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厂家、批号产品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10.1252.0、1.0252.0、1.06.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4%、99.03%,RSD分别为2.7%、0.9%(n=6)。不同厂家、批号产品中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1516.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4%、99.03%,RSD分别为2.7%、0.9%(n=6)。不同厂家、批号产品中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1514.849、0.0974.849、0.0970.157 mg/ml。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控制;不同厂家、批号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子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连翘酯苷A、甘草苷、黄芩苷、连翘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大黄酸、甘草酸共13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100 mm×3.0 mm, 2.7μm),以0.1%甲酸水与甲醇-乙腈(1∶1)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5 m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负离子扫描。结果:栀子苷质量浓度在9~900 ng·mL-1,芍药内酯苷在1~100 ng·mL-1,芍药苷在12~1 200 ng·mL-1,连翘酯苷A在12~1 800 ng·mL-1,甘草苷在1~100 ng·mL-1,黄芩苷在8~800 ng·mL-1,连翘苷在5~500 ng·mL-1,千层纸素A-7-O-β...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同时测定清金理嗽丸中苦杏仁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等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上述7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含量。结果:苦杏仁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5%、100.00%、99.08%、97.28%、98.29%、99.17%、97.06%;RSD分别为1.11%、0.57%、0.93%、1.34%、1.20%、0.86%、1.56%;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317、0.4833、0.8504、0.7093、0.5789、0.5232,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一测多评法对清金理嗽丸中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汉黄芩素具有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良好的安全性。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小鼠静脉注射汉黄芩素后肝脏中的代谢产物,鉴定了五个主要的代谢产物。建立了小鼠肝脏中汉黄芩素及其代谢产物汉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同时测定方法。肝匀浆经醋酸乙酯提取,在C18色谱柱上,采用甲醇-10 mm醋酸铵(80:20,v/v)为流动相,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选择反应监测模式。肝组织中汉黄芩素与汉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在0.2-40μg/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学评价表明本法适用于动物静脉注射汉黄芩素后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黄芩中6个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6个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的含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3%磷酸三乙胺(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黄芩中的6个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进样量分别在0.416 7~4.167μg(r=0.999 2)、0.078 15~0.781 5μg(r=0.999 5)、0.053 21~0.532 1μg(r=0.999 3)、0.016 36~0.163 6μg(r=0.999 3)、0.001 160~0.011 60μg(r=0.999 1)、0.010 46~0.104 6μg(r=0.999 4)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9.4%、100.1%、99.9%、100.2%、100.4%、100.1%,RSD分别为1.9%、2.2%、2.3%、1.6%、2.2%、2.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黄芩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芩透过人胎盘屏障药物成分。方法用尤斯灌流室技术建立人胎盘屏障体外模型,预平衡30 min后,于母体池加入10 mg·mL-1黄芩溶液,分别于5~240 min内在胎儿池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样品中所含药物成分。色谱柱:Agilent Zorbax-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内标为葛根素,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20℃,进样量为5μL。结果从5 min开始,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即可透过人胎盘屏障;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从20 min开始才透过胎盘屏障;30 min后检测到的11种药物成分均可透过胎盘屏障,且在后续取样时间点未见新的物质生成。结论黄芩中的5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均可透过人胎盘屏障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建立全面的黄芩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HPLC法建立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并生成对照特征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UPLC-Q-TOF/MS定性分析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利用UPLC-TQMS对2种饮片中11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苷、野黄芩苷、芹菜素、高车前素、木犀草苷、白杨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含量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标定9个共有峰,2种饮片相似度均在0.947以上。在黄芩饮片中,共发现50种成分,通过多级质谱数据分析,保留时间匹配,并结合对照品及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44种成分。UPLC-TQMS定量结果显示酒炙后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略有下降,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稍有增加。经多元统计学分析,2种饮片有明显的分离趋势,载荷图结果表明黄芩苷、汉黄芩苷、千层纸苷的含量差异可能是引起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 黄芩酒炙后没有新增或消失成分,但成分含量有所变化。所建立黄芩饮片的定性、定量方法重现性好,分析快速、准确,可用于黄芩饮片酒炙前后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扶正固本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基葡萄糖苷、黄芩苷、淫羊藿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6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 nm(0~8 min)、320 nm(8~9 min)和275 nm(9~33 min),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以黄芩苷为基准物,采用多点校正法和斜率校正法分别计算另外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k/s),并采用保留时间差值法对待测成分进行色谱峰定位,比较上述两种一测多评法所得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的差异。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基葡萄糖苷、黄芩苷、淫羊藿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检测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3~2.12、0.163~6.52、0.059~2.36、0.021 6~0.864、0.03~1.2、0.021~0.84μg(r>0.999),精密度、稳定性(12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2%~99.82%(RSD为0.89%~1.24%,n=9)。以黄芩苷为基准物,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基葡萄糖苷、淫羊藿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多点校正法的fk/s分别为1.172、0.528、1.479、1.820、2.534,斜率校正法的fk/s分别为1.234、0.550、1.559、1.939、2.664;3种方法测得10批扶正固本颗粒中6种成分含量的RSD为0.29%~2.77%(n=10);两种一测多评法测得结果与外标法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9 9(P<0.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可用于同时测定扶正固本颗粒中6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HPLC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去甲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去甲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8.70%~99.17%之间。