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368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1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用几何形态测量和传统头影测量两种方法,对Ⅲ类错牙合的颅底形态进行研究,探讨颅底在Ⅲ类错牙合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Ⅲ类与Ⅰ类骨面型儿童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各40张,描记颅底的9个标志点,数字化后,用Procrustes重叠法和薄板曲线法这两种几何形态测量法比较Ⅲ类与Ⅰ类骨面型儿童的颅底形态。用传统头影测量法对颅底的测量值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Ⅲ类错牙合的颅底形态。结果:Ⅲ类错牙合与Ⅰ类错牙合相比,颅底角无明显差别;后颅底发生显著变化,长度变小、水平向向前明显缩短、向下轻度延长;前颅底长度变小,S-SE段明显向上改变。结论:Ⅲ类错牙合的颅底形态有自身特点;颅底形态影响Ⅲ类错牙合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周峻  何勇  金岩  刘晓亮  董绍忠 《口腔医学》2008,28(3):113-115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转移灶、癌旁组织、增生鳞状上皮和正常口腔黏膜中Rho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RT-PCR技术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灶、鳞状上皮增生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RhoA的表达情况。结果RhoA在非癌组织均不表达或弱表达,40例口腔鳞癌中25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62.50%;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低分化鳞癌中RhoA的阳性率为66.67%,中、高分化鳞癌中RhoA的阳性率为60.71%;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16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织中13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81.25%,24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织中12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5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T-PCR检测RhoA mRNA的表达水平,鳞癌组织中RhoA mRNA光密度相对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增生鳞状上皮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低于转移灶(P<0.05)。结论RhoA的表达与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转移程度有关,有望作为鳞状细胞癌预后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引导式教学法在口腔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口腔医学临床实习中却一直延续着"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临床实习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牙周菌群在两种义龈修复前后的种属变化探讨义龈修复对严重牙龈退缩患者修复治疗的远期效果及与牙周健康的关系。方法 :严重的牙龈退缩患者经过系统性牙周治疗后随机分为常规义龈修复组及弹性义龈修复组 ,分别提取修复治疗前后各观察时段内龈沟液 ,作细菌培养和分类计数观察。结果 :对细菌形态学的记数比较显示 ,弹性材料组的螺旋体及梭杆菌的改变较常用热凝塑料组慢 ,修复 6个月后才能检测出显著性差异 ,常规材料修复 1个月后即可发现显著性变化 ;对几种特异性的牙周厌氧菌的分类培养显示在常规材料组组内差异明显 ,随时间的延长 ,组间差异更加明显。结论 :弹性塑料由于材料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 ,制作的义龈对于患者牙周健康的保持更为有利 ,是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严重牙龈退缩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畸矫治安氏Ⅰ类边缘病例模糊综合评判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模糊数学方法,从给出明确矫治设计的安氏Ⅰ类拔牙和非拔牙矫治病例中获取信息,将之用于边缘病例的诊断。方法:从给出明确矫治设计的88例安氏Ⅰ类拔牙和非拔牙矫治病例中,随机抽取70例,利用逐步判别分析,获得诊断所需的7项主要指标,用其余18例检验判别函数式,计算各指标的贡献率,建立拔牙与非拔牙集合,构建模糊数学模型。据此模型计算临床病例在两集合中的得分值并根据其值大小确定分类。结果:该模型对15例边缘病例可给出明确诊断,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模型设计较合理,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何勇 《重庆医学》2021,50(15):2521-2523,252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否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效应一直备受关注.大阪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在感染SARS-CoV-2后既会产生抵御感染的中和抗体,也会产生增强感染的抗体,在体外证实了SARS-CoV-2导致ADE的可能性,由此更导致大众对疫苗接种的疑虑和担心.本文结合该研究对感染增强抗体在人体中是否导致ADE,以及对疫苗接种和开发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何勇  徐汤灵  林谋俊  叶小健 《当代医学》2021,27(20):109-111
目的 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创伤后污染创面患者细菌感染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创伤后污染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VSD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细菌感染、疼痛程度、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 观察组细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RP及WBC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后污染创面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细菌感染率,缓解疼痛程度,控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经单一后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42例脊柱结核患者,记录后凸角、神经功能及融合率,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手术时间为75~14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0~1 0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7~41个月。后凸角度矫正率术后为85.5%,末次随访时为79.8%。21例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情况:2例A级恢复至B级1例、D级1例;5例B级恢复至C级2例、D级1例,2例未恢复;6例C级恢复至D级4例、E级1例,1例未恢复;8例D级恢复至E级6例,2例未恢复。术后3个月ESR为5.0~14.0 mm/1 h、CRP为4.0~9.0 mg/L。随访1年后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Severelymultipleserouscavityinflammationdefyinterventioninclinic.Mostpatientswithseverelymultipleserouscavityin-flammationdiedofcardiactampondate,whichaffectsprognosis.Inrecentyears,itwasreportedthateffectsofdrainageonma-lignantcardiaceffusionweresatisfying.Whetherdrainageisef-fectiveintreatingmultipleandsevereserouscavityinflammationremainsunknownandnorelatedreportsisavailable.Incombina-tionwithintracardiacdepartment,wesuccessfullytreatseverelymultipleserouscavityinflammationafter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