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丽琴  叶柏 《新中医》2014,46(5):17-19
介绍叶柏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叶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肝郁脾虚。脾虚以脾气虚、脾阳虚为主。治疗以调肝运脾为主,调肝宜疏肝、柔肝、敛肝;脾健贵运,运脾贵温。实际临床中常采用抑木扶土,调理中焦,升阳止泻,袪风化湿,温运脾阳等治法。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腹泻在中医属于泄泻的范畴,但泄泻在临床上有必要分不同的亚型进行施治。功能性腹泻属于“濡泄”的范畴,湿胜是本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脾虚是关键病机,其基本病位在脾,而与胃、肝、肾、大小肠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功能性腹泻初起以除湿为主,久病要健脾燥湿,后期须温运脾肾、固涩敛肠,并辨证地结合调胃、治肝等法,以达到更长效的治疗目标,从而降低本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鼻炎临床多从外风论治,鲜有论及内风者。今之过敏性鼻炎患者亦常见肝阴虚损、风火内动之象,此皆肝阴暗耗之诱因。肝之阴血亏虚,则易动内风,故认为内风乃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成因,其涉及脏腑在肝却非止于肝,更有肺、脾二脏。具体病因病机可分为风火失敛,上犯于鼻;肝气上冲,侮逆犯肺;木气无制,乘克脾土三者。治疗总以柔肝熄风法为核心,又兼理肺、顾脾之微妙。  相似文献   

4.
在杂病治疗中,根据五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生理特点,调理一脏而治疗其它脏器的病变,常常有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调肝法在杂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如下介绍: 一、疏肝运脾法疏肝运脾法,是脾病而治肝的方法。肝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病机十九条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属于"非指"风掉眩"证候之根本病机,仅指其直接或二级甚至末级病因,当解为"责之于"。故"风掉眩"病证之本源除肝外尚存他脏。本文重点以脾虚生风为例来论述,此证在于谷精之匮乏,本在脾之气血,标在肝之筋爪。  相似文献   

6.
依据《黄帝内经》中“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认为肝病传脾再传肾是疾病的正常传变规律。在肝病阶段,当实其脾;肝脾同病,兼以治肾,阻断疾病的传变路径,此谓截断扭转法。实脾主以调气运脾,根据肝郁脾虚、痰湿互阻、湿热内蕴、痰淤互结四种不同证型,分别施以疏肝气散郁结、理中气导痰湿、畅三焦利湿热、行气血化痰瘀四法。治肾主以调肠,便溏者,健脾胜湿,固肾涩肠;便秘者,通降胃气,润肠通便。治肝体用并重,气血同调,重视通过睡眠养肝体肝气;善于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多用疏肝理气、利湿退黄之品抗肝损伤、保肝、降血脂。截断扭转法不仅适用于五脏相乘所致疾病,亦可用于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十二经络传变、虚实传变等所致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周怡驰  胡世平  晏军  冉云  李玲 《新中医》2021,53(14):186-189
近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肝轴参与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胡世平教授将肠-肝轴和中医肝病实脾理论相结合,探讨脂肪肝的中医发病机理与治疗,指出脂肪肝主要责之肝脾同病,以脾虚调节脂代谢失常为本,肠道菌群失衡属脾虚的微观表现,肠-肝轴或为肝脾同病的病理基础;肝病实脾理论指导脂肪肝治疗的核心在于调脾,其机理或通过调节肠-肝轴,促进恢复肠道菌群稳态和肝功能,以延缓、阻止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过食肥甘和情志不遂为基本病因,其病位在肝脾,以肝郁脾虚为本,痰/浊、湿、瘀为标,治疗以调肝理脾为治疗大法。文章以20多位名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为基础,简述了各位名医从调肝理脾论治本病的临床策略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9.
杨国荣 《四川中医》2004,22(5):34-35
补脾法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脾虚及全身虚弱性病证。脾虚多伴胃纳欠佳,欲补脾宜先开胃,能食再进补;脾虚多伴中气下陷,升补脾气要和胃,宜升中有降,升降并调;脾虚多伴寒湿停滞,补脾温燥勿太烈,宜燥而兼润,刚柔并用;脾虚多伴肝旺横逆,补脾须敛肝,柔肝以安脾。治疗脾虚病证,只有谨守病机,恰当合理用药,才可获得佳效。  相似文献   

