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治疗的临床经验。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立医院2017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8例SISMAD患者的病例资料。18例患者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1~73岁,平均(58.79±10.17)岁。其中13例患者入院时行保守治疗,其中2例因保守治疗3~5 d后腹痛加重改行腔内治疗,余1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入院后立即行腔内治疗3例;行开放手术治疗患者2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患者随访时间6~30个月,其中1例合并肺癌,患者因肺癌广泛转移于出院10个月后死亡。另有1例因饮酒后再发腹痛入院,予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未再发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或新发血栓形成。SISMAD的治疗应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分型等多个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无明显肠道坏死及肠系膜上动脉破裂的患者,可首选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腔内治疗也可视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1,女性,61岁。因"腹痛腹胀4天"于2014年2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下腹部疼痛剧烈,有恶心,无呕吐、腹泻、便秘等,肛门无排气、排便。查体示下腹部稍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无肌卫,肠鸣音亢进(4次/分)。腹部X线示左中腹部小气液平面(图1A);腹部CT示肠系膜下动脉夹层,盆腔少量积液(图1B、1C)。心电图、血常规等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硝酸甘油控制血压,同时予禁食、补液等对症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好转,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后,于2014年2月15日出院。出院后口服华法林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32岁,因"体检B超发现腹腔动脉瘤"就诊。患者无腹痛等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动脉瘤,大小约20mm×17mm,合并腹腔干起始处重度狭窄(图1A、1B)。腹腔动脉造影(图1C、1D)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代偿增粗,产生侧支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40岁。因阑尾切除术后腹痛、腹胀1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出现腹痛,以脐周及上腹部疼痛为甚,无明显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0内容物,无畏寒、发热,无腹泻、黑便,无尿急、尿频、尿痛等不适。后腹痛转移至脐周,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在当地医院按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腹痛未缓解,并加重,腹胀明显。行腹部CT检查提示"急性胰腺炎"。为求进一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动脉可在未见有闭塞的情况下发生急性肠梗塞、肠坏死 ,称非闭塞性肠系膜梗塞[1] ,临床少见。而烧伤并发非闭塞性肠系膜梗塞 ,国内更鲜有报道。患者男 ,6 1岁。四肢火焰烧伤 ,深Ⅱ度 45 %TBSA ,于伤后 3h入院。既往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史 2年 ,间断服药治疗。入院前未补液 ,入院后 3h静脉补液 2 5 0 0ml,尿量70ml/h ,患者诉脐周部疼痛伴恶心 ,无呕吐。查体 :脐周部深压痛 ,肠鸣音 7次 /min ,余无异常发现。应用山莨菪碱及杜冷丁疗效差。伤后 13h ,患者腹痛加剧 ,呕吐胃内容物 30ml,查体 :全腹膨隆 ,压痛及反跳痛明…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9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表现为急性腹痛,1例无症状。结果 2例保守治疗,4例行腔内自膨式支架植入,3例手术治疗(1例行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转流术,2例行内膜修补、人造血管补片成形术)。8例有症状者,腹痛均在治疗后3d内完全缓解。本组病例随访1个月至51个月,未再出现腹部不适症状,增强CT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通畅,未见明显瘤样扩张。结论对有SISMAD可能的患者应警惕,及早诊断和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病例介绍 本例患者女性,74岁。主诉:进食后突发右下腹持续胀痛半天。现病史:入院前1d晚上少量进食后.突发持续性腹部胀痛,以右下腹部明显。即刻呕吐1次(胃内容物)和排黄色软便1次,之后腹痛稍有缓解。不伴寒战、发热,无反酸、烧心感,无血便。入院当日凌晨,患者腹痛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急诊行腹部CT检查:肝内胆管积气,门静脉内部分积气;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3岁,因“突发腹痛3d”于2011年9月28日入院.3d前突感左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查体:腹软,脐上偏左压痛明显,局部轻度肌卫,无反跳痛,肠鸣音不亢进.腹部CT血管造影(CTA)示:肠系膜上动脉近端瘤样扩张,平L2椎体下缘至L3椎体下缘水平,局部可见大小25 mm× 24 mm ×40 mm瘤体,瘤体距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约20 mm,肠系膜动脉主干重度受压,瘤腔内可见充盈缺损影,余肠系膜上动脉小分支局部呈梭样扩张.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43岁,主因间断上腹痛4年,2016年5月8日加重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4年来间断上腹部钝痛不适,纳差,常感上腹饱胀,伴胃灼热、嗳气,无呕吐,无停止排气排便,腹痛可自行缓解,近20 d腹痛加重呈持续性钝痛。既往5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查体:腹平坦,右下腹可见陈旧麦氏切口瘢痕长约5 cm,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未触及肿块,肠鸣音正常。入院检查:生化检验未见明显异常,当地医院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腹腔增强CT,见图1,提示肠系膜上动脉空肠支弯曲向右,不除外右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64岁,10h前无诱因突感上腹腹胀不适,进食后加重,排气正常,排便1次,排便后症状未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腹平软,全腹部压痛,以脐周明显,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血常规:白细胞14.61×109/L,中性粒细胞13.41×109/L。腹部CT示小肠肠壁增厚、水肿,管腔部分扩张、积液,可见气液平面,中下腹部肠系膜水肿;肠系膜上动脉尚通畅,远端部分管腔变细、扭曲,肠系膜上静脉远端充盈缺损(图1A),符合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  相似文献   

1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6岁。因“肠系膜肿瘤术后3年,脐周疼痛不适5个月”入院。患者因“肠系膜肿瘤”于2009年4月23日在外院行“小肠部分切除+肠鰵膜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肠系膜黏液脂肪肉瘤(图1)。术后给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6个周期。术后3年(2012年6月)患者出现脐周疼痛不适,为阵发性胀痛,不能缓解,遂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收入院。查体:腹平坦,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盆腔可角及一直径约10cm包块,  相似文献   

12.