结论:3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更简便、更准确定量黄芩总黄酮部位中6种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甘草酸、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B1的含量。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甘草酸、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B1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柱(150 mm×4.6 mm,3.5 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进样量10 μL,并进行专属性、线性关系、重复性、精密度、加样回收率等方法学验证;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甘草酸铵、柴胡皂苷B2和柴胡皂苷B1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外标法测定15批小柴胡颗粒中的7个指标性成分对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的HPLC法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要求;以黄芩苷为内参物,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甘草酸铵、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B1相对于黄芩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8、0.52、0.57、1.80、0.82、1.08。一测多评法所测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靠、耐用性良好,可用于小柴胡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头孢他啶对奈替米星在受试者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12例受试者在单剂量静脉滴注奈替米星(单用组)或奈替米星加头孢他啶(联用组)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间接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及尿液中奈替米星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及尿药回收率. 结果 单用、合用头孢他啶后奈替米星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参数单用组AUC0-t,t1/2β,CL与0~24 h尿药回收率分别为(52.93±5.58) mg&#8226;L-1&#8226;h、(3.68±0.33) h、(4.49±0.53) L&#8226;h-1与72.22%,联用组分别为(71.81±8.03 )mg&#8226;L-1&#8226;h、(5.06±0.57) h、(2.95±0.37) L&#8226;h-1与59.2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联用后,其消除过程减慢,连续应用可能导致药物体内蓄积,二者合用时应适当减少奈替米星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氨茶碱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新生儿血中茶碱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mg/kg恒速静脉滴注。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经分析药时曲线拟合呈一室模型,平均清除速度常数0.037±0.008h ̄(-1),平均消除半衰期19±4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82±0.14L/kg,平均清除率30±5ml/(h·kg)。消除半衰期最大相差2.1倍,显示明显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头孢唑林对阿米卡星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阿米卡星(AMK)单用及与头孢唑林(CEZ)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 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CEZ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甲硝唑对头孢噻肟钠蛋白结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甲硝唑对孢噻肟钠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超滤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游离药物浓度,比较未加和加入甲从后头孢噻肟钠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头孢噻肟钠的超滤回收率为99.1%,未加及加入甲硝唑后头孢噻肟钠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2.2%和30.8%。结论:甲硝唑对头孢噻肟钠的蛋白结合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半胱氨酸对抗坏血酸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线性升温法研究半院氨酸对抗坏血酸稳定性的影响,紫外检测波长为243.5 nm。实验结果表明,半胱氨酸能增加抗坏血酸的稳定性。在 20℃,PH 2.0的条件下,含有 2%和 3%的半胱氨酸的抗坏血酸溶液降解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 84.814 kJ/mol和 102.834 kj/mol,有效期分别为1. 015 a和 3.154 a。  相似文献   

16.
张斌  汪华蓉  康纪平  李秋波  冯晓科 《中国药房》2008,19(16):1224-1225
目的:研究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犬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8只Beagle犬随机交叉空腹或摄取碳水化合物后单次口服加替沙星胶囊17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结果:空腹组、摄食组的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e(4·00±0·84)、(3·98±1·10)h,tmax(2·29±1·08)、(3·45±2·00)h,Cmax(6·06±0·87)、(4·46±2·10)μg·mL-1,AUC(0~t)(56·74±10·80)、(45·99±6·47)μg·h·mL-1(P>0·05)。结论: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犬加替沙星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卡波姆对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捷  单伟光 《中国药业》2010,19(4):32-33
目的筛选各种助悬剂,以提高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沉降体积比法、絮凝度法、重新振摇分散法、黏度法比较各种助悬剂的助悬效果。结果F值和B值的大小顺序为海藻酸钠〉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CMC—Na+枸橼酸钠。沉降后,重新摇散次数为卡波姆〈CMC—Na+枸橼酸钠〈CMC—Na〈海藻酸钠。对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的综合评估中,卡渡姆对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的综合影响优于其他助悬剂。结论0.003%(g/g)卡波姆作为助悬剂,可以提高炉甘石洗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绒毛钩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绒毛钩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方法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其镇静作用;戊巴比妥钠阁下催眠实验观察其催眠作用;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实验观察其抗惊厥作用。结果自主活动试验中.绒毛钩藤提取物(0.16g·kg^-1)灌胃给药后,小鼠60min时的自主活动计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在戊巴比妥钠阁下催眠实验中,绒毛钩藤低(0.16g·kg^-1),中(0.32g·kg^-1)剂量灌胃给药后,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个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明显增多(P〈0.01)。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实验中。绒毛钩藤提取物灌胃给药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0.32g·kg^-1)剂量组小鼠死亡数目明显减少(P〈0.01),高(0.64g·kg^-1)剂量组小鼠死亡数目明显增多(P〈0.01)。结论绒毛钩藤在低剂量和中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在高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9.
MTT分析法检测沙立度胺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沙立度胺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设置溶剂对照及沙立度胺不同浓度组、时间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分析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结果①在10—200μg/ml浓度范围,沙立度胺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在药物作用48h后各组的细胞抑制率均达到高峰,48h时又以100μg/ml浓度组抑制率最高。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沙立度胺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阿米卡星(AMK)单用及AMK与头孢唑林(CEZ)合用后,健康者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CEZ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