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8例胆石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回汉民族胆石病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及人群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性别、年龄、民族1:1配对原则,选择宁夏地区168名胆石病病例和对照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因素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o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胆囊炎(OR=35.273)、油腻饮食(OR=7.063)、家族史(OR=3.476)、体质指数(OR=2.314)、甘油三酯(OR=2.459)、孕次(OR=2.033)、糖尿病史(OR=1.799)等因素与胆石病的发生呈正关联,而坚持吃早餐(OR=0.528)、使用解痉利胆药物(OR=0.509)等因素与胆石病的发生呈负关联。结论 胆囊炎、家族史、油腻饮食、体质指数、甘油三酯、多孕次、糖尿病是宁夏地区胆石病的危险因素,而坚持吃早餐和使用解痉利胆药物是胆石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石病的危险因素 ,为胆石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按性别、年龄对 10 4例胆石病病例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用条件Logistic回归作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胆囊炎 (OR =30 .938)、油腻饮食(OR =19.6 0 9)、家族史 (OR =16 .6 76 )、甘油三脂 (OR =5 .92 4)、体质指数 (OR =2 .835 )、饮酒 (OR =1.86 8)、多孕次 (OR =1.818)、素食 (OR =0 .2 97)等因素与胆石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胆囊炎、油腻饮食、家族史、高血脂、肥胖、饮酒、多孕次是胆石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而素食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女性胆石病与肥胖、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胆石病与肥胖、血脂的关系.方法对68例女性胆石病患者和81例非胆石症女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胆石病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胆石病组肥胖及腹型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胆石病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女性胆石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提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结石形成的作用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型行为与胆石病的发病关系.方法遵循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用A型行为问卷对2 442人逐一进行TH、CH、TH+CH计分,评定行为类型.以SAS 6.12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不同行为类型人胆石病患病率的差异性,分析行为类型、行为类型积分增高对胆石病患病的影响等.结果行为五类型的A型诊断胆石症的危险比值比OR为1.558,P值0.0572;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等后,行为五类型的A型诊断胆石病的危险比值比OR值为1.925,P值0.0203,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A型行为与胆石病发病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行为五类型的A型可能是导致胆石病发病的重要心理社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A型行为与胆石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型行为与胆石病的发病关系。方法 遵循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用A型行为问卷对 2 442人逐一进行TH、CH、TH CH计分,评定行为类型。以SAS6. 12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不同行为类型人胆石病患病率的差异性,分析行为类型、行为类型积分增高对胆石病患病的影响等。结果 行为五类型的A型诊断胆石症的危险比值比OR为 1. 558,P值 0. 0572;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等后,行为五类型的A型诊断胆石病的危险比值比OR值为 1. 925, P值 0. 0203,差异有显著性 (P<0. 05)。结论 A型行为与胆石病发病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行为五类型的A型可能是导致胆石病发病的重要心理社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栓荣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310-1310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血脂、血压、吸烟、糖尿病。而国内外对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报道不一,因此我们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以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楼文晖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4):2379-2379
肝癌射频凝固治疗后的局部复发率据报道为2%~60%不等。大多数作者认为肿瘤体积是局部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但由于多数报道的例数有限、且随访时间短,无法对影响复发的其他危险因素,如肿瘤病理、肿瘤位置和治疗入路,作出有意义的多因素分析。Mulier等通过多因素荟萃分析,研究了肝癌射频凝固治疗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发表在2005年8月出版的Annals of Surgery上(Ann Surg,2005,242:158—171)  相似文献   

8.
对170例胰腺癌和170例对照组非肿瘤疾病进行对比,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评价糖尿病、胆石病、吸烟和饮酒作为胰腺癌危险因素的意义。结果显示吸烟者胰腺癌危险度明显增加(RR1.9,95%CI1.2~3.9),并随吸烟年限和吸烟量增加而增加;饮酒无相关性;胆石病(RR3.4,95%CI1.6~9.7)和糖尿病(RR3.27,95%CI2.61~4.05)胰腺癌的危险度均有增加。但糖尿病仅出现在胰腺癌发病前的2年内才有意义,它可能是胰腺癌的结果而不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B型超声(B超)诊断胆石病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或干扰.本文应用多因素分析法探讨影响B超诊断胆石病的因素,以利提高B超诊断准确性.回顾性分析了229例胆石病的术前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比较.应用AppleⅡ电子计算机,逐步回归法分析了性别、年龄、职业、既往胆道手术、胆囊、肝硬化、总胆管内径、B超时机、检查  相似文献   

10.
