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文章研究微生物菌肥、竹炭及二者配施对连作广藿香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为探索微生物菌肥和竹炭配施缓解广藿香连作障碍的田间栽培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盆栽法,设置未种植广藿香对照组(CK)、广藿香连作一年组(LD)、竹炭(ZT,2g/kg土)、微生物菌肥(JF1,5g/kg土;JF2,10g/kg土;JF3,20g/kg土)及竹炭与微生物菌肥混施处理(ZJF1,2g竹炭/kg土+5g菌肥/kg土;ZJF2,2g竹炭/kg土+10g菌肥/kg土;ZJF3,2g竹炭/kg土+20g菌肥/kg土),检测广藿香生长不同时期的生物学性状指标、百秋李醇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及GS、NR活性。结果 培育30、60和90 d时,各处理的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单株平均叶片数、单株平均叶面积总体高于对照及连作处理,生长90d各处理组对株高的影响效应为:ZJF3>ZJF2≈JF3>JF2≈ZT>JF1>ZJF1>CK>LD,对茎粗的影响效应为:ZJF3≈ZJF2≈JF1>ZJF1≈JF2≈ZT≈JF3>CK>LD,对一级分枝数的影响为:ZJ...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配施不同微生物菌剂后枸杞子中多类型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揭示微生物菌剂对枸杞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宁杞7号为实验材料,通过配施培元和新特锐(TP组)、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BW组)、根无忧(MT组)和菌益多(JYD组)4种微生物菌剂,以不施微生物菌剂为空白组(CK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HPLC-MS/MS)测定枸杞子中总酚、总黄酮、糖类、氨基酸、核苷和碱基、甜菜碱等成分含量,运用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方法分析微生物菌剂对枸杞子品质的影响。结果:微生物菌剂对枸杞子中不同的化学成分影响不同,总酚含量以TP组最高,与C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黄酮含量以BW组最高,TP组次之;多糖和糖醛酸含量均以JYD组最高;与CK组比较,TP组和BW组甜菜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测定的23种氨基酸中,大部分氨基酸在JYD组最低,MT组最高;核苷碱基则在MT组和BW组含量较高。基于测定的45种化学成分可以明显区分不同处理组枸杞子。PLS-DA显示,各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接种不同解有机磷细菌或复合菌对滇重楼药材品质及根际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滇重楼人工栽培中生物菌肥的研制和施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单因素室内盆栽的方式,试验设空白(CK)组、接种Bacillus mycoides(S1)组、接种B. wiedmannii(S2)组、接种B. proteolyticus(S3)组、接种B. mycoidesB. wiedmannii(S4)组、接种菌株B. mycoidesB. proteolyticus(S5)组、接种B. wiedmanniiB. proteolyticus(S6)组、接种B. mycoidesB. wiedmanniiB. proteolyticus(S7)组8个处理,分析接种解有机磷细菌对滇重楼根茎总皂苷含量及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影响。结果 接种解有机磷细菌的7个处理中,滇重楼根茎总皂苷含量与CK组比较分别增加了16.42%、3.83%、16.86%、33.69%、2.11%、13.44%、28.83%;接种解有机磷细菌均不同程度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以S6和S7组的效果最为显著;接种解有机磷细菌提高了酶活性,以S7组效果最为显著,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比CK组高49.96%、104.67%、110.17%、99.61%、26.26%、11.29%;接种解有机磷细菌降低了根际土壤pH,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S7组处理下,滇重楼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CK组高181.46%、51.64%、42.62%;相关性分析表明,总皂苷与磷酸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各种养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接种不同解有机磷细菌或复合菌能提高滇重楼品质和根际土壤肥力,其中以混合接种3种解有机磷细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穿心莲内酯对大鼠心肌肥厚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穿心莲内酯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ISO 1 mg·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10 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大鼠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溶剂或NS,连续14 d.取心脏称重后计算全心重量指数及左心室重量参数;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组心脏重量参数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提高,血清LDH、CK活性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左心室重量指数及心脏重量参数下降,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降低、LDH及CK活性降低.结论 穿心莲内酯对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链脲菌素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菌素120 mg/kg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治疗组用穿心莲内酯以50,100 mg.kg-1两个剂量浓度灌胃连续14 d,测定血糖、血清和胰腺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穿心莲内酯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提高血清和胰腺组织中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有降低血糖作用,可能与提高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氮肥对刺五加幼苗碳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刺五加幼苗生长发育及碳代谢的影响,筛选出刺五加幼苗合理施肥条件,为刺五加人工栽培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单点单因素大田实验,以长势均一的1年生刺五加幼苗为研究样本,分别用5个不同的施氮量处理组进行处理,其中N1处理组(30 g·m^-2),N2处理组(60 g·m^-2),N3处理组(90 g·m^-2),N4处理组(120 g·m^-2),N5处理组(150 g·m^-2),以及CK组(0 g·m^-2),3个月后,收获时测定样本植株株高、根围、茎围、根冠比以及SPAD值。采集刺五加新鲜叶片用于测定蛋白质含量及蔗糖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结果:N3处理组最利于刺五加植株的生长发育,该处理下刺五加幼苗长势最好,N3处理组的刺五加蛋白质含量最高,N5处理组和CK处理组最利于积累淀粉及蔗糖。N5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及还原性糖含量最高。结论:刺五加幼苗的生长发育对施氮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低施氮量处理和高施氮量处理都会对刺五加造成逆境胁迫,通过研究,得出适宜刺五加生长的施氮量为90~120 g·m^-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主动脉微炎症反应、粥样斑块形成及主动脉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SPF级新西兰家兔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非诺贝特组(25.67 mg·kg-1)、穿心莲内酯高、中、低剂量组(93.34,46.67,23.33 mg·kg-1)。