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周曼  周春祥 《环球中医药》2014,(10):813-816
越来越多的学者已达成共识: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性疾病。细胞周期的调控依赖多种细胞因子的共同参与,其调控机制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对中药抗肿瘤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和中药有效成分能够将肿瘤细胞阻滞于不同的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本文将对中药阻滞肿瘤细胞周期的研究做一综述。细胞周期的调控依赖多种细胞因子的共同参与,其调控机制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由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CDKIs)进行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主要分为Cyclin A、B、C、D、E、F、G、H、I、K十大类。随着对中药抗肿瘤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和中药有效成分能够将肿瘤细胞阻滞于不同的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抗肿瘤中药在细胞周期中主要阻滞细胞于G0/G1期、S期及G2/M期。  相似文献   

2.
曾被列入国家“七五”重大攻关项目的国家三类抗肿瘤中成新药―― 紫龙金片(原名白龙片),最近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批,获准正式上市。 紫龙金片治疗肿瘤的机理研究,是以当代肿瘤发生发展新理论为依据,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与相关基因(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CK)和周期蛋白激酶抑制(CK)等,对细胞分化和去恶化相关基因、细胞周期引擎分子进行调控,从而使细胞周期失控的癌细胞恢复至正常的周期节律。这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了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也正因为如此,紫龙金…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曾被列入国家“七五”重大攻关项目的国家三类抗肿瘤中成新药——紫龙金片(原名白龙片),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批,并获准正式上市。据负责该项目的负责人介绍说,紫龙金片治疗肿瘤的机理研究,是以当代肿瘤发生发展新理论为依据,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与相关基因(包括癌 基因、抑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和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CKI)等,对细胞分化和去恶化相关基因、细胞周期引擎分子进行调控,从而使细胞周期失控的癌细胞恢复至正常的周期节律。该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了…  相似文献   

4.
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与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DK)的有序表达与调控密切相关,这一过程的失控是细胞增殖及癌变的重要因素.CDK既能与周期素结合促进细胞周期进程,也能与CDK抑制因子(CDKI)结合,抑制细胞分裂.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通过抑制CDK或其复合物的活性来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P27的异常可能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英  沙飞  陈月华  李铭源 《中草药》2014,45(16):2404-2411
天然产物靛玉红广泛存在于中药大青叶、青黛、板蓝根中,历史上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靛玉红是具代表性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对二者的抑制作用均是通过与ATP竞争性靶点结合。研究发现很多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伴随CDKs和GSK-3的异常磷酸化,靛玉红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对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双重药理活性。因此,靛玉红及其类似物对于同时治疗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药物开发表现出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辉  杨蕾  孔令义 《中草药》2020,51(16):4208-4216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米仔兰Aglaiaodorata中洛克米兰醇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MTT、细胞克隆形成、EdU染色和CFDA染色方法考察洛克米兰醇对HepG2细胞的抗增殖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洛克米兰醇对HepG2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洛克米兰醇对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洛克米兰醇可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同等浓度下洛克米兰醇抗HepG2细胞增殖的效果好于阿霉素,而对正常肝细胞(L02)的毒性弱于阿霉素。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洛克米兰醇给药48 h能够诱导HepG2细胞G_2/M期细胞周期阻滞,但不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研究发现该化合物抑制调控G_2/M周期相关蛋白cdc25C、cdc2和cyclin B1的表达并且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对其机制深入研究发现,ERK抑制剂(U0126)可以部分逆转洛克米兰醇对HepG2的抗增殖和G_2/M周期阻滞及其抑制蛋白cdc25C和cdc2表达的效果。结论洛克米兰醇在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效果和对正常肝细胞的选择性方面优于阿霉素。洛克米兰醇能够通过过度活化ERK,从而引起HepG2细胞G_2/M周期阻滞而达到抗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16,(6):573-576
大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细胞的周期调控机制遭到破坏而导致肿瘤细胞失控性生长相关。大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随着中药抗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许多中药能够将肿瘤细胞阻滞于不同的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对近年来大肠癌细胞周期研究及中药对大肠癌细胞周期影响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参考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8.
