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开展B 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简称室间质评),评价参评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2021 年GBS 核酸检测室间质评计划为一年两次,每次质评计划样本盘包含4 支由灭活的GBS 培养液稀释而成的不同浓度阳性样本和1 支阴性样本。样本冷链寄送至各参评实验室,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检测并回报结果,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实验室成绩,汇总不同样本的总体符合率。结果 2021 年两次室间质评分别有33 家实验室报名参加,收到有效报告31 份和32 份。所有实验室室间质评成绩均合格,两次结果完全正确的实验室分别有87.10%(27/31)和96.88%(31/32),样本的总体符合率为97.42%(151/155)和99.38%(159/160)。结果汇总中共出现检测错误5 例,错误类型集中表现为假阴性。结论 各参评实验室GBS 核酸检测能力总体较高,个别实验室检测能力尤其是弱阳性样本检测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能帮助实验室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以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7家采供血机构血液成分细菌检测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方法 2014年度共开展了2次细菌检测室间质评活动,每次质评包括6个阳性标本和4个阴性标本,采用冻干后常温运输的方式发放。参评实验室通过在线信息系统OASYS完成质评结果的上报。结果 2次质评活动均有17家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参加。第1次室间质评阳性标本的检测符合率为94.1%(16/17);第2次室间质评,阳性标本的检测符合率为100%(17/17),阴性标本的检测符合率为76.5%(13/17)。结论通过参加细菌室间质评,可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也可将其作为工作人员日常考核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陕西省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的参评实验室、符合率、回报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室间质评每年开展活动2次,每次10张骨髓和末梢血图片。全年20张图片刻录在一张光盘上,通过邮政快递发放给参评实验室。实验室在每年4月、9月上报2次质评结果,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在每年6月、11月统计回报结果并向参评实验室发放质评报告。结果参评实验室由2011年的76家增加到2013年的163家;结果符合率≥80%的实验室比率依次是80%,47%,44%,55%,77%和96%;结果符合率≥80%的单个细胞有38个;末梢血图片鉴别的整体符合率高于骨髓图片;鉴别错误有细胞所属系别、发育阶段划分错误以及异常鉴别不全面等。结论血细胞形态学鉴别能力在各级医院检验科参差不齐;开展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对提高检验人员细胞形态鉴别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各级性病防治诊疗机构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验水平,以进一步加强性病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完善全国性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方法共向29个省级性病中心实验室,以及部分全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点、全国性病疫情检测哨点和卫生部卫九项目点的47个实验室分别发放5份梅毒血清质控品和相应的调查问卷,76个单位中有42家(省级性病中心实验室28家、省级以下实验室14家)曾参加本中心组织的有关质控的培训;各性病防治机构的常规检测人员按其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回报本中心。本中心对各机构的质控品检测结果及调查所得的相关信息做统计学分析,每份质控品以>80%参评单位的报告结果为依据确定预期值,检测成绩:每份标本的检测与预期值一致得20分,否则为0分,满分为100分;考核成绩:质控品检测成绩权重占80%、数据回报时间占10%、表格填写完整性占10%,≥80分为合格。结果省级性病中心实验室中,质控考核合格的有26家、不合格3家,合格率接近90%(26/29)、不合格率达到10%(3/29);47家其他各级性病检测实验室中,质控考核合格的有41家、不合格6家,合格率为87%(41/47)、不合格率接近13%(6/47)。在参加过相关质控培训的42家机构中,质控考核合格的有38家、不合格4家,合格率达到90%(38/42)、不合格率接近10%(4/42);在未经培训的34家机构中,质控考核合格的有29家、不合格5家,合格率85%(29/34)、不合格率15%(5/34)。结论参加相关培训的单位总体成绩好于其他未经培训的单位,所以参加专业培训可提高其检测合格率;目前我国各级性病防治诊疗机构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验水平差距不大。加强性病实验室质量控制网络建设,包括日常的质控培训和质控评比,对于提高各级级性病中心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开展苯丙酮尿症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简称室间质评),评估参评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检测质量。方法2019年室间质评计划为1年2次,共包含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的4个致病变异位点,涉及错义变异和剪接变异2种类型。样本盘包含5支样本,类型为干血斑。要求参评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在规定时间内检测样本并网络上报检测结果。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实验室成绩,汇总不同样本的总体符合率,并分析致病变异位点检测及结果报告错误类型。结果2次室间质评分别收到3份和2份有效回报结果,成绩合格的实验室分别为1家和2家。2次室间质评中,样本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0%(9/15)和100%(10/10)。结果汇总中共出现检测错误6例,错误的类型集中表现为假阴性。剪接变异的检出符合率明显低于错义变异。结论临床实验室在苯丙酮尿症遗传基因致病变异检测及结果分析报告方面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能帮助实验室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室间质量评价评估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PIK3CA基因突变的检测能力。