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报告以灵菌素免疫小鼠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其主要结果:①对小鼠T淋巴细胞有直接激活作用;②对小鼠B淋巴细胞产生分泌IgG能力有增强作用;③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④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BALB/c 小鼠经尾静脉注射适量的强毒结核杆菌 H_(37)Rv。此后不同时间处死小鼠。取其脾脏制备单个细胞悬液。用 Con A 刺激培养24h。它们产生 IL-2的能力通过 Con A 激活鼠脾细胞培养、~SH-TdR 掺入技术进行测定。结果:经结核菌 H_(37)Rv 感染后第1周,小鼠脾细胞产生 IL-2的能力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1);感染后第3周,小鼠脾细胞产生IL-2能力的降低程度更低;至感染后第5周时,小鼠产生 IL-2的能力有所回升,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根据这一动态变化,我们可以作出结论:结核杆菌 H_(37)Rv 株感染小鼠产生 IL-2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3.
余荣汉  吴纳新 《安徽医学》1992,13(1):57-57,32
<正> 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McAb)研制中,各工作者用于诱导Balb/c小鼠产生腹水的诱导物是不同的,有的用国外进口的降植烷(P)、有的用石蜡油(PO)、有的用不完全福氏佐剂(IFA)等;另外注入Balb/c小鼠腹腔的细胞大部以2×10~6为合适剂量,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用少数细胞注入同样产生较多腹水;Balb/c小鼠在诱导物注入后7~35天再注入细胞是产生腹水最适时机。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以观察小鼠腹水产生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鼠热板法:马钱子碱与可乐定两药合用显著提高痛阈,呈剂量依赖性;每天小鼠 ip 马钱子碱12mg/kg 和可乐定100μs/kg,连续给药8天,镇痛作用不产生耐受性。采用小鼠跳跃试验:结果揭示马钱子碱和可乐定两药合用不产生身体依赖性;两药与吗啡合用时,不能阻止吗啡的身体依赖性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性细胞因子IL-17A及免疫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在二乙基亚硝铵(1,2-diethylnirtosamine,DEN)诱导的小鼠肝癌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模型,取肝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IL-17A的mRNA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A的蛋白水平表达;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产生IL-17A的细胞来源;细胞表面分子染色法检测MDSC的浸润。结果肝癌小鼠中瘤内和瘤周IL-17A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小鼠,分别是正常小鼠的7.3倍和2.8倍;在肝脏局部中CD4+T细胞、γδT细胞能产生大量的IL-17A,而CD8+T细胞也能产生少量的IL-17A;肝癌小鼠肝脏局部浸润的M DSC要明显高于正常小鼠,M DSC在正常小鼠肝脏局部免疫细胞中分别约占1.7%,而在肝癌小鼠中达到了15.8%。结论炎症细胞因子IL-17A以及免疫抑制细胞M DSC在肝癌的病理进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甲胎蛋白DNA疫苗的构建及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克隆小鼠甲胎蛋白(murineα-fetoprote in,mAFP)基因,构建mAFP DNA疫苗并检测其诱导mAFP特异性CTL反应及抗肿瘤免疫的能力。方法利用RT-PCR从Hepa 1-6细胞总RNA中克隆出mAFP基因,亚克隆于pcD-NA3.1中构建DNA疫苗pmAFP,酶切、测序和表达鉴定;pmAFP稳定转染EL-4细胞建立EL-4(mAFP)细胞系;pmAFP免疫小鼠,接种EL-4(mAFP)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情况;E lispot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脾脏细胞中产生IFN-γ的细胞频数;另外,对免疫的小鼠采血进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RT-PCR成功克隆出小鼠AFP基因;酶切、测序和表达鉴定证实DNA疫苗pmAFP构建成功;RT-PCR证实EL-4(mAFP)细胞中有mAFP mRNA的表达;pmAFP免疫组小鼠的肿瘤体积(1 042.42±123.71)mm3明显小于pcDNA3.1组(P<0.01)和PBS组(P<0.01);pmAFP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产生IFN-γ的细胞频数显著高于pcDNA3.1组(P<0.01)和PBS组(P<0.01)。各组肝、肾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mAFP DNA疫苗构建成功,此疫苗能诱导AFP特异性的CTL增殖并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抗肿瘤免疫力,对小鼠肝、肾功能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五子衍宗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子衍宗丸对正常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酸性非特异性脂酶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影响(P>0.05),对正常小鼠脾细胞产生抗体功能亦无明显影响(P>0.05),但对正常小鼠及免疫受抑小鼠的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激活增强作用(P<0.01),对免疫受抑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酸性非特异性脂酶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减少有防治作用(P<0.01),对免疫受抑小鼠脾细胞产生抗体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果提示,五子衍宗丸对正常小鼠的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而对免疫受抑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丸疫)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内、体外产生的小鼠又椹2胚玻璃化冻存后的发育能力。