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2000年戒烟竞赛一年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卫生部领导下 ,我们又一次成功地组织了 2 0 0 0年国际戒烟竞赛 ,此次参赛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柳州、濮阳、珠海 6个市 ,参赛人数 316 94人 ,第一个月戒烟成功率为 6 7 4 % ,其中男性为 6 5 8% ,女性为79 4 %。为了解戒烟的保持情况 ,我们于 2 0 0 1年 5 - 6月进行了一年随访。调查对象和方法1 调查对象 :参加 2 0 0 0年 5月戒烟大赛成员。2 抽样方法 :北京、天津、上海、濮阳 ,每市约 30 0例 ,珠海约 15 0例。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用计算机随机抽样 ,提供各市样本尾数 ,各市再按尾数抽取样本进行调查。被抽到的每名随访者 ,经核…  相似文献   

2.
中国1998年戒烟竞赛一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98中国戒烟竞赛有 380 0 0人参赛 ,为了对竞赛的一年效果进行评价 ,我们于 1999年 5月 (即竞赛后一年 )对参赛者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参赛的 6个市中 ,每市随机抽取愿意戒烟的约 30 0名参赛者 ,进行电话或面对面调查。共收集到了合格的调查表 1796份。结果表明 ,竞赛一年后的戒烟成功率为 4 4 .7% ;影响因素有 :“竞赛一个月间的成功戒烟”以及“参加戒烟竞赛的目的是完全戒烟”对将来的戒烟成功与否影响最大 ,OR分别为 11.74 %和 8.11;“认为竞赛对戒烟有帮助”、“身边他人也尝试戒烟”、“竞赛前的吸烟量 <15支 /天”也对戒烟成功有积极影响 ;受教育程度高 ,戒烟成功的可能性大 ;竞赛期间是否得到过支持对戒烟的成功与否影响不大。戒烟竞赛的效果令人满意。通过组织戒烟竞赛 ,调动各部门及广大群众对控烟工作的积极性 ,对于今后社区控烟活动的持续开展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严迪英  刘茂伟 《疾病监测》1999,14(4):125-128
’98中国戒烟竞赛于1998年5月2—29日在6个城市同时举行,共有38312名吸烟者登记参赛。随访结果表明,竞赛后1个月自愿戒烟成功率为61.1%,每吸引1名参赛者需花费1.87美元,使1名吸烟者戒烟需花费9.36美元。表明戒烟竞赛是促使吸烟者在短期内戒烟的有效方法,符合成本效益,对我国的控烟工作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含漱0.2%硝酸银溶液戒烟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危害健康的不良嗜好 ,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吸烟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及生理依赖 ,致使吸烟者一旦染上此不良嗜好 ,便不易戒除 ,单凭意志戒烟往往以失败告终 ,只有少数意志坚定者才获成功。作者 1 995年~ 1 999年用 0 .2 %硝酸银溶液含漱戒烟 1 86例 ,随访 1 50例 ,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经随访的 1 50例中 ,男 1 2 1例 ,女 2 9例 ;年龄 1 7~69岁 ;吸烟史 1~ 3 5年 ;接受治疗前平均每日吸烟量 1 0支以下 3 6例 ,1 0~ 2 0支 80例 ,2 0支以上 3 4例。1 .2 .方法 用 0 .2 %硝酸银…  相似文献   

5.