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16周,其余各组一次性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加给予高脂饲料50 g·d-1造模喂养12周,12周后分组继续高脂饲料喂养,各给药组按剂量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1 h取血清进行血脂水平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IL-1β)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测定,取主动脉检测血管间细胞黏附分子(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mRNA表达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新西兰兔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L-1β含量及hs-CRP含量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降低,主动脉VCAM-1,MCP-1及PDGF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高、中剂量组新西兰兔血清LDL-C,IFN-γ/IL-4及hs-CRP含量较模型组降低,穿心莲内酯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C,TG及IL-1β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主动脉VCAM-1,MCP-1及PDGF表达明显降低(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斑块隆起不明显,内皮细胞排列均匀;中剂量组斑块较模型组减少,仍可见部分排列均匀的内皮细胞;低剂量组斑块厚度达动脉全层一半,斑块形成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穿心莲内酯抑制炎症的进程,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心脏细胞色素P450(CYP450)系统分别考察诃子、甘草与制草乌及有效成分鞣花酸、甘草苷与乌头碱合用的减毒机制。方法:在体内实验方面,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制草乌组(0.25 g·kg-1),诃子组(0.25 g·kg-1),甘草组(0.25 g·kg-1)和诃子+甘草+制草乌合用组(0.25 g·kg-1+0.25 g·kg-1+0.25 g·kg-1,以制草乌为标准),给药8 d后测定大鼠肌酸激酶(CK)与乳酸脱氢酶(LDH),观察大鼠心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选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P2J3(CYP2J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在体外实验方面,设空白组、乌头碱组、鞣花酸组、甘草苷组与乌头碱+鞣花酸+甘草苷合用组,利用高内涵分析技术检测其对细胞数目、DNA含量、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同时检测CYP2J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体内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制草乌组大鼠血清中CK、LD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肥厚模型组,溶剂对照组,低剂量,高剂量穿心莲内酯组。采用连续10天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连续给药治疗14 d后,心脏取血,分离血清,测定心肌酶谱(LDH、CK、SOD、MDA)和心肌胶原Collage-Ⅰ的变化。结果穿心莲内酯能显著降低心肌胶原Collage-Ⅰ的含量;能显著降低血清LDH、CK活性及MDA含量;能显著升高SOD活性。结论穿心莲内酯能通过降低心肌胶原Collage-Ⅰ的含量及改变心肌酶谱,从而达到抑制心肌细胞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肌浆网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与心肌肥厚模型组(n=32),心肌肥厚组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n=8):模型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和二甲基亚砜(DSMO)组,采用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1.5mg·(kg·d)-1,2次/d,连续15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次日麻醉后分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不同剂量的穿心莲内酯及DSMO,输注30min后处死大鼠,测定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心肌肌浆网NaLKtATPase(P〈0.01)活性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及低剂量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心肌肌浆网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效应。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提高Na+-K+-ATPase的活性,从而抑制心脏纤维化,起抗心肌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LC/MS/MS法,研究单体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时,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处理后,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采用Lichrospher C18柱分离。选用电喷雾离子源,选择反应监测方式扫描,负离子方式检测。结果: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该条件下分离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3.57min和4.51min。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均为0.02~10μg·mL^-1。定量下限均为0.02μg·mL^-1,最低检出量为0.003ng。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适合于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的测定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血浆中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HypersilC18-ODS不锈钢柱,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252nm.结果:20min内脱水穿心莲内酯得到检测,分离良好,不受杂质干扰.在0.204~10.175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3.低、中、高浓度下的回收率、重现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大鼠灌胃穿心莲片粉末的悬浮液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一室开放型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a=0.139min-1,Ke=0.006min-1,t1/2(Ka)=4.980min,t1/2(Ke)=111.906min,T(max)=38.000min,C(max)=4.074μg·ml-1,AUC=760.256μg·ml-1·min-1,CL/F(s)=0.004g·kg-1·min-1/(μg·ml-1),V/F(c)=0.637g·kg-1/(μg·ml-1).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监测大鼠血浆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浓度变化,可为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及其各主要成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和对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组(G,20 mg·kg-1),银杏内酯B组(GB,20 mg·kg-1),银杏内酯A组(GA,20 mg·kg-1)和银杏内酯K组(GK,20 mg·kg-1)。