方法 体内、体外产生的小鼠桑慝胚分别被含有乙烯苷醇、Ficoll和蔗糖的玻璃化溶液处理后冻存。结果 体内产生的小鼠桑葚胚单纯暴露于玻璃化溶液中,而未冻存时其发育到胚泡期的百分率为97.3%(一步法)和98.4%(二步法),与对照组(98.1%)均无显差异(P>0.05),体外产生的小鼠桑葚胚单纯被玻璃化溶液处理后发育到胚泡期的百分率分别为81.8%(一步法)、82.4%(二步法)和83.6%(对照组),三之间无显差异(P>0.05)。但是,体外产生的小鼠桑葚胚经玻璃化冻存融解后,发育到胚泡期的百分率为70.6%(一步法)、81.3%(二步法)和83.6%,(对照组),一步法玻璃化组明显低于二步法玻璃化组和对照组(P<0.05),而在体内产生的小鼠桑葚胚玻璃化冻存融解后,发育到胚泡期的百分率为93.1%(一步法)和95.7%.(二步法),二之间无显差异(P>0.05)。所有玻璃化冻存的小鼠桑葚胚融解后,显微镜下观察均未见透明带破裂。结论 体内、体外产生小鼠桑葚胚胎经玻璃化冻存融解后,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和发育能力,二步法玻璃化更适合冻存体外产生的小鼠桑葚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内、体外产生的小鼠桑葚胚玻璃化冻存后的发育能力。方法体内、体外产生的小鼠桑葚胚分别被含有乙烯甘醇、Ficoll和蔗糖的玻璃化溶液处理后冻存。结果体内产生的小鼠桑葚胚单纯暴露于玻璃化溶液中 ,而未冻存时其发育到胚泡期的百分率为 97 3% (一步法 )和 98 4% (二步法 ) ,与对照组 (98 1% )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体外产生的小鼠桑葚胚单纯被玻璃化溶液处理后发育到胚泡期的百分率分别为 81 8% (一步法 )、82 4% (二步法 )和 83 6 % (对照组 ) ,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是 ,体外产生的小鼠桑葚胚经玻璃化冻存融解后 ,发育到胚泡期的百分率为 70 6 % (一步法 )、81 3%(二步法 )和 83 6 % (对照组 ) ,一步法玻璃化组明显低于二步法玻璃化组和对照组 (P <0 0 5 ) ,而在体内产生的小鼠桑葚胚玻璃化冻存融解后 ,发育到胚泡期的百分率为 93 1% (一步法 )和 95 7% (二步法 ) ,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所有玻璃化冻存的小鼠桑葚胚融解后 ,显微镜下观察均未见透明带破裂。结论体内、体外产生小鼠桑葚胚胎经玻璃化冻存融解后 ,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和发育能力 ,二步法玻璃化更适合冻存体外产生的小鼠桑葚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黄芪对正常及大黄脾虚模型小鼠IL2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黄脾虚模型小鼠IL2活性比正常小鼠明显降低;100%和200%黄芪水煎剂使大黄脾虚模型小鼠IL2活性明显提高,并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对正常小鼠IL2的活性无影响。这一结果是与补益药“补其不足”的治则相吻合的,也是与黄芪的临床功效相一致的。因而提示增加IL2产生可能是黄芪“扶正”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其调节免疫功能的分子免疫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灵芝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活化小鼠脾细胞法观察灵芝多糖BN_2A,BN_3B,和BN_3C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IL-2产生的影响,发现BN_3A(0.05,0.1,0.5和1μg·ml~(-1)),BN_3B(0.05和0.1μg·ml~(-1))及BN_3C(0.05,0.5和1μg·ml~(-1))均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细胞IL-2的产生;老年小鼠脾细胞IL-2产生明显低于年轻对照组,BN_3A(0.001,0.01,0.1和1μg·ml~(-1)),BN_3B(0.005,0,5和5μg·ml~(-1))及BN_3C(0.005,0.05和5μg·ml~(-1))可恢复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BN_3A(0.01,0 .和10 μg·ml~(-1)),BN_3B(0.05μg·ml~(-1))及BN_3C(0.·ml~(-1))可部分拮抗氢化可的松抑制小鼠脾细胞产IL-2的效应;BN_3A(0.01,0.1,1和10μg·ml~(-1)),BN_3B(0.05,0.5和 5μg·ml~(-1))及BN_3C(5 μg·ml~(-1))亦分对抗环孢素A对小鼠脾细胞IL-2产生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肿瘤发生机制,探索治疗肿瘤的新途径.方法取昆明种小鼠16只,分成两组内源性细胞因子诱导治疗组和小鼠空白对照组.处理对治疗组的每一只小鼠,先腹膜腔内注射约2×106个H22癌细胞,再用PW诱生法处理每一只小鼠,以诱导小鼠机体产生内源性分化诱导因子;对对照组的每一只小鼠,仅腹膜腔内注射约2×106个H22癌细胞,不再作其他任何处理.观测指标(1)肿瘤生长情况;(2)接肿癌细胞后的小鼠存活期.结果(1)对照组全部小鼠均肿瘤生长迅速,平均存活17.6天;(2)治疗组的8只小鼠,其中4只完全治愈,存活期达120天以上;另外4只小鼠有肿瘤生长,但肿瘤生长很缓慢,平均存活期达67天.统计学分析,两组动物的存活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9.5,P<0.001).结论用PW诱生法诱导荷瘤小鼠机体产生的内源性细胞因子治疗H22,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沙门菌诱导小鼠产生肿瘤坏死因子。