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我们曾收治2例西瓜籽所致肠梗阻患者.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男、女各1例,分别为57岁和54岁。男性患者系瓜农。发病前3d以西瓜为主食,后因腹痛、腹胀、呕吐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d入院;女性患者3年前曾行肠粘连松解术(病因不清),术后反复发作腹痛、腹胀、呕吐等症。前述症状不明原因加重5d入院;2例患者均经检查(体查、X线及CT等)确诊肠梗阻。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4岁,因反复发热、腹痛1个月,排暗红色血便10余天入院.入院诊断:"酒精性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胃镜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全腹部320排CT扫描:肝硬化,脾脏稍增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少量腹水;CTA示腹腔干分出脾动脉、胃左动脉两支,替代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距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2.5 cm),变异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在替代肝右动脉以远、距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4 cm),肝总动脉发出肝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同时可见副肝左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见封三,图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31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分别做了坏死小肠切除及肠系膜上静脉切开取栓或经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肠系膜上静脉溶栓治疗,分析2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适应证.结果 外科手术治疗9例,其中6例术后痊愈,3例因消化道出血无法抗凝、溶栓,术后仍有腹胀,造影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栓残留;介入治疗22例中有17例术后72h内症状明显改善,其余症状改善时间为术后5~7d.2例置管溶栓过程中并发少量消化道出血,终止溶栓治疗;1例置管溶栓48 h后腹痛症状加重,中转开腹手术.本组随访25例(81%),随访时间5 ~35个月,平均(19±5)个月.20例无腹胀、腹痛,3例有饱食后腹部胀满感.结论 合理选择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治疗适应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肠系膜上静脉溶栓是一种操作简单、风险较小、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6岁。既往有间歇性跛行2年,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吸烟史。以“左侧腰腹部持续性剧痛,少尿6h”入院。体检:体温36.3℃,血压190/100mmHg,上腹部轻压痛,左肾区轻叩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MRI:①腹主动脉远端血栓形成闭塞;②左肾动脉主干血栓形成闭塞;③右肾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开口狭窄;④双侧髂动脉、股动脉血栓闭塞(图1)。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性,53岁,因“发作饥饿、心悸、发现低血糖2周”于2008年2月4日入院。入院体检无阳性发现。腹部CT平扫发现胰腺后方等密度结节影.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与腹主动脉强化程度一致;见图1。螺旋CT血管造影(coin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提示腹主动脉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其分叉部可见一动脉瘤,大小约38.3mm×25.3mm.口径约15.7mm.瘤体压迫脾静脉及门静脉:见图2。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诊治大网膜扭转坏死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海成  秦鸣放  李宁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1):816-816,825
例1,女,27岁,患者主诉间断上腹胀痛不适1周,加重2d。患者于入院前1周进食后出现上腹胀痛不适,伴背部放射痛、恶心,无呕吐、发热、寒战及皮肤巩膜黄染。于外院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入院前2d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减轻,饮食差,大小便正常。有剖宫产史。查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患者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然后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治疗,评价疗效。结果 12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患者技术成功率100%,其中单纯球囊扩张2例,球囊扩张+内支架植入术10例。对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10例无明显症状,2例有腹痛症状,经再次腔内治疗,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肠坏死、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9岁,维吾尔族,高血压病史5年。突发性腹痛15d,向两侧腰背部放射,餐后加重。MRA示肠系膜上动脉瘤。查体:腹平、软,未触及包块,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右侧经腹直肌切口入腹,见胰腺颈部后肠系膜上动脉呈瘤样扩张。近端瘤颈显露困难,决定行肠系膜上动脉瘤缝闭、解剖外途径腹主动脉一肠系膜上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Satinsky钳部分阻断腹主动脉后,用6mm带支撑环PTFE人造血管与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横断肠系膜上动脉远端瘤颈,行人造血管与肠系膜上动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9岁,体检发现脾动脉瘤9个月,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腹部CTA(图1A)示变异的脾动脉起源于脾动脉一肠系膜上动脉干,脾动脉起始部动脉瘤形成,约20mm×24mm。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图1B)证实诊断后行介入治疗。将2.7F微导管引入脾动脉瘤颈以及远端部位。经左肱动脉穿刺。置入8F动脉鞘.待导丝(加硬钢丝)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后,沿导丝释放覆膜支架(直径6mm。长40mm),覆盖脾动脉一肠系膜上动脉干开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