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文讨论必须随机化的原因,以及不能采用其它分组方法的理由。下面两篇文章将说明单纯随机(即相当于掷硬币)和部分随机的程序。随机化临床试验仍然是比较各种治疗效果的可靠方法。(15)随机化的目的是什么? ——避免选择性偏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农药毒理学实验随机分组的快捷方法。方法依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670-1995的要求,建立农药毒理学各试验的随机分组模板;并在Excel软件建立随机分组菜单,将各随机分组模板嵌入菜单。结果只要打开Excel软件,就可显示随机分组菜单,点击指定菜单,更新原始体重后,立即可完成相关试验的随机分组。结论农药毒理学试验随机分组菜单的建立,能迅速找到相关随机分组模板,完成实验动物随机分组。该方法也适用于各种非临床安全性测试的随机分组。  相似文献   

3.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费是国际上应用较成熟的一种住院患者医保费用支付方式,2017年我国将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费试点。本文从省、市、县层面,对国内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费改革典型地区进行个案分析,总结改革方案设计的特点,比较政策实施的差异,讨论改革的经验和启示。在分析当前改革进展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费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Excel"随机数发生器"进行随机化分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随机化分组在Excel软件中的实现。方法运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将受试对象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结果运用随机数发生器实现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结论通过Excel随机数发生器进行随机设计分组,方法简捷灵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临床试验出现随机分组被部分破坏的情况下,探索适合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考察三种分析方法的第一类错误发生概率是否小于α;比较第一类错误发生概率不大于α的分析方法的功效。结果对违背随机分组方案的情况,按客观分组的t检验是的第一类错误发生概率远大于α;ITT方法和协方差分析方法的第一类错误发生概率的95%置信区间包含α;协方差分析方法的第二类错误发生概率显著小于ITT方法的第二类错误发生概率。结论对违背随机分组方案的情况,按客观分组的t检验是不合适的;ITT方法和协方差分析方法能较好地控制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在α附近;协方差分析方法的功效高于ITT方法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亚慢性试验随机分组方法。[方法]用Excel软件对每只称重后的大鼠产生一个随机数,然后按随机数从小到大排序,以随机数的大小顺序将每只大鼠分入随机组中,并对体重均值作F检验。[结果]用Excel软件工具菜单中"录制宏"的功能,建立亚慢性试验随机分组模板文件。应用快捷键,快速完成随机分组及F检验。[结论]利用Excel模板文件方法可以快捷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  相似文献   

7.
豚鼠皮肤致敏试验随机分组模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豚鼠致敏试验的随机分组方法。方法将豚鼠称重,依次编号,以体重升序排序,依体重顺序将豚鼠分成若干个区组。用Excel软件对每个区组豚鼠的体重产生1个随机数,各个区组以随机数升序排序,以随机数的顺序将每只豚鼠分入随机组中,并对体重均值作F检验。结果用Excel软件工具菜单中"录制宏"的功能,建立豚鼠致敏试验随机分组模板文件。应用快捷键,快速完成随机分组及F检验。结论用Excel中"录制宏"建立模板文件方法,可快捷地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在营养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灿楠  刘沛 《营养学报》2001,23(4):380-382
在营养学实验研究中 ,为保证实验对象的代表性和研究组间的可比性 ,经常需要将实验对象 (如动物 )随机分配入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对照实验被认为是营养学实验方法的“金标准”[1] 。目前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是将实验动物按某一特征 (如体重 )编号排序后 ,查随机数字表或随机排列表 ,按随机原则进行分组 [2 ]。这一方法涉及将体重从小到大排序 ,查随机表 ,抄录随机数 ,列分组表等过程 ,手工操作十分麻烦且容易出错 ,特别当实验对象或分组数较多时 ,更觉费时费力。虽有人使用美国 SAS软件 ,对实验对象进行计算机随机分组 [3 ] ,但由于该软件价…  相似文献   

