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的影响因素,旨在建屯一种MTT法抗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流程.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同时优化选择培养时间与MTT孵育时间.结果:在每孔PBMC为4.0×104(浓度为4.0×105/mL)、药物作用时间48h、MTT 20 μL作用6 h、单波长570 nm处测OD值时,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较高,试验效果较好.结论:规范化的MTT法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为临床医生开展和实现个性化化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促肝细胞生长素对SMMC-7721细胞的促生长作用,以测定其生物活性的方法。方法:在体外采用MTT法,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在不同浓度(6.2~800.0mg.L-1)及不同的培养时间(24,48,72h),对不同浓度SMMC-7721细胞(1.5~100.0)×103个.mL-1生长的影响作用,并考察了此方法的重复性、与对人胃癌MGC-830及结肠癌HT-29细胞相比较的特异性及与法定3H-TdR掺法比较的相关性。结果:MTT法测定结果表明,浓度为100mg.L-1的促肝细胞生长素在培养时间为48h时,对细胞浓度为2.5×104个.mL-1的SMMC-7721细胞促生长作用最明显(刺激指数SI值≥6.0),此方法重复性好,并对SMMC-7721细胞具有特异性,与3H-TdR掺法比较测定的SI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TT法适用于促肝细胞生长素的活性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组hIFN-α-2b-卡介苗(hIFN-α-2b-BCG)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cytes,PBMC)活化增殖,以及BCG激活杀伤细胞(bacilliCalmette-Guérinactivatedkillercell,BAK细胞)对膀胱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分别利用野生型BCG、野生型BCG 干扰素作为对照诱导活化PBMC,比较重组BCG对PBMC的活化增殖效应,采用噻唑兰比色分析法(MTT法),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检测上述各成分对PBMC增殖活化效果;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LDH法)研究不同浓度重组BCG活化PBMC后对膀胱肿瘤细胞的不同杀伤效果。结果:MTT测定表明,重组BCG诱导PBMC活化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同浓度的对照组刺激效果(P<0.05),且重组BCG在72h仍保持较强的活化能力;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显示,不同浓度重组BCG诱导的BAK细胞抗癌效应均高于对照组诱导的抗癌效果(P<0.05)。结论:重组BCG对人PBMC具有较强的活化增殖作用,增强PBM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研究沙利度胺(Tha)作用于肝细胞癌(HCC)细胞株 SMMC7721,探讨Tha抗HCC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参考文献~([1]) 确定各组药物的最适作用浓度后,通过不同浓度Tha分别与HCC细胞SMMC7721体外培养,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化法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不同时间Tha组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Tha组作用于SMMC7721细胞48 h后,VEGF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随浓度增高而增加(P<0.05).结论Tha是有效的辅助抗肝癌药物.  相似文献   

5.
刺梨提取物CL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溴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法测定CL对胃癌-7901和MKN-45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台盼蓝排染法计数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不同时间点的活细胞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MTT法检测显示,0.01μl·ml1~100μg·ml-1的CL 处理12~96h胃癌SGC-7901细胞和MKN-45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细胞生长曲线显示:随CL浓度的升高曲线逐渐右移,且100μg·ml1的CL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曲线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CL对胃癌7901和MKN-45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均呈刺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提示CL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脱氧野尻霉素衍生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脱氧野尻霉素(DNJ)衍生物N—苄基—1—脱氧野尻霉素(P-DNJ)与N—壬基—1—脱氧野尻霉素(NN-DNJ)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以HBVDNA转染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2,2,15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试验药物培养细胞,在第6天、第10天时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HBsAg、HBeAg和HBVDNA,同时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结果:P-DNJ、NN-DNJ在试验浓度(5~125μg.mL-1)内未见细胞毒性作用,在浓度为125μg.mL-1时能显著减少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HBsAg、HBeAg、HBVDNA的分泌。结论:P-DNJ、NN-DNJ在体外细胞培养试验中发现有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7.
蛇莓中齐墩果酸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蛇莓中齐墩果酸(O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值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O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在24h对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在48h内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加.结论:O...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PBMC,体外加入不同浓度的hCG,在37 ℃ 5%CO_2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收获细胞或加入一定浓度的hCG,同样条件下培养,在不同时间收获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F mRNA转录水平.结果:在实验的hCG浓度范围内,MIF的转录水平随着hCG浓度增加而明显提高.在100 U/mL的hCG作用下,MIF mRNA表达在培养的1~2 h达到峰值,随后很快下降,至8 h基本回到刺激前水平.结论:hC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促进MIF mRNA转录的作用,且在本实验筛选浓度下,MIF mRNA转录水平与作用时间相关,提示hCG可通过促进PBMC分泌细胞因子参与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BLA法)在白血病细胞药敏实验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BLA法,用液体闪烁记数仪检测ATP标准品以及白血病细胞株K562在不同细胞浓度、药物浓度、培养时间下的荧光发光值.结果:ATP标准品浓度、K562细胞浓度的对数与荧光发光值的对数具极好的线性关系(P<0.001);药敏实验时,结束细胞培养的时间以第4 d为宜,药物浓度的选择以1×PPC为最佳.结论:ATP-BLA法在白血病药敏试验中是可行的,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常用抗肿瘤药物对胃、肠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对41例胃癌、19例肠癌手术摘除的瘤体进行细胞分离、培养,用MTT法对其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胃癌对5-FU,PYM,MMC,Ara-C,DDP,VCR,VP-16较敏感;肠癌对MMC,PYM,DDP,5-FU较敏感;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结论:MTT肿瘤药物敏感试验对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