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超星泛雅平台支持下高职助产专业实习生产科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效果。[方法]选取在浙江大学明州医院实习的20名2016级助产学生作为观察组,产科实习期间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超星泛雅平台来辅助临床带教;另选已经在该院实习结束的21名2015级助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式。比较两组实习生产科理论和各项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绩、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评分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成绩和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超星泛雅平台应用到临床带教中有助于提高助产专业实习生的产科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习生图解日记在临床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山西省某医院的1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2组学生均在常规护理带教下书写实习生日记,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图解日记的形式书写实习生日记。2组在实习结束后采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表以及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自评表评价对实习生的带教效果。结果试验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健康教育指导能力方面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解日记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加强师生的沟通互动,促进实习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其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61-1662
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6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前后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同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适合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WORLD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提高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质量.方法 将12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常规带教组和WORLD模式带教组各60名,前者采用传统的"师徒式"带教模式,后者则包括与带教老师一起开展临床工作、观摩、研究相关课题、课外学习、走访其他辅助科室等5个部分.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和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 WORLD模式带教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包括技术操作、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及对教师的评价均优于常规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ORLD模式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质量,护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带教师资临床、教学、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带教模式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将92名护理实习生分为观察组46名(实习时间2016年6月-2017年4月)和对照组46名(实习时间2015年6月-2016年4月),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带教方法,小组学习带教实习,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带教方法,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采用一对一经验式带教。两组带教结束后对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合作带教模式较传统常规护理带教更有利于拓宽护理实习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动手能力,口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得也更牢固扎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科助产专业实习带教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5年在产科实习的助产士30名作为对照组,运用导师制与跟班制二者相结合的带教方法,2016年在产科实习的助产士30名作为观察组,采取案例教学结合双师法的临床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助产实习生每个月的阶段性考核平均成绩以及在本科室实习结束时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阶段性考核成绩平均在90分以上的为93.33%,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实习生对产科带教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实习生阶段性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双师带教法可以提高产科助产专业实习生的带教效果及提高实习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在护理实习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不同届的实习生对照试验,2009~2011年的实习生16组(一个学校为一组)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带教方法带教,2011~2013年的实习生18组为观察组,使用教学路径带教,实习结束后将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评教评学满意度及综合评价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评教评学满意度及综合评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临床实习生使用教学路径有利于实习生及时掌握实习内容,及时准确地掌握预习和复习的内容,同时提高教与学双方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陈黎红 《当代护士》2017,(11):168-170
目的探讨对三年制大专助产专业学生在产房实习阶段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在本院产房实习的2届助产士共4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0月~2015年5月实习的24名学生设为观察组,2015年10月~2016年5月实习的24名学生设为对照组,2组分别给予传统的临床带教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带教方式带教,观察组则是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带教,通过对2组在产房实习期间专业理论成绩、专业操作成绩、产科应急急救能力进行考核,2组对其带教模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来探究该临床教学方法改革对实习助产士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专科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专科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产科急救能力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对翻转课堂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翻转课堂带教模式在助产专业的产房实习带教中,对学生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的提高具良好的效果,但对学生产科急救能力的干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2种不同岗前培训形式对护生实习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更能有效提高实习效果的岗前培训形式.方法 对具有可比性的2组人员,在分别接受传统形式的岗前培训和新形式的岗前培训后,从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实习初期适应临床情况、带教老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患者对实习生的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新形式岗前培训后的实习生(实验组)较接受传统形式岗前培训后的实习生(对照组)考试成绩明显偏高(P<0.01),带教老师及患者对实验组人员综合素质评价及满意度较对照组普遍偏高(P<0.05).实验组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临床技能操作熟练、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尽快融入临床实习.结论 这种新的岗前培训形式对实习初期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意义,对整个实习期间的教学效果及学生毕业后的岗位工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带教在手术室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2月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45名护生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对实习生实施护理教学;将2015年3~8月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45名护生作为试验组,采用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对护理实习生实施护理教学。实习期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护理技能考核结果。