方法选用含有特定PIK3CA突变型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细胞样本作为室间质评样本,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后,将5个样本随机编号后发送至参评实验室,要求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并回报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回报结果。结果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2018年和2019年分别收到有效回报结果28份和19份,回报结果完全正确的实验室分别为78.6%(22/28)和89.5%(17/19),成绩不合格实验室分别为17.9%(5/28)和10.5%(2/19)。样本的整体符合率分别为86.4%(121/140)和93.7%(89/95),其中假阳性率为8.6%(12/140)和2.1%(2/95),假阴性率为8.3%(7/84)和5.3%(4/76)。结论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质量整体较好,但部分实验室检测能力尚需提高。实验室通过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可发现自身问题,持续改进并提高其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开展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2、*3、*17位点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项目,评估参评临床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2015年2次室间质评样本盘均分为2组,每组各包含5支样本。要求参评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在规定时间内检测样本并网上上报检测结果。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实验室成绩,汇总不同位点的总体符合率,并分析检测方法和试剂的符合率。结果 2015年2次室间质评分别收到16份和17份有效回报结果,成绩满分的实验室分别占93.75%和88.24%,CYP2C19*2、*3和*17检测总符合率分别为95.00%、95.00%、100.00%和98.82%、98.82%、95.00%。2次室间质评中,使用自配试剂进行检测的实验室分别占37.5%和35.3%,满分实验室占83.33%和83.33%。使用注册试剂检测实验室成绩为满分的分别占100%和90.91%。结论各实验室在CYP2C19基因各位点检测总体准确率很高,但个别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提高。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开展厌氧菌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活动,了解上海地区医疗机构近年来厌氧菌检测的开展情况及检测质量。方法收集2014—2017年参加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SCCL)厌氧菌检验室间质评活动的反馈结果,对厌氧菌鉴定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地区医疗机构参加SCCL厌氧菌检验室间质评活动的实验室数由2014年的26家逐年增加到2017年的43家,增加了60.5%。2014年第1次室间质评的合格率为96.2%(25/26)(有1家医院成绩不合格),之后3年室间质评的合格率均达到100.0%。在发放的25株厌氧菌(涵盖5个属15个种)中有17株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其中消化链球菌属100.0%(1/1)、丙酸杆菌属100.0%(1/1)、梭状芽孢杆菌属88.9%(8/9)、拟杆菌属46.2%(6/13)、普雷沃菌属100.0%(1/1)。结论上海地区开展厌氧菌检验的医疗机构数在逐年增加,实验室在厌氧菌鉴定上总体的检测能力和准确率较高,但个别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提高。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该室2004~2013年参加卫生部临床微生物学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失控原因,提高实验室对病原菌的检测能力及药敏试验的准确性。方法对卫生部临检中心发放的质控菌株按其要求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将该室的结果与临检中心回报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0年共收到质控样品150份,细菌的存活率为99.33%(149/150);污染率为0.67%(1/150);细菌鉴定的正确率为95.33%(143/150);药敏试验的正确率为94.76%(253/267)。结论该室对室间质评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正确率较高。药敏试验应注意酶学试验及处于中介水平的药敏结果,并要合理应用CLSI文件中的药敏规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淋球菌感染患者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K-B琼脂扩散法分析女性感染淋球菌对不同类别抗生素的敏感性,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碘量法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结果112例女性患者标本经分离、培养、鉴定的淋球菌为86株。从86株淋球菌中筛选出58株(67.44%)多重耐药株。青霉素耐药率为51.16%(44/86),四环素耐药率61.25%(49/80),其中质粒介导的PPNG和高度耐四环素(TRNG)菌株的阳性率分别为18.60%(16/86)和12.50%(10/80);环丙沙星耐药率92.94%(79/85)。结论本地区女性感染淋球菌出现的多重耐药状况较为严重,有必要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浙江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淋病奈瑟菌(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变化趋势。方法2013 — 2018年对浙江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临床分离培养的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6年间共监测672株淋球菌。 PPN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 (TRNG)的检出率分别为48.81%(328/672)、45.09%(303/672),各维持在45.71%~52.85%和35.00%~66.32%之间,已处于较高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趋势(χ2=1.372、1.424,P>0.05);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100.00%(672/672),未发现敏感株;阿奇霉素耐药率由2013年的12.00%上升到2018年的28.32%,平均24.26%(163/672),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5);头孢曲松的低敏率为9.08%(61/672),大观霉素耐药率为0.60%(4/672),两者的MIC50和MIC90均有一个稀释度的增加,呈显著的变化趋势(χ2=18.876、8.132,P<0.01)。