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自然孔道的内镜外科:创造外科新时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又同时给病人带来创伤和痛苦.外科手术总是与切口和手术创伤为伍.并由此带来一定的手术风险和痛苦.医生、病人及其家属的愿望是在安伞治疗疾病的前提卞,减轻疼痛,减少瘢痕或无瘢痕.  相似文献   

2.
瘢痕一直被认为是手术后的必然产物。为了在手术中达到充分的暴露,大手术常会产生大瘢痕。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大手术也同样可以只留下小瘢痕,而且具有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和美观等优点。人们逐渐改变了对以往手术入路的认识,"微创"才是未来外科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一种挑战传统外科观念的全新技术吸引了腹腔镜和内镜医师们的极大兴趣,成为研究和争议的焦点,这就是被称为"无瘢痕手术"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相似文献   

3.
隧道内镜技术是在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OTE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技术。经过短暂5年的发展和完善.隧道内镜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本文就隧道内镜技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以及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SMTs)等食管胃疾病的指征、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外科技术,它通过在自然腔道(如胃、阴道、直肠、膀胱)人为造口,然后置入软式内镜经造口进入腹腔完成手术.因其可以避免腹部切口从而实现了体表无瘢痕的目的 .尽管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必将开创微创外科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日臻成.熟.人们开始探讨和探索微创外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如软硬镜结合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无瘢痕手术、经腔手术等.  相似文献   

6.
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经过近10年的研究,已经由一个理想中的概念走向初步的临床应用.由于其尚存在诸多较难克服的技术瓶颈,现阶段仍无法广泛开展.经脐单孔腔镜手术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无瘢痕"技术.该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进...  相似文献   

7.
刘俊  侯晓华 《腹部外科》2006,19(1):14-15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主要用于原因不明的黄疸病人,在ERCP检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系列相关的治疗技术,如十二指肠镜乳头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胆管取石术,内镜下胰胆管引流(endoscopic nosal bil-iary drainage,ENBD)、胆管支架置入术和胆胰管扩张术等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微创性、安全性好,并发症少且病人痛苦少,适应性好,治疗费用相对低廉等特点。一、胆道疾病的内镜治疗治疗性ERCP应用于胆道疾病中的主要技术有:Oddi括约…  相似文献   

8.
单孔腔镜技术发展带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经过近10年的研究,已经由一个理想中的概念走向初步的临床应用。由于其尚存在诸多较难克服的技术瓶颈,现阶段仍无法广泛开展。经脐单孔腔镜手术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无瘢痕”技术。该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进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包括操作技巧的进步、器械设备的研发和手术观念的提高。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的拓展将为NOTES手术提供有益的技术准备,若与内镜相结合,则可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病人得到更为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由此可见,腔镜医生的培养需要辅以内镜技术的培训,这样才能造就技术全面的微创外科医生。  相似文献   

9.
微创外科成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趋势,层出不穷的微创治疗手段昭示着一个微创外科时代的到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和理念的普及、内镜治疗器械和技术的进步等,腹壁无瘢痕手术(scarless surgery)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的目标,现将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现状与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使用内镜经过自然孔道(食管、胃、阴道、直肠等),并在空腔器官壁穿孔从而进入体腔,完成诊断或治疗的技术[1]。与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相比,NOTES有体表无瘢痕,术后疼痛减轻,住院时间缩短,避免了体表切口相关并发症等潜在优势[2-3]。然而由于受到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对安全等方面的顾虑,  相似文献   

