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车前草化学成份与药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敏  程敏 《现代中医药》2005,3(3):60-61
随着中药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传统中药车前草发现并延伸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应用的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车前草的化学成份和药理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对车前草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淫羊藿及其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方法:对不同时期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研究的报道结合临床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主含淫羊藿等活性成分及复方制剂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双向免疫调节,抗肿瘤、影响内分泌和心脑血管系统等药理作用。结论: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保健作用,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逐渐广泛深入,日益得到中医药学界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刺五加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文献资料,分别对刺五加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发现刺五加叶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降血糖、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结论:刺五加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保健价值,其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鲜车前草临床应用规律,为鲜车前草的现代应用提供文献支持及发展思路。方法:以第5版《中华医典》为古籍数据库,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现代数据库,摘录包含鲜车前草应用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古籍中车前草鲜用的频率很高,功效以清热、凉血、利尿、通淋为主,可用于治疗淋证、小便不通、小便溺血等内科病及疮痈、白虎丹等外科病,治疗面口五官热证如鼻衄、目赤肿痛、乳蛾喉痹等病的疗效极佳,在妇科及儿科疾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现代文献记载鲜车前草主治范围包括肾系、五官、脾胃、肺系、肝胆、皮肤外科及妇科儿科疾病,主要用于肾系湿热证及由于湿热毒蕴引起的皮肤外科诸证,功效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为主。民间从古至今都有采食鲜车前用于充饥或保健的报道。结论:鲜车前草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与经济价值,但是现代应用发展滞后,需要集策集力从“药材生产-储存运输-制剂研发-临床应用”各个环节入手推动鲜车前草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5.
萹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综述萹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23年国内有萹蓄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萹蓄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利尿、降压、止血、抗菌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肠道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结论:中国萹蓄资源丰富,应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半枝莲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黄芩属植物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半枝莲进行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半枝莲的化学成分按照结构类型进行总结,将半枝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前景进行总结。结果:半枝莲含有的主要成分为黄酮、二萜、三萜、甾体、多糖,主要药理作用有抗肿痛、抗炎、抗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作用活性差异,为进一步明确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扩大车前草临床用药,更好地开发利用车前草资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车前根、车前叶、车前子及除去根、叶、子剩余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Griess法测定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检测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炎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肿瘤活性;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检测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氧化活性。结果: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又存在一定差异性。药效学数据显示,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均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其中抗炎和抗肿瘤活性车前叶活性最高,车前草剩余部位大于车前根,车前子活性相对较弱;抗氧化活性车前叶最高,车前根活性较低。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醇提物指纹图谱及不同药用部位的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差异,为进一步扩大车前草药材临床用药以及针对不同疾病合理利用不同药用部位精准用药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车前草药用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及药用新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总结。结果: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水溶性及脂溶性,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广泛,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系统有影响,并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的作用。结论:丹参的药理作用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霍去病定名车前草 山东台儿庄张心夷以车前草为题,写了首咏药诗,叙形状于其外,藏药名于其内,蕴药理于其中,抒药文情怀于其间。诗云: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合护理治疗带状疱疹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晖  周耀湘 《新中医》2007,39(3):70-7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护理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以自拟抗病毒汤(龙胆草、柴胡、车前草、泽泻、薏苡仁、大青叶、虎杖、重楼、紫草、延胡索、板蓝根、土茯苓)口服治疗,配合皮疹护理、心理护理。结果:痊愈28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药配合护理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银燕降脂散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河北省药品检验所徐韧柳李丽华△(050011)银燕降脂散由车前草、番泻叶、决明子和荷叶等数种中药材经适宜的方法加工制成,具有清热利湿、润肠降脂等功效。为了严格控制该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摸索并建立了主要药味车前草和...  相似文献   

12.
郭淑权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04-105
目的:了解草木犀流浸液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查阅资料,对国内外对草木犀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对国内多个、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总结。结果:草木犀流浸液片药理作用确凿,能有效地治疗疾病;应用于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有显著差异,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草木犀流浸液片药理作用科学可靠,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车前子与车前草利尿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车前子与车前草提取物的利尿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水负荷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车前子和车前草乙醇提取物和水溶性成分给药,研究并比较其对大鼠排尿量和尿中Na^+、K^+、Cl^-离子排泄量的影响。结果40g/kg和10g/kg剂量的车前子和车前草乙醇提取物均能增加大鼠排尿量和尿中Na^+、K^+、Cl^-离子含量,相同浓度下车前子作用略强于车前草,但水提物则无利尿作用。结论车前子和车前草具有利尿作用,乙醇提取物为其利尿作用的有效部位,且车前子的利尿作用稍强于车前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的现代药理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分析探讨华蟾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结果:华蟾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癌,抗病毒,促进免疫。结论:通过对华蟾素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探讨,可以有效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大孔吸附树脂对桃叶珊瑚苷分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分离车前草伞草中桃叶珊瑚苷的大孔树脂。方法:将车前草粗提液置大孔树脂叶中吸附,并以水、50%和70%乙醇分别洗脱,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洗脱液中桃叶珊瑚苷含量。结果:D100、D101、D140、D141、D19和D301R6种型号大孔树脂效果等片较大。结论:D141和D301R型大孔树脂能较好的富集桃叶珊瑚苷。  相似文献   

16.
大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秀才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10):581-584
 目的:介绍大黄清除氧自由基、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癌、抗衰老等药理作用,为深入研究大黄抗衰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期刊中有关大黄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结果:总结了大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结论:中药大黄是一种极有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柿叶总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柿叶总黄酮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概况的分析,并结合脑缺血耐受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开发价值。结果:柿叶总黄酮药理作用明确,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柿叶药材资源充分,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综述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槲寄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槲寄生中除了黄酮、生物碱类等小分子化合物外,还含有大量的凝集素、多糖等高分子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方面重点综述了槲寄生的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降血压、降血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肿瘤的辅助用药等。结论:我国槲寄生资源丰富.应该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别重楼与拳参,指出在实际应用中不能混淆使用。方法:从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别重楼与拳参,从药理作用区别重楼与拳参临床应用?结果:重楼与拳参都为根茎类中药,都具有草河车和蚤休别名,从而造成同名异物的混淆使用现象。二品种药材饮片件状特征不相同,可以通过性状鉴别将二品种分辨。结论:重楼与拳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区别,为防止混淆使用,应规范处方书写,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黄芪化学成分、各种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黄芪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疗效明确,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