9.
利用随机数进行随机分组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利用随机数进行随机分组的若干简便方法,可用于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单位设计和完全随机提样,并且适用于等概率和不等概率分组。不权便于使用,而且容易实现随机抽样的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SPSS进行随机化实验设计分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机化(randomization)分组是指将受试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是实验设计中保证非处理因素均衡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通过随机分组,才能避免出现各种人为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偏性,提高统计检验效能。随机化分组也是统计检验假设用于推论因果关系的基础。然而,目前医学统计教科书一般只介绍用随机数字表或随机排列表进行分组。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医学科研人员对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不断增加。为充分发挥统计软件的作用,本文介绍SPSS编程在随机分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层随机分组设计治疗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层随机分组设计治疗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南京医学院洪立基在临床试验研究或其他的医学试验研究设计时,要考虑到两组病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均衡可比性,很多情况下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方法进行设计,以求达到两组病人或多组病人在主要非试验因素方面的均衡可比性。本文将...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计算机进行区组随机分组的一种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产生的一组随机数是均衡分布于 0 - 1之间 ,利用该原始随机数进行区组随机分组 ,通常的方法有取整数法、取余数法 ,但这些方法均无法避免因简单随机产生的不平衡 ,特别是区组内 ,一般人们往往对原始随机数进行人为干预 ,例如删除、重新产生、人为指定等 ,以获得区组内平衡。本文描述了一种新方法———排序法 ,该法不需要对随机数进行上述人为干预 ,在简单处理后通过两次排序即可实现区组化随机分组。只要有产生随机数和能进行排序的计算机软件 ,均可运用本法实现区组化随机分组 ,本文例子采用的是JMP软件。临床试验设计中往往需进…  相似文献   

13.
在医学研究中,科研工作者常常需要把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实现不同处理因素实验顺序的随机化或在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样本作为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对我县部分人群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全县12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乡镇有正式户口健康人群各100人,按2~4岁、6~8岁、13~15岁、25~29岁分组,各个年龄组50人,共200人.  相似文献   

15.
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与随机抽样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医学科研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中 ,目前常采用的随机分组与随机抽样的方法 ,是从随机数字表或随机排列表中选取并抄录随机数字来实现随机化〔1〕。这种方法 ,手工操作 ,麻烦易错 ,尤其当样本含量很大时困难可想而知。本文设计出一种在计算机上使用Excel软件〔2〕进行随机分组与随机抽样的新方法 ,科学、简便、易于推广 ,在两个部级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分组作者在进行卫生部课题“果蝇生存实验研究”中 ,挑选个体大小相近、孵出 10小时内的实验动物———黑腹果蝇雌、雄各 10 0 0只 ,每 2 0只 (同性别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方法与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医学检验实验室48名工作人员,随机分组各24名,比较对照组(实施常规工作模式)、研究组(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生物安全防护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更利于安全隐患的规避,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从而推动现代医疗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玉俊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346-3347
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加金双歧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胆红素水平在220.6μmol/l(12.9mg/dl)以上的母乳喂养儿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6,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部分乳汁分泌不足发生。结论:口服茵栀黄加金双歧治疗母乳性黄疸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微量元素的“量”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对照分组实验方法确定微量元素与疾病因果关系及微量元素对疾病防治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非固定区组长度可有效降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区组随机化分组的可预测性,为此编制全自动SAS宏程序实现变化区组随机化。方法结合变化区组随机化的原理编制SAS宏程序,通过模拟实例演示程序的使用。结果输入设定的宏变量参数,运行SAS宏程序即可生成变化区组随机化的受试者分配方案。此外,该SAS宏能实现多臂不等比RCT的分配问题,提供了受试者随机分配序列重现的功能。结论多区组长度的设置和区组长度的随机选择能够降低分组可预测性,避免随机分组阶段选择偏倚的产生。本文的SAS宏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实现变化区组随机化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分段结扎皮赘上提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严重环状混合痔(以下简称严重环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在随机分组原则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运用改良分段结扎皮赘上提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及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处理。结果:治疗组在肛缘皮赘残留及肛门狭窄程度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结论:改良分段结扎皮赘上提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具有能有效地减少严重环痔术后肛门狭窄、皮赘残留等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