11.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1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报告2008年5~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完成1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好,病人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难度较大,但具有无瘢痕等优点,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以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经脐单孔腹腔镜和NOTES应用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作为普外科临床应用最为成熟和广泛的微创技术,腹腔镜手术范围已扩展到了普外科的各个领域.肝脏肿瘤、脾脏的良性病变、腹外疝、甲状腺等良性疾病均可以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优势明显,有些甚至取代了传统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确保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是所有外科医生的追求,也是外科学的发展方向.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优势在于减少或隐藏手术瘢痕,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等[1-3].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胰管无创性检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两者在胆胰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文献报道结论不一〔1,2〕。本文就一组胆胰腺疾病病人的ERCP、MRCP结果 ,结合手术或病理情况作一分析 ,旨在客观评价两者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83例胆胰腺疾病的住院病人 ,男 4 6例 ,女 3 7例 ,平均 5 1岁 ,其中上腹部疼痛、发热 4 8例 ,黄疸3 9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先行MRCP ,间隔 6d左右行ERCP及相关治疗 ,分别由放射科医师和内镜室医师进行操作 ,最后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或 (和 )病理作出。2 .结果 :…  相似文献   

15.
微创技术是外科医师的不懈追求,微创理念也是每位外科医师需要时刻牢记的新思想。在微创手术方面,从开放手术到腹腔镜,从多孔到单孔,从隐瘢痕到无瘢痕,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手术医师的探索,新术式不断涌现。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在脐部做唯一切口,手术器械、腹腔镜通过操作孔置入施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本文主要将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历程及在胆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黏膜下隧道技术是在利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黏膜层与肌层之间建立隧道,利用该隧道空间进行内镜下治疗的技术。黏膜下隧道技术的应用包括:(1)黏膜层疾病的治疗,如食管大面积甚至环周早癌的剥离等。(2)肌层相关病变的治疗,如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下食管下段环形肌切开术(POEM)等。(3)诊断与治疗胃肠道管腔外疾病,如淋巴结切除、肿瘤切除、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等。由于隧道使黏膜层切开部位和操作部位分开,术后入口易关闭,故有"黏膜安全瓣"之称。  相似文献   

17.
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仅是美容手术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切除术是普通外科的常见手术。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会在颈部留下明显的手术瘢痕,给患者留下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出现使得颈部手术后不留瘢痕或仅留下微不足道的瘢痕成为可能。目前我国广泛开展的技术是经胸壁入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和在颈部前方做一小切口的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Miccoli手术)。  相似文献   

18.
超声内镜检查原理与腹部超声相似,其区别只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装在内镜顶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胰腺是腹膜后器官,由于EUS插入胃和十二指肠肠腔内扫查,可清晰显示胰腺结构.随着EUS的广泛应用和内镜附件发展,EUS在胰腺疾病微创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EUS-FNA与注射技术、EUS-CPN、EUS介导放射粒子植入术和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等治疗技术会逐步推广应用,成为继ERCP内镜治疗后胰腺疾病微创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疾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国内外治疗椎间盘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结果。治疗腰椎间盘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有:①髓核化学溶解术;②经皮穿刺髓核切开术;③电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④激光椎间盘切除术;⑤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⑥微创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⑦椎间盘内电热疗法;⑧髓核成形术。虽然治疗腰椎间盘疾病的所有经皮微创介入技术都曾报道很高的成功率,但迄今为止,只有经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与显微外科椎间盘切除术相当,其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小,术后恢复快,重返工作的时间短,再次手术时局部瘢痕少,不影响再次手术;但是后者被继续作为评估成功率的标准。虽然部分椎间盘疾病需开放手术,但是微创治疗技术将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疾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病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人出院后复发的临床经过、病因学诊断和治疗,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997年至2000年间33例急性胰腺炎复发病人的随访资料和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急性胰腺炎的复发率为12.41%。2次复发26例,3次复发5例,4次和5次复发各1例。33例病人中,出院后1年内复发18例,占复发病例的54.55%;1—3年内复发10例,占30.30%;3年后复发5例,占15.15%。就病因而言,有胆源性胰腺炎17例,酒精性胰腺炎2例,高脂血症3例,胰腺囊性腺癌3例,特发性胰腺炎8例。手术治疗8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2例。死亡5例,死亡率15.15%。结论:明确病因是减少复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基本条件,针对病因的合理治疗是降低急性胰腺炎复发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