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徐睿 《中外医疗》2008,27(31):98-98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草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2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6年1-12月间收集2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0.2%(177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1.5%(155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2.3%(132例).结论 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药品不良反应121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勤  臧云吉  范岳邦  袁勇 《西部医学》2009,21(6):1014-10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1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菌药物67例,占55.37%;中药注射剂11例,占9.09%;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03例,占85.12%。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各科室上报的8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这80例ADR报告涉及的患者中,使用抗感染药物后发生ADR的患者有37例,占46.25%;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发生ADR的患者有13例,占16.25%;进行静脉给药后发生ADR的患者有65例,占81.25%。结论:我院应加强对临床药物的管理(特别是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的管理)及ADR的监测工作,增强临床工作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上报的107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7例不良反应中,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47.6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83例,占77.57%。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7年收集到的111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例ADR中,其中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所致的ADR较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89.2%,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8.6%。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控,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625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5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占42.88%,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占29.12%;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占75.04%;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应加强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对382例ADR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ADR的药物共有 102 种,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发生ADR 79例,占20.68%,中药注射剂发生58例,占15.18%,生物制剂发生56例,占14.66%.ADR主要以免疫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分别为164例和103例,占总例数的42.93%和26.96%.ADR以55岁以上人群发生率高.提醒临床医生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密切关注中药注射剂和生物制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开展药物警戒,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统计我院2012年上报的178例注射剂ADR,对患者情况、药品种类、注射方法、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8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品种共有70种,其中抗感染药类药物19种(27.14%),居引发ADR的品种数首位;ADR发生以大分子量药物、中药复方制剂、抗感染药最为常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结论】临床使用注射剂应关注药物的种类、适用人群、临床表现等,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7-2008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示临床医师关注ADR,合理选择药物,减少ADR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中心收到的20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4例患者ADR涉及药物219例次,涉及药物15大类.其中抗菌药物ADR 最多(105例次),占ADR总例次的47.94%.排在第二位的是中药注射剂57例次,占ADR总例次的26.03%.ADR患者的年龄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0,P<0.01),其中>60岁组与41~60岁组ADR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P<0.01).结论 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47.94%,抗菌药物引起的ADR中以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ADR病例最多;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占第二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是减少ADR的关键.为老年人选择药品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同时还要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加强对老年人ADR的监测,将老年人用药的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原因,为我院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13例ADR中,男性患者有198例(47.94%),女性患者有215例(52.06%),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生ADR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7个月,最大为81岁,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7例(占35.59%);413例ADR共涉及药品14类115种,其中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62.96%,中药制剂占16 22%:ADR主要发生于静脉滴注343例(83.05%)和口服给药49例(11.87%)为主;413例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病例最多,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ADR有36例(8.72%),严重的ADR有7例(1.6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药品种类、临床应用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药物不良反应555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555例药物不良反应(drug adverse reaction, 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制定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8年度收集的55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20至59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ADR涉及的药品182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s占总例数的70.43%(462例),中成药引起的ADRs次之。静脉给药的ADRs占82.17%(539例),是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保障安全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某三甲医院2007年4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某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是否询问患者药物致变态反应史、稀释用的溶剂、药物配伍、滴速等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使用方法有关。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进行合理规范,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ADR监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报告的29例严重ADR病例,按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引起严重ADR的前两位药品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呼吸系统损害较多见;静脉给药是引起严重ADR最多的给药途径;多见于并用3种或以上药品的病例.结论:重视ADR监测工作,特别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监测;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发生中药注射剂ADR患者16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生时间、涉及系统与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65例患者中男性发病86例(52.12%),女性发病79例(47.88%);ADR的临床表现以用药部位为主,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ADR最多的药品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其次是炎琥宁注射液;80例(48.48%)ADR发生的时间≤24 h。结论:中药注射剂容易发生ADR,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及时、认真做好ADR预防和监测工作,可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集到的9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并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对如何防范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出建议。结果 9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共涉及19个品种,其中血塞通注射液发生最多,占15.1%,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产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涉及药物制剂质量、患者因素、临床使用、药物研究等多方面的因素。结论应从基础研究、临床使用、上市后再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1994~2005年报道的中药注射剂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的主要品种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注射剂,且ADR类型以全身性反应为最高,占37.52%,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21.82%。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再评价,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诱发ADR相关因素,以建立健全ADR监测制度,保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用药中发生ADR患者546例(男337例,女209例),年龄60~88(71.4±13.2)岁,并把收集的这些ADR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发生ADR的546例老年患者中男性(61.7%)高于女性(38.3%),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ADR发生与使用抗菌药种类、中药注射剂质量、给药途径等相关。ADR常见临床表现依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临故床上必严格掌握,做到安全、合理和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