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在艾滋病护理中开展人性照护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该理论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人性照护理论结合评估、计划与干预、评价3步骤使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科学化、系统化,以期为人性照护理论进一步指导艾滋病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潘彩芳  卢祥婵  许日波  李源 《护理研究》2011,25(30):2776-2777
人性照护理论认为护理是照护专业,照护是护理的本质[1]。护理应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贯彻全员、全程、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根据病人的需求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2]。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人性照护理论的内涵及实施照护时机,重点描述了人性照护理论在癌症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实施步骤及建议,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对癌症患者进一步实施人性照护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专业水平的提高,护理越来越以人性化护理和个性服务为中心,有效地应用人性照护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增强服务对象应对压力的能力,恢复病人自理能力,以保持健康和促进康复。为进一步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统一的新型护患关系,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学模式,贯彻全员、全程、全面的优质服务理念,两年来我院护理系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开展“3H”规范化护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理论简介人性照护理论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护理学院著名护理学教授、资深护理理论家华生教授于1979年创立,1985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性照护在酒精性肝病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酒精性肝病病人实施人性照护而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并与常规组进行对比,评估2组病人康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康复情况比较,人性照护理疗效优良率(80.0%)高于常规组(57.5%).结论酒精性肝病病人有着不同于其它疾病复杂性,人性照护是促进病情康复、保证病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秦宏杨玉云  蔡妙玲 《现代护理》2006,12(11):1009-1010
目的观察人性照护在酒精性肝病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酒精性肝病病人实施人性照护而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并与常规组进行对比,评估2组病人康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康复情况比较,人性照护理疗效优良率(80.0%)高于常规组(57.5%).结论酒精性肝病病人有着不同于其它疾病复杂性,人性照护是促进病情康复、保证病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人性照护理论的来源、概述及其在护理临床实践、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人性照护理论的推广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华生人性照护理论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王庆华  刘化侠  杨新芳  周希环 《护理研究》2004,18(23):2069-2071
重点阐述了华生人性科学和人性照护的理论目的、概念及人性照护价值在护理中的有关假设。  相似文献   

9.
华生人性照护理论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重点阐述了华生人性科学和人性照护的理论目的、概念及人性照护价值在护理中的有关假设。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人性照护的概念及其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等领域中关怀实践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存在该理论的10个关怀要素应用内容尚不全面、未体现对不同生命阶段人群的人性照护措施的动态变化、专科人性照护理论实践特色尚不突出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剖析人性照护理论的核心内涵、构建人文关怀实践指南的建议,以期为人性化照护关怀实践的广泛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SCL-90量表)各维度得分低于常规组,自我效能总分为(106.11±11.18)分,高于常规组的(92.36±11.2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60.08±4.21)分,高于常规组的(49.16±5.0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开展“3H”护理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开展“3H”规范化护理教育,介绍照护理论的内涵以及“3H”规范化护理服务的目的、措施和实施效果。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开展“3H”护理教育与服务。  相似文献   

13.
人性照护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照护理论是由美国护理理论家华生(Jean Watson)于1979年创立的,此理论强调人性照护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描述人性照护的哲学与科学如何应用,以引导护理实践。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性化护理大势所趋。本研究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指导和实施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并进行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人性照护”护理模式,认为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对待每一位病人也是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  相似文献   

15.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的。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它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维护,包括护理内部环境的人性氛围和护士素质和品格等,因为我们护理的对象是“人”它既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专业水平的提高,护理越来越以人性化护理和个性服务为中心,有效地应用人性照护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增强服务对象应对压力的能力,恢复病人自理能力,以保持健康和促进康复。为进一步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统一的新型护患关系,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学模式,贯彻全员、全程、全面的优质服务理念,两年来我院护理系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开展“3H”规范化护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喻择群 《护理研究》2004,18(2):337-337
20世纪前期,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首先提出“人性照护”护理模式,认为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1]。20世纪后期,现代护理学派又先后推出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科对124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姑息照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姑息照护(palliative care)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姑息护理为慢性迁延性疾病、癌症、艾滋病(AIDS)等无法治愈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护理。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慢性疾病、恶性肿瘤、AIDS等发病率明显上升,对姑息照护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英国、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过30多年发展,在姑息护理的概念、原则、内涵、特点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胡迪  周舸 《护理研究》2012,26(30):2844-2845
现阶段在"生理-社会-心理的综合模式"下,重点提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而"双心医学"模式的产生,既体现出人性化关怀,也兼并理性化的治疗。它提倡不仅关注病人心脏,更要关注病人心理,从而达到"心身"协调,真正体现了疾病诊治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人性化护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人性照护理论的核心内涵及应用现状,并对1例地震后患者的护理实行了为期2个月的人性照护,并在随后的4年内对其效果进行了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