高脂饮食既是胆石病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结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石病和结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胆石病合并结肠癌的病例也随之增加。有报道认为胆囊切除术后,特别是胆石病的病程中,大肠癌发病的危险性上升,临床诊治中不乏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其住院费用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6年1月3日~2006年6月29日共272例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整个过程有单因素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药费占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比例最大,达43.2%,其他各种费用在其住院费用所占比例分别是:治疗费(26.1%)、其他费(17.3%)、手术费(11.9%)和床费(1.5%).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是否手术、结石部位、出院情况、付款方式、住院天数分组、年龄分组都是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慢性感染、是否手术、结石部位、出院情况、付款方式、住院天数分组及年龄分组会影响胆石病住院费用.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比非手术患者高;住院天数越长,住院费用也越高;年龄越大者,住院费用越高.结论 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众多,控制胆石病患者住院费用应从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强化临床工作者对老年胆石病的诊断与治疗技能。方法:综合论述老年胆石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时机、方式的选择。结果:老年人胆石病并发症多,常可掩盖胆石病的临床表现;免疫功能低下,病程进展快、易恶化、病程长,致胆道肿瘤风险明显增高。老年胆石病的手术应以轻快、准确、细致、简单而又充分引流胆汁为目的,结论:根据老年人生理与病理特点,及时对老年胆石病作出准确诊断并制定妥当的治疗原则,是提高治愈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源自《伤寒论》,为现代疏肝理气诸方之祖,其用药精练,临床应用广泛,是调理气机的基本方。临床应用其治疗肝气郁滞之胆石病,每获良效。现存文献对四逆散在胆石病方面临床应用多有报道,但尚无进一步研究。本课题通过研究该方对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T管引流胆汁成分的影响。探讨四逆散防治胆管结石的机理,同时深化对经典方的研究,拓宽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少运动等行为危险因素有关。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行为危险因素,制定心脑血管防治规划,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笔者于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对本地居民的行为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的年复发率为4%~14%,且复发性脑梗死的致死率、致残率均高于首次发病者[1]。以往对复发性脑梗死多注重于临床分析,而针对其危险因素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地对复发性脑梗死病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探讨预防脑梗死复发提供有价值的资料。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6.
家族性胆囊结石病发病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家族性胆囊结石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B超检查了解家系成员的一般情况和发病情况,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用于血脂检查。系谱分析胆石病遗传特点并计算遗传度。结果收集135个家系,共695人,胆石病患者370例,发病率53·24%。其中女性发病率(56·66%)明显高于男性(48·23%)(χ2=4·785,P=0·03)。系谱分析发现男女均可患病,无隔代遗传。一级亲属遗传度138%±7%,双生子同病率100%。胆石病组平均体重指数24kg/m2±3kg/m2,显著高于无胆石病组平均体重指数22·7kg/m2±2·9kg/m2(t=4·035,P<0·01)。胆石病组中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以及喜油腻饮食者明显多于无胆石病组(P均<0·05)。饮酒习惯、抽烟和胃肠道手术史在胆石病组和无胆石病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石病组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水平低于无胆石病组(P均<0·01)。其余血脂指标在胆石病组和无胆石病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家族性胆囊结石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遗传因素是发病的基础。(2)性别、肥胖、喜油腻饮食、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病史是家族性胆囊结石病发病的危险因素。(3)胆石病患者存在脂类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7.
背景:尽管烟酒习惯与良性消化性疾病的关系已有报道,但是在欧洲、美国及日本人群中尚无一致结果。方法:通过成人健康研究基金1958—1998年间两年1次的普查所取得的纵向数据验证烟酒习惯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胆石病的危险因素。1958—1998年,通过病史、X线透视、内镜和超声检查共报道了新发1093例胃溃疡、437例十二指肠溃疡、2054例慢性肝病和肝硬化,以及1136例胆石病患者。吸烟、饮酒史分别来自于不同时间段的3个和5个问卷调查。对于吸烟和不吸烟患者及饮酒和不饮酒人群的相关风险(R R)还要进行城市、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18.
粤西北地区胆石病845例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小明 《广东医学》2004,25(8):958-959
目的 了解粤西北地区胆石病的发病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 84 5例胆石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本组病例以中年人好发 ,女性多于男性 ,并出现比例上升趋势 ;②胆管结石多于胆囊结石 ;③胆色素结石是主要类型。结论 粤西北地区胆石病在人群分布 ,结石类型 ,部位与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等方面关系有其流行病学特点 ,与国内大多数报道有差异 ,如能重视卫生宣教工作 ,可以降低胆石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胆石病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是治疗胆石病的有效方法。胆道系统解剖变异较多,胆树结构复杂,与胰腺、十二指肠、肝脏等周围脏器关系密切,损伤后呈过度愈合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胆道手术有较高的再手术率[1],但胆道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一直是临床外科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我院共施行胆石病术后再手术6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不同人群酒依赖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酒依赖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5种职业人群酒依赖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各因素对酒依赖的相对危险度。结果工人、农民的酒依赖患病率高于国内报道。男性、中年年龄、重体力劳动、低化程度、大量饮酒都是酒依赖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饮酒量对酒依赖作用最大。结论控制人群总体饮酒量有助于减少酒依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