孙艳  王小庆  曾龙驿 《新医学》2012,43(9):616-619
目的:了解戒烟后不同时期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LEAD)患者高敏CRP(hs—CRP)、纤维蛋白原及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方法:将120例初次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LEAD伴有吸烟史的男性患者分为吸烟组及戒烟组,每组60例。分别在戒烟前、3个月及1年后对hs-CRP、纤维蛋白原及股动脉IMT进行组间及组内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戒烟3个月后hs-CRP、纤维蛋白原开始变化,1年后较戒烟前及吸烟组有明显改善(P均〈005)。戒烟3个月后戒烟组与吸烟组的股动脉IMT无明显差异(0.89±0.21对比0.91±0.16),但12个月后戒烟组股动脉IMT与戒烟前及吸烟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82±0.13对比0.89±0.17,P〈005)。结论:戒烟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LEAD患者hs—CRP及血浆纤溶活性呈持续改善作用,较短时间戒烟不能改善股动脉IMT,但戒烟1年后股动脉IMT有逆转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吸烟10年以上老年男性戒烟2年者与未戒烟及同龄不吸烟健康者的肺功能情况.方法 筛选96例老年健康男性.按1:1:1配对筛选32例健康同龄老年男性戒烟者(烟龄10年以上)、32名健康同年龄男性吸烟者(烟龄10年以上)、32例健康同龄老年男性从不吸烟者.受试者在1个月做1次肺功能,连续6次.结果 吸烟10年以上者与不吸烟者、戒烟2年以上者肺功能相比,肺活量(P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有显著性差异;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M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有显著差异.戒烟2年以上者与健康不吸烟者肺功能相比,VC、FVC,TLC,FEV1无显著性差异;RV、RV/TLC,FRC、MMV、MMEF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长期大量吸烟可严重损害肺通气功能并形成某些不可逆病理变化,戒烟2年以上能够使肺功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老年人中吸烟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利用老干部体检,采用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体重指数、血压、腰围等。结果:365例老年人中戒烟组、吸烟组、不吸烟组3组BMI相近,戒烟组和吸烟组的腰围大于不吸烟组(P〉0.05).吸烟组的腰围大于戒烟组(P〉0.05)。吸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不吸烟组和戒烟组,吸烟组的空腹血糖高于戒烟组、不吸烟,但均不显著。吸烟组的甘油三脂高于戒烟组和不吸烟组,P〈0.05。不吸烟组的胆固醇高于戒烟组和吸烟组,P〉0.05。戒烟组的Cr均高于不吸烟组.P〈0.05。不吸烟组、戒烟组、吸烟组的MS患病率分别为,15.1%、17.1%、17.9%,P〉0.05。结论:吸烟者易中心性肥胖,吸烟影响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和肾功能。吸烟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岳阳市某高校吸烟大学生接受路径式健康教育1年后的戒烟效果,并探讨其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路径式或常规健康教育的吸烟大学生于1年后进行电话和面对面随访.[结果]持续戒烟1年者占37.5%,影响学生持续戒烟1年的主要因素包括吸烟量、戒烟态度、戒烟措施,学生复吸的主要原因有周围人吸烟、缺乏支持、生活无聊等.[结论]按护理路径对吸烟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法.加大教育力度,营造无烟校园,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以减少烟草对大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岳阳市某高校吸烟大学生接受路径式健康教育1年后的戒烟效果,并探讨其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路径式或常规健康教育的吸烟大学生于1年后进行电话和面对面随访。[结果]持续戒烟1年者占37.5%,影响学生持续戒烟1年的主要因素包括吸烟量、戒烟态度、戒烟措施,学生复吸的主要原因有周围人吸烟、缺乏支持、生活无聊等。[结论]按护理路径对吸烟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法。加大教育力度,营造无烟校园,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以减少烟草对大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戒烟的护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烟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评价病人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和吸烟刺激因素对于推荐合适的戒烟行动和制体化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护士是病人戒烟的有效干预,在病人贯彻戒烟策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信群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出院后戒烟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6月实施PCI术的中青年冠心病吸烟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3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强制戒烟。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戒烟行为基本靠自觉,除定期门诊复诊时医护人员口头劝诫外,无其他戒烟干预行为;观察组患者则加入由护理人员创建的微信戒烟群,护理人员利用微信群对患者进行戒烟干预。比较2组患者近期戒烟成功率、中期戒烟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戒烟成功率、中期戒烟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3.0%vs 67.6%,81.4%vs 51.4%)。结论利用微信群进行戒烟干预,提高了中青年患者PCI术后的戒烟成功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近些年的临床工作中应用针刺对 24例进行观察,尤其其患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疾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242例将戒烟患者有意分分 2组。冠心病 (心肌缺血、心绞痛 )18例,脑梗死 2例,高血压 17例,支气管哮喘 33例,肺气肿 7例,糖尿病 16例。 A组为主动戒烟者:是因特殊工作岗位及因病本人要求戒烟者。此组 177例中,男 102例,女 75例;年龄 28~ 69岁;吸烟史最短 13年,最长 53年;日吸烟最少 15支,最多 60支。 B组为被动戒烟者:本人无意识戒烟,是在别人劝告下戒烟者。此组 65例中,男 38例,…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15岁以上吸烟者达到3.5亿人,烟草导致的疾病负担在未来30-50年内将成为现实[1].而吸烟者仅有3.6%戒烟成功,且复吸人数与戒烟人数几乎相等[2].因此帮助吸烟者戒烟成了医务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次研究从2002年到2009年,共举办了7期五日戒烟班,有181人参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我国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门诊戒烟治疗时的依从性,为今后完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戒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到2020年8月从中日友好医院戒烟门诊招募的受试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酒石酸伐尼克兰组和盐酸安非他酮组,并给予戒烟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戒烟治疗的依从性和12周的戒...  相似文献   

15.