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的手术室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考核成绩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能够有效增强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对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提高护理实习生的风险意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本科护生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本科实习护生为观察组,通过招募高年资护士作为标准化病人辅助本科护生的临床教学,包括课前学习、理论培训、情景实践、反馈与讨论、再实践与考核5个阶段培养本科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的本科实习护生进行比较,出科时比较两组本科实习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本科实习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教师标准化病人辅助临床教学能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进而提高妇科护理的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改进护理本科男生手术室实习带教方法。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实习的38名护理本科男生进行带教前学习适应性评估,再随机分成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19)进行带教。试验组针对男生特点进行带教方法的改进,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习结束比较两组的学习适应性和实习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学习适应性和实习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理本科男生的学习适应性和实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毕业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状况,以发现临床带教工作中的现存问题,改进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在我院进行毕业实习的332名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满意度调查,内容涉及带教老师自身素养、带教老师带教态度、病房带教安排、护生实习收获四个方面。结果: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整体满意度得分为3.74±0.53;专科护生满意度得分为3.87±0.30,本科护生满意度的得分为3.66±0.48;护生对带教老师自身素养满意度得分最高,为3.79±0.48;护生对病房的带教安排和护生实习收获满意度得分最低,分别为3.71±0.57和3.71±0.54。结论:实习护生对我院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整体满意度评价较高,特别是在评价带教老师自身素养方面。同时,专科护生较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高。而护生在班次安排、带教计划、实习期间职业情感的培养、带教老师愿意主动教护生、带教护生采用的方式等方面满意度相对低,提示在今后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应进一步关注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五阶段”循环结合CP教学模式在护生实习初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入我科实习的护生54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6名和观察组28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观察组护生采用“五阶段”循环和教学路径相结合的方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实践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和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生对临床教学实践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五阶段”循环结合CP教学模式在规范教学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问题引导(PBL)教学法联合工作坊在肿瘤内科专科实习生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肿瘤内科实习的60名护理专科实习生按照进入科室的批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PBL教学,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联合工作坊教学,在入科第1天及实习1个月后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表(Mini-CEX)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评估,并对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结果]两组实习生教学后临床演练评量表(Mini-CEX)各维度评分均较教学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教学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实习生教学后理论知识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较教学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教学后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专科实习生护理临床带教中采取PBL教学法联合工作坊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学效果及实习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8年在该院进行实习的护生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实习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实习的35名护生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管理模式;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实习的37名护生为研究组,给予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及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实习结束后,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和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增强了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峰终定律的带教模式在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实习的150名实习护生,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实施基于峰终定律的带教方法,将带教过程分为熟悉环境阶段、理论浸润阶段、能力提升阶段以及素养渗透阶段.实施"分阶段、渐进性"的带教模式,运用自行设计的带教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提升学生沟通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完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产科病区实习的31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6—12月在妇产科病区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妇产科护理实习大纲要求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着重对实习护生进行妇产科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SBAR模式临床带教。通过临床沟通能力量表、住院患者对护生满意度和临床实习成绩3个方面对两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科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住院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和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SBAR模式教学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提高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国贞  彭雅琴 《护理学报》2019,26(21):10-13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专题式系列微课的建设及在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微课教学专题小组,根据要求筛选出17个技能和知识点作为微课主题,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建设。整体选取2017年6月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90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整体选取2018年6月到医院实习的93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及教学效果评价。2组实习护生在实习结束前均参加理论及操作考核。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对微课教学利用度和满意度高。结论 微课教学有助于激发实习护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可推广到临床教学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学伦理学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1年8月,我院手术室实习护生10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带教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学伦理学带教法,出科时两组护生分别对其带教老师带教中的尊重、情感、公正、慎独以及审慎等五方面进行统一评估。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老师带教行为的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带教过程中采用医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可培养护生对医患关系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