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药物1次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进行行为学评分并测定脑脊液中Ca2+,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以及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严重,脑脊液中Ca2+降低,Glu和Asp的含量显著升高,CK和LDH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G及其各主要成分对脑缺血引起的行为变化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P0.01),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脑脊液Ca2+含量,并降低神经递质Glu和Asp的含量(P0.05,P0.01);G和GA能降低大鼠脑脊液中CK含量(P0.05),GB能显著降低大鼠脑脊液中LDH含量(P0.05)。结论:G及其各成分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细胞外游离钙内流,降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改善脑脊液生化指标的水平,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银杏二萜内酯是有效的脑保护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妇科千金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XTerra RP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本品中穿心莲内酯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6~16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3.8%,n=5);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8~8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3.7%,n=5)。结论:此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妇科千金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薄层扫描法测定清火栀麦片中两组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强 《中药材》2004,27(10):780-781
目的:测定清火栀麦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可同时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各自含量,线形范围穿心莲内酯为0.993~4.965μg,脱水穿心莲内酯为1.001~5.005μg,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7和0.9950,平均回收率为96.0%和96.2%,RSD为1.12%和1.2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清火栀麦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肌浆网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与心肌肥厚模型组(n=32),心肌肥厚组再分为4个亚组(n=8):模型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和二甲基亚砜(DSM0),采用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1.5mg·(kg·d)-1,2次/d,连续15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次日麻醉后分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不同剂量的穿心莲内酯及DSMO,输注30min后处死大鼠,测定心肌组织Ca2+-Mg2+-ATPase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及低剂量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效应。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提高Ca2+-Mg2+-ATPase活性,从而抑制心脏纤维化,起到抗心肌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8,(11)
目的:探索野菊多糖作为植物源诱抗剂在防治白术土传病害过程中的用法用量。方法:通过野菊多糖不同施药方法和不同施药浓度对田间白术病情、产量和品质的考察,明确野菊多糖作为植物源诱抗剂的最佳施药方法和浓度。结果:施用剂量考察结果显示中浓度(0.312 g/m~2)处理组中的白术感病死亡率较低,对白术产量、多糖含量、内酯含量的提高效果最佳。施用方法考察结果显示,土壤处理、苗期喷施、后期喷施三个处理组的产量均比CK和常规施药组高,其中土壤处理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土壤处理对白术内酯和白术多糖含量的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土壤处理组白术多糖及白术内酯Ⅱ、Ⅲ的含量高于常规施药组且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结论:采用土壤处理法,施用0.312 g/m~2参考剂量的野菊多糖可以有效提高白术的抗性,降低白术的土传病害,且提高白术的产量和质量,为白术的绿色栽培提供了一种高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给药后家兔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比较微乳制剂与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段家兔体内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用3p87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模拟。结果穿心莲内酯微乳和穿心莲内酯片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微乳:AUC0-7=1406.72μg·mL-1·min,Tpeak=27.08min,Cmax=5.37μg/mL;片剂:AUC0-7=877.37μg·mL-1·min,Tpeak=61.04min,Cmax=3.06μg/mL。结论穿心莲内脂微乳制剂达峰时间较短,且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穿心莲内酯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穿王消炎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RP-18 endcapped色谱柱(4.6mm×200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为225nm,脱水穿心莲内酯为254nm,测定穿王消炎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穿心莲内酯在进样量0.19875~12.72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脱水穿心莲内酯在进样量0.4596875~29.42μg范围内浓度与色谱峰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7.15%,RSD为1.601%,n=6;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为1.455%,n=6;三批样品中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1.168%、1.170%、1.173%;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1.390%、1.388%、1.391%。结论: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本胶囊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穿心莲总内酯对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采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一氧化氮(NO)含量并计算抑制率,通过MTT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穿心莲总内酯在5-50μmol·L-1浓度范围内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的N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IC50分别为8.58μmol·L-1,11.52μmol·L-1,8.94μmol·L-1;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5-60μmol·L-1)、脱水穿心莲内酯(5-100μmol·L-1)、新穿心莲内酯(5-100μmol·L-1)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的NO亦表现出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17.54μmol·L-1,49.54μmol·L-1,41.80μmol·L-1。结论:穿心莲总内酯的NO抑制作用优于三个单体,以上结果可为穿心莲总内酯的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