戒烟的护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吸烟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评价病人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和吸烟刺激因素对于推荐合适的戒烟行动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护士是病人戒烟的有效干预者 ,在病人贯彻戒烟策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成年人戒烟行为的知识与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疾病监测系统的死亡资料表明,支气管肺癌、心血管疾病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呈上升趋势。我们将面临来自于烟草相关疾病的巨大挑战。我国前几次的规模的吸烟流行病学调查仅局限于吸烟率及对烟草危害的了解,对成年人的戒烟行为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制订有效的控烟策略。因此,我们于1998年通过成年人的戒烟行为以及他们对有关吸烟的知识和态度的了解,以揭示影响成年人戒烟行为的各种因素,找出戒烟率与复吸率几乎相等的原因,为制订有效的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调查方案:本次抽样调查按照全国“成人戒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功戒烟者的营养健康教育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48例成功戒烟者的戒烟相关信息,并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28例与对照组20例,其中健康教育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后两组戒烟及饮食行为和运动方式改善情况。结果戒烟后两组饮食习惯均有改变,体重及体质指数(BMI)均有所增加,但健康教育组体重增加、零食增加及高热量饮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戒烟信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健康教育能帮助自愿戒烟者正确认识戒烟适应阶段出现的体重变化及原因,自觉采取健康的饮食行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身体状况,减轻适应期反应,增强戒烟信心。  相似文献   

18.
戒烟老年人13年肺功能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王瑞娟 《现代康复》2001,5(4):72-72
目的:探讨戒烟时间和年龄对老年人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组间对比的方法,对82名老年人分已戒烟、仍吸烟两组,于13年前后观察其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戒烟组的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弥散功能均低于随增龄而自然下降的预计值,但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持续吸烟组(P<0.01)。结论戒烟可阻止或延缓肺功能的损害,长时间戒烟肺功能有所所恢复并与戒烟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戒烟意愿与戒烟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吸烟冠心病患者的戒烟意愿与戒烟行为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所三级甲等医院206例冠心病吸烟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吸烟史、烟瘾情况、戒烟意愿与戒烟行为等。结果本组戒烟成功者占32.5%,有戒烟意愿者占18.0%,没有戒烟意愿者占12.6%。出院组患者戒烟情况好于住院组患者(P<0.01)。61.53%患者认为吸烟与自己的疾病没有必然的联系,62.2%认为戒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信心和毅力。结论冠心病患者戒烟的成功率好于普通人群,对冠心病患者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宣教,提高患者对吸烟危害及戒烟好处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患者戒烟率的影响。方法16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戒烟后,出院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在出院后继续实施心理、生活、饮食、运动等护理干预,非干预组不进行出院后护理干预,统计1年后两组戒烟率。结果1年后干预组82例中失访3例,戒烟63例,戒烟率80%;非干预组失访5例,戒烟29例,戒烟率38%,干预组戒烟率明显高于非干预组(2χ=26.83,P<0.001)。结论对出院后的患者继续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出院后香烟的复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