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性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止咯血时间、止咳时间、脓痰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支气管扩张症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观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10 0例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 ,对照组 5 0例 ,用青霉素或卡拉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9%与90 %。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治疗组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程瑞蓉 《河南中医》2016,(2):198-199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9例重症肺炎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及常规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5%、79.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206,P=0.021);治疗组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用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31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4%、对照组8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325,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用地塞米松片、维生素C、维生素B2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2月间的14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8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为基本方,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味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相较对照组,有效率有显著性提高(P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抗感染、祛痰等常规治疗完全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发热消退和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70%;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评价冬病夏治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50.0%),好转10例(33.3%),部分缓解3例(10.0%),总有效为28例(93.3%),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83.3%),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VC、FEV1、FEV1(L)/FVC(%)、咳嗽、胸闷、痰量积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L)/FVC(%)分别为(3.79±0.79)L、(3.09±0.65)L、(86.79±9.76)%,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胸闷、痰量积分分别为(1.24±0.39)分、(1.19±0.37)分、(1.09±0.3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防治支气管哮喘效果较佳,对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卫莲  ;张云霞 《河南中医》2014,(9):1660-1661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注射、银黄口服液口服、病毒灵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3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用药起效时间、体温稳定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急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X线炎症吸收时间、平均治愈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4.4%,观察组有效率为90.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有疏表宣肺清热之功效,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于健 《河南中医》2016,(7):1205-1207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归脾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82.8%,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7%,对照组复发率为14.2%,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和酒石酸罗格列酮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葛根苓连汤加味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56.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腰围、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舒张压和餐后2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代谢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减质量降糖、降压调脂功效.  相似文献   

13.
段圣德 《河南中医》2016,(9):1649-1651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平衡针灸治疗,B组另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结果:B组首次治疗有效率16.7%、治疗1个月后有效率91.7%,A组首次治疗有效率2.8%、治疗1个月后有效率80.6%,B组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VAS评分、Neer评分、Lysholm评分、Mazur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A组(P0.05)。结论:平衡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半夏、醇制半夏和清半夏的刺激性毒性和三者的液相指纹图谱,考察半夏醇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比较半夏、醇制半夏和清半夏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性和对大鼠腹腔渗出液中PGE2含有量的影响,考察醇制对半夏刺激性毒性的影响.Megre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30℃,鸟苷为对照峰,建立并比较3种半夏的HPLC指纹图谱,考察醇制对半夏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 醇制半夏能够降低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性,使大鼠腹腔渗出液PGE2量降低,该作用与清半夏相当.半夏醇制后指纹图谱变化不大,而清半夏特征指纹峰数目及峰面积显著降低.结论 醇制能够达到降低半夏刺激性毒性的作用,且对半夏中核苷等水溶性成分无显著影响,醇制法可作为半夏减毒存效新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利洪 《河南中医》2016,(7):1272-1274
目的:观察除痹通络汤熏蒸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针灸辨证论治,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除痹通络汤熏蒸。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NRS评分、JOA疼痛评分、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JOA疼痛评分、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6.27%,试验组有效率为98.0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痹通络汤熏蒸联合针灸辨证论治颈肩腰腿痛,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有待发展和完善。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中,局部分析与整体综合辩证统一相结合的方法,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 事物是多种多样、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特别是作为生物体的人,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人体除本身内在的生理特性外,还与人生活所在的社会、环境、自然等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疾病的发生也是患病个体在所患疾病的病理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反映,而不仅仅是病理过程中的局部反映。所以治疗疾病必  相似文献   

17.
杜仲是名贵的中药材。原有的"地道药材"货源紧缺,不能满足市场及临床需要,因此各地出现了许多混用品、代用品及伪品,引起了商品杜仲品种混乱。对1980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的混、伪品,并列出正伪品性状、显微、理化的区别,为鉴别杜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Trigoflavidols A (1) and B (2), tetranorditerpenoid dimers possessing a rearrangement skeleton with a spiroketal core moiety, and trigoflavidol C (3), a hexanorditerpenoid,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rigonostemon flavidus along with two known compounds. Compounds 1 and 2 showed moderat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MIC values: 3.12-6.25 μg/mL)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8(#)MRSA, and 82(#)MRSA, and 1, 2, and 5 showed weak activities (IC(50) values: 3.75-28.99 μM) against various human tumor cell lines.  相似文献   

19.
20.
针灸合清热解毒药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现代医学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针灸治疗病种之一,疗效肯定.但临床上针对急性期面瘫出现耳后或面部红肿热痛,甚至疱疹的面瘫患者,单纯的针灸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疗程长,后遗症恢复慢,部分患者不能完全痊愈,甚至出现倒错现象,笔者采用大剂量清热解毒药合针灸对该类面瘫患者的早期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