王楠楠  李超宇  薛沁冰  陈刚  綦峥  于淼 《中草药》2023,54(11):3725-3733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失调与癌症的发生息息相关,并影响所有主要的癌症标志物。以ncRNA为切入点,根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抗肿瘤机制,探究中药调控ncRNA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迁移等作用机制,对于研发以ncRNA为基础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PubMed等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对近5年有关中药调控ncRNA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中药通过调节ncRNA,进而影响调节上皮间质转化、凋亡信号通路及耐药相关蛋白等多种途径,抑制肿瘤侵袭与迁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逆转肿瘤药物耐药的调控机制,为中药抗肿瘤药物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去甲斑蝥素干扰HL-60肿瘤细胞周期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阐明NCTD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NCTD作用后采用3H-TdR掺入实验检测DNA复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进程;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dk1、Cyclin B1、Cdc 25c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16~128μmol/L)NCTD作用于HL-60细胞12 h后,DNA复制受到抑制,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S期累积,并呈剂量依赖性趋势;同时观察到G2/M的阻滞,且调控G2/M周期进程的调节蛋白Cdk1、Cyclin B1及Cdc 25C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NCTD可抑制HL-60细胞DNA复制、下调周期调控蛋白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10.
综述近年中药调控血液肿瘤细胞周期(G0/G1期,S期和G2/M期)的研究进展。血液肿瘤的发生与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异常密切相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可使血液肿瘤的细胞周期阻滞于某一限制点,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发挥抗血液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的常规治疗药物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沉重负担。中药活性成分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小。中药生物碱是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其广泛存在于多种中草药中,近年来因其展现出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中药生物碱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侵袭转移、抑制增殖、诱导肿瘤细胞自噬、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调控微小RNA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此外,中药生物碱还可以逆转肿瘤耐药性,降低肿瘤干细胞干性。中药生物碱可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otch、刺猬(Hedgehog)及分泌型糖蛋白/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等相关信号通路,多环节、多途径参与到肿瘤增殖、侵袭转移、自噬与凋亡过程中,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生物碱的衍生物、纳米制剂可改善生物碱溶解度、利用度和抗肿瘤活性,为生物碱的临床应用带来更广阔的前景。现将近年中药生物碱及其代表性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西医主要运用手术切除、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但易引发并发症、耐药性及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癌症方面有明显优势,可降低癌症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经过有限次的分裂后不再增殖,进入不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状态,导致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衰退,同时伴随细胞形态学改变,如扁平化、多核形态等。在分子水平表现为DNA损伤相关基因表达增多、细胞周期相关因子表达减少及显著的分泌活性等。癌症的恶性发展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随着癌细胞增殖次数的不断增加,癌症相关基因发生持续突变,摆脱细胞衰老的束缚,从而实现无限增殖。通过近年来的文献研究发现,诱导肿瘤细胞衰老,可能通过调控细胞的DNA损伤、细胞周期阻滞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等,使抑制性免疫肿瘤微环境向免疫肿瘤微环境激活转化,从而逆转肿瘤细胞衰老的逃逸,是一种颇具前景的癌症治疗策略。然而,细胞衰老在癌症进展中的机制还不完全明确,尤其是中医药调控细胞衰老发挥的抗癌作用。该文从调控细胞衰老的角度,对细胞衰老的具体分子机制、细胞衰老在癌症进展中的...  相似文献   

13.
综述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结直肠癌的耐药机制和中药研究进展.EGFR信号通路的分子改变和代偿性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抗-EGFR治疗耐药发生的主要机制.中药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使其在逆转肿瘤耐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多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不仅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与靶向药物联合使用还可以增强抗肿瘤西药敏感性,并克服肿...  相似文献   

14.