方法:将沙门菌SR-11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加热杀死,配成1×109cfu/鼠,称为死菌;另一部分活菌配成(5~6)×103cfu/鼠。结果:死菌注射后1小时,沙门菌抵抗鼠A/J在血清中产生大量的TFN-α;敏感鼠产生低剂量的TNF-α;腹水中出现低剂量的TNF-α。用活菌刺激小鼠仅在腹水中检出低剂量的TNF-α,血清中测不到。结论:用死菌刺激小鼠,会在血清中产生大量的TNF-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产生IL-1以及海藻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和细胞因子IFN-γ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海藻多糖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采用中性红法、胸腺增殖法分别检测海藻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其产生IL-1;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酶联免疫法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结果:海藻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能促进巨噬细胞IL-1的合成,并通过诱生IFN-γ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结论:海藻多糖能够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进行基因替换治疗,研究者都使用了从两种不同小鼠株中得到的、事先克隆化,完整的 EX 基因。这两种小鼠几乎含有完全相同的 EX 多肽链。将这种完整的 EX 基因用微注射法注入免疫缺陷小鼠的受精卵中,结果产生了几只转移基因的小鼠。这些  相似文献   

16.
沙棘总黄酮(TFH)低浓度增强ConA、PHA、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PHA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高浓度则产生抑制;对IL-2的产生亦具有相似的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IL-1的产生则表现为明显增强作用。但在无丝裂原刺激的条件下,TFH对人和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八十年前,Ehrlich曾设想用肿瘤抗体携带白喉毒素治疗肿瘤。长期来使用肿瘤抗原免疫动物,取其免疫血清治疗肿瘤,疗效甚微。主要问题是肿瘤抗原提纯困难,获得的抗体不纯。直至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创用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免疫后取出小鼠脾,制成能大量产生抗体的B细胞悬液,与小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具有其亲代的特点,既能产生抗羊红细胞抗体,又能不断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究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NE4(EDSV NE4)毒株对昆明小鼠的感染特性。方法用106TCID50攻毒量的EDSV NE4株对4~6周龄的KM小鼠进行攻毒试验,同时以正常尿囊液接种作为阴性对照。用荧光定量PCR对小鼠组织及粪便中的EDSV进行检测,同时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对小鼠组织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抗原定位。结果EDSV攻毒对小鼠的采食情况产生一定影响,但并未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攻毒组小鼠可产生针对EDSV特异性的抗体,HI抗体滴度可高达212,阴性对照组小鼠体内抗体检测为阴性;攻毒后小鼠大部分组织器官如肝脏、子宫、肾脏、肺脏等与攻毒7 d后粪便中均可检测到EDSV,阴性对照小鼠所有受检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病毒;EDSV攻毒未能引起小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攻毒后不同时间内,可在子宫、肺脏、肝脏、肾脏中可检测到阳性信号,最为典型的定殖位置是子宫腺体上皮细胞及肌层细胞的胞质中。结论EDSV NE4株可以感染KM小鼠。  相似文献   

19.
荆芥酯类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荆芥酯类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①扭体法 :小鼠给药 30min后 ,腹腔注射 0 .6 %的醋酸 ,使小鼠剧烈疼痛而产生扭体反应。记录腹腔注射醋酸后 10min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数 ;②热板法 :将筛选合格的小鼠在给药后 15、30、6 0min置于热板温度为 (5 5± 0 .5 )℃上 ,记录小鼠因热刺激产生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结果 荆芥酯类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反应数 ;在给药后 (热板法 ) 15、30、6 0min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结论 荆芥酯类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复方大枣口服液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大枣口服液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复方大枣口服液组,通过对小鼠胸腺指数、血清凝集素产生及巨噬细胞吞噬机能的试验,观察口服液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 复方大枣口服液有使小鼠胸腺指数提高的趋势;能明显提高血清凝集素的含量 (p<0. 01);可极显著地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p<0. 01)。结论 复方大枣口服液能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可以做为一种保健食品加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