结论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适合作为浙江省部分地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但头孢曲松的低敏率逐年上升,应长期监测其耐药性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Neisseria gonorrhoeae strains resistant to treatment with penicillin, tetracycline, and/or spectinomycin are increasing in prevalence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 Zambia, 52% of N. gonorrhoeae isolates produced beta-lactamase in 1986. Few oral regimens have proven effective for treatment of resistant N. gonorrhoeae. We conducted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250 mg of ciprofloxacin given orally versus 250 mg of ceftriaxone given intramuscularly for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gonococcal urethritis in adult males. Two hundred men were enrolled and treate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e in age (27.5 years), prevalence of latent syphilis (14 and 10%),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32 and 38%). Of 165 patients with cultures positive for N. gonorrhoeae who returned for follow-up, ciprofloxacin cured 83 of 83 (100%), including 26 with penicillinase-producing N. gonorrhoeae (PPNG) and 21 with N. gonorrhoeae with chromosomally mediated resistance to multiple antibiotics (CMRNG), and ceftriaxone cured 81 of 82 (98.7%), including 30 with PPNG and 19 with CMRNG. Both treatment regimens were well tolerated.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 urethral exudate was found by direct fluorescent-antibody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r by culture in 10 (5%) participants. All N. gonorrhoeae isolates were inhibited by ceftriaxone at 0.06 micrograms/ml, except one which was inhibited at 0.125 micrograms/ml, while ciprofloxacin inhibited all isolates at 0.03 micrograms/ml. Ciprofloxaci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herapy for uncomplicated gonococcal urethritis, including that caused by PPNG and CMRNG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me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2010~2011年度本地区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流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对质粒介导的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进行耐药质粒 TEM-1基因分型.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太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PPNG菌株,多重PCR方法鉴定β-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 TEM-1基因分型.结果 150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105株对青霉素耐药(70%);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4%和 98%;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但头孢曲松低敏率达到48%(72/150);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和四环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的2倍和大于32倍.检出PPNG46株,阳性率为30.7%,耐药质粒TEM-1基因分型以亚洲型为主(91.3%,42/46),只有4株携带非洲型质粒.结论 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TEM-1基因质粒分型以亚洲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13年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及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 324株淋球菌中,2000~2005年度PPNG检出率占23.5%(156/665),2008~2014年度PPNG检出率占36.4%(240/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0~2005年度TRNG检出率占33.4%(222/665),2008~2014年度TRNG检出率占42.6%(281/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霉素耐药率从71.1%(473/665)升高至87.1%(57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丙沙星耐药率由88.9%(591/665)升至98.0%(646/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中度敏感率从12.3%(82/665)提升到21.5%(142/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结论持续进行淋球菌耐药性监测非常重要,大观霉素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淋病的优选药物,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土茯苓加减方对淋病奈瑟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为筛选安全、有效、经济的中药消质剂提供参考。