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脉图绘制训练法是针对脉诊教学中脉象抽象、难理解的特点而创立的辅助教学的一种实训方法。通过与常规脉诊理论教学的对比研究,脉图绘制辅助常规理论教学的实验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理论教学的对照组。该法主要是强化学生在脉诊过程进行心理构建,使抽象的脉象具体化。学生通过绘制脉图可以加深对脉象的理解,重新塑造脉象的立体化形象,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2.
中医脉诊客观化、数字化研究给中医带来新的生机,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中医的认知,同时带来诸多挑战。各式各样的脉诊仪根据原理和系统组成,可能在脉象展现和脉图显示上有些许差异,脉诊仪与医者实诊结论又存在差异等,这些都是需要规范的。本文从脉象四要素出发,针对脉象教学及考核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以脉象四要素为纲,指导教学并使学生掌握基本脉诊技能。  相似文献   

3.
加强脉诊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调整现在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对脉象要素为核心的脉象辨识系统理论"为基础,克服传统脉诊教学的不足,制定一套科学的、遵循认知心理学规律的脉诊学习模式,提高中医脉诊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与辨证思维,以提高学生脉诊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基于手机的智能脉诊系统对脾虚泄泻的虚脉患者进行脉象检测,探索脾虚泄泻虚脉患者脉象图的分析方法,明确智能脉诊系统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使中医脉诊客观化、物联网化。方法:以中医脉诊理论为基础,应用LGX-2016H基于手机的腕带充气式智能脉诊系统分别对40例脾虚泄泻虚脉患者与40例平脉患者进行脉象检测,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脉象图中P1、P2、H1(y)、H2(y)、-H1(y)、H1(x)、T-T、R参数进行分析,得出脾虚泄泻虚脉患者脉象图的分析方法。结果:智能脉诊系统在"浮、中、沉"三个脉位,检测虚脉P1、P、P2、H1(y)、-H1(y)参数均小于平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2(y)、H1(x)、T-T、R检测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GX-2016H智能脉诊系统可准确检测脾虚泄泻的虚脉患者脉象,应用方便、准确,有利于中医脉诊客观化、物联网化。  相似文献   

5.
脉象模拟仪研制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园  陆小左 《天津中医药》2006,23(2):138-139
脉诊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医教学中脉诊教学难度大,学习者仅凭教师讲授,个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实践中摸索,缺乏对脉诊指感的直观、感性的认识。因此研制中医脉象模拟仪有其必要性。现就脉象模拟仪研制的必要性与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对中医脉诊的发展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显而易见,实践性很强。脉诊是中医学的瑰宝,脉诊一直都是中医学对各种疾病最有效、最基本的检查手段之一。因此,中医诊断学教学必须进行脉诊实验教学,主要就是要重视诊脉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脉诊实验教学实践证明,在见习基地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脉诊实验课教学,使抽象玄奥的脉象通过学生相互练习诊脉和具体可触的模拟脉象装置,为学生理解脉诊理论、掌握脉象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不仅能亲自动手,而且还可以反复练习,加深对常见脉象指感特征的体会。此外,进行脉诊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与能力,对提高学生中医诊断能力,特别是脉诊水平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此在本校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脉诊实验课程,为学生理解脉诊理论,掌握诊脉技能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现将实验应用和体会加以认真总结分析,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7.
脉诊实验三步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脉诊教学,创建了脉诊实验三步教学法。其第一步是传授方法,辨识平脉;第二步是利用模型,辨识病脉;第三步是测定脉象,反复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脉诊实验三步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中医脉诊"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师承教学转变为有据可依的形象直观的规模教学,使学生能尽快全面、正确掌握诊脉方法、诊脉技巧和常见脉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邓慧英  张大祥 《河南中医》1994,14(5):288-289
脉诊现代化研究成果举隅邓慧英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张大祥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30003)主题词脉诊/方法,脉象/分析,中医病机近年来,中国脉诊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仅就脉图检测技术对中医脉象的生物力学基础、脉象机理等方面的资料举例...  相似文献   

9.
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脉诊研究是指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医脉诊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医诊病非常重视脉诊 ,而各种脉象的辨别依据仅是医生的指下感觉 ,对其判断主观因素太多 ,不同脉象很难界定 ,故不同医者对同一脉象很难统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及生物医学、数学、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向中医领域的渗透 ,脉诊客观化逐渐成为实验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客观化的目的是为了临床应用和促进脉学理论的深入研究 ,而脉诊的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反过来又有利于脉诊客观化的实现。1 脉象的客观化描记公元 1 2 41年 ,施发的《察病…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整理归纳《黄帝内经》中脉诊相关的文献记载,探析早期中医脉诊的独到之处。《黄帝内经》中多处记载了凭脉识病,根据其脉象出现的部位及情况,即可判定疾病的类型,并指出了许多疾病的常见脉象;确定病位,通过脉象浮沉以及搏动的大小对比等情况诊断疾病病位;推求病因病性,通过不同脉象搏动的特征,阐释相应病证脉象的形成机理以推求病因、阐述病机;以脉象指导治疗以及根据脉象搏动的程度及至数的变化,判断病情深浅轻重及预后善恶。这些记载内容都展现了《黄帝内经》脉诊方法的广泛、准确、巧妙等特点,进而强调其为当今中医脉诊理论与临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匙羹藤有效成分牛弥菜醇A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牛弥菜醇A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牛弥菜醇A对糖尿病大鼠的作用,给药14 d后,测定体重、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取肝脏测定肝糖原含量;对胰腺做病理切片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并计算胸腺、胰腺、脾脏重指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牛弥菜醇A(高、中剂量组)血糖值明显下降(P<0.01);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血清SOD活性和INS水平明显增加(P<0.05),血清MDA含量、TG和TC 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糖原含量明显提高(P<0.05);胸腺、胰腺、脾脏的重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或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牛弥菜醇A各剂量组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牛弥菜醇A降糖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清除自由基、促进肝糖原合成、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天然产物合成途径解析既是本草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也是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石。该文综述了近期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天然合成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的一般策略:即首先通过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和化学反应原理、已分离鉴定的中间产物等信息推测出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然后利用共表达分析和/或基因簇发掘筛选出途径中的候选基因;最后对所有候选基因进行异源表达和酶活性检测确定参与代谢途径的酶,并可在原物种中进行该酶基因的抑制或过表达研究,进一步确认该酶在原物种体内的功能。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将有助于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化合物来源,并可为中草药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功能性分子标记",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动中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