10.
肝脾两脏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关影响,肝郁不及难疏土,肝木过亦易犯土,脾病亦可累及于肝。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机,具体表现为肝郁脾壅,肝气犯胃,肝郁脾虚,肝脾阴虚等。阐述了调木和中法的临床应用,疏肝和胃法,舒肝健脾法,清肝运脾法,抑肝扶脾法,滋补肝脾法等,并介绍了运用该品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46-448
钱乙五脏辨证对儿童抽动障碍的辨治具有重要的价值。抽动障碍非一脏之病,而是"五脏同病",肝风为病机之核心,或兼肺虚受邪、外风引动内风,或兼脾虚土衰、木乘脾土,或兼心热火旺、风火相搏,或兼肾阴亏虚、水不涵木。治疗尊五脏补泻的原则,以调肝熄风为本,针对不同的病机,或清宣肺气,或扶土抑木,或清心泻火,或养阴补肾。  相似文献   

12.
受“肝为五脏之贼”理论启发,笔者认为寻常型银屑病虽病发于外,其本在内,其内在病机为肝不和。进行期和静止期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针灸调肝柔木法以治血调肝,标本兼治,消退期以针灸调肝柔木法疏肝敛阴,调护情志,为临床针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论肝脾的病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肝脾间的病理影响提出当分为肝实传脾、肝虚累脾、脾病及肝的观点来认识。肝实传脾,强调了实则传,虚则不传的观点。对肝之实证肝郁、肝气、肝火、肝阳、肝风、肝寒、肝经湿热、气滞挟饮挟痰挟瘀,认为当分为本气自郁、演变化邪、直中内生挟邪三类,皆可病实传脾。肝虚累脾,当分肝之体用。肝用不足为肝气虚、肝阳虚,肝体不足为肝血虚、肝阴虚。肝气虚则不能疏泄脾土,肝阳虚多累及脾阳,肝血虚不能母气多并有肝郁脾虚,肝阴虚累及脾胃之阴,且多肝阴虚火气有余并有胃火之象。脾病及肝,主要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  相似文献   

14.
调肝理脾法属于中医治疗“和法”范畴,主要是协调肝脾功能,包含各种调肝、理脾以及二者的相互配伍应用。张声生教授认为肝脾失调与脾胃病关系密切,临床常常表现为各种肝脾相关证候。张教授针对脾胃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在运用调肝理脾法治疗脾胃病时,善用对药,用药精简轻灵,屡有卓效。  相似文献   

15.
论肠易激综合征的辨治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情绪激动而激发 ,抑木扶土调肝脾情绪的变化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形成肠易激综合征的内动因素。本病常因焦虑、愤怒、抑郁、精神紧张和恐惧等情志变化而激发。中医认为肝乘脾 ,脾土受伐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痛责之肝 ,泻则之脾”,病发于肝旺脾虚 ,治宜抑肝扶土 ,调理肝脾。抑肝有柔泻与疏泻之异 :腹痛较甚者 ,用白芍柔和肝体 ,缓肝之急斯为泻肝 ,即取《内经》“肝苦急 ,急食酸以缓之”之意 ;胁腹胀明显者 ,用麦芽疏肝和胃 ;胁肋胀满者 ,用柴胡疏达肝气。健脾当用党参、白术甘温益气 ,扶土运脾 ,调补中虚。2 便意未尽兼坠胀 ,健脾还应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特色。该病病位虽在肠,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以调肝健中,运脾益肾,注重审证求因,肝脾同调,擅用风药,均衡饮食,身心并调,利于康复。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4则验案探讨王自立主任医师运脾思想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为王自立主任医师临床治疗脾虚不运的主导思想,用药贵在切病,辨证准确,则药精方简而效佳,而且在药物用量上以轻为上,小剂量施治,处处保护脾胃的生发之气;药性则不可过于苦寒以免伤脾败胃,不可香燥太过而耗胃阴,不可滋腻大补以碍脾运,需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理气而不破气;运脾汤中枳壳为运脾调气之关键,寓理气于补益之中,寓调气于健胃之间,共奏健脾促运,调气和胃之效。  相似文献   

18.
介绍孙克伟教授辨治胁痛的临床经验.孙教授认为胁痛的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其根本病机为肝络失和;治疗当以疏肝理气为本,肝脾同调为纲,运用疏肝理气、调节肝脾之法;临床多辨为气郁化火、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肝郁脾虚四证以论治,同时结合肝脏不同基础疾病予以辨病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提出脾虚肝乘为小儿咳嗽的发病基础,脾虚、肺卫不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小儿咳嗽的治疗应以实脾调肝兼理肺气为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脾病及肝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脾气亏虚,二是脾邪亢盛;而脾邪亢盛对肝脏的影响,也分为两种情况:一为土壅木郁,二为脾病生邪及肝.同时,指出了脾病及肝临床上分为脾虚肝弱、脾虚肝旺、肝脾气滞、肝脾湿热、脾病生风等证型,并对其治疗方法和用药作了简要介绍,同时附以病例介绍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