方法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性传播疾病(STD)实验室2005年2~12月收集的门诊淋病患者中分离鉴定的30株产β-内酰胺酶的淋病奈瑟菌菌株(PPNG)作为实验菌株(土茯苓加减方组),采用土茯苓加减方对PPNG进行耐药质粒消除;全国性病中心提供的WHO推荐淋病奈瑟菌标准菌株A、B、C、D、E作为质控菌株,采用传统消质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对照(SDS组),评价PPNG经土茯苓加减方作用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改变情况以及土茯苓加减方的消质作用。结果土茯苓加减方组PPNG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100%降低为6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组PPNG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下降为77%和80%(P值分别为0.024和0.011);土茯苓加减方对4.2、5.3和7.4kb质粒有不同程度消除作用,其中对5.3kb和7.4kb质粒的消除率达到20%左右;土茯苓加减方组总的质粒消除率为16.7%,SDS组总的质粒消除率为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茯苓加减方对产β-内酰胺酶的淋病奈瑟菌耐药质粒具有一定消除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淋病奈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9年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20株淋球菌检出PPNG 33株(27.5%)、TRNG 52株(43.3%);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95.8%,青霉素耐药率达95.0%;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全国32个省市级疾控机构新冠监测网络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变异株核酸检测能力进行室间质评,同时对常规所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性能进行评价。  方法  制备新冠病毒武汉株及4个关切变异株、人冠状病毒OC43(HCoV-OC43)和H3亚型流感病毒(H3N2)核酸样本,发放给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室间质评。 每个实验室的考核样本盘包括两种不同Ct值(~35、~30)的新冠病毒武汉株、关切变异株(α和γ或β和δ)、HCoV-OC43、流感病毒核酸样本共10支。 根据反馈结果计算检测符合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收集各考核实验室常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性能验证。  结果  全国省市级疾控机构新冠监测网络实验室室间质评总体达标率为100%(32/32),总体优秀率72%(23/32);初测中,新冠病毒、HCoV-OC43核酸样本检测总符合率为99.7%(319/320)、89%(57/64)。 对32个考核实验室送检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66%(33/50)的试剂盒检测限与说明书相符,92%(11/12)的受检试剂盒特异性达标。  结论  32个省市疾控机构实验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全部达标,均能检测新冠病毒武汉株及阿尔法、贝塔、伽马和德尔塔变异株;送检的部分核酸检测试剂检测限与说明书不符,检测性能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The susceptibilities of 109 strains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to penicillin G, tetracycline,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cefotetan, cefoxitin, ceftriaxone, ciprofloxacin, and fleroxacin were determined. The activities of cefmetazole, cefuroxime, cefixime, and ofloxacin were also determined against 62 of these strains. Strains represented penicillin-susceptible (Pen(s)) N. gonorrhoeae; penicillinase-producing N. gonorrhoeae (PPNG) possessing 2.9-, 3.05-, 3.2-, or 4.4-MDa beta-lactamase plasmids; strains with high-level, plasmid-mediated tetracycline resistance (TRNG); strains with plasmid-mediated resistance to penicillin and tetracycline; and strains with chromosomally mediated resistance to penicillin and tetracycline (CMRNG). Ceftriaxone, cefixime, and ciprofloxacin were the most active agents tested against all strains. Pen(s), TRNG, and PPNG strains possessing a 3.2-MDa beta-lactamase plasmid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extended- and broad-spectrum cephalosporins, and quinolones than were either PPNG strains possessing a 2.9-, a 3.05-, or a 4.4-MDa beta-lactamase plasmid or CMRNG strai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女性淋病患者中分离的淋病奈瑟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头孢硝噻吩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球菌(PPNG)。结果 95株淋病奈瑟球菌中PPNG检出率40.0%(38/95),95株淋病奈瑟球菌对大观霉素敏感率100%,对青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仅0%~2.6%,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敏感率均高于90%。结论 大观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作为治疗女性淋病奈瑟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