人(8.7%),可疑哮喘16人(34.8%).结论 高原地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较低,但同时要加强宣传,让更多家长认识哮喘疾病,以进一步的减少儿童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2010年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并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较,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变化,同时探讨哮喘家族史和特应性体质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南京市六合区山潘街道0~14岁儿童12 779例,并从非哮喘儿童中随机抽出440例进行匹配?结果:诊断出哮喘患儿350例,总患病率为2.7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46%和2.18%?起病年龄大多在婴幼儿期,好发季节以换季时为多见,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结论:与10年前相比,本市儿童哮喘现患率升高17.60%?特应性体质和家族过敏史与哮喘发病有关?儿童哮喘病的治疗仍有待于改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泉州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的流行现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泉州市城区0~14岁儿童10 089例进行调查. 结果 泉州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4.97%,男、女性别之比为1.45∶1,3~6岁儿童哮喘患病率最高(8.09%),首次发病年龄集中在3岁以内(78.11%).工业区儿童患病率明显高于居民区(P<0.001).哮喘好发于换季和秋冬季,多数在午夜发作.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治疗为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者100%,吸入激素者91.56%,口服及静脉滴注激素者85.03%,应用抗白三烯药者66.12%.哮喘患儿因病缺课平均58 d/年,家庭平均误工46 d/年.按GINA方案规范治疗组年人均花费为4 369.91元,非规范治疗组年人均花费9 658.45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泉州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4.97%,哮喘发病率与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接受规范治疗可降低患儿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丽水市15岁以下儿童哮喘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原则,计划抽取丽水市5个街区的10000例0~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计划完成问卷调查10000份,实际完成9834份,样本回收率为98.34%。共诊断出哮喘258例,患病率为2.62%。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期儿童组的患病率分别为1.12% (18/1613)、3.99% (124/3104)和2.27% (116/5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45, P=0.000)。男性患病率为2.67% (134/5013),女性患病率为2.57% (124/4821),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 P=0.75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的独立影响因子有家族过敏史、家庭成员吸烟、过敏性鼻炎史、儿童湿疹史、家中有霉斑和母乳喂养(P<0.05)。结论 不同年龄儿童哮喘存在差异,儿童哮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积极干预儿童哮喘的多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00年苏州市区6174名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苏州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在苏州市的金阊区所抽取的街区内,向家长发放初筛问卷,筛选出相关疾病的可疑患者,再经哮喘中心医师统一问诊查体,填写调查表。所有数据经asa/pc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实际调查6174人中,哮喘(婴幼儿及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为4.5%,两年内有喘息发作的哮喘近患率为3.7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4.81%与2.64%。两年内有近患的广义哮喘(包括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为4.32%。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发作季节主要为春秋季及季节更迭期。早期正确诊断及应用吸入治疗的比率仍较低。结论 苏州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较10年前显著升高,且主要发生于学龄期。生活模式的改变可能与哮喘的发病上升有关;哮喘发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按GINA方案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上仍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鼓楼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 2 0 0 0年福州市鼓楼区 0~ 14岁儿童哮喘流行情况 ,探讨危险因素 ,为我市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在福州市鼓楼区安泰与南街街道 0~ 14岁常住儿童中共抽样调查 5 2 2 9人。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 2 0 0 0年全国 0~ 14岁儿童哮喘统一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进行。 结果 儿童哮喘2 30人 (4.4 0 % ) ,婴幼儿哮喘 38人 (0 .73% ) ,咳嗽变异性哮喘 18人 (0 .34% ) ,可疑哮喘 12人 (0 .2 3% )。哮喘 (包括儿童哮喘、婴幼儿哮喘 ) 2 0 9人 (除外 2年以上不发作者 ) ,患病率为 3.99% ,男女患病率之比为 1.6 1∶ 1。高发年龄段为 3~ 7岁和 11~ 13岁 ,起病年龄 3岁以内占 74 .6 4 %。发病主要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 (99.0 4 % )和天气变化(5 9.33% )。个人变态反应史占 81.82 % ,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史分别分 18.6 6 %及 2 0 .10 %。发病距首次确诊时间为2 .2± 1.85年。治疗中普遍应用抗生素 (99.30 % )。 结论 本次调查基本代表了福州市区 0~ 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 ,有关资料为今后群防群治哮喘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安庆市城区1万名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2000年安庆市城区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防治小儿哮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0~14岁儿童.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结果确诊哮喘患儿344人.多发生于秋季、换季时;好发时间为临睡及午夜;主要发病诱因为呼吸道感染.结论安庆城区0~14岁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为3.35%.性别间哮喘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工业区与居民区哮喘患病率差异较大,哮喘起病与发作的外部因素中,环境因素较遗传因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