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递增,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以化疗为主治疗癌症的方法虽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往往使患者预后不良。故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已成为全世界临床共同关注的焦点。中药有效成分,具有不良反应小、多靶点调控等优势,其抗肿瘤活性受到广大科研者的热爱。紫草素为萘醌类化合物,是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紫草素对多种肿瘤细胞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乳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紫草素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活性氧(ROS)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与侵袭等。此外,紫草素还能增加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紫草素抗肿瘤作用涉及的信号通路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KM2/STAT3),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Keap1/Nrf2)等,但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笔者查阅国内外关于紫草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文献,对其近3年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紫草素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抗肿瘤药物的新药研发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琴  杨斌  顾健  龚普阳 《中草药》2023,54(14):4722-4731
表观遗传调控紊乱导致的基因表达异常是肿瘤的发生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调控肿瘤表观遗传机制研究成为热点。多酚是多种抗肿瘤中药的主要物质基础。姜黄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白藜芦醇、槲皮素和原花青素等可通过多种表观遗传机制调控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对代表性中药多酚类成分调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方面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中药对肿瘤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截断逆挽方含药血清通过调控E2F1介导的细胞增殖途径减轻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laN)诱导的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损伤。方法体外培养LO2细胞,以D-GlaN进行造模,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2.5%截断逆挽方含药血清组(2.5%JDNWF)、5%截断逆挽方含药血清组(5%JDNWF)、10%截断逆挽方含药血清组(10%JDNWF)。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Real-time PCR检测转录因子E2F1、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cell division cyclin 25A,CDC25A)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分化调控因子DP1蛋白表达。结果截断逆挽方含药血清能显著促进LO2细胞进入S期(P<0.01),上调E2F1、cyclin E、cyclin A、CDK2、CDC25A mRNA的表达(P<0.01),并且能增加DP1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截断逆挽方减轻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肝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直接影响肿瘤的增殖、浸润和转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肺癌的恶性进展具有双重调控作用。其中,M2巨噬细胞的数量、活性及功能与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与免疫逃逸。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已被证实可增强机体的抗肿瘤作用,降低化疗和放疗的毒性,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该文旨在总结TAMs在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依据中医“扶正祛邪”理论探讨中医药调控TAMs募集、极化表型、活性、相关因子和蛋白的表达以及相关信号通路防治肺癌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靶向TAMs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激酶在生命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蛋白质激酶的异常往往会导致恶性疾病如癌症的发生。靶向蛋白质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研究蛋白质激酶-小 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靶向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质谱作为一种高精度、高通量、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器,在 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本综述总结了质谱技术应用于蛋白质激酶-小分 子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策略和最新进展,探讨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基于质谱的分析方法将有助于从分子 水平上深刻揭示蛋白质激酶-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为靶向药物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精对衰老大鼠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细胞周期及DNA损伤检测点毛细血管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ATM与Rad3相关蛋白激酶(ATM and Rad3-related kinase,ATR)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衰老大鼠骨髓EPCs并鉴定,将培养至第2代的EPCs分为4组,分别用黄精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继续培养至第4、6、8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ATM、ATR、检测点激酶1(check point 1,Chk1)、检测点激酶2(check point 2,Chk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EPCs在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其细胞周期在G_1期增多,在S期减少,细胞表达ATM、ATR、Chk1、Chk2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经黄精干预后,EPCs在传代培养中其细胞周期在G_1期减少,在S期增多,细胞表达ATM、ATR、Chk1、Chk2 mRNA及蛋白显著降低(P 0.05)。结论黄精可通过抑制DNA损伤检测点ATM/ATR通路的活化来调节EPCs的细胞周期,干预EPCs的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精对衰老大鼠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细胞周期及DNA损伤检测点毛细血管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ATM与Rad3相关蛋白激酶(ATM and Rad3-related kinase,ATR)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衰老大鼠骨髓EPCs并鉴定,将培养至第2代的EPCs分为4组,分别用黄精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继续培养至第4、6、8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ATM、ATR、检测点激酶1(check point 1,Chk1)、检测点激酶2(check point 2,Chk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EPCs在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其细胞周期在G_1期增多,在S期减少,细胞表达ATM、ATR、Chk1、Chk2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经黄精干预后,EPCs在传代培养中其细胞周期在G_1期减少,在S期增多,细胞表达ATM、ATR、Chk1、Chk2 mRNA及蛋白显著降低(P 0.05)。结论黄精可通过抑制DNA损伤检测点ATM/ATR通路的活化来调节EPCs的细胞周期,干预EPCs的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