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有效控制七味姜黄胶囊的产品质量.方法采用反相色谱法,测定七味姜黄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结果与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七味姜黄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印尼姜黄药材的质量标准,并将其与中国药典收载的姜黄品种进行对比。方法:应用性状,显微鉴定等方法,以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为对照,采用TLC法进行鉴别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三种姜黄素进行含量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方法对10批姜黄药材中的挥发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成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印尼姜黄药材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平均含量分别不得低于1.3%、0.7%、0.06%,中国姜黄不得低于1.0%、0.25%、0.15%。印尼姜黄挥发油含量不得低于10.0%,水分不得过16.0%,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浸出物不得少于12.0%。结论:所建立的印尼姜黄和中国姜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能够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3.
协日嘎四味汤胶囊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协日嘎四味汤胶囊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协日嘎四味汤胶囊中所含黄柏、栀子、姜黄、蒺藜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kromato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3 mol/L磷酸二氢钠-磷酸(35:65:0.08),紫外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分离良好。协日嘎四味汤胶囊中盐酸小檗碱HPLC测定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6.5%,RSD=1.6%(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作为协日嘎四味汤胶囊的定性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通脉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通脉胶囊中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Diamonsil-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用磷酸调节pH值为2.5)(48∶5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30nm。结果姜黄素在2.675~53.5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8%,相对标准偏差为0.59%。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分离度较好、结果稳定,可用于姜黄通脉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姜黄药材中总姜黄素的提取纯化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姜黄素的含量。并对超声辅助提取法做了考察,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声提取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姜黄粉碎成40目,75%的乙醇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为60min.,姜黄素的提取得率为4.96%。  相似文献   

6.
散结乳癖贴膏中姜黄素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散结乳癖贴膏中姜黄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以确定该产品的质量标准中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散结乳癖贴膏系由莪术、姜黄、急性子、天葵子等组成的外用复方制剂。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以薄层扫描法对其组分进行分离测定,以此作为姜黄的定量分析指标。结果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散结乳癖贴膏中姜黄素的含量限度进行测定,基本能真实地反映姜黄素的含量限度,该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结论薄层扫描法是目前中药复方制剂中测定某一组分含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准确地测定其含量限度。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黄素(Curcumin)是得自姜科植物姜黄(C.longa L.)根茎的一种黄色成份,具有降血脂、利胆及抑菌等作用。市售品种较多,姜黄素含量报导不一,而测定方法多采用在420nm波长测定黄色素的方法。420nm为末端吸收,测定结果不稳定,且受其他黄色素干扰。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姜黄、郁金、广西莪术中姜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色谱柱SupelcosilTML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0.5%醋酸溶液(1925;56),流速0.6 mL/min,测定波长420 nm,柱温35 C.结果姜黄素在14~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99.82%,RSD为1.57%.结论本法准确、快速,为控制中药原料药姜黄、郁金、莪术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芳香成分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天然的橙黄染料和良好的脂质过氧化抑制剂。作者应用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HX/XO)诱导人角化细胞和四唑硝基蓝(NBT)还原产生局部超氧化物检查委黄类化合物对角化细胞的保护作用。试验所用姜黄类化合物是姜黄根茎的天然成分姜黄素、脱甲氧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姜黄素的混合物(各成分比为55:31:14)。试验以姜黄素纯品比较活性,以Slilybin试剂(已知的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损害的试剂)作为阳性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受HX/XO损害可导致49%的角化细胞死亡。当加入低…  相似文献   

10.
姜黄色素是姜黄、莪术和郁金等姜黄属药用植物中的酚性色素成分,以中药姜黄中的含量为最高,常用作食品着色剂,主要含有姜黄素(姜黄素-1)、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2)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3)等3种成分,3者的比例约为7:2:1.姜黄色素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以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姜黄属植物根茎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硅胶G板上,以正丁醉-26%氨水-无水乙醇(30:3:1)为展开剂,用薄层扫描法分离测定了中国姜黄属植物毛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温郁金C. wenyujin Y. H. Chen et C.Ling(or C. aromatica cv. Wenyujin),莪术C. aeruginosa Roxb.,黄莪术C. zedoaria (Christm.)Rosc.,桂莪术C.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川郁金C. chuanyujin C. K. Hsich et H.Zhang,姜黄C. longa L.根茎中姜黄素(curcumin),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和总姜黄素(curcuminoids)的含量,回收率97.07%~102.0%(n=6),变异系数为3.1%~5.0%。  相似文献   

12.
复方姜黄降脂片是由姜黄提取物和牡丹皮提取物组成的复方5类新药,具有行气活血、化瘀通脉之功效,用于气滞血瘀之高脂血症。姜黄提取物系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而得,是一类姜黄酚性色素类成分,其中除主要含有姜黄素外,尚含有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和二去甲氧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姜黄素具有较好的调血脂、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聚和增强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准确测定姜黄属4种中药材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方法 以高效毛细管柱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的含量。结果 本法能准确测定莪术醇的含量,回收率为101.4%,RSD为0.4%,还测定了4种姜黄属药物(温郁金、姜黄,桂莪术,蓬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发现4种药材中莪中醇的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为姜黄属药材质量的分析控制提供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金熊胆安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金熊胆安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姜黄素在0.1052-2.5248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结论 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作为金熊胆安胶囊制剂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尤燕舞 《右江医学》2013,(3):434-436
<正>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在传统医学中广泛应用的天然多酚,是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姜黄磺胺类疏水多酚。姜黄根包含三种最主要的姜黄素类: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及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中最具有活性成分的姜黄素占77%,而另外二种成分分别占17%和3%。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其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植物Curcuma Longa L.的根茎姜黄(Tunneric)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其化学名为阿魏酰甲烷。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提取液中姜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中药姜黄、郁金、莪术中姜黄素的方法.展开剂为氯仿-甲醇-甲酸=8040.8,检测波长为420 nm.结果薄层分离后,6 h内姜黄素色斑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8.12%.结论本法准确、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唐春兰  杨和平 《重庆医学》2006,35(6):555-557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色素。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抗癌活性物质,其抗肿瘤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体内外试验均证实,姜黄素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并能减轻多种致癌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同时具有抗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本文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朱春红  李园  刘巧  林景  周小圆  苏羽 《海南医学》2014,(17):2552-2554
目的:制备金黄散洗剂并建立金黄散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将姜黄等中药超微粉碎后加混悬剂制备成金黄散洗剂;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黄柏、甘草和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金黄散洗剂中姜黄素、大黄素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制备的金黄散洗剂微粒细腻均匀,沉降缓慢,稳定性好;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色谱斑点清楚,分离效果较好;姜黄素、大黄素和厚朴酚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7.98~179.82μg·ml^-1(r=0.9999)、11.40~114.00μg·ml^-1(r=0.9999)和7.08~70.80μg·ml^-1(r=0.9999)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1.66%、102.27%和102.40%,RSD依次为0.61%、0.87%和0.60%。结论本洗剂制备工艺简便,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单、准确,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结肠靶向滴丸克癌素的提取工艺方法。方法 采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再进行酸水解得到槲皮素;采用传统乙醇回流法从姜黄中提取总姜黄素,以姜黄中的总姜黄素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表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槲皮素的提取条件为:碱性pH 8~9,酸性pH 3~5条件下提取芦丁;得到精制芦丁加100倍量的2%硫酸酸水解90 min。姜黄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得浸膏上硅胶柱收集氯仿洗脱部分得总姜黄素。结论 该工艺可行,可为结